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天命四年正月至十一月
關燈
小
中
大
合六旗兵進攻撒爾湖山明兵駐營列陣、發槍礮接戰。
我兵仰而射之、奮力沖擊、不移時、破其營壘。
死者相枕籍。
而所遣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馳下、沖擊明兵。
右二旗兵。
渡河直前、夾擊明兵之在界凡山麓者。
明兵連發槍礮、兵交刃接。
我兵弓弩齊發、縱橫馳突、無不以一當百、遂大破其衆。
明總兵杜松、王宣、趙夢麟等、皆沒於陣。
橫屍亘山野、血流成渠、其旗幟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渾河而下、如流凘焉。
又追奔逐北、二十餘裡。
至勺琴山、時已?。
複令軍士沿途了探、搜剿逃竄之兵。
是夜、明總兵馬林兵、營於尚間崖、濬壕、嚴斥堠擊鼓、鳴刁鬥、自衛。
我兵見之、乘夜馳告於大貝勒。
翼旦、大貝勒以三百餘騎馳往馬林兵方拔營行、見大貝勒兵至回兵、結營寨四面向環營濬壕三匝、列火器、俾習火器者步行立壕外。
其外密布騎兵、又列諸火器他士卒皆下馬結方陣、列於壕内。
又潘宗顔一軍、距西三裡外、營飛芬山。
大貝勒見之。
使人馳告於上、凡三往。
而我國在後之兵絡繹至、與大貝勒兵合。
當是時、明左翼中路後營遊擊龔念遂、李希泌、統步騎萬人、駕大車、持堅楯、營於穵哄萼漠地、環營濬壕、列火器。
上見之、與四貝勒、率兵不滿千人、分其半下馬步戰。
明兵發火器拒敵。
四貝勒引騎兵奮勇沖入、而步兵遂折其車、破其楯。
明兵又大敗。
潰走。
四貝勒率衆前驅、窮追縱擊。
龔念遂、李希泌、皆陣沒焉。
上方竚立眺望、會大貝勒使人至、知明兵已營尚間崖。
上不待四貝勒兵、急引侍從四五人往、日中、至其地見明兵四萬人、布陳成列。
上趣。
令我軍先據山巅、向下沖擊。
衆兵将登山、見馬林營内之兵、與壕外兵合。
上曰、是将與我戰也、我兵且勿登山、宜下馬步戰。
令大貝勒往谕。
時左二旗兵、下馬者方四五十人、明兵已自西突至。
大貝勒代善言於上曰、兵已進矣。
即怒馬迎戰、直入其陣。
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與衆台吉等、各鼓勇急進。
兩軍搏戰、遂敗明兵、斬獲過半。
當兩軍搏戰時、我六旗兵見之、不待布列行陣、人人競進、前後不相待、縱馬飛馳、直沖明之大營。
明兵發鳥槍巨礮、排列接戰。
我兵沖突縱擊、飛矢利刃、所向無前。
明兵不能支、又大敗、遁走。
我兵乘勝追擊、明副将麻岩、及大小将士、皆陣沒。
總兵馬林、僅以身免。
死者遍山谷間、血流尚間崖下、河水為之盡赤。
上複集軍士、馳往飛芬山、攻開原道潘宗顔兵。
令我兵之半下馬、仰山而攻。
宗顔兵約萬人、以楯遮蔽、連發火器。
我兵突入、摧其楯、遂破之。
宗顔全軍盡沒。
時葉赫貝勒金台石、布揚古、約助明兵、與潘宗顔合、至開原中固城、聞明兵敗、大驚而遁。
是時我軍既擊破明二路兵。
上乃收全軍。
申刻、至古爾本地。
