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續通典卷三十六 職官十四

關燈
州郡上 ○州郡上 司隸校尉 州牧刺史 總論州佐別駕 治中 主簿 功曹書佐 部郡國從事 典郡書佐 祭酒從事 中正 都督總管節度團練都統等使附 都護 △司隸校尉 唐 宋 遼 金 元 明 ·唐 司隸周官唐時巳無元宗開元十七年置京都兩畿按察使二十年改曰采訪處置使天寶末又兼黜陟肅宗乾元元年改曰觀察處置使掌察所部善惡即隋以前司隸之職也 ·宋 宋沿唐制亦置觀察使又置提點開封府界諸縣鎮公事掌察畿內縣鎮刑獄盜賊場務河渠之事 ·遼 遼南面官中京東京上京皆有觀察使司又置采訪使【太宗會同三年命於固靈為采訪使】皆非司隸之職其五京警巡院有警巡使警巡副使中京有巡邏使司【聖宗開泰中耶律古裕為中京巡邏使】即古司隸也 ·金 金諸京置警巡院使掌平理獄訟警巡別部總判院事副一人掌警巡之事判官二人掌檢稽失簽判院事 ·元 元上都有警巡院達嚕噶齊警巡使各一人副使二人判官二人屬留守司大都路兵馬都指揮使司有都指揮使二人副指揮使五人知事一人掌京城盜賊姦偽鞫捕之事世祖至元九年以刑部尚書一人提調司事其屬其左右警巡二院置達嚕噶齊使各一人副使判官各一人又置大都警巡院達嚕噶齊使各一人副使判官二人 ·明 明有巡視五城禦史又置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指揮司各指揮一人副指揮四人吏目一人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巡視火禁之事其不職者巡城禦史糾劾之又置巡按禦史北直隸二人南直隸三人所按藩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與漢司隸唐京畿采訪使職位皆同 △州牧刺史 唐 宋 遼 金 元 明 ·唐 州牧刺史漢以後皆為監郡大臣或統領軍事其職在按治所部官吏權位綦重唐高祖武德以後罷郡置州改太守為刺史官名雖存職非其舊故唐之采訪處置使理於所部之大郡天寶末兼理黜陟即古之州牧刺史也【互見司隸校尉】乾元元年改曰觀察處置使其東都西都北都置牧各一人掌宣德化歲巡屬員觀風俗錄囚恤鰥寡 ·宋 宋開封府河南應天府皆置牧次府亦置牧而觀察使及諸州刺史皆無定員又置提點刑獄公事掌察所部獄訟兼舉刺官吏之事 ·遼 遼南面方州官無牧有某州刺史 ·金 金諸州置刺史一人其刺史紀綱一州之眾務其上京東京等處置按察司糾察貪官污吏豪猾之人並勸農桑職與唐之采訪處置使同 ·元 元至元三年定一萬五千戶之上者為上州六千戶之上為中州六千戶之下為下州二十年既平宋又定其地五萬戶之上者為上州三萬戶之上者為中州不及三萬戶者為下州每州置達嚕噶齊無刺史其江南諸道行禦史臺陝西諸道行禦史臺及各道肅政廉訪司職掌監臨諸省統制各道憲司【詳載禦史臺門內】亦唐采訪使之遺制也 ·明 明州次於府凡州有二屬州則隸於府直隸州則視府而秩次於府無刺史之官設總督巡撫提督經略贊理巡視撫治於各省加都禦史或副僉都禦史銜【詳載禦史臺】贊軍務理糧儲巡視所部舉劾其所屬官吏位崇於唐之采訪使職亞於古之持節刺史焉 △總論州佐【別駕 治中 主簿 功曹書佐 部郡國從事 典郡書佐 祭酒從事 中正】 漢時分天下為十二州州刺史之佐有別駕治中主簿功曹書佐部郡國從事典郡書佐祭酒從事等官其中正一官始於陳勝為楚王時而晉以從廢置不一歷代互相因襲雖小更變而大抵不異至隋以州為郡無復軍府州府之吏變為郡官自後皆然故州佐之官別載於郡丞篇今舉官之擬於州刺史者臚列其佐職於左唐十五道觀察使有副使支使判官掌書記推官巡官衙推隨軍要籍進奏官各一人 金按察使有副使僉事判官知事知法等官 元行禦史臺有經歷都事照磨架閤庫管句承發管句兼獄丞等官其肅政廉訪司有經歷知事照磨兼管句等官 △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