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小
中
大
彭昌 尹琳 彭玗 陳贶 沈彬
彭昌者,其先隴西人。
世習儒學,為鄉裡所推。
初,唐相牛僧孺其祖遠仕交廣,罷秩還至郴衡間,為山賊所摽掠。
唯僧孺母子獲存,遂亡入江南,止于廬陵禾川焉。
迨長為母所訓,遂習先業。
縣之北有山名絮芋,源下有古台,古老傳為聰明台,其下有湧水曰聰明泉。
古今學者多此成業。
僧孺乃舍其上而肄業,迨十數年,博有文學。
會母死,遂葬于縣之西南才德鄉大學裡。
既随計入長安。
以文投吏部韓退之,與皇甫湜大為知遇。
使候其出,乃往署門以譽之。
凡自遣補而下,迨百人皆刺谒焉。
由是聲華蔚然,擢上第。
不十數年累秩相輔。
時昌四世祖居于僧孺母墓之側,應諸科舉至京師,僧孺聞而引與見。
問其墳陵,彭氏幼而不知,默不能對。
及歸為修其茔,會僧孺罷相,出鎮襄陽,未幾暴薨。
故其墳未曾封。
至今本縣圖經俱載聰明泉側有牛相讀書堂,餘址尚存。
其墓所左右前後峰巒絕秀,宛如侍衛,曲澗流波迂回而去,頗為人所欽慕,而世之子孫或農或儒,世不絕人焉。
尹琳者,其先名濯者為晉平南将軍,廣州刺史,封鄱陽侯。
濯死葬于廬陵永新縣積慶鄉。
今墳猶存。
而諸尹僅數百家,皆其子孫也。
唐開元中尹氏女姿容頗麗,性識敏慧,不因保母而妙善唱歌。
因重陽與群女戲登南山文峰,而同輩命之歌。
乃颦眉緩頰,怡然一曲,聲逗數十裡。
故俗耆舊雲:"尹氏之歌聞于長安。
"時刺史因行部至邑聞而問之,左右或進入宮,封為唱歌供奉,日受恩寵。
喉音妙絕,為天下第一。
于時海内樂人及至王公貴戚共以邑名呼為尹永新。
佥曰:"自秦青娥之後,一人而已。
"後改元,大會燕于含光殿,盡放長安百姓及戎狄之長入觀大内,時燕方酣,百戲繁劇,而群音嚣喧,無由遏禦,聖情煩撓,左右計無所出。
高力士因推永新出,才歌一聲,群噪皆默。
于是皇襟洞豁,至夕而終。
今存始歌處,後人号為玉女峰,為立廟祠,四時祭祀。
或天邑愆亢,禱之能雨。
及唐末有任翰林火學士者改其鄉才德裡為大學裡,琳之子孫乃其後焉。
彭玗者,籍為廬陵人,少好學,通經傳。
唐梁之際,天下阻兵。
遂以門藉率群胥。
有大志常快快不樂于吏事。
每日肆坦不從職務。
時曹皆鄙之。
一旦,吏酋李氏因私命侪屬燕飲,而玗不之召。
自往赴之,見十數輩已會久之,李不具馔。
玗知其忌已,遂去。
僞遺其帽于席,行數裡,乃複往,見其宴笑飲舀,玗乃含笑取帽而去,歎曰:"大丈夫當取富貴列鼎俎,何必狎此鼠輩而聚飲啜乎"其婦聞之曰:"請以箱奁之資易酒馔以緻報,何歎恨之有。
"玗從之。
乃召李氏,主客皆至,酒酣,謂衆客曰:"玗不調,不能從事于諸君。
請自此決退耕于農矣。
"既歸鄉裡,有山名王嶺。
遂破家鬻産冶鐵為兵,宰牛練楮為甲胄。
與兄弟唱召義師,以自衛鄉黨為名。
得勇力無賴五百餘人。
玗乃建立偏裨,與約号令。
聞于郡縣,守宰未能禁。
未幾,會群盜數千,攻剽撫州。
雖鐘傳都督江西八郡不能制禦。
時南城人危全諷兄弟亦起義師,結連玗并力攻之。
斬其賊帥,衆盜奔潰。
傳聞其勇敢,不獲制之。
遂表全諷為撫州刺史,玗為吉州刺史。
玗歸本郡,乃廣城池,務農訓兵,禁人賭博。
時有數卒為竊,玗乃斬之于市而以令衆庶。
玗欲報李,使人誘之,博于其家。
李未之知,遂圍之,盡誅其妻孥數十口。
其偏裨将校袁大蟲等十數輩因私言曰:"使君今已位重,皆言吾等力成其功,而諸将并無分祿之地。
"玗竊聞之,因雪寒,伏甲于幕下,夜會諸将軍,宴樂酒醉,因盡殺之。
及楊行密據有江淮,而鐘傳死,南昌已歸順。
玗強項不從,慮勢孤弱,使通好潭州楚穆王馬為援。
因與危全諷及信州危仔昌、虔州盧覽子等數州聚兵下攻。
方進取江州,行密日遣大将周本征之。
