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田水聲遇吾師丈人淵明嘗聞田水聲,倚杖久聽。
歎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
時剖胸襟,一洗荊棘,此水過吾師丈人矣。
”(《淵明别傳》)○龍須友郄诜射策第一,再拜其筆曰:“龍須友,使我至此。
”後有貴人遺金龜并拔蕊石簪,鹹與弟子,曰:“可市筆三百管。
”退而藏之,貯以文錦,一千年後,猶當令子孫以名香禮之。
(《龍須志》)○隐士衫成芳隐麥林山,剝苎織布,為短桶衤闌寬袖之衣,著以酤酒,自稱隐士衫。
(《梁福廬陵記》)○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戴春攜雙秧鬥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鹂聲。
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高隐外書》)○半月履趙廷芝,安成人。
嘗作半月履,乃裁千紋布為之。
更托以精銀,缜以纟蠟。
唐輔明過之,因奪取以貯酒,已乃自飲。
廷芝問之,輔明笑曰:“公器皿太微,此履有滄海之積耳。
”(《妙豐居士安成記》)○菱角巾王鄰,隐西山,頂菱角巾。
又嘗就人買菱,脫頂巾貯之。
嘗未遇而歎曰:“此巾名實相副矣。
”(董慎《續豫章記》)○大鯉五色孫願夜行橫塘,見池中大魚,映月吸水,移時不去。
池外數步,有一小坎,正涵北鬥,有蝦蟆數十,共來飲啜。
願異之。
明曰,汰池中,惟有一大鯉,身已五色,複來坎所訪求,蝦蟆得三足者數。
(馮玉雲《金溪記》)○煙姿玉骨袁豐居宅後有六株梅,開時為鄰屋煙氣所爍,屋乃貧人所寄,豐即塗泥塞竈張幕蔽風。
久之,拆去其屋,歎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乃雲可與比驅争先。
然脂粉之徒,正當在後。
”(張洞林《桂林志》)○曰精陸展郎中見楊梅,歎曰:“此果恐是曰精。
然若無蜂兒采香,誰勝難和之味?”即以竹絲籃貯千枚,并茶花蜜送衡山道士。
(常奉真《湘潭記》)○火箸如兩儀朱符謂火箸如兩儀,成變化不可缺一。
本明大師在坐曰:“當以玉為之,貴能不熱。
”(李明之《衡山記》)○羔羊揮淚程皓以鐵床[A146]肉,肥膏見火則油焰淋漓,皓戲言曰:羔羊揮淚矣。
”又雲:“我以三十萬錢償鐵匠,而得此奉養,豈不太過!”(方德遠《金陵記》)○屋龍更衣饒子卿隐廬山康王谷,無瓦屋,代以茅茨。
每年一易茅,謂之屋龍更衣。
或時雨濕緻漏,則以油幄承梁,坐于其下。
初不愁歎。
(十三賢共注《廬山記》)○掌有卧蛇文傅鹹掌有卧蛇文,指甲上隐起花草如雕刻,是以文章過人。
(逍遙公《南康記》)○栗木為關凡門以栗木為關者,夜可以遠盜。
(《從容錄》)○九華半臂關文衍為散騎常侍,畫九華山圖于勻绫半臂,号九華半臂。
自雲“令吾此身常在雲泉之内。
”(時逢《青陽記》)○遷官面長額有光氣郭汾陽每遷官,則面長二寸,額有光氣,事已乃複。
(《隴王書》)○壺中景石崇砌上,就苔藓刻成百花,飾以金玉,曰:“壺中之景,不過如是。
”(《耕桑偶記》)○辨琴秦楚聲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聲曰:“此秦聲。
”良久,又曰:“此楚聲。
”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隴西沈妍也。
後彈者,揚州薛滿。
二妓大服。
乃贈之破紅绡、蟾酥。
龜年自負,強取妍秦音琵琶,捍撥而去。
(《辨音集》)○臨光宴正月十五夜,玄宗于常春殿張臨光宴。
白鹭轉花,黃龍吐水,金凫,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皆燈也。