方駐營、而明總兵劉綎等、由寬奠口、進董鄂路、總兵李如柏等、由清河、進虎攔路、并率大兵、謀犯我都城。
偵卒馳告、上遂命扈爾漢。
先率兵千人往禦。
是夜、上駐跸古爾本地。
翼旦、再命二貝勒阿敏、率兵二千繼之。
上率衆貝勒大臣、還軍至界凡。
行凱旋告祭禮、刲八牛、祭纛。
告天。
大貝勒代善請曰、吾先歸、從二十騎、微行探之。
祀畢上徐來。
上許諾。
三貝勒莽古爾泰亦相繼行。
四貝勒馳至上前、請與俱往。
上曰、汝兄微行往探、汝随吾後行。
四貝勒曰、伯兄既獨往、吾留此、未安也。
遂亦行。
是日昏暮、大貝勒回至都城、入宮、皇後妃及衆公主、方以二路兵至、聚集内廷、見大貝勒至、遂問禦敵策。
大貝勒曰、撫順、開原、二路敵兵已破。
誅戮且盡、此來兵、已遣将往禦、且彼不能驟至、我待父皇命、當即往破之。
於是大貝勒複出城十五裡、迎上於大屯之野。
上祭纛畢、申刻、自界凡啟行、至漏絕、遇大貝勒并三四兩貝勒、入城。
平明、命大貝勒、三貝勒、四貝勒、統先至軍士、禦劉綎、而留兵四千於都城、待李如柏、賀世賢等兵。
初劉綎兵出寬奠、進董鄂路、居民逃匿深山茂林中、劉綎悉焚其地栅寨、殺其殘疾不能行者。
迤而進牛彔額真托保、額爾納、額黑乙三人、率駐防五百人迎敵搏戰、劉綎兵圍之數重、額爾納、額黑乙死之。
并傷我卒五十人。
托保引餘兵、與扈爾漢軍合。
扈爾漢伏兵山隘以待。
巳刻、大貝勒、及三四貝勒引兵、甫出瓦爾喀什林中、劉綎所率精銳二萬人、先遣萬人前掠、将趨登阿布達裡岡、布陣。
大貝勒欲引兵先登、馳下擊之。
四貝勒曰、兄統大兵留後、相機來、吾先督兵登岡、自上而擊之。
大貝勒曰、善、吾引左翼兵出其西、汝引右翼兵登山、俾将士下擊、汝視之、立其後、勿違吾言、辄輕身入也。
四貝勒率右翼兵往、先引精兵三十人、超出衆軍前、自山馳下、奮擊之。
兵刃交接、戰甚酣、後軍随至、沖突而入。
大貝勒又率左翼兵、自山之西至、夾攻之。
明兵大潰。
四貝勒乘勝追擊、與劉綎後隊兩營兵遇、綎倉卒、不及陣、四貝勒縱兵奮擊、殲其兩營兵萬人、劉綎戰死。
是時明海蓋道康應乾步兵、合朝鮮兵、營於富察之野。
其兵執筤筅竹柄長槍、被藤甲皮甲、朝鮮兵被紙甲、其胄以柳條為之。
火器層壘布列、四貝勒既破劉綎兵、方駐軍、衆貝勒皆至、遂複勒兵攻應乾、明兵及朝鮮兵競發火器。
忽大風驟作、揚沙石、煙塵反撲敵營、窈冥晝晦、我軍乘之、矢雨發、又大破之、風始定、其兵二萬人殲焉。
應乾遁去。
先是二貝勒阿敏、扈爾漢先行、遇明遊擊喬一琦兵、擊敗之。
一琦收殘卒、奔朝鮮都元帥姜宏立營。
時宏立營於孤拉庫崖。
衆貝勒複整兵逐一琦、遂攻朝鮮軍。
宏立知明兵敗、大驚、遂按兵、偃旗幟、遣通事執旗來告曰、此來非吾願也、昔倭侵我國、據我城郭、奪我疆土、急難之時、賴明助我、獲退倭兵、今以報德之故、奉調至此、爾撫我、我當歸附、且我兵從明将士攻戰者已被殺、此營中皆高麗兵也、明兵逃匿於我、止遊擊一人、及所從軍士而已、當執之以獻。
四大貝勒定議、乃曰、爾等降、先令主将來、否則必戰。
宏立複遣使來告曰、吾若今夕即往、恐軍亂逃竄、其令副元帥先往、宿貝勒營以示信诘朝、吾率衆降。
遂盡執明兵、擲於山下、歸我明遊擊喬一琦自缢死。
於是朝鮮副元帥、先詣衆貝勒降。
