●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八角玉升宣帝時,西夷怛ヌ國貢八角玉升,夏以水澆之,則無暑;冬以火迫之,無寒。
異事甚衆。
(《逢夏記》)○失去周字知唐必興則天初稱周,方具告天冊文。
有吏人見大周字上有兩仙童,長二三寸,執刀劃削,斯須視之,失去周字。
人知唐必複興。
(《鳳池編》)○曲江春遊曲江春遊之家,以脂粉作紅饣炎,竿上成雙挑挂,夾雜畫帶,前引車馬。
(《曲江春遊錄》)○《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
或以《毛詩》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
(《醉仙圖記》)○眉睫間常化佛清涼僧海豐苦行二十餘年,人見其眉睫間,常化佛千百,大如黍米,往來==,己不覺也。
(《清涼僧海》)○好李花緻富終南及廬嶽出好李花,兩市貴侯富民以千金買種,終廬有緻富者。
(《耕桑偶記》)○一物如人眼睛蕭餘上元夜于宣陽裡酒盤下得一物,如人眼睛,其體類美石,光彩射人。
餘夜遊市肆,閑置掌中,每行黑暗衢巷,随身光明,三尺毫末可鑒。
後因而飛出。
(《影燈記》)○造笙初造笙,每管中入荻根,細沙一豆許。
遇吹時,飛沙于中,激揚聲愈清徹。
近世樂工,未有知者。
惜夫!(《辨音集》)○喬敷嗜魚喬敷嗜魚而貧,曰向漁人貸食。
漁人送魚一斤,則以白垩标門記之。
後曰,償價,年律一終,白垩盈門。
(《垅上書》)○浮陽筍九華小民浚池,得物狀類竹根。
旁有一銘曰:“浮陽筍,太古孕;舉投醬缶,三年不盡。
”民不識字,使人讀之,試以豆一鬥造醬,投物其中,果三年不減。
(時逢道士《青陽記》)○爪甲間皆出雲煙魏郡開成中大旱,遍禱山嶽,或言西沈陸先生道行精明,請之必驗。
太守以下乃攜杏酒青羊,以備牲醪,告于山中。
先生受禮訖,對太守呼吸數過,五指連拂之,爪甲間皆出雲煙之氣,惟中指氣象甚盛。
先生曰:“郡中雨得足,諸縣皆獲八分,亦可小稔。
”已而其說不誣。
(《從容錄》)○石魚南康有狂人周可大,見魚必置數十頭,食餘棄于幾上,人謂“随即臭腐”。
可大以手摩之,皆為石魚。
後年餘,友人訪之,見其紙裹石魚,煨以啖客,新香不異常魚。
(《逍遙公南康記》)○王母惜黃中李過蟠桃西王母居龍月城,城中産黃中李。
花開則三影,結實則九影,花實上皆有“黃中”二字,王母惜之,過于蟠桃。
與紫陽真官博戲,則以一二百枚遞分勝負。
(《集真記》)○重黎盞酌水宣武判官洪子,延嵩山練師在宅。
值大雨,階庭彌滿。
欲上堂戶,子升有憂色。
練師取懷中重黎盞酌水,不滿杯而庭砌随己乾矣。
(《宣武盛事》)○時元亨練真方山道人時元亨,練真厭世三十餘年,精唾涕淚俱惜之。
七十不白,走如奔馬。
宋先生曰:“吾以小術,令此子三曰即死。
”乃于酒中以羊豕腦一拌,啖之。
元亨不覺也,飲罷便苦頭痛下痢。
明曰,便出如剝淨雞頭肉者二三升許。
又明曰,元亨果卒。
(《河中記》)○孫逢年好酒色老不衰長安孫逢年,曰一醉,無虛席。
妓妾曳绮羅者,二百餘人。
晚年衰憊,齒皆中齲,空虛如樓閣,而舊好不衰。
(《長安後記》)○王維居辋川地不容塵王維居辋川,宅宇既廣,山林亦遠。
而性好淨潔,地不容浮塵。
曰有十數掃飾者,使兩童專掌縛帚,而有時不給。
(《洛都要記》)○磁石益眼益眼者,無如磁石,以為盆枕可老而不。
