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二回 歐事風雲日人乘間要求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世事如棋局,駒光容易過。
勸君休妄想,免歎奈何多。
卻說袁氏一班爪牙,巴不得一下把老袁擡上台,改共和為專制,自己好做佐命功臣。
遂大家議定,請國會先舉正式總統,把袁氏當選,再慢慢圖謀帝制。
此時國民黨聲勢已減,兩院議員,哪個不怕老袁聲威,隻得随聲附和。
現在大總統選舉法,未曾制定,兩院議員遂急于研究。
先将選舉法宣布,然後才好選正式總統。
于是國會開幕,先定憲法,後舉總統。
仿西洋各國憲法規定,組織兩個機關,其中草創讨論,各有責成。
遂于九月五日,由衆議院開會,投票解決,先舉總統問題。
至開匦驗看,先舉總統的得多數。
再由議院公決,仍是如此。
原因憲法未定,先提出舉總統的議案,實是難事,但是既已附和,相應通融,便決定由議院委員會起草,交院議員會議,皆已通過,遂頒布總統選舉法全案。
選舉法既頒,于十月六日,依選舉法例,第一次投票,老袁得票最多,老袁雖多,奈不足數,作為無效。
一連二次,皆是如此。
此時院長已舉王家襄,遂向衆密語道:“我看此次非舉老袁不可,況老袁左右皆想立功,尊他為帝,不如速舉老袁為正式大總統;他心已足,可以帝制不再見。
”名議員隻得應允。
到了第三次投票,還是老袁占多,再照選舉法第二條說明施行。
衆人正在寫票投匦時,忽來百十餘人闖入會場。
衆人問明,說我等是公民團,來看選大總統,把議員皆圍住數重。
議員見此行為,已見袁總統心腸,遂不及再思,隻得草草寫“袁世凱”三字,投入匦中。
至開匦時,票票皆是袁世凱,遂當場呼唱,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這聲傳出,公民歡呼,自不必說。
越一日,又選黎為副總統,得票滿足。
選舉事終,由國務院通電全國,由外交部又照會各國公使。
這回袁總統正式就任,一切禮儀自然隆盛。
至本年十月十日,全國行國慶禮,又經袁總統正式就任,格外洋溢。
由國務院通告禮節,袁總統遂就職于清帝的太和殿,向南而立,随從人員分立左右,侍從捧上誓詞,袁總統宣讀告終。
各官皆趨前行禮,向袁總統鞠躬,袁總統也答禮,侍從又進宣言書,袁總統又照讀,讀畢,各官又向袁鞠躬慶賀,袁亦答禮如儀。
禮畢,由掌禮官引袁總統退入休息室,既而大禮官引外賓入禮堂,排班站立,複請袁總統入禮堂南向立,鼓樂疊奏,袁又就禮台。
外交部長引各國公使至禮台前向袁行鞠躬禮,袁亦向各公使答禮;公使代表外交團宣讀賀詞,袁亦親讀答詞。
讀畢,各公使均表同情,遂向袁敬禮,袁亦答禮。
禮畢,各公使再行私見禮,由大禮官按序引見,彼此皆敬禮如儀,禮畢,外交團皆退入接待室。
禮官又引清室世續與袁總統相見,兩下皆相緻敬,世續退後,大禮告成。
各官照例三呼,繼以軍樂,袁總統退步下台,入休息室稍息。
不一時,陸軍總長段祺瑞請總統到天安門外閱兵,袁令外交總長邀各公使及清室世續同往校閱,各公使樂從。
于是袁在前,公使在後,至天安門,各依座位。
一聲令下,萬兵齊集。
一一上前參見行禮,禮畢,各軍演技,格外純熟,袁總統也格外歡慰。
閱兵後,即返總統府去。
至下午,即頒命令,各官均加升授。
歐洲各國,至此聞正式總統莅任,咨緻外交部,才承認中華民國。
且由各部頒發通告,一律放假三天。
各省長官亦皆上書稱賀。
黎副總統亦正式就任。
國務院暨各省亦電緻賀。
此時黎副總統已辭江西都督,保李純署任。
就是彼選為副總統,也不甚樂意。
雖各省來電緻賀,他隻淡淡答複幾句。
且說袁總統,前因議院種種之事,皆要由國會通過,方才有效以為國會專制,未免心恨,将來事事要國會取決,自己連一點主權沒有,如何使得。
實因前日選舉時,隻得隐忍。
今日就照各會咨文,刊登公報,收回主權,才是道理。
此文一發,議院接到後,皆說這是通例,無庸通過總統。
大衆因憲法草案正在斟酌,無暇回複老袁。
老袁見無複文,更欲越俎。
哪知國會正因憲法起草,委員會在此裁決。
突有八人趨入,言奉大總統命令,來會述意見,并達總統咨文,請照此施行。
遂将公文交過。
會員閱過,便對八人道:“民國立法,全在國會,概不受行政幹涉。
諸公來實系違法,請轉告總統,收回成命。
”八人道:“咨文在此,你再看。
”議院看過,說道:“大旨已定,不能更變,況大總統條例,皆是君主的法例,與民主立憲法不合,本會隻知遵例,望諸君自重。
”你想這八人,碰一臉灰,回去能有好話說,見了袁總統,自然添些浮詞。
袁總統道:“你去,我有法。
”過了一日,老袁發出電文,緻各省都督長官,反對憲法大旨,謂制定憲法,關系民國存亡,其權操國會,稍不如意,即行彈劾,而況又有種種背謬,請各長官于電到五日内,速加修改,以便采擇。
老袁并非不知法例,實因選入正式總統,不好放恣。
