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九州島中諸列國并入強秦

關燈
地,晉亡。

    凡四十君,共七百二十二年。

    自後晉分為三,一曰魏,文王庶子畢公高之後。

    威烈王命魏斯為諸侯,傳武侯擊,至惠王瑩稱王,即孟子書梁惠王也。

    再傳襄王、昭王、安厘王、景闵王,至魏王假,凡八世,共一百七十七年,秦始皇滅之。

    一曰趙,與秦同祖,蜚廉之後。

    威烈王命趙籍為諸侯,是為烈侯。

    傳武侯、敬侯、成侯、肅侯,至武靈王雍,稱王。

    再傳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至幽穆王遷,秦始皇滅之,其兄嘉自立于代,号代王。

    六年,秦又滅之。

    凡十一世,共一百八十二年。

    一曰韓,與晉同祖,曲沃伯桓叔之後。

    威烈王命韓虔為諸侯,是為景侯。

    傳烈侯、文侯、哀侯、懿侯、昭侯。

    至宣惠王稱王。

    再傳襄王、僖王、桓惠王,至韓王安,秦始皇滅之。

    凡十一世。

    共一百七十四年。

     其曆來與晉為敵、分霸于南者,曰楚。

    凡南方諸侯,惟楚之号令是聽。

    芊姓,子爵,颛顼之後。

    高祖鬻熊事文王,成王以舊恩,封其玄孫熊繹以子男之田,曰楚。

    傳熊艾、熊魚旦、熊勝、熊揚、熊渠、熊摯紅。

    摯紅弟熊延,弒摯紅而自立。

    延傳熊勇、熊嚴、熊霜、熊徇、熊愕、熊儀(即若敖)、熊坎(即霄敖)、熊昫(即蚡冒)。

    冒弟熊通,殺冒子而自立,乃僭号稱王,并吞各國,日漸強大。

    傳文王熊赀,杜敖熊又喜。

    為其弟威王熊怿所弒。

    怿立四十六年,為其子穆王商臣所弒。

    穆王傳莊王旅,大霸諸侯,事見第八回中。

    莊王傳共王審、康王昭、郏敖員。

    郏敖為康王弟靈王圍所弒。

    圍立十二年,為公子比、公子棄疾所弒。

    棄疾立,是為平王,奸娶子婦而殺伍奢、伍尚,伍員奔吳。

    及平王卒,子昭王轸立。

    伍員以吳師伐楚,五戰及郢,楚昭王奔随。

    申包胥以秦師救楚,吳師大敗而歸。

    昭王複位,傳惠王章、簡王中、聲王當、悼王疑。

    悼王以吳起為将,捐公族不急之祿,以養戰士,楚國大強。

    及悼王卒,貴族共攻殺起。

    再傳肅王臧、宣王良、威王商、懷王槐。

    秦昭王伐楚,取八城,秦遺楚王書,願為會五關而罷兵。

    懷王信而入秦,屈平止之,勿聽。

    秦令一将軍詐為王,伏兵武關,執懷王以歸。

     懷王病發,卒于秦。

    子頃襄王橫立,傳考烈王完,無子。

    春申君黃歇,以李園之妹為妾,既有孕,園說春申君進之王,遂生男。

    考烈王卒,春申君子幽王悼立。

    李園欲專權,伏甲宮門,刺殺春申君而滅其家。

    幽王在位十年卒,弟哀王猶立,五月而為庶兄負刍所篡。

    負刍立,五年而為秦始皇所滅,楚亡,傳四十世,共八百八十餘年。

    其次曰齊,姜姓,又呂姓,侯爵。

    太公望股肱周室,武王十三年己卯,封之于營邱曰齊。

    傳丁公伋、乙公得、癸公慈母、哀公不辰。

    不辰為周懿王所烹,弟胡公靖立。

    癸公子獻公山,襲殺胡公而自立。

    傳武公壽、厲公無忌、文公赤、成公脫、莊公購、僖公祿甫,而國漸強。

    子襄公諸兒,淫亂無道,為從弟公孫無知所弒,弟桓公小白立,大霸諸侯,事見第八回中。

    及薨,易牙豎刁立無虧,為齊人所弒。

    宋人納孝公昭,及薨,于為開方所弒。

    弟昭公潘立。

    昭公薨,子舍為懿公商人所弒。