甯王宮中
異事甚衆。
(《逢夏記》)○失去周字知唐必興則天初稱周,方具告天冊文。
有吏人見大周字上有兩仙童,長二三寸,執刀劃削,斯須視之,失去周字。
人知唐必複興。
(《鳳池編》)○曲江春遊曲江春遊之家,以脂粉作紅饣炎,竿上成雙挑挂,夾雜畫帶,前引車馬。
(《曲江春遊錄》)○《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恬然不恥。
或以《毛詩》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
(《醉仙圖記》)○眉睫間常化佛清涼僧海豐苦行二十餘年,人見其眉睫間,常化佛千百,大如黍米,往來==,己不覺也。
(《清涼僧海》)○好李花緻富終南及廬嶽出好李花,兩市貴侯富民以千金買種,終廬有緻富者。
(《耕桑偶記》)○一物如人眼睛蕭餘上元夜于宣陽裡酒盤下得一物,如人眼睛,其體類美石,光彩射人。
餘夜遊市肆,閑置掌中,每行黑暗衢巷,随身光明,三尺毫末可鑒。
後因而飛出。
(《影燈記》)○造笙初造笙,每管中入荻根,細沙一豆許。
遇吹時,飛沙于中,激揚聲愈清徹。
近世樂工,未有知者。
惜夫!(《辨音集》)○喬敷嗜魚喬敷嗜魚而貧,曰向漁人貸食。
漁人送魚一斤,則以白垩标門記之。
後曰,償價,年律一終,白垩盈門。
(《垅上書》)○浮陽筍九華小民浚池,得物狀類竹根。
旁有一銘曰:“浮陽筍,太古孕;舉投醬缶,三年不盡。
”民不識字,使人讀之,試以豆一鬥造醬,投物其中,果三年不減。
(時逢道士《青陽記》)○爪甲間皆出雲煙魏郡開成中大旱,遍禱山嶽,或言西沈陸先生道行精明,請之必驗。
太守以下乃攜杏酒青羊,以備牲醪,告于山中。
先生受禮訖,對太守呼吸數過,五指連拂之,爪甲間皆出雲煙之氣,惟中指氣象甚盛。
先生曰:“郡中雨得足,諸縣皆獲八分,亦可小稔。
”已而其說不誣。
(《從容錄》)○石魚南康有狂人周可大,見魚必置數十頭,食餘棄于幾上,人謂“随即臭腐”。
可大以手摩之,皆為石魚。
後年餘,友人訪之,見其紙裹石魚,煨以啖客,新香不異常魚。
(《逍遙公南康記》)○王母惜黃中李過蟠桃西王母居龍月城,城中産黃中李。
花開則三影,結實則九影,花實上皆有“黃中”二字,王母惜之,過于蟠桃。
與紫陽真官博戲,則以一二百枚遞分勝負。
(《集真記》)○重黎盞酌水宣武判官洪子,延嵩山練師在宅。
值大雨,階庭彌滿。
欲上堂戶,子升有憂色。
練師取懷中重黎盞酌水,不滿杯而庭砌随己乾矣。
(《宣武盛事》)○時元亨練真方山道人時元亨,練真厭世三十餘年,精唾涕淚俱惜之。
七十不白,走如奔馬。
宋先生曰:“吾以小術,令此子三曰即死。
”乃于酒中以羊豕腦一拌,啖之。
元亨不覺也,飲罷便苦頭痛下痢。
明曰,便出如剝淨雞頭肉者二三升許。
又明曰,元亨果卒。
(《河中記》)○孫逢年好酒色老不衰長安孫逢年,曰一醉,無虛席。
妓妾曳绮羅者,二百餘人。
晚年衰憊,齒皆中齲,空虛如樓閣,而舊好不衰。
(《長安後記》)○王維居辋川地不容塵王維居辋川,宅宇既廣,山林亦遠。
而性好淨潔,地不容浮塵。
曰有十數掃飾者,使兩童專掌縛帚,而有時不給。
(《洛都要記》)○磁石益眼益眼者,無如磁石,以為盆枕可老而不。
甯王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