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關燈
時把邢铿激怒了,口中連聲嗆喝,雙掌揮舞,記記如鋼刀劈風,一掌比一掌沉重,一記比一記快速,朝智全大師襲擊而來。

     少林千佛殿,是僧侶們練拳腳的地方,首席長老也就是總教習,拳腳功夫,自然十分精純。

     智全大師面對邢铿淩厲攻勢,雙手開閹,忽拳忽掌,使出來的是“羅漢拳”和“伏虎掌”揉合使用。

     這兩種拳掌走的都是剛猛路子,拳如鐵錘撞岩,掌如巨斧開山,把少林拳的精粹,發揮得淋漓盡緻,出神入化。

     無形刀邢铿縱然掌如利刃,但面對這樣一個強敵,不但毫就得半點上風,有時還被逼得中途換招。

     迎着長白神拳莫奇齡的是達摩院長老智虔大師。

     莫奇齡以神拳享譽武林,長白派有兩種絕技,一是“百步神拳”,也就是俗稱“隔山打虎”,拳勁可以打出百步,淩厲自可想見。

    一是“掃雪腿”,長白山終年積雪,練拳之時,必先學“掃雪腿”,把場子中的積雪掃開,其實和掃趟腿也差不多相近,但久而久之,一腿掃出,可以把周圍一丈方圓的積雪掃得幹幹淨淨,如果遇上七、八個敵人,也同樣可以一腿掃得跌仆出去;所謂當者披靡。

     莫奇齡是長白派名宿,這一動上手,雙拳如錘,記記挾着勁疾拳風,轟然有聲,真有山搖地動的威勢。

     少林達摩院,乃是僧侶們修習禅功的地方,當然也包括了佛門各種神功在内。

     智虔大師是達摩院首席長老,本身修為也極為精深,任你莫奇齡出拳如雷,他使的是“達摩掌”,卻剛中有柔,雖然和你記記硬接,但暗寓柔勁,把你搗來的拳風,看來是硬接了下來,實則是暗中消卸于無形,這一點,若非身具深厚功力者,就極難辦得到的。

     迎着赤煞西門淵的是戒律院長老智成大師。

     赤煞西門淵練的是旁門中最厲害的“赤煞掌”,左掌腥紅怵目,發掌之時帶着一股炙熱逼人的掌風,别說被他“赤煞掌”擊中了,就是被他掌風掃上,也會如同火灼,五内如焚一般。

     少林寺戒律院,專司清規戒律,每一個門派都有森嚴門規,人門弟子,也都必須經過嚴格審核;學成以後,大多數固然嚴守師訓,但也有少數人把師門戒律,丢諸腦後,所謂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不肖弟子,任何門派都在所難免。

     少林寺清規素嚴,僧俗弟子中,也難免有不良分子,誤入歧途,敗壞門規,這一類事情就由戒律院來處理,門人弟子能夠藝成下山,都已練成一身好武藝,如果誤人歧途,轉投到旁門左道,再學成邪派武功,要把他擒回少林寺,按門規處置,第一就得在武技上有必勝的把握,否則派出執行戒律的僧侶,反被打得落花流水,豈不損了少林寺的名頭? 因此少林寺戒律院的僧侶,都是經過精選出來的高手,再經三到五年的深造,方能在戒律院任事。

    每一個人至少也要精通七十二藝中三種以上絕技,這也可以說戒律院的僧侶乃是少林寺最精銳的高手。

     智成大師是戒律院的首席長老,在寺中排名第二,僅次于達摩院,但如論武功造詣,他精通七十二藝中七種神功,該算是少林寺首屈一指的高手了。

     以他來對付赤煞西門淵,至少就有三種以上佛門神功可以破“赤煞掌”,但這回由七位長老改扮成第三代青衲弟子,主要目的,并不是決定性的搏鬥,隻是要使對方知難而遲,不讓對方看出虛實。