所以電各省長官,叫他們出頭作梗,可以壓倒國會。
況各省長官見老袁威勢
勸君休妄想,免歎奈何多。
卻說袁氏一班爪牙,巴不得一下把老袁擡上台,改共和為專制,自己好做佐命功臣。
遂大家議定,請國會先舉正式總統,把袁氏當選,再慢慢圖謀帝制。
此時國民黨聲勢已減,兩院議員,哪個不怕老袁聲威,隻得随聲附和。
現在大總統選舉法,未曾制定,兩院議員遂急于研究。
先将選舉法宣布,然後才好選正式總統。
于是國會開幕,先定憲法,後舉總統。
仿西洋各國憲法規定,組織兩個機關,其中草創讨論,各有責成。
遂于九月五日,由衆議院開會,投票解決,先舉總統問題。
至開匦驗看,先舉總統的得多數。
再由議院公決,仍是如此。
原因憲法未定,先提出舉總統的議案,實是難事,但是既已附和,相應通融,便決定由議院委員會起草,交院議員會議,皆已通過,遂頒布總統選舉法全案。
選舉法既頒,于十月六日,依選舉法例,第一次投票,老袁得票最多,老袁雖多,奈不足數,作為無效。
一連二次,皆是如此。
此時院長已舉王家襄,遂向衆密語道:“我看此次非舉老袁不可,況老袁左右皆想立功,尊他為帝,不如速舉老袁為正式大總統;他心已足,可以帝制不再見。
”名議員隻得應允。
到了第三次投票,還是老袁占多,再照選舉法第二條說明施行。
衆人正在寫票投匦時,忽來百十餘人闖入會場。
衆人問明,說我等是公民團,來看選大總統,把議員皆圍住數重。
議員見此行為,已見袁總統心腸,遂不及再思,隻得草草寫“袁世凱”三字,投入匦中。
至開匦時,票票皆是袁世凱,遂當場呼唱,袁世凱當選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這聲傳出,公民歡呼,自不必說。
越一日,又選黎為副總統,得票滿足。
選舉事終,由國務院通電全國,由外交部又照會各國公使。
這回袁總統正式就任,一切禮儀自然隆盛。
至本年十月十日,全國行國慶禮,又經袁總統正式就任,格外洋溢。
由國務院通告禮節,袁總統遂就職于清帝的太和殿,向南而立,随從人員分立左右,侍從捧上誓詞,袁總統宣讀告終。
各官皆趨前行禮,向袁總統鞠躬,袁總統也答禮,侍從又進宣言書,袁總統又照讀,讀畢,各官又向袁鞠躬慶賀,袁亦答禮如儀。
禮畢,由掌禮官引袁總統退入休息室,既而大禮官引外賓入禮堂,排班站立,複請袁總統入禮堂南向立,鼓樂疊奏,袁又就禮台。
外交部長引各國公使至禮台前向袁行鞠躬禮,袁亦向各公使答禮;公使代表外交團宣讀賀詞,袁亦親讀答詞。
讀畢,各公使均表同情,遂向袁敬禮,袁亦答禮。
禮畢,各公使再行私見禮,由大禮官按序引見,彼此皆敬禮如儀,禮畢,外交團皆退入接待室。
禮官又引清室世續與袁總統相見,兩下皆相緻敬,世續退後,大禮告成。
各官照例三呼,繼以軍樂,袁總統退步下台,入休息室稍息。
不一時,陸軍總長段祺瑞請總統到天安門外閱兵,袁令外交總長邀各公使及清室世續同往校閱,各公使樂從。
于是袁在前,公使在後,至天安門,各依座位。
一聲令下,萬兵齊集。
一一上前參見行禮,禮畢,各軍演技,格外純熟,袁總統也格外歡慰。
閱兵後,即返總統府去。
至下午,即頒命令,各官均加升授。
歐洲各國,至此聞正式總統莅任,咨緻外交部,才承認中華民國。
且由各部頒發通告,一律放假三天。
各省長官亦皆上書稱賀。
黎副總統亦正式就任。
國務院暨各省亦電緻賀。
此時黎副總統已辭江西都督,保李純署任。
就是彼選為副總統,也不甚樂意。
雖各省來電緻賀,他隻淡淡答複幾句。
且說袁總統,前因議院種種之事,皆要由國會通過,方才有效以為國會專制,未免心恨,将來事事要國會取決,自己連一點主權沒有,如何使得。
實因前日選舉時,隻得隐忍。
今日就照各會咨文,刊登公報,收回主權,才是道理。
此文一發,議院接到後,皆說這是通例,無庸通過總統。
大衆因憲法草案正在斟酌,無暇回複老袁。
老袁見無複文,更欲越俎。
哪知國會正因憲法起草,委員會在此裁決。
突有八人趨入,言奉大總統命令,來會述意見,并達總統咨文,請照此施行。
遂将公文交過。
會員閱過,便對八人道:“民國立法,全在國會,概不受行政幹涉。
諸公來實系違法,請轉告總統,收回成命。
”八人道:“咨文在此,你再看。
”議院看過,說道:“大旨已定,不能更變,況大總統條例,皆是君主的法例,與民主立憲法不合,本會隻知遵例,望諸君自重。
”你想這八人,碰一臉灰,回去能有好話說,見了袁總統,自然添些浮詞。
袁總統道:“你去,我有法。
”過了一日,老袁發出電文,緻各省都督長官,反對憲法大旨,謂制定憲法,關系民國存亡,其權操國會,稍不如意,即行彈劾,而況又有種種背謬,請各長官于電到五日内,速加修改,以便采擇。
老袁并非不知法例,實因選入正式總統,不好放恣。
所以電各省長官,叫他們出頭作梗,可以壓倒國會。
況各省長官見老袁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