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天命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
關燈
小
中
大
●大清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實錄卷之五
◆天命元年正月至三年十二月
監修總裁官光祿大夫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臣覺羅勒德洪
總裁官光祿大夫太子太傅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加一級臣明珠光祿大夫禮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加三級臣王熙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臣吳正治資政大夫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加一級臣宋德宜等奉敕修
總裁官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太保議政大臣保和殿大學士總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六級臣鄂爾泰光祿大夫經筵日講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學士仍兼管吏部尚書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二級臣張廷玉光祿大夫經筵講官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加五級臣徐本等奉敕恭校
天命元年正月
天命元年三月
天命元年五月
天命元年六月
天命元年七月
天命元年八月
天命元年九月
天命二年正月
天命二年二月
天命二年九月
天命三年正月
天命三年二月
天命三年三月
天命三年四月
天命三年閏四月
天命三年五月
天命三年六月
天命三年七月
天命三年九月
天命三年十月
天命三年十二月○天命元年正月天命元年。
丙辰。
春正月。
壬申朔。
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及八旗貝勒大臣率群臣集殿前、分八旗序立。
上陞殿、登禦座。
衆貝勒大臣、率群臣跪。
八大臣出班跪進表章。
近侍侍衛阿敦巴克什額爾德尼接表額爾德尼跪上前宣讀表文尊上為覆育列國英明皇帝。
於是上乃降禦座焚香告天。
率貝勒諸臣行三跪九叩首禮。
上複陞禦座衆貝勒大臣各率本旗、行慶賀禮。
建元天命、以是年為天命元年。
時上年五十有八 ○癸酉。
上谕貝勒諸臣曰、朕聞上古至治之世、君明臣良、同心共濟、天降祯祥、休和洊至。
果秉志公誠、勵精圖治、天心必加眷佑、地靈亦為協應。
為人君者、不可不秉志公誠、而去其私也。
蓋天無私、四時順序。
地無私、萬物發生。
人君無私、則庶事鹹理、而底於有成。
撫有大國者、能以公誠存心、建立綱紀、教養兼施、則天地神隻必交相感應而群方亦莫不愛戴。
以之均平邦國、臻於帝王之道無難矣。
且修身與齊家治國其道一也。
一其心以修身、則君德清明。
一其心以齊家、則九族親睦。
一其心以治國、則黎庶乂安。
由是協和萬邦、亦不外此為治之道、惟在君心之一而已 ○丙子上谕諸具勒曰凡貝勒以忠誠事君奏對之間無有大於盡言規谏者貝勒既盡言規谏、人君能聽而受之、斯善矣。
夫事方興而即谏者。
上也。
事已定而後谏者、下也。
至於知而不谏、非忠直之人也。
進谏者、凡應奏之言、有聞即以入告。
則治道有不裨益者乎上谕諸貝勒曰、君德明、則賢臣悅、君德暗、則賢臣憂。
故人君智慮未周、必博聞廣覽、勤於咨詢、然後稱睿哲之主焉。
若賢臣遭逢盛世、翊贊皇猷、俾朝廷聲教、施當時、傳後世、皆以忠誠之心為之有嘉謀谠議、無不盡言、其視家國、如一體然、始可質諸天地而無慚矣。
蓋忠誠而慈惠、則利濟必公。
忠誠而敏達、則庶務就理。
忠誠而武勇、則戡定禍亂克奏膚功。
忠誠自靖凡事皆可勝任也。
