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近黑色地帶,她那種畏畏縮縮的态度也令人生疑。

    桐原洋介的推定死亡時間為上星期五下午五點到八點,文代那時是有機會的。

     然而,調查的結果卻為專案組帶來完全出乎意料的消息——西本文代擁有幾近完美的不在場證明。

     5 丸金屋超市正門前有個小公園,小小的空間無法玩球,隻有秋千、滑梯和沙坑,正好方便媽媽購物時留下年幼的孩子在此玩耍。

    這座公園也是主婦們閑話家常、交換信息的場所,有時她們會把孩子托給認識的人,自己去買東西。

    到丸金屋購物的主婦有不少都貪圖這個好處。

     桐原洋介遇害當天下午六點半左右,住在附近的木下弓枝在超市遇到西本文代。

    文代似乎已經買好東西,正要去結賬。

    木下弓枝則剛進超市,籃子還是空的。

    她們交談了兩三句便道别了。

     木下弓枝買完東西離開超市時已過了七點。

    她準備騎停在公園旁的自行車回家,當她跨上車時,卻看到文代坐在秋千上。

    文代似乎在想些什麼,正呆呆地蕩着秋千。

     當警察要她确認看到的人是否真的是西本文代時,木下弓枝笃定地保證絕對沒錯。

     仿佛要再度證明這段證詞一般,警方又找到其他看到文代坐在秋千上的人—一超市門口烤章魚丸攤的老闆。

    将近八點,超市快打烊時,他看到有一個女人在附近蕩秋千,深感驚訝。

    他記憶中的主婦模樣,應該就是文代。

     同時,警方也獲得了桐原洋介行蹤的新消息。

    藥店老闆在星期五傍晚六點多時,看到桐原獨自走在路上。

    藥店老闆說,他本想叫住桐原,但看桐原行色匆匆,便作罷了。

    他看見桐原的地點,正好在西本文代居住的吉田公寓和陳屍現場之間。

     桐原的推定死亡時間為五點到八點,要是文代蕩完秋千立刻趕到現場行兇,并非不可能。

    但是,調查人員大多認為這樣的可能性極低。

    原本将推定死亡時間延到八點就有些牽強。

    以未消化食物判斷的死亡時間本來就極為準确,有時甚至可以精确至幾點幾分。

    事實上,死亡時間以六點到七點之間的可能性最高。

     此外,還有一項依據可以推斷行兇時間最晚不會超過七點半,那便是現場的狀況。

    陳屍的房間并無照明設備,白天還好,但一到晚上,裡面便漆黑一片。

    對面建築物的燈光隻會為室内帶來微弱的光線,亮度大約是眼睛适應後能辨識對方長相的程度,而且建築物七點半熄燈。

    若文代事先準備好手電筒,也有可能行兇。

    隻是考慮到桐原的心理,在那種情況下,很難想象他會毫無戒心。

     雖然文代形迹可疑,但警方不得不承認,她下手的可能性極低。

     當西本文代的嫌疑逐漸減輕的同時,其他調查人員得到了關于桐原當鋪的新線索。

    依名冊對最近上門的顧客進行調查,發現桐原洋介遇害當天傍晚,有人來到桐原當鋪。

     那是一名婦人,她住在巽——大江南邊數公裡的一個地方。

    這個獨居的中年婦人自前年丈夫病故後便經常光顧桐原當鋪。

    她之所以選擇離家有段距離的店鋪,據說是不希望進出當鋪時被熟人撞見。

    她在命案發生的星期五當天,帶着以前與丈夫一起購買的對表,于下午五點半左右來到桐原當鋪。

     這婦人說,當鋪雖在營業中,門卻上了鎖。

    她按了呼叫鈴,卻無人回應。

    她無可奈何地離開當鋪,到附近市場購買晚餐的食材,此後在回家路上,再度前往桐原當鋪。

    當時約為六點半,但那時門依舊上鎖。

