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臨卡

關燈
幾個人試探半天之後,覺得似乎沒有太大危險性,于是再次進入墓室,來到了那條通道的邊上。

     通道很深而且很怪,通道最開始的部分,用青磚加固,但再往下就是黃土了,看起來竟然像一個盜洞。

     “你看,往下沒有青磚的地方全是鏟印子,這是咱們同行挖的。

    ”張海客說道,他湊近聞了聞,“氣是死氣,咱們這兒應該是起點。

    ” “不是從外面挖進來的?” “應該不是,但看不到盡頭,不知道通到哪裡,不好說。

    ”一個人道,“恕我直言,這實在不像是一個墓室,如果這是一個盜洞,口子上怎麼會有一個可以封閉的機關?不可能有人直接挖到墓室的機關暗道口上,所以我覺得,這兒肯定不是墓室。

    ” “不是墓室?” “這兒甚至不是墳墓。

    ”那人道。

     “那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地方?” “這地方不是死人建的,是盜墓賊建的。

    ” “這是一個臨卡。

    ”那人繼續說道,臨卡就是當盜墓賊發現一個特别難以進入的古墓時,設置的臨時地下休息站,他們會在裡面囤積糧食和裝備,在地下長期作業。

     大部分臨卡十分簡陋,就像一個土坯房子,但如果是一些超級難以進入的古墓,或者是超大型堡壘式的古墓,臨卡就會修建得十分精細,因為一個臨卡在這種古墓盜掘中可能會用上五六年甚至十幾年。

     如果這是一個臨卡的話,倒也可以解釋一些東西,但他們頭頂上的東西,又是怎麼回事呢? “借你的肩膀用一下。

    ”張海客叫了一聲,一下飛起踩在同伴肩膀上,打起火折子看房頂上挂的東西。

     這一次他自己去看了天花闆和那個棺材的結合口,然後在看邊上倒挂着的另外的東西,面色就發生了變化,翻身下來就正色道:“各位,這真的是一個臨卡。

    ” “臨卡怎麼可能是這個樣子的?”其他人道。

     張海客道:“他們沒有辦法,必須把這個地方弄成這個樣子。

    ”他拍了拍地面,“這個房間下面,恐怕有個大家夥,很難對付。

    ” “所有的設計都是因為震動。

    ”張海客說道,“這種把東西挂起來的方法,很像在海船上挂吊床,水手睡在吊床裡,不管船怎麼颠簸他們都不會翻下來,由此可以很好地休息。

    ” “為了震動把東西挂那麼高,值得嗎?這可不容易。

    ” “如果這個震動足夠大的話。

    ”張海客道,“足夠大,而且足夠頻繁,也許,一天震十幾次,那麼,就需要一個穩妥的辦法,來保護自己剛剛盜出來的冥器。

    ” “那這個機關呢?這個機關怎麼解釋?你會在自己休息站裡搞一個機關?” “我沒法肯定,因為我們不能回到過去,去問修建這兒的人是怎麼回事,但我覺得這個機關不是一個機關,而是一個警報器。

    ” “繼續說。

    ” “這個機關很靈敏,而且伸到了地下,如果這裡出現劇烈的震動,那麼人就會有危險,他們不能隻保護冥器不保護自己,所以他們在這裡做了一個震動的探測器,隻要一有震動就觸發這個機關,這個口子就會立即打開,也許這個盜洞之下比較安全。

    ” “盜洞之下更安全?”一人道,“這也有點牽強啊。

    我覺得也有可能是這樣,可能進下面的這位前輩,是隻身一人,而這個盜洞的口子,不封閉也許不太安全,會有什麼東西順着爬上來,所以他做了這個機關,自己進去之後,關上這個暗門,回來的時候,踹一腳門闆,上面一震動,門就開了。

    ” “你踹粽子就不會踹啊?”另一個人道,說着就看向張海客,“你是怎麼得出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