    懿公為邴蜀欠、閻職所弒,國人立懿公之兄惠公元。

    傳頃公無野、靈公環、莊公光。

    莊公通于崔杼之妻棠姜,宣淫無忌,為崔杼所弒,景公杵臼立,而陳氏日盛。

    景公嬖子荼,立之。

    陳乞弒之,而立悼公陽生。

    悼公為鮑牧所弒,齊人立悼公之子簡公壬。

    簡公為陳恒所弒,恒立壬之弟平公骜,而專其政。

    傳宣公積,至康公貸,田和乃遷其君于海上,而奪其國,姜氏之齊亡。

    凡二十九世,共七百四十四年,為後齊田和所篡。

     田和請為諸侯,周安王許之。

    和亦号太公;子午亦号桓公。

     午子因稱王,是為齊威王,威王之子宣王辟疆,即《孟子》書齊宣王也。

    時燕相子之與蘇秦弟蘇代婚,子之欲得燕權,适蘇代使齊還。

    燕王哙問曰:“齊其霸乎?”對曰:“不能。

    ”燕王曰:“何故?”對曰:“不信其臣。

    ”于是燕王專任子之。

    鹿毛壽複以堯舜之讓天下說燕王,燕王乃讓國于其臣子之,而哙反為臣,燕國大亂。

    齊宣王伐燕,取子之醢之,遂殺燕王哙。

    三年,燕人共立哙之子平,是為昭王,尊賢養士,與百姓同甘苦,卑禮厚币,以招賢者。

    于是樂毅自魏往,劇辛、鄒衍等俱自各國往。

    昭王以樂毅為亞卿,任以國政。

    齊宣王傳子愍王地。

    愍王既滅宋而驕,乃南侵楚,西侵三晉,欲并二周而為天子。

    燕昭王悉起國中兵,以樂毅為上将,連結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

    齊愍王悉起國中兵,拒戰于濟西,大敗。

    樂毅長驅入臨淄,呼吸間下齊七十餘城,獨莒、即墨未下。

    愍王走莒,求救于楚,楚使淖齒将兵救之,因為齊相,亦在莒城,楚欲與燕共分齊地,乃擢愍王筋懸之廟梁,隔宿而死。

    愍王子法章,變姓名,為太史敫家灌園。

    敫女奇其貌,憐而竊衣食之,因與私通焉。

    王孫賈糾合市人,攻殺淖齒,求法章,立為襄王,複保莒城以拒燕。

    燕樂毅圍即墨,即墨大夫出戰而死。

    即墨人共推田單為将以拒燕。

    燕圍二邑,三年不下。

    會燕昭王薨,惠王立。

     惠王自為太子時,素不快于樂毅。

    田單聞之,乃縱反間計,以間樂毅。

    燕王疑之,使騎劫代将,而召樂毅,毅奔趙。

    田單诳言神師下助,而複僞請降,陰收城中牛,得千餘,為繹缯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葦于其後;鑿城數十穴,夜縱牛,燒其尾,牛怒,盡力而奔燕軍,燕軍大敗。

    齊人殺騎劫,七十餘城皆複焉。

    乃迎襄王于莒,入臨淄複位,以太史敫女為後,是為君王後,生子建。

    襄王君薨,王後當國。

    君王後薨,齊王建為秦始皇所滅,後齊亡。

    凡七世,共一百六十六年。

     其次曰燕,姬姓,伯爵。

    武王十三年己卯,封召康公奭于燕,傳三十六世,至文公子易始稱王。

    子燕王哙,讓國于其臣于之,為齊所殺,齊遂滅燕。

    哙子昭王平複燕,幾滅齊。

    傳惠王、武成王、孝王。

    至燕王喜,為秦所伐,避秦居遼東。

    又四年,秦始皇滅之。

    凡傳四十三世,共九百有一年。

    已上晉自春秋時,合為一國;自戰國時,分為魏、趙、韓三國,而韓仍為晉之支派。

    齊自春秋時為姜齊,自戰國時為田齊。

    及楚與燕,凡六國,俱起自周初,日漸強盛,曆春秋戰國,而滅于秦始皇,所謂并吞六國也。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