    她沒再按鈴,死心回家。

    三天後,對表在别家當鋪變現。

    她沒有訂報,直到接受調查人員訪查,才知道桐原洋介遇害一事。

     這些信息自然使專案組轉而懷疑桐原彌生子與松浦勇,他們曾供稱當天營業至晚上七點。

     于是,笹垣、古賀和另外兩名刑警再度前往桐原當鋪。

     看店的松浦雙眼圓睜:“請問究竟有什麼事?” “請問老闆娘在嗎?”笹垣問。

     “在。

    ” “可以麻煩你叫她一下嗎?” 松浦露出驚訝的表情,将身後的格子門拉開一點:“警察來了。

    ” 裡面傳出聲響,格子門開得更大了,身穿白色針織上衣與牛仔褲的彌生子走出來。

    她皺着眉望向刑警們。

    “有什麼事?” “可以耽誤你一點時間嗎?有事想請教一下。

    ”笹垣說。

     “可以是可以……什麼事呢?” “想請你跟我們一道出去一下。

    ”一名刑警說,“到那邊的咖啡館,不會花太多時間。

    ” 彌生子的表情略顯不悅,但仍回答“好”,随後穿上涼鞋,怯怯地瞄了松浦一眼。

    笹垣将這些都看在眼裡。

     那兩名警察帶着彌生子離去。

    他們一出門,笹垣便靠近櫃台:“我也有事想請教松浦先生。

    ” “什麼事?”松浦臉上雖然帶着友善的笑容,卻顯得有所防備。

     “命案那天的事。

    我們調查之後發現,有些事與你的話互相矛盾。

    ”笹垣故意說得很慢。

     “矛盾?”松浦的笑容看起來有點僵了。

     笹垣說出住在巽的女顧客的證詞,松浦聽着聽着,臉上的微笑完全消失了。

     “這是怎麼回事?貴店一直營業到七點,可是有人說五點半到六點半之間,店門上了鎖。

    這怎麼說都很奇怪,不是嗎?”笹垣直視着松浦的眼睛。

     “呃,那時候,”松浦雙手抱胸,咕哝一聲,啪的一下雙手互擊,“對了!是那時候!我想起來了。

    我進了保險庫。

    ” “保險庫?” “在裡面的保險庫。

    我想我曾說過,客人寄放的物品,特别貴重的我們都放在那裡。

    等一下你們看過之後就知道,那就像座有鎖的堅固倉庫。

    我想确認一些事情,就到裡面去了。

    在那裡面有時會聽不見呼叫鈴。

    ” “像這種時候,都沒有人看店嗎?” “平常有老闆在,但那時隻有我一個人,就把門鎖了。

    ” “老闆娘和她兒子呢?” “他們都在客廳。

    ” “既然這樣,他們倆一定都聽到呼叫鈴了吧?” “哦,這個……”松浦半張着嘴,沉默了幾秒才說,“他們是在裡面的房間看電視,可能沒聽到。

    ” 笹垣望着松浦顴骨凸出的臉,回頭吩咐古賀:“你去按一下鈴。

    ” “好。

    ”古賀走到門外。

    蜂鳴聲旋即在頭頂響起,聲音可以用略顯刺耳來形容。

     “聲音很大嘛。

    ”笹垣說,“我想,就算看電視再專注,也不可能聽不到。

    ” 松浦的表情變了,卻扭曲着臉露出了苦笑。

    “老闆娘向來不碰生意。

    即使有客人來,她也很少招呼,小亮也從來不看店。

    他們也許聽到了蜂鳴聲,但置之不理。

    ” “哦,置之不理。

    ” 不管是那個叫彌生子的女人,還是那個叫亮司的男孩,的确都不像會幫忙照料店裡生意的樣子。

     “請問警察先生,你們在懷疑我嗎?你們好像在說是我殺了老闆……” “沒事沒事,”笹垣揮揮手,“一旦發現有矛盾,不管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得調查清楚,這是我們辦案的基本要求。

