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回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虎鬥龍争勢若何,百年豪氣苦無多。
将軍老去秋江上,手拈銀髭作浩歌。
卻說漢高祖高皇帝,姓劉,名邦,帝堯之後。
母劉媪,嘗息大澤之中,夢與神遇,雷電大作,太公往視,見蛟龍踞其上,遂産高祖。
高祖既奪韓信軍,改封信為楚王,封彭越為梁王,以黥布為淮南王。
韓信至楚,召漂母,賜以千金,召辱己少年,以為中尉。
告諸将曰:“此壯士也。
方辱我時,豈不能殺之耶?但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此耳!”齊田橫聞項羽已滅,懼誅,與其徒五百餘人,入居海島中。
帝恐其為亂,使人赦橫罪,而召之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不來,且舉兵加誅。
”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洛陽,至戶鄉,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為亡虜,恥甚矣。
”乃自刎。
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
帝以王禮葬之。
二客亦自刎,餘五百人在島中者,聞之,皆自殺。
齊人婁戍隴西,過洛陽,因虞将軍求見上,說上遷都關中,上是之。
即日車駕西幸長安,徙都之。
号敬為奉春君,賜姓劉氏。
張良謝病辟谷。
趙王張耳卒,子敖,因其相貫高、趙午等謀反,事覺,坐廢。
楚王韓信之國,陳兵出入。
人有告信反。
帝用陳平謀,僞遊雲夢,信谒上,上令武士縛信,械系信以歸。
至洛陽,赦之。
封為淮陰侯,封蕭何酇侯,張良為留侯,陳平為戶牖侯。
封從兄賈為荊王,弟交為楚王,兄喜為代王,微時外婦之子肥為齊王。
帝微時,其嫂嘗嘎羹,恨之,不封伯氏之子。
太公累言之,乃封其子為嘎羹侯。
帝大封諸功臣為列侯,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曰:“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莊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而使威令不行乎?”後上朝太公,太公擁篲,迎門卻行。
上大驚,下扶太公。
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
”上乃诏尊太公為太上皇,賜家令金五百斤。
帝起草莽,禮從簡易。
群臣飲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帝益厭之。
叔孫通說上起朝儀,于長樂宮成,朝賀行之。
帝曰:“吾今乃知皇帝之貴也。
”拜通為太常。
匈奴單于頭曼,欲殺太子冒頓,而立少子。
冒頓遂弒頭曼而自立,因棄其母。
以強暴雄于諸國,屢入寇邊,上自将擊之,率兵三十萬衆,北至平城。
冒頓以四十萬騎,圍帝于白登七日,用陳平計,使畫工畫美女,遣人遺阏氏雲:“漢有女如此,今皇帝因厄,欲獻之。
”阏氏畏其奪己寵,因說冒頓,使解圍去,上乃得脫。
(單于,猶中國所稱皇帝。
阏氏,皇後也)。
代相國陳豨反,帝自将擊之。
太尉周勃從太原入代地,陳豨軍敗。
淮陰侯舍人弟謝公着,嘗獲罪于信,信欲殺之,于是告信欲反。
呂後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
”相國绐信曰:“雖疾,當強入賀。
”信入,呂後使武士縛信,斬之。
信臨斬,曰:“吾悔不用蒯徹之言,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上之擊陳豨也,征兵于梁。
梁王稱疾,使将将兵詣邯鄲。
上怒,使人讓之。
梁王恐,扈轍勸王反,王不聽。
上使使掩縛王,囚之洛陽。
有司治反刑已具,上赦為庶人,傳處蜀。
至鄭,逢呂後從長安來。
彭越為呂後泣,自言無罪,願處故昌邑。
呂後許諾,與俱來。
至洛陽,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是自遺患,不如誅之,妾與之俱來。
”遂夷越三族,醢其肉以賜諸侯。
淮南王黥布大恐,發兵反。
上自将擊之,與布兵遇于蕲西。
布兵精甚,大戰良久,布軍敗走。
吳臣誘與走越,殺之。
上為流矢所中,行道疾甚,及還長安,崩于長樂宮。
在王位四年,在帝位八年,壽六十三歲。
葬長陵,太子盈即位,是為孝惠皇帝。
尊呂後為皇太後。
初,高帝最寵戚夫人,生趙王如意。
欲立之,不果。
呂後最怨戚夫人,至是,太後鸩殺趙王如意,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号曰“人彘”。
居數日,乃召惠帝觀人彘。
帝見之,問而知其為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
使人請于太後曰:“此非人所為。
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
”帝以此日飲酒為淫樂,不聽政。
在位七年崩,無子。
初,呂太後命張皇後取他人子,養為惠帝子,而殺其母。
至是即位,謂之少帝。
呂太後臨朝稱制,拜呂台、呂産、呂祿為将,将南北軍,諸呂皆居中用事。
以審食其為左丞相。
食其自少通于太後,高祖知而不問,太後最寵幸之。
至是,公卿皆因而決事焉。
少帝年漸長,自知非皇後子,乃曰:“後安得殺吾母而名我?我未壯,壯即為變。
”太後廢而幽殺之,立恒山王義為帝,更名宏。
宏亦他人子。
