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八回 為選舉曹吳聯軍敗雨帥
關燈
小
中
大
電,自然照辦,不表。
且說吳佩孚接到曹锟複電,知他意思,就将來電通知各營,一面整頓軍隊,靜待出發。
未二日,曹帥果派人到來。
佩孚引至密室,來人取書一封,呈遞吳使,拆閱過,已知其意。
遂款待來使。
次日,即請張福來、王承斌、蕭耀南、馮玉祥四位師長到來,開軍事會議。
玉祥道:“前次曹帥已派曹鍈、曹銳扼守關内,不容奉軍進關,諒他也難飛進來。
現聞作霖花二百餘萬,運動葉恭綽出面,把梁士贻推上台去,好替他籌辦饷糈,這事務報登載明白,況我兵已訓練多年,又兼大帥多謀,大衆齊心,何患那張雨亭呢。
”佩孚聞玉祥之論,甚為欽佩。
卻說張作霖,見曹、吳同心,與奉軍作對,心中不樂。
京畿雖有奉軍駐紮,奈各處險要皆被直軍把守,不容我張大勢力,遂集一班将官商議道:“咱們要想與直軍分個強弱,你們有何良謀?”張景惠道:“直軍銳氣正盛,曹使吳使聯絡一氣。
曹銳、曹鍈駐紮關内,時刻防奉軍入關。
咱們進關,又無正當名目。
大帥意下有何高見?”正在議論,忽見大公子張學良說道:“現俄黨蒙匪作亂,家父派人進京,就以平匪為名,要求政府取消‘模範軍’。
政府若能承認,必以吾軍為主軍,坐地索饷,俟軍事危急,再為談心,未知如何?”作霖即點首稱是。
正派人進京,忽接庫倫警報,言匪四起,正待援救。
作霖大喜道:“果不出學良所料。
”遂派張景惠進京,叫他見靳總理,如此如此。
景惠受了密計,立即起身。
不一日至京,此時靳總理正為奉、直兩派已弄得力盡筋疲。
忽聞作霖派人前來,靳不知何事,心更錯愕。
及至會面,乃是景惠。
景惠将書呈交,請速決斷。
靳總理聽說,神色已經變樣,便問雨帥有何事見委。
景惠把張帥密令取出,靳接過一閱,已吓得魂飛。
另外還有要件,就是請取消吳佩孚“模範軍”。
靳總理此時已是為難。
景惠道:“咱暫告辭,容後再議。
”靳總理無法,隻得往總統府報告。
次日,發出一道命令,叫張使先把庫亂平定,餘事再議。
景惠就剩此索饷,回奉複命。
雨帥聽來使回禀,心中不悅,任聽俄黨縱橫,蒙匪蹂躏,他總不發一兵。
政府得此消息,隻得調吳使前來救援。
佩孚知作霖心意,也按兵不動。
吳使心想一計,密令閻相文進京谒見總理,說庫倫軍事緊急,張家口一帶皆已搖動,京綏一帶兵力單薄,願以所部各軍分填要隘,以重防務。
張景惠仍在京,聞知此事大驚,一面電告雨帥,一面谒見總理。
靳見景惠又來,料想必為此事。
景惠先道:“閻相文來京,與總統所商,未知能許略聽否?”靳道:“張兄放心,我無欺人心,無論他說什麼,我必相告。
況他所言,我已拒絕了。
”景惠告辭而出。
且說閻相文回到洛陽,禀明吳使。
佩孚遂電曹帥,說奉派陰謀詭密,縱令匪黨入關,以危直系地步,京綏沿線要駐重兵,以防不測。
曹使接電,即令二十三師師長王承斌所部直軍一律調去,相地填防。
且說張作霖見曹使分兵填防,遂立意提兵入關,即集軍官會議。
張雨帥說道:“咱今入關,未奉政府命令,恐外省又生猜疑。
”景惠道:“這件事還須緩行,咱兵力雖厚,一經入關,子玉未必不提防,内中就有主客之分。
不如先用個反間計,叫他直派自相擾亂,我軍乘勢入關,方為穩當。
”張使聞聽甚善,便親自寫書一封,密派副官赴河南見趙倜,呈上書信。
趙倜拆開一看,知其就裡,遂複書一封,内稱弟完全奉派,與佩孚不過表面應酬,如以後有委,弟當效勞。
張接到此書大喜,即派人送至洛陽。
佩孚正與軍官議事,左右報道,奉天差人下書來了,佩孚不勝詫異。
來人呈上書信,吳使拆閱,大怒。
幸參謀看透其意,說大帥不用動怒,這是奉張反間之計,使大帥攻豫,他好乘勢進關,正好将計就計。
遂對吳使耳中說“如此如此”,吳使大喜。
對送書人道:“我也不用寫信,就煩你口中對張使說我知道了。
”來人去後,一面把陝督馮玉祥調署河南,把趙倜調署陝西,先将他分開,再把張使書送他一閱,觀其動靜。
計劃已定,派人往河南,将信送趙倜。
趙見自己信,已自魂飛,此時無法,隻得把張使信拿出,表明苦衷,說有一日,奉張派副官來此相逼,又逼寫書,我不得已,陽奉陰違。