玗等逆戰于象牙潭,為本所敗,退走
世習儒學,為鄉裡所推。
初,唐相牛僧孺其祖遠仕交廣,罷秩還至郴衡間,為山賊所摽掠。
唯僧孺母子獲存,遂亡入江南,止于廬陵禾川焉。
迨長為母所訓,遂習先業。
縣之北有山名絮芋,源下有古台,古老傳為聰明台,其下有湧水曰聰明泉。
古今學者多此成業。
僧孺乃舍其上而肄業,迨十數年,博有文學。
會母死,遂葬于縣之西南才德鄉大學裡。
既随計入長安。
以文投吏部韓退之,與皇甫湜大為知遇。
使候其出,乃往署門以譽之。
凡自遣補而下,迨百人皆刺谒焉。
由是聲華蔚然,擢上第。
不十數年累秩相輔。
時昌四世祖居于僧孺母墓之側,應諸科舉至京師,僧孺聞而引與見。
問其墳陵,彭氏幼而不知,默不能對。
及歸為修其茔,會僧孺罷相,出鎮襄陽,未幾暴薨。
故其墳未曾封。
至今本縣圖經俱載聰明泉側有牛相讀書堂,餘址尚存。
其墓所左右前後峰巒絕秀,宛如侍衛,曲澗流波迂回而去,頗為人所欽慕,而世之子孫或農或儒,世不絕人焉。
尹琳者,其先名濯者為晉平南将軍,廣州刺史,封鄱陽侯。
濯死葬于廬陵永新縣積慶鄉。
今墳猶存。
而諸尹僅數百家,皆其子孫也。
唐開元中尹氏女姿容頗麗,性識敏慧,不因保母而妙善唱歌。
因重陽與群女戲登南山文峰,而同輩命之歌。
乃颦眉緩頰,怡然一曲,聲逗數十裡。
故俗耆舊雲:"尹氏之歌聞于長安。
"時刺史因行部至邑聞而問之,左右或進入宮,封為唱歌供奉,日受恩寵。
喉音妙絕,為天下第一。
于時海内樂人及至王公貴戚共以邑名呼為尹永新。
佥曰:"自秦青娥之後,一人而已。
"後改元,大會燕于含光殿,盡放長安百姓及戎狄之長入觀大内,時燕方酣,百戲繁劇,而群音嚣喧,無由遏禦,聖情煩撓,左右計無所出。
高力士因推永新出,才歌一聲,群噪皆默。
于是皇襟洞豁,至夕而終。
今存始歌處,後人号為玉女峰,為立廟祠,四時祭祀。
或天邑愆亢,禱之能雨。
及唐末有任翰林火學士者改其鄉才德裡為大學裡,琳之子孫乃其後焉。
彭玗者,籍為廬陵人,少好學,通經傳。
唐梁之際,天下阻兵。
遂以門藉率群胥。
有大志常快快不樂于吏事。
每日肆坦不從職務。
時曹皆鄙之。
一旦,吏酋李氏因私命侪屬燕飲,而玗不之召。
自往赴之,見十數輩已會久之,李不具馔。
玗知其忌已,遂去。
僞遺其帽于席,行數裡,乃複往,見其宴笑飲舀,玗乃含笑取帽而去,歎曰:"大丈夫當取富貴列鼎俎,何必狎此鼠輩而聚飲啜乎"其婦聞之曰:"請以箱奁之資易酒馔以緻報,何歎恨之有。
"玗從之。
乃召李氏,主客皆至,酒酣,謂衆客曰:"玗不調,不能從事于諸君。
請自此決退耕于農矣。
"既歸鄉裡,有山名王嶺。
遂破家鬻産冶鐵為兵,宰牛練楮為甲胄。
與兄弟唱召義師,以自衛鄉黨為名。
得勇力無賴五百餘人。
玗乃建立偏裨,與約号令。
聞于郡縣,守宰未能禁。
未幾,會群盜數千,攻剽撫州。
雖鐘傳都督江西八郡不能制禦。
時南城人危全諷兄弟亦起義師,結連玗并力攻之。
斬其賊帥,衆盜奔潰。
傳聞其勇敢,不獲制之。
遂表全諷為撫州刺史,玗為吉州刺史。
玗歸本郡,乃廣城池,務農訓兵,禁人賭博。
時有數卒為竊,玗乃斬之于市而以令衆庶。
玗欲報李,使人誘之,博于其家。
李未之知,遂圍之,盡誅其妻孥數十口。
其偏裨将校袁大蟲等十數輩因私言曰:"使君今已位重,皆言吾等力成其功,而諸将并無分祿之地。
"玗竊聞之,因雪寒,伏甲于幕下,夜會諸将軍,宴樂酒醉,因盡殺之。
及楊行密據有江淮,而鐘傳死,南昌已歸順。
玗強項不從,慮勢孤弱,使通好潭州楚穆王馬為援。
因與危全諷及信州危仔昌、虔州盧覽子等數州聚兵下攻。
方進取江州,行密日遣大将周本征之。
玗等逆戰于象牙潭,為本所敗,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