翼日、姜宏立率兵五千下山降。
衆貝勒宴勞之、送宏立及所部将士、先詣都城。
上禦殿、
我兵仰而射之、奮力沖擊、不移時、破其營壘。
死者相枕籍。
而所遣助吉林崖之兵、自山馳下、沖擊明兵。
右二旗兵。
渡河直前、夾擊明兵之在界凡山麓者。
明兵連發槍礮、兵交刃接。
我兵弓弩齊發、縱橫馳突、無不以一當百、遂大破其衆。
明總兵杜松、王宣、趙夢麟等、皆沒於陣。
橫屍亘山野、血流成渠、其旗幟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渾河而下、如流凘焉。
又追奔逐北、二十餘裡。
至勺琴山、時已?。
複令軍士沿途了探、搜剿逃竄之兵。
是夜、明總兵馬林兵、營於尚間崖、濬壕、嚴斥堠擊鼓、鳴刁鬥、自衛。
我兵見之、乘夜馳告於大貝勒。
翼旦、大貝勒以三百餘騎馳往馬林兵方拔營行、見大貝勒兵至回兵、結營寨四面向環營濬壕三匝、列火器、俾習火器者步行立壕外。
其外密布騎兵、又列諸火器他士卒皆下馬結方陣、列於壕内。
又潘宗顔一軍、距西三裡外、營飛芬山。
大貝勒見之。
使人馳告於上、凡三往。
而我國在後之兵絡繹至、與大貝勒兵合。
當是時、明左翼中路後營遊擊龔念遂、李希泌、統步騎萬人、駕大車、持堅楯、營於穵哄萼漠地、環營濬壕、列火器。
上見之、與四貝勒、率兵不滿千人、分其半下馬步戰。
明兵發火器拒敵。
四貝勒引騎兵奮勇沖入、而步兵遂折其車、破其楯。
明兵又大敗。
潰走。
四貝勒率衆前驅、窮追縱擊。
龔念遂、李希泌、皆陣沒焉。
上方竚立眺望、會大貝勒使人至、知明兵已營尚間崖。
上不待四貝勒兵、急引侍從四五人往、日中、至其地見明兵四萬人、布陳成列。
上趣。
令我軍先據山巅、向下沖擊。
衆兵将登山、見馬林營内之兵、與壕外兵合。
上曰、是将與我戰也、我兵且勿登山、宜下馬步戰。
令大貝勒往谕。
時左二旗兵、下馬者方四五十人、明兵已自西突至。
大貝勒代善言於上曰、兵已進矣。
即怒馬迎戰、直入其陣。
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與衆台吉等、各鼓勇急進。
兩軍搏戰、遂敗明兵、斬獲過半。
當兩軍搏戰時、我六旗兵見之、不待布列行陣、人人競進、前後不相待、縱馬飛馳、直沖明之大營。
明兵發鳥槍巨礮、排列接戰。
我兵沖突縱擊、飛矢利刃、所向無前。
明兵不能支、又大敗、遁走。
我兵乘勝追擊、明副将麻岩、及大小将士、皆陣沒。
總兵馬林、僅以身免。
死者遍山谷間、血流尚間崖下、河水為之盡赤。
上複集軍士、馳往飛芬山、攻開原道潘宗顔兵。
令我兵之半下馬、仰山而攻。
宗顔兵約萬人、以楯遮蔽、連發火器。
我兵突入、摧其楯、遂破之。
宗顔全軍盡沒。
時葉赫貝勒金台石、布揚古、約助明兵、與潘宗顔合、至開原中固城、聞明兵敗、大驚而遁。
是時我軍既擊破明二路兵。
上乃收全軍。
申刻、至古爾本地。
方駐營、而明總兵劉綎等、由寬奠口、進董鄂路、總兵李如柏等、由清河、進虎攔路、并率大兵、謀犯我都城。
偵卒馳告、上遂命扈爾漢。
先率兵千人往禦。
是夜、上駐跸古爾本地。
翼旦、再命二貝勒阿敏、率兵二千繼之。
