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八回 二百年曹操起漢室三分

關燈
操屯酸棗,袁術屯魯陽,衆各數萬。

     董卓以山東兵盛,欲遷都以避之,遂燒焚宗廟宮府,劫遷天子,棄洛陽,車駕入長安。

    初,靈帝時,會稽妖賊許生作亂,起句東,即今甯波府,稱陽明皇帝。

    吳郡富春人孫堅,字文台,少為縣吏。

    召募精勇,助州郡讨平之,又助朱隽讨黃巾有功,屢官至參軍。

    又長沙賊區星作亂,拜孫堅為長沙太守,讨平之,封烏程侯,至是亦起兵讨董卓。

    至南陽,衆已數萬人,前到魯陽,與袁術合兵,術由是得據南陽,表堅為破虜将軍。

    孫堅進屯陽城,與董卓戰,大破之。

    堅進至洛陽,掃除陵廟,祠以太牢,得傳國玺于城南甄宮井中,分兵追卓,卓奔長安,堅遂軍魯陽。

    時關東州郡,務相兼并,袁紹、袁術亦白離貳,術遣孫堅擊董卓未返,紹遣周昂襲奪堅陽城,堅歎曰:“同舉義兵,以救社稷,逆賊未破,而各自若此,吾其誰與戮力乎?”引兵擊昂,走之,袁術遣公孫越助堅攻昂,越為流矢所中而死。

    公孫瓒怒曰:“予弟死,禍起于紹。

    ”遂出軍屯盤河,數紹罪惡,進兵攻之,冀州諸城多叛從瓒。

     北直涿郡劉備,字玄德,景帝子,中山靖王之後也。

    少孤貧,以販履為業?有大志,少語言,喜怒不形于色。

    嘗與瓒同師事盧植,因往依瓒。

    至是,瓒使與其将田楷巡青州有功,因以為平原相。

    備少與河東關公,諱羽,字雲長,涿郡張飛,字翼德,友善,以關公、張飛為别部司馬,公統部曲。

    備與二人寝則同牀,恩若兄弟,而稠人廣坐,則侍立終日,随備周旋,不避艱險。

    常山趙雲為郡将,将兵詣瓒。

    劉備見而奇之,深加接納,雲遂從備至平原,為備主騎兵。

    劉表為荊州刺史,袁術使孫堅擊表,表遣黃祖迎戰,射堅殺之。

     董卓兇惡日甚,選民間美女八百人為侍妾,車服僭拟天子。

     司徒王允與司肅校尉黃琬、仆射士孫瑞密謀誅卓。

    中郎将呂布膂力過人,卓愛信之,拜為義子,出入護衛。

    王允有義女貂蟬,其顔色之美麗,冠絕一時,兼之聰明歌舞,巧會人意,而才更過之。

    允因設謀,以貂蟬先許呂布,後許董卓,竟送貂蟬歸卓。

     卓寵愛貂蟬,貂蟬複與布私,于中取事,使布與卓成仇隙。

    一日,呂布戲貂蟬于鳳儀亭。

    卓見之,擲戟殺布,布避得免。

    允結布為内應。

    布曰:“如父子何?”允曰:“公自姓呂,本非骨肉,擲戟時,豈有父子情耶?”布遂許之。

    卓入朝,伏勇士于北掖門刺之,卓堕車,大呼:“呂布何在?”布曰:“有诏讨賊臣。

    ”應聲持矛刺卓,急斬之,出懷中诏闆,令吏士曰:“诏讨卓耳,餘皆不問。

    ”吏士皆稱萬歲,百姓歌舞于道,暴卓屍于市。

    卓素肥,吏為火炷置卓臍中燃之,光達曙者數日。

     卓既死,蔡邕在王允坐,聞之驚歎。

    允勃然怒曰:“董卓國之大賊,而君懷私恩,反相傷痛,豈欲共為逆耶?”即收付廷尉,遂死獄中。

    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張濟等,将兵在陝,遣使至長安求赦,王允不許。

    李傕、郭汜等舉兵西向,收卓故部曲樊稠等,衆至十餘萬,殺入長安城,收王允與黃琬殺之。

     呂布自武關奔南陽,投袁術,術待之甚厚。

    士孫瑞歸功不侯,故得免于難。

    李傕、郭汜争權,治兵相攻,傕迎帝幸其營,遂燒宮殿官府。

    楊奉、董承等将兵送乘輿東歸,乘輿居荊棘中。

     初,青州黃巾賊寇兖州,殺刺史劉岱。

    曹操部将陳宮謂操曰:“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綱紀,明府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也。

    ”宮因說濟北相鮑信等,迎東郡太守曹操并兖州刺史進擊黃巾,悉降之,得精兵三十餘萬。

    楊奉、韓暹奉車駕棄長安,還洛陽。

    時州郡各自分據土地,朝廷政令不行。

    又洛陽宮室前為董卓焚燒,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

     曹操在許,謀迎天子而未決,荀彧曰:“昔晉文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漢高祖為義帝缟素而天下歸心,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人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挾大義以緻英賢,大德也。

    四方雖有逆節,其何能為?”操遣曹洪西迎天子而不得入,議郎董昭作操書,結楊奉,值董承患韓暹矜功肆恣,因潛召操。

    操至,誅有罪,賞有功,矜死節,封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

    曹操問計于董昭,昭曰:“此中諸将,人殊意異,今留匡弼,事勢不便,惟有移駕幸許都,夫行非常之事者,乃有非常之功。

    願将軍熟思之。

    ”操曰:“此孤本志也。

    ”乃奉車駕東遷,始立宗廟社稷于許,自是政歸曹氏,天子惟守位而已。

    其後遂分為三國。

    欲得其詳,下回便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