奏《月分光曲》,又撒閩江錦。
荔支千萬顆,令宮人争拾,多者賞以紅圈帔、綠景衫。
(《影燈記》)○水松牌李白遊慈恩寺,寺僧用水松牌刷以吳膠粉,捧乞新詩。
白為題訖,僧獻玄沙
歎曰:“秫稻已秀,翠色染人。
時剖胸襟,一洗荊棘,此水過吾師丈人矣。
”(《淵明别傳》)○龍須友郄诜射策第一,再拜其筆曰:“龍須友,使我至此。
”後有貴人遺金龜并拔蕊石簪,鹹與弟子,曰:“可市筆三百管。
”退而藏之,貯以文錦,一千年後,猶當令子孫以名香禮之。
(《龍須志》)○隐士衫成芳隐麥林山,剝苎織布,為短桶衤闌寬袖之衣,著以酤酒,自稱隐士衫。
(《梁福廬陵記》)○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戴春攜雙秧鬥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鹂聲。
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高隐外書》)○半月履趙廷芝,安成人。
嘗作半月履,乃裁千紋布為之。
更托以精銀,缜以纟蠟。
唐輔明過之,因奪取以貯酒,已乃自飲。
廷芝問之,輔明笑曰:“公器皿太微,此履有滄海之積耳。
”(《妙豐居士安成記》)○菱角巾王鄰,隐西山,頂菱角巾。
又嘗就人買菱,脫頂巾貯之。
嘗未遇而歎曰:“此巾名實相副矣。
”(董慎《續豫章記》)○大鯉五色孫願夜行橫塘,見池中大魚,映月吸水,移時不去。
池外數步,有一小坎,正涵北鬥,有蝦蟆數十,共來飲啜。
願異之。
明曰,汰池中,惟有一大鯉,身已五色,複來坎所訪求,蝦蟆得三足者數。
(馮玉雲《金溪記》)○煙姿玉骨袁豐居宅後有六株梅,開時為鄰屋煙氣所爍,屋乃貧人所寄,豐即塗泥塞竈張幕蔽風。
久之,拆去其屋,歎曰:“煙姿玉骨,世外佳人,但恨無傾城笑耳!即使妓秋蟾出比之,乃雲可與比驅争先。
然脂粉之徒,正當在後。
”(張洞林《桂林志》)○曰精陸展郎中見楊梅,歎曰:“此果恐是曰精。
然若無蜂兒采香,誰勝難和之味?”即以竹絲籃貯千枚,并茶花蜜送衡山道士。
(常奉真《湘潭記》)○火箸如兩儀朱符謂火箸如兩儀,成變化不可缺一。
本明大師在坐曰:“當以玉為之,貴能不熱。
”(李明之《衡山記》)○羔羊揮淚程皓以鐵床[A146]肉,肥膏見火則油焰淋漓,皓戲言曰:羔羊揮淚矣。
”又雲:“我以三十萬錢償鐵匠,而得此奉養,豈不太過!”(方德遠《金陵記》)○屋龍更衣饒子卿隐廬山康王谷,無瓦屋,代以茅茨。
每年一易茅,謂之屋龍更衣。
或時雨濕緻漏,則以油幄承梁,坐于其下。
初不愁歎。
(十三賢共注《廬山記》)○掌有卧蛇文傅鹹掌有卧蛇文,指甲上隐起花草如雕刻,是以文章過人。
(逍遙公《南康記》)○栗木為關凡門以栗木為關者,夜可以遠盜。
(《從容錄》)○九華半臂關文衍為散騎常侍,畫九華山圖于勻绫半臂,号九華半臂。
自雲“令吾此身常在雲泉之内。
”(時逢《青陽記》)○遷官面長額有光氣郭汾陽每遷官,則面長二寸,額有光氣,事已乃複。
(《隴王書》)○壺中景石崇砌上,就苔藓刻成百花,飾以金玉,曰:“壺中之景,不過如是。
”(《耕桑偶記》)○辨琴秦楚聲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聲曰:“此秦聲。
”良久,又曰:“此楚聲。
”主人入問之,則前彈者,隴西沈妍也。
後彈者,揚州薛滿。
二妓大服。
乃贈之破紅绡、蟾酥。
龜年自負,強取妍秦音琵琶,捍撥而去。
(《辨音集》)○臨光宴正月十五夜,玄宗于常春殿張臨光宴。
白鹭轉花,黃龍吐水,金凫,銀燕,浮光洞,攢星閣,皆燈也。
奏《月分光曲》,又撒閩江錦。
荔支千萬顆,令宮人争拾,多者賞以紅圈帔、綠景衫。
(《影燈記》)○水松牌李白遊慈恩寺,寺僧用水松牌刷以吳膠粉,捧乞新詩。
白為題訖,僧獻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