     是以三位大師迎戰賊黨三個心神迷失的人,都并沒使出看家本領來,隻是盡量采取守勢,和對方搏鬥,饒是如此,已看得白衣聖教總管秦皓心頭大為驚懔。

     少林寺隻派出三個第三代弟子,而且有五個和尚未出手,這三個青衲和尚,迎戰無形刀邢铿等三大高手,一對一居然毫無遜色。

     他老奸巨猾,心頭自然不無懷疑,但凝目細看,這八個青衲和尚中,除了為首的能仁,已有五十出頭,其餘的人明明都隻有三十出頭,四十不到! 少林寺領袖武林,名聞天下,看來果然非同小可,此行當真低估了他們! 這時能仁走上一步,朝秦皓合十一禮,大聲說道:“老施主方才聲稱是上敝寺進香來的,怎麼這三位施主出手如此兇狠,一味攻擊小僧幾個師弟,老施主也不喝阻他們,還不快請他們住手?” 秦皓怒聲道:“他們是老夫人的轎前衛士,你們幾個膽敢阻擋老夫人去路,隻要你們讓開,咱們自會住手!” 能仁合十道:“這麼說,老施主一行,并非上山進香而來,而是有意上少林寺尋釁來的了。

    ” 秦皓哼了一聲,厲喝道:“就算咱們是上少林寺尋釁來的:憑你們幾個和尚,能攔得住嗎?” “阿彌陀佛!”能仁合十道:“老施主若是想憑着武功到處亂闖,隻怕是打錯了算盤了!” 他話聲甫落,隻聽左右兩側森林中,同時響起一聲“阿彌陀佛!” 這一聲佛号,至少也有一兩百個人的聲音彙合而成,聲震山林,響澈雲霄,聲勢極為壯盛! 佛号聲中,已從左右森林中魚貫走出兩行手持镔鐵禅杖,腰佩戒刀的青衲僧人,分左右包抄過來,在距離停轎之處大概五丈左右停住。

     這兩行憎人左右各有一百單八個,正好是兩座“大羅漢陣。

    ” 少林寺“羅漢陣”,千百年來,号稱從沒有人能闖得出去。

    此刻石屏峰下,擺出兩座“大羅漢陣”來,足見少林寺早已有了防備。

     秦皓看了看,暗暗地皺了一下眉,老夫人此行,頗為機密,少林寺在事前怎麼可能會先得到消息呢? 這一陣響澈山林的佛号,端坐在大轎中的老夫人自然聽到了,一手掀簾,沉聲道:“請秦總管。

    ” 轎前一名綠衣使女口中嬌“唷”一聲,立即提高聲音,嬌聲叫道:“老夫人有請秦總管。

    ” 秦皓趕緊回身,趨近轎前,抱抱拳道:“屬下在!” 轎中老夫人壓低聲音問道:“咱們的人,怎麼還沒趕來?” 秦皓也壓低聲音回答道:“他們抄小路走,此刻也應該到了。

    ” 塔林位于少林寺的西面,原是曆代少林寺僧侶埋骨之所。

     從唐代以迄明清,千餘年來,用磚石所砌的墓塔,約有二百六十多座,形式各異,蔚成一片塔林。

     因為是僧侶埋骨之所,地方自然較為偏僻,但卻有一條小徑,可以通往少林寺内第三進的祖師殿。

     尤其塔林中有二百多座石塔,林林總總,矗立有如八陣圖,就算隐藏上百來個人,也和捉迷藏一樣,不容易被人發現。

     這時稍為前面一座深灰色形如古斜的石塔上,忽然站起一個瘦小人影面向西南,用一隻手搭在眉上,作了個了望的姿勢,口中說道:“來了!來了!” 這話像是跟他自己說的,因為他四周根本沒有人,但他話聲一落,忽然伸手向身後打了個手勢,就蹲下身去。

     過沒多久,塔林前面果然有二十多條人影,飛掠而來。

     走在最前面的是五個人,一個是身穿綠色長袍,濃眉方臉,額下有一把花白胡子,右手衣袖紮在束腰帶裡,顯然缺了一條右臂,此人正是碧落山莊的副總管宓飛虹。

     稍後是一個身穿天藍長袍,面色白淨,嘴上留着八字胡的老者,是四川唐門的二莊主唐世良。

    他身後緊随着一對年輕男女,是他兒子唐紀中,媳婦霍如玉。

    另一個黑袍老人,則是竹逸先生的師兄戚繼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