上率衆貝勒大臣、還軍至界凡。
行凱旋告祭禮、刲八牛、祭纛。
告天。
大貝勒代善請曰、吾先歸、從二十騎、微行探之。
祀畢上徐來。
上許諾。
三貝勒莽古爾泰亦相繼行。
四貝勒馳至上前、請與俱往。
上曰、汝兄微行往探、汝随吾後行。
四貝勒曰、伯兄既獨往、吾留此、未安也。
遂亦行。
是日昏暮、大貝勒回至都城、入宮、皇後妃及衆公主、方以二路兵至、聚集内廷、見大貝勒至、遂問禦敵策。
大貝勒曰、撫順、開原、二路敵兵已破。
誅戮且盡、此來兵、已遣将往禦、且彼不能驟至、我待父皇命、當即往破之。
於是大貝勒複出城十五裡、迎上於大屯之野。
上祭纛畢、申刻、自界凡啟行、至漏絕、遇大貝勒并三四兩貝勒、入城。
平明、命大貝勒、三貝勒、四貝勒、統先至軍士、禦劉綎、而留兵四千於都城、待李如柏、賀世賢等兵。
初劉綎兵出寬奠、進董鄂路、居民逃匿深山茂林中、劉綎悉焚其地栅寨、殺其殘疾不能行者。
迤而進牛彔額真托保、額爾納、額黑乙三人、率駐防五百人迎敵搏戰、劉綎兵圍之數重、額爾納、額黑乙死之。
并傷我卒五十人。
托保引餘兵、與扈爾漢軍合。
扈爾漢伏兵山隘以待。
巳刻、大貝勒、及三四貝勒引兵、甫出瓦爾喀什林中、劉綎所率精銳二萬人、先遣萬人前掠、将趨登阿布達裡岡、布陣。
大貝勒欲引兵先登、馳下擊之。
四貝勒曰、兄統大兵留後、相機來、吾先督兵登岡、自上而擊之。
大貝勒曰、善、吾引左翼兵出其西、汝引右翼兵登山、俾将士下擊、汝視之、立其後、勿違吾言、辄輕身入也。
四貝勒率右翼兵往、先引精兵三十人、超出衆軍前、自山馳下、奮擊之。
兵刃交接、戰甚酣、後軍随至、沖突而入。
大貝勒又率左翼兵、自山之西至、夾攻之。
明兵大潰。
四貝勒乘勝追擊、與劉綎後隊兩營兵遇、綎倉卒、不及陣、四貝勒縱兵奮擊、殲其兩營兵萬人、劉綎戰死。
是時明海蓋道康應乾步兵、合朝鮮兵、營於富察之野。
其兵執筤筅竹柄長槍、被藤甲皮甲、朝鮮兵被紙甲、其胄以柳條為之。
火器層壘布列、四貝勒既破劉綎兵、方駐軍、衆貝勒皆至、遂複勒兵攻應乾、明兵及朝鮮兵競發火器。
忽大風驟作、揚沙石、煙塵反撲敵營、窈冥晝晦、我軍乘之、矢雨發、又大破之、風始定、其兵二萬人殲焉。
應乾遁去。
先是二貝勒阿敏、扈爾漢先行、遇明遊擊喬一琦兵、擊敗之。
一琦收殘卒、奔朝鮮都元帥姜宏立營。
時宏立營於孤拉庫崖。
衆貝勒複整兵逐一琦、遂攻朝鮮軍。
宏立知明兵敗、大驚、遂按兵、偃旗幟、遣通事執旗來告曰、此來非吾願也、昔倭侵我國、據我城郭、奪我疆土、急難之時、賴明助我、獲退倭兵、今以報德之故、奉調至此、爾撫我、我當歸附、且我兵從明将士攻戰者已被殺、此營中皆高麗兵也、明兵逃匿於我、止遊擊一人、及所從軍士而已、當執之以獻。
四大貝勒定議、乃曰、爾等降、先令主将來、否則必戰。
宏立複遣使來告曰、吾若今夕即往、恐軍亂逃竄、其令副元帥先往、宿貝勒營以示信诘朝、吾率衆降。
遂盡執明兵、擲於山下、歸我明遊擊喬一琦自缢死。
於是朝鮮副元帥、先詣衆貝勒降。
翼日、姜宏立率兵五千下山降。
衆貝勒宴勞之、送宏立及所部将士、先詣都城。
上禦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