若慈惠而無忠誠施與必不公平敏達而無忠誠更張适滋紛擾武勇而無忠誠、輕敵寡謀、益取敗而緻亂。
才具雖優、每以内鮮忠誠、動辄獲咎。
故明君治國、務先求忠誠之人而倚任之也上谕貝勒諸臣曰、古者君德克明、自九族以至百姓、鹹享太平。
雖治安已奏而仍不敢荒甯故懋登上理焉。
蓋人君勤求至治、其道不遠。
惟在上者誠正宅心。
則下之狙詐悉化。
恭讓持已、則下之陵競潛消。
将風俗醇樸、萬邦協和、期進至治無難矣 ○天命元年三月 三月。
辛未朔 ○丙子。
上谕貝勒諸臣曰、為人君者、私意不萌、常存敬畏、則其德日進於高明。
推此心以愛養斯民、公普周遍、則無論賢愚、皆中心愛戴矣。
至於賢能之人、舉而用之、俾為貝勒、公理庶務。
貝勒克自黾勉、建立嘉猷、以法言訓誡於國、使黎庶之心、交相悅服。
又能承上德意、撫輯多方、則向化而來者、惟恐後矣。
以若人而秉國政、豈不頌明哲於當時、傳令聞於後世耶 ○天命元年五月 夏五月。
庚午朔。
上谕侍臣曰、用人之道、随才器使。
有善於征戰者、即宜用以征戰、不可私事驅使。
若機密之地、必擇謹慎端方者處之。
辭命之任、必擇言論敏達者委之。
凡有任使、俱因人酌用可耳 ○天命元年六月
丙辰。
春正月。
壬申朔。
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及八旗貝勒大臣率群臣集殿前、分八旗序立。
上陞殿、登禦座。
衆貝勒大臣、率群臣跪。
八大臣出班跪進表章。
近侍侍衛阿敦巴克什額爾德尼接表額爾德尼跪上前宣讀表文尊上為覆育列國英明皇帝。
於是上乃降禦座焚香告天。
率貝勒諸臣行三跪九叩首禮。
上複陞禦座衆貝勒大臣各率本旗、行慶賀禮。
建元天命、以是年為天命元年。
時上年五十有八 ○癸酉。
上谕貝勒諸臣曰、朕聞上古至治之世、君明臣良、同心共濟、天降祯祥、休和洊至。
果秉志公誠、勵精圖治、天心必加眷佑、地靈亦為協應。
為人君者、不可不秉志公誠、而去其私也。
蓋天無私、四時順序。
地無私、萬物發生。
人君無私、則庶事鹹理、而底於有成。
撫有大國者、能以公誠存心、建立綱紀、教養兼施、則天地神隻必交相感應而群方亦莫不愛戴。
以之均平邦國、臻於帝王之道無難矣。
且修身與齊家治國其道一也。
一其心以修身、則君德清明。
一其心以齊家、則九族親睦。
一其心以治國、則黎庶乂安。
由是協和萬邦、亦不外此為治之道、惟在君心之一而已 ○丙子上谕諸具勒曰凡貝勒以忠誠事君奏對之間無有大於盡言規谏者貝勒既盡言規谏、人君能聽而受之、斯善矣。
夫事方興而即谏者。
上也。
事已定而後谏者、下也。
至於知而不谏、非忠直之人也。
進谏者、凡應奏之言、有聞即以入告。
則治道有不裨益者乎上谕諸貝勒曰、君德明、則賢臣悅、君德暗、則賢臣憂。
故人君智慮未周、必博聞廣覽、勤於咨詢、然後稱睿哲之主焉。
若賢臣遭逢盛世、翊贊皇猷、俾朝廷聲教、施當時、傳後世、皆以忠誠之心為之有嘉謀谠議、無不盡言、其視家國、如一體然、始可質諸天地而無慚矣。
蓋忠誠而慈惠、則利濟必公。
忠誠而敏達、則庶務就理。
忠誠而武勇、則戡定禍亂克奏膚功。
忠誠自靖凡事皆可勝任也。
若慈惠而無忠誠施與必不公平敏達而無忠誠更張适滋紛擾武勇而無忠誠、輕敵寡謀、益取敗而緻亂。
才具雖優、每以内鮮忠誠、動辄獲咎。
故明君治國、務先求忠誠之人而倚任之也上谕貝勒諸臣曰、古者君德克明、自九族以至百姓、鹹享太平。
雖治安已奏而仍不敢荒甯故懋登上理焉。
蓋人君勤求至治、其道不遠。
惟在上者誠正宅心。
則下之狙詐悉化。
恭讓持已、則下之陵競潛消。
将風俗醇樸、萬邦協和、期進至治無難矣 ○天命元年三月 三月。
辛未朔 ○丙子。
上谕貝勒諸臣曰、為人君者、私意不萌、常存敬畏、則其德日進於高明。
推此心以愛養斯民、公普周遍、則無論賢愚、皆中心愛戴矣。
至於賢能之人、舉而用之、俾為貝勒、公理庶務。
貝勒克自黾勉、建立嘉猷、以法言訓誡於國、使黎庶之心、交相悅服。
又能承上德意、撫輯多方、則向化而來者、惟恐後矣。
以若人而秉國政、豈不頌明哲於當時、傳令聞於後世耶 ○天命元年五月 夏五月。
庚午朔。
上谕侍臣曰、用人之道、随才器使。
有善於征戰者、即宜用以征戰、不可私事驅使。
若機密之地、必擇謹慎端方者處之。
辭命之任、必擇言論敏達者委之。
凡有任使、俱因人酌用可耳 ○天命元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