    如果你們能明白這一點,我們就好辦事了。

    ” “是嗎?不過,不管警方怎麼懷疑,我都無所謂。

    ”松浦露出泛黃的牙齒,挖苦地說。

     “也說不上懷疑,不過最好還是有明确的證據可以證明。

    那麼,那天六點到七點之間,有沒有什麼可以證實你的确在店裡?” “六點到七點……老闆娘和小亮可以當證人,這樣不行嗎?” “所謂的證人,最好是完全無關的人。

    ” “這種說法,簡直是把我們當共犯!”松浦怒目圓睜。

     “刑警必須考慮所有的可能性。

    ”笹垣淡淡地回應。

     “真可笑!殺了老闆對我又沒有什麼好處。

    老闆雖然在外面揮霍無度,可是根本沒有什麼财産。

    ” 笹垣沒有作答,隻是微笑以對,心想讓松浦一氣之下多漏點口風也不錯,但松浦卻沒有再多說什麼。

     “六點到七點?如果是通電話算不算?” “電話?和誰?” “公會的人,讨論下個月聚會的事。

    ” “電話是松浦先生打過去的?” “嗯,不是,是他們打過來的。

    ” “幾點?” “第一個是六點,差不多過了三十分鐘又打了一次。

    ” “打了兩次?” “是的。

    ” 笹垣在腦海裡整理時間軸。

    若松浦所言屬實,那麼六點到六點半左右他便有不在場證明。

    他以此為前提,思考松浦行兇的可能性。

     很難,他得出這個結論。

     笹垣問了公會來電者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松浦拿出名片夾尋找。

    就在這時,樓梯的門開了。

    稍微打開的門縫中露出了男孩的臉。

     發現笹垣的視線,亮司立刻把門關上,随後傳來快步上樓的腳步聲。

     “桐原小弟弟在啊。

    ” “咦?哦,剛剛放學回來了。

    ” “我可以上去一下嗎?”笹垣指着樓梯。

     “去二樓?” “嗯。

    ” “這個……我想應該沒什麼關系吧。

    ” 笹垣吩咐古賀:“抄完公會聯系方式,請松浦先生帶你看看保險庫。

    ”然後開始脫鞋。

    打開門,擡頭看向樓梯,昏昏暗暗的,充滿像是塗牆灰泥的氣味,木制樓梯的表面多年來被襪子磨得又黑又亮。

    笹垣扶着牆,小心翼翼地上樓。

     來到樓梯盡頭,兩間房間隔着狹窄的走廊相對,一邊是和式拉門,一邊是格子門。

    走廊盡頭也有道門,但多半不是儲藏室就是衛生間。

     “亮司弟弟,我是警察,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笹垣站在走廊上問道。

     等了一會兒沒有回應。

    笹垣吸了一口氣,準備再次詢問,忽聽咔嗒一聲從拉門那邊傳來。

     笹垣打開拉門。

    亮司坐在書桌前,隻看得到他的背影。

     “可以打擾一下嗎?”笹垣走進房間。

    那是間六疊大小的和室,房間應是面向西南,充足的日光從窗戶灑進來。

     “我什麼都不知道。

    ”亮司背對着他說。

     “沒關系,不知道的事說不知道就是,我隻是作為參考。

    我可以坐這裡嗎?”笹垣指着榻榻米上的坐墊。

     亮司回頭看了一眼,回答說:“請坐。

    ” 笹垣盤腿坐下,擡頭看着坐在椅子上的男孩。

    “你爸爸……真遺憾。

    ” 亮司沒有回應,還是背對着笹垣。

     笹垣觀察了一下室内,房間整理得算是相當幹淨。

    就小學生的房間而言,甚至給人有點冷清的感覺。

    房内沒有貼山口百惠或櫻田淳子的海報,也沒有裝飾超級跑車圖片。

    書架上沒有漫畫,隻有百科全書、《汽車的構造》、《電視的構造》等兒童科普書籍。

     引起笹垣注意的是挂在牆上的畫框,裡面是剪成帆船形狀的白紙,連細繩都一根根精巧細緻地表現出來。

    笹垣想起在遊園會上見過的剪紙工藝表演,但這個作品精緻得多。

    “這個真棒!是你做的嗎?” 亮司瞄了畫框一眼,微微點頭。

     “哦!”笹垣發自心底地驚歎一聲,“你的手真巧,這都可以拿去展售了。

    ” “請問你要問我什麼問題?”亮司似乎沒有心情與陌生中年男子閑聊。

     “說到這個,”笹垣調整了坐姿,“那天你一直在家嗎?” “哪天?” “你爸爸去世那天。

    ” “哦……是,我在家。

    ” “六點到七點你在做什麼?” “六點到七點?” “嗯,不記得了?” 男孩歪了歪頭,然後回答:“我在樓下看電視。

    ” “你自己一個人?” “跟媽媽一起。

    ”男孩的聲音始終沒有一絲畏懼。

     “哦。

    ”笹垣點點頭,“不好意思,你可以看着我這邊講話嗎?” 亮司呼了口氣,慢慢把椅子轉過來。

    笹垣想,他的眼神一定充滿叛逆。

    然而,男孩低頭看警察的目光中卻沒有那種味道。

    他的眼神甚至可以用空無一物來形容,也像是正在進行觀察的科學家。

    他是在觀察我嗎?笹垣有這種感覺。

     “是什麼電視節目?”笹垣刻意以輕松的口吻詢問。

     亮司說了節目的名稱,那是一出針對男孩觀衆的連續劇。

    笹垣問了當時播映的内容,亮司沉默了一會兒後才開口。

    他的說明非常有條理,簡潔易懂。

    即使沒看過那個節目,也能理解大緻的内容。

     “你看到幾點?” “大概七點半。

    ” “然後呢?” “跟媽媽一起吃晚飯。

    ” “這樣啊。

    你爸爸沒回來,你們一定很擔心吧。

    ” “嗯……”亮司小聲地回答,然後歎了一口氣,看着窗戶。

    受他的影響,笹垣也看向窗外,黃昏的天空一片紅色。

     “打擾你了,好好用功吧。

    ”笹垣站起來,拍了拍他的肩膀。

     笹垣與古賀回到專案組,和詢問彌生子的警察兩相對照,并沒有在彌生子與松浦的陳述中發現重大矛盾。

    如同松浦所說,彌生子也聲稱女客人來的時候,自己在裡面和亮司一起看電視。

    她的說法是也許曾聽到呼叫鈴,但她沒有印象,接待客人不是她的工作,便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還說,她不知道自己看電視的時候松浦在做些什麼。