太後封呂台、呂産、呂祿,俱為王。
于上巳日,太後祓禊而返,見物如蒼犬,據太後掖,忽不見。
蔔之,雲趙王如意為祟。
遂病掖傷而死,臨朝者八年。
越二百年後,赤眉兵發諸陵,凡有水銀玉匣殓者,率皆顔色如生,
将軍老去秋江上,手拈銀髭作浩歌。
卻說漢高祖高皇帝,姓劉,名邦,帝堯之後。
母劉媪,嘗息大澤之中,夢與神遇,雷電大作,太公往視,見蛟龍踞其上,遂産高祖。
高祖既奪韓信軍,改封信為楚王,封彭越為梁王,以黥布為淮南王。
韓信至楚,召漂母,賜以千金,召辱己少年,以為中尉。
告諸将曰:“此壯士也。
方辱我時,豈不能殺之耶?但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此耳!”齊田橫聞項羽已滅,懼誅,與其徒五百餘人,入居海島中。
帝恐其為亂,使人赦橫罪,而召之曰:“橫來,大者王,小者侯;不來,且舉兵加誅。
”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洛陽,至戶鄉,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為亡虜,恥甚矣。
”乃自刎。
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
帝以王禮葬之。
二客亦自刎,餘五百人在島中者,聞之,皆自殺。
齊人婁戍隴西,過洛陽,因虞将軍求見上,說上遷都關中,上是之。
即日車駕西幸長安,徙都之。
号敬為奉春君,賜姓劉氏。
張良謝病辟谷。
趙王張耳卒,子敖,因其相貫高、趙午等謀反,事覺,坐廢。
楚王韓信之國,陳兵出入。
人有告信反。
帝用陳平謀,僞遊雲夢,信谒上,上令武士縛信,械系信以歸。
至洛陽,赦之。
封為淮陰侯,封蕭何酇侯,張良為留侯,陳平為戶牖侯。
封從兄賈為荊王,弟交為楚王,兄喜為代王,微時外婦之子肥為齊王。
帝微時,其嫂嘗嘎羹,恨之,不封伯氏之子。
太公累言之,乃封其子為嘎羹侯。
帝大封諸功臣為列侯,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說曰:“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莊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而使威令不行乎?”後上朝太公,太公擁篲,迎門卻行。
上大驚,下扶太公。
太公曰:“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
”上乃诏尊太公為太上皇,賜家令金五百斤。
帝起草莽,禮從簡易。
群臣飲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帝益厭之。
叔孫通說上起朝儀,于長樂宮成,朝賀行之。
帝曰:“吾今乃知皇帝之貴也。
”拜通為太常。
匈奴單于頭曼,欲殺太子冒頓,而立少子。
冒頓遂弒頭曼而自立,因棄其母。
以強暴雄于諸國,屢入寇邊,上自将擊之,率兵三十萬衆,北至平城。
冒頓以四十萬騎,圍帝于白登七日,用陳平計,使畫工畫美女,遣人遺阏氏雲:“漢有女如此,今皇帝因厄,欲獻之。
”阏氏畏其奪己寵,因說冒頓,使解圍去,上乃得脫。
(單于,猶中國所稱皇帝。
阏氏,皇後也)。
代相國陳豨反,帝自将擊之。
太尉周勃從太原入代地,陳豨軍敗。
淮陰侯舍人弟謝公着,嘗獲罪于信,信欲殺之,于是告信欲反。
呂後與蕭相國謀,詐令人從上所來,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賀。
”相國绐信曰:“雖疾,當強入賀。
”信入,呂後使武士縛信,斬之。
信臨斬,曰:“吾悔不用蒯徹之言,乃為兒女子所詐,豈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上之擊陳豨也,征兵于梁。
梁王稱疾,使将将兵詣邯鄲。
上怒,使人讓之。
梁王恐,扈轍勸王反,王不聽。
上使使掩縛王,囚之洛陽。
有司治反刑已具,上赦為庶人,傳處蜀。
至鄭,逢呂後從長安來。
彭越為呂後泣,自言無罪,願處故昌邑。
呂後許諾,與俱來。
至洛陽,白上曰:“彭王壯士,今徙之蜀,是自遺患,不如誅之,妾與之俱來。
”遂夷越三族,醢其肉以賜諸侯。
淮南王黥布大恐,發兵反。
上自将擊之,與布兵遇于蕲西。
布兵精甚,大戰良久,布軍敗走。
吳臣誘與走越,殺之。
上為流矢所中,行道疾甚,及還長安,崩于長樂宮。
在王位四年,在帝位八年,壽六十三歲。
葬長陵,太子盈即位,是為孝惠皇帝。
尊呂後為皇太後。
初,高帝最寵戚夫人,生趙王如意。
欲立之,不果。
呂後最怨戚夫人,至是,太後鸩殺趙王如意,斷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号曰“人彘”。
居數日,乃召惠帝觀人彘。
帝見之,問而知其為戚夫人,乃大哭,因病,歲餘不能起。
使人請于太後曰:“此非人所為。
臣為太後子,終不能治天下。
”帝以此日飲酒為淫樂,不聽政。
在位七年崩,無子。
初,呂太後命張皇後取他人子,養為惠帝子,而殺其母。
至是即位,謂之少帝。
呂太後臨朝稱制,拜呂台、呂産、呂祿為将,将南北軍,諸呂皆居中用事。
以審食其為左丞相。
食其自少通于太後,高祖知而不問,太後最寵幸之。
至是,公卿皆因而決事焉。
少帝年漸長,自知非皇後子,乃曰:“後安得殺吾母而名我?我未壯,壯即為變。
”太後廢而幽殺之,立恒山王義為帝,更名宏。
宏亦他人子。
太後封呂台、呂産、呂祿,俱為王。
于上巳日,太後祓禊而返,見物如蒼犬,據太後掖,忽不見。
蔔之,雲趙王如意為祟。
遂病掖傷而死,臨朝者八年。
越二百年後,赤眉兵發諸陵,凡有水銀玉匣殓者,率皆顔色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