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四回 袁項城殡天段祺瑞組閣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卻說滇黔聯軍北伐,老袁亦遣張敬堯、馮玉祥分道抵敵,不表。
且說老袁日思登極,擇定陰曆正月元旦或初四日,舉行大典。
不料忽來警報,說湖南四境統入黔軍手裡,現節節進兵。
老袁聞此,即令湖南将軍湯芗銘率牢痛剿,特任龍觐光為臨武上将軍兼雲南查辦使,率所部由粵西入滇,并饬陸榮廷募兵二十營,助龍攻滇。
原來陸榮廷宗旨,亦反對帝制,保障共和,雖有命令到來,隻得視若虛文。
今見龍觐光到來,反弄得進退兩難,所以會面時,推說:“心病未愈,難以辦公。
所有軍政事務,托王巡按使代理。
今親翁來此,一切軍事,正好憑大才辦理,弟可向中央請假。
”觐光道:“本欲向家兄處借兵,今粵東亦有亂事,隻能自保,弟奉中央命令,饬在此地添招十營。
” 榮廷道:“弟因病不能辦理,請親翁與王巡按使接洽罷。
”觐光遂告辭而去。
次日,即到王巡按使處,商議募兵辦法。
王巡按使祖同因饷源無着,正以難辦為辭。
觐光見王支吾,大急道:“政府已有令,款項不日彙到。
”王巡按使道:“昨已電北京,催解彙款去了。
”觐光又問募兵地點,祖同答借軍械局開辦。
觐光道:“同往一觀。
”祖同遂與觐光至械局周視一遍,觐光就在此寄居。
祖同回署不一日,京款彙到,遂趕緊招募,一連多日,任觐光如何勸導,奈總不成軍。
忽由貴來電:“龍濟光已擊散亂黨,現已封為郡王。
”觐光遂發電緻賀,并請撥粵軍,由海道來南甯,以便赴滇。
即得濟光複電,稱亂黨雖退,各隘須加防,實無兵可撥,請自募足為要。
”觐光見無援兵,不敢再延,遂将新軍編成二十營,分五路進發。
自己仍駐南甯,即電達中央出兵。
中央得電,深喜他效忠。
桂邊一路可無慮,川湘一帶,也是大兵疊出,諒不緻有大變動。
惟江甯馮國璋,前調他來京,至今未到,特遣蔣雁行赴江甯調查防務。
及晤馮談判時,馮不過言袁心與事違。
雁行道:“往事不再提了。
既将軍與袁在交,應助一臂。
”馮道:“無奈我抱病未愈,力不從心,請轉總統原諒一二。
”雁行道:“總統亦念貴體違和,特派弟來探望,并囑代閱防務,候上将軍調養痊可,再銷假理事。
” 馮道:“近日政務,已委王鎮守使代理。
”雁行不好再言,遂退出。
向鎮守使王廷桢處會叙多時,回寓,即将馮國璋情形,寄達中央。
過一日,由政事堂傳出申令,馮國璋因病請假,着王廷桢代理。
此電一傳,凡與馮有交,皆以老袁要免馮職,有電留馮的,有說馮保障東南,實有關系,不宜調動。
老袁此時改了初意,着阮忠樞來徐州說張勳。
哪知張勳心中隻念故主宣統,至老袁稱帝,外面似表贊成,内裡卻反對,遂上《四不忍書》呈老袁。
老袁知他心念故主,并不加責,隻用好言撫慰,他本性直之人,可以為我用,不緻生變。
及阮來時,張接入,先談些諧話,即入正文。
阮于席間用言挑他,說長江一帶,多虧大帥坐鎮,才保無事。
張接言道:“百姓并不要造反,隻外面革命黨,内裡袁項城,皆無事生風,所以不能太平。
”阮道:“項城内望太平。
”張道:“你是十三太保首領,也有這話。
項城此次重行帝制,何不将宣統請出,何等不美。
他自己要做皇帝,我看很難呢。
”阮道:“大帥前日也曾推舉,何故善忘呢?”張赧色道:“他屢次密函,要我勸進,我的秘書,不過說我不反對,将來人多,總有反對的。
現在雲貴已創起護國軍,我已料定有這一事,此番叫我替他打仗,我不能惹人罵。
我已呈過《四不忍》,勸他省悟。
”阮道:“雲貴之事,大帥如何對付?”張道:“我隻整自己兵,保衛地方,他事不問。
”忠道:“項城本意,欲添設長江上遊巡閱使,不過欲抽調軍隊輔助,你看何如?”張道:“他添他的,我軍隊是不服人節制,抽調無益有害。