吳使見他表白,也就不與他較量,遂令與馮調署
且說吳佩孚接到曹锟複電,知他意思,就将來電通知各營,一面整頓軍隊,靜待出發。
未二日,曹帥果派人到來。
佩孚引至密室,來人取書一封,呈遞吳使,拆閱過,已知其意。
遂款待來使。
次日,即請張福來、王承斌、蕭耀南、馮玉祥四位師長到來,開軍事會議。
玉祥道:“前次曹帥已派曹鍈、曹銳扼守關内,不容奉軍進關,諒他也難飛進來。
現聞作霖花二百餘萬,運動葉恭綽出面,把梁士贻推上台去,好替他籌辦饷糈,這事務報登載明白,況我兵已訓練多年,又兼大帥多謀,大衆齊心,何患那張雨亭呢。
”佩孚聞玉祥之論,甚為欽佩。
卻說張作霖,見曹、吳同心,與奉軍作對,心中不樂。
京畿雖有奉軍駐紮,奈各處險要皆被直軍把守,不容我張大勢力,遂集一班将官商議道:“咱們要想與直軍分個強弱,你們有何良謀?”張景惠道:“直軍銳氣正盛,曹使吳使聯絡一氣。
曹銳、曹鍈駐紮關内,時刻防奉軍入關。
咱們進關,又無正當名目。
大帥意下有何高見?”正在議論,忽見大公子張學良說道:“現俄黨蒙匪作亂,家父派人進京,就以平匪為名,要求政府取消‘模範軍’。
政府若能承認,必以吾軍為主軍,坐地索饷,俟軍事危急,再為談心,未知如何?”作霖即點首稱是。
正派人進京,忽接庫倫警報,言匪四起,正待援救。
作霖大喜道:“果不出學良所料。
”遂派張景惠進京,叫他見靳總理,如此如此。
景惠受了密計,立即起身。
不一日至京,此時靳總理正為奉、直兩派已弄得力盡筋疲。
忽聞作霖派人前來,靳不知何事,心更錯愕。
及至會面,乃是景惠。
景惠将書呈交,請速決斷。
靳總理聽說,神色已經變樣,便問雨帥有何事見委。
景惠把張帥密令取出,靳接過一閱,已吓得魂飛。
另外還有要件,就是請取消吳佩孚“模範軍”。
靳總理此時已是為難。
景惠道:“咱暫告辭,容後再議。
”靳總理無法,隻得往總統府報告。
次日,發出一道命令,叫張使先把庫亂平定,餘事再議。
景惠就剩此索饷,回奉複命。
雨帥聽來使回禀,心中不悅,任聽俄黨縱橫,蒙匪蹂躏,他總不發一兵。
政府得此消息,隻得調吳使前來救援。
佩孚知作霖心意,也按兵不動。
吳使心想一計,密令閻相文進京谒見總理,說庫倫軍事緊急,張家口一帶皆已搖動,京綏一帶兵力單薄,願以所部各軍分填要隘,以重防務。
張景惠仍在京,聞知此事大驚,一面電告雨帥,一面谒見總理。
靳見景惠又來,料想必為此事。
景惠先道:“閻相文來京,與總統所商,未知能許略聽否?”靳道:“張兄放心,我無欺人心,無論他說什麼,我必相告。
況他所言,我已拒絕了。
”景惠告辭而出。
且說閻相文回到洛陽,禀明吳使。
佩孚遂電曹帥,說奉派陰謀詭密,縱令匪黨入關,以危直系地步,京綏沿線要駐重兵,以防不測。
曹使接電,即令二十三師師長王承斌所部直軍一律調去,相地填防。
且說張作霖見曹使分兵填防,遂立意提兵入關,即集軍官會議。
張雨帥說道:“咱今入關,未奉政府命令,恐外省又生猜疑。
”景惠道:“這件事還須緩行,咱兵力雖厚,一經入關,子玉未必不提防,内中就有主客之分。
不如先用個反間計,叫他直派自相擾亂,我軍乘勢入關,方為穩當。
”張使聞聽甚善,便親自寫書一封,密派副官赴河南見趙倜,呈上書信。
趙倜拆開一看,知其就裡,遂複書一封,内稱弟完全奉派,與佩孚不過表面應酬,如以後有委,弟當效勞。
張接到此書大喜,即派人送至洛陽。
佩孚正與軍官議事,左右報道,奉天差人下書來了,佩孚不勝詫異。
來人呈上書信,吳使拆閱,大怒。
幸參謀看透其意,說大帥不用動怒,這是奉張反間之計,使大帥攻豫,他好乘勢進關,正好将計就計。
遂對吳使耳中說“如此如此”,吳使大喜。
對送書人道:“我也不用寫信,就煩你口中對張使說我知道了。
”來人去後,一面把陝督馮玉祥調署河南,把趙倜調署陝西,先将他分開,再把張使書送他一閱,觀其動靜。
計劃已定,派人往河南,将信送趙倜。
趙見自己信,已自魂飛,此時無法,隻得把張使信拿出,表明苦衷,說有一日,奉張派副官來此相逼,又逼寫書,我不得已,陽奉陰違。
吳使見他表白,也就不與他較量,遂令與馮調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