    另外,彌生子描述的電視節目内容也和亮司所說大緻相同。

     如果隻有彌生子和松浦兩個,要事先串供并不難。

    但是當死者之子亮司也在内,就另當别論了。

    或許他們說的是實話——這種氣氛在專案組内越來越濃。

     這件事很快便得到證明。

    松浦所說的電話經過确認,的确是當天六點、六點半左右打到桐原當鋪的。

    打電話的當鋪同業公會幹事證實,與他通話的人确實是松浦。

     調查再度回到原點,以桐原當鋪的常客為主,繼續進行基本排查工作。

    時間無情地流逝。

    職棒方面,讀賣巨人隊達成中央聯盟九連霸。

    江崎玲於奈因發現了半導體的穿隧效應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同時,受中東戰争影響,日本原油價格逐漸高漲……全日本籠罩着風雨欲來的态勢。

     當專案組開始感到焦躁的時候,獲得了一條新線索,是由調查西本文代的刑警找出的。

     6 入口裝了白木條門的菊屋是一家清爽整潔的烏龍面店。

    店門挂着深藍色的布條,上面用白字寫着店名。

    生意頗為興隆,不到中午便有客人上門,過了一點,來客依然絡繹不絕。

     到了一點半,一輛白色小貨車停在離店門稍遠處。

    車身以粗黑體漆了“揚羽商事”的字樣。

     一個男子從駕駛座下車,他身穿灰色夾克,體型矮壯,年齡看去約四十歲。

    夾克裡穿着白襯衫,打領帶。

    他略顯匆促地走進菊屋。

     “消息果然沒錯,真的在一點半左右現身了。

    ”笹垣看着手表,佩服地說。

    他在菊屋對面的咖啡館,從那裡可以透過玻璃眺望外面。

     “還有個附帶消息,他正在裡面吃天婦羅烏龍面。

    ”說話的是坐在笹垣斜對面的刑警金村。

    他微笑着,清楚地露出嘴裡缺了一顆門牙。

     “哦,虧他吃不膩。

    ”笹垣将視線轉回菊屋。

    提到烏龍面讓他餓了起來。

     西本文代雖有不在場證明,但她的嫌疑并未完全排除。

    由于桐原洋介生前最後見到的是她,專案組始終對她存疑。

    若她與桐原命案有關,首先想到的便是她必然有共犯。

    守寡的文代是否有年輕的情夫——警察們以此推論為出發點撒下調查網,網住了寺崎忠夫。

    寺崎以批發販賣化妝品、美容用品、洗發精與清潔劑等為業。

    不僅批發給零售店,也接受客人直接下單,并且親自送貨。

    公司雖叫揚羽商事,但并無其他員工。

     警察之所以會盯上寺崎,出于在西本文代住的吉田公寓附近打聽出的閑話。

    附近的主婦幾度目擊駕駛白色小貨車的男子進入文代的住所。

    一個主婦說,小貨車上似乎寫了公司名字,隻是她并未仔細端詳。

    警察持續在吉田公寓附近監視,但傳聞中的小貨車一直沒有出現。

    後來,在另外一個地方發現了疑似車輛。

    每天到文代工作的菊屋吃午飯的男子開的便是白色小貨車。

    從揚羽商事這個公司名稱,立刻查明了男子的身份。

     “嘿,出來了。

    ”古賀說。

     寺崎踱出菊屋,但并沒有立刻回到車上,而是站在店門口。

    這也和金村等人的報告相同。

    不久,圍着白色圍裙的文代從店裡出來。

    兩人說了幾句話之後,文代返回店内,寺崎走向汽車,都沒有表現出在意旁人目光的樣子。

     “好,走吧。

    ”在煙灰缸中摁熄了和平牌香煙,笹垣站起身。

     寺崎剛打開車門,古賀便叫住了他。

    寺崎驚訝得雙眼圓睜,接着又看到笹垣和金村,表情都僵了。

     警察提出問話的要求,寺崎相當配合。

    問他是不是要找家店坐,他說在車裡更好。

    于是,四人坐進了小貨車。

    寺崎坐駕駛座,前座是笹垣,後座是古賀與金村。

     笹垣首先問他是否知道大江發生當鋪老闆命案,寺崎目視前方點頭。

    “我在報紙和電視上看到了。

    但是,這件命案跟我有什麼關系?” “遇害的桐原先生最後出現的地方便是西本太太的住處。

    你認識西本太太吧?” 看得出寺崎咽了一口唾沫,他正在思考應該如何回答。

    “西本太太……你是說,在那家烏龍面店工作的女人?對,我算是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