”
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卻說滇黔聯軍北伐,老袁亦遣張敬堯、馮玉祥分道抵敵,不表。
且說老袁日思登極,擇定陰曆正月元旦或初四日,舉行大典。
不料忽來警報,說湖南四境統入黔軍手裡,現節節進兵。
老袁聞此,即令湖南将軍湯芗銘率牢痛剿,特任龍觐光為臨武上将軍兼雲南查辦使,率所部由粵西入滇,并饬陸榮廷募兵二十營,助龍攻滇。
原來陸榮廷宗旨,亦反對帝制,保障共和,雖有命令到來,隻得視若虛文。
今見龍觐光到來,反弄得進退兩難,所以會面時,推說:“心病未愈,難以辦公。
所有軍政事務,托王巡按使代理。
今親翁來此,一切軍事,正好憑大才辦理,弟可向中央請假。
”觐光道:“本欲向家兄處借兵,今粵東亦有亂事,隻能自保,弟奉中央命令,饬在此地添招十營。
” 榮廷道:“弟因病不能辦理,請親翁與王巡按使接洽罷。
”觐光遂告辭而去。
次日,即到王巡按使處,商議募兵辦法。
王巡按使祖同因饷源無着,正以難辦為辭。
觐光見王支吾,大急道:“政府已有令,款項不日彙到。
”王巡按使道:“昨已電北京,催解彙款去了。
”觐光又問募兵地點,祖同答借軍械局開辦。
觐光道:“同往一觀。
”祖同遂與觐光至械局周視一遍,觐光就在此寄居。
祖同回署不一日,京款彙到,遂趕緊招募,一連多日,任觐光如何勸導,奈總不成軍。
忽由貴來電:“龍濟光已擊散亂黨,現已封為郡王。
”觐光遂發電緻賀,并請撥粵軍,由海道來南甯,以便赴滇。
即得濟光複電,稱亂黨雖退,各隘須加防,實無兵可撥,請自募足為要。
”觐光見無援兵,不敢再延,遂将新軍編成二十營,分五路進發。
自己仍駐南甯,即電達中央出兵。
中央得電,深喜他效忠。
桂邊一路可無慮,川湘一帶,也是大兵疊出,諒不緻有大變動。
惟江甯馮國璋,前調他來京,至今未到,特遣蔣雁行赴江甯調查防務。
及晤馮談判時,馮不過言袁心與事違。
雁行道:“往事不再提了。
既将軍與袁在交,應助一臂。
”馮道:“無奈我抱病未愈,力不從心,請轉總統原諒一二。
”雁行道:“總統亦念貴體違和,特派弟來探望,并囑代閱防務,候上将軍調養痊可,再銷假理事。
” 馮道:“近日政務,已委王鎮守使代理。
”雁行不好再言,遂退出。
向鎮守使王廷桢處會叙多時,回寓,即将馮國璋情形,寄達中央。
過一日,由政事堂傳出申令,馮國璋因病請假,着王廷桢代理。
此電一傳,凡與馮有交,皆以老袁要免馮職,有電留馮的,有說馮保障東南,實有關系,不宜調動。
老袁此時改了初意,着阮忠樞來徐州說張勳。
哪知張勳心中隻念故主宣統,至老袁稱帝,外面似表贊成,内裡卻反對,遂上《四不忍書》呈老袁。
老袁知他心念故主,并不加責,隻用好言撫慰,他本性直之人,可以為我用,不緻生變。
及阮來時,張接入,先談些諧話,即入正文。
阮于席間用言挑他,說長江一帶,多虧大帥坐鎮,才保無事。
張接言道:“百姓并不要造反,隻外面革命黨,内裡袁項城,皆無事生風,所以不能太平。
”阮道:“項城内望太平。
”張道:“你是十三太保首領,也有這話。
項城此次重行帝制,何不将宣統請出,何等不美。
他自己要做皇帝,我看很難呢。
”阮道:“大帥前日也曾推舉,何故善忘呢?”張赧色道:“他屢次密函,要我勸進,我的秘書,不過說我不反對,将來人多,總有反對的。
現在雲貴已創起護國軍,我已料定有這一事,此番叫我替他打仗,我不能惹人罵。
我已呈過《四不忍》,勸他省悟。
”阮道:“雲貴之事,大帥如何對付?”張道:“我隻整自己兵,保衛地方,他事不問。
”忠道:“項城本意,欲添設長江上遊巡閱使,不過欲抽調軍隊輔助,你看何如?”張道:“他添他的,我軍隊是不服人節制,抽調無益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