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一回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關燈
小
中
大
陽,太傅率兵禦之,次于項,越卒于項。
王衍等奉越喪還葬,石勒遣輕騎追而盡執之。
衍等乞生,勒不加以鋒刃,夜使人排牆殺之。
破越柩,焚其屍曰:“亂天下者此人也,吾為天下報之。
”漢劉聰使大将呼延晏将兵一萬七千寇洛陽,比及河南。
普兵前後十二戰皆敗,死者三萬餘人。
劉耀、王彌、石勒皆引兵來會,未至,晏先至洛陽,懷帝具舟于洛水,将東走,晏盡焚之。
未幾,彌及劉曜等繼至,晏乃先克宣陽門入。
帝出華林門,欲奔長安,漢兵追執之,殺太子诠等,遷帝于平陽,封平阿公。
漢主聰遣始安王曜等攻長安,晉南陽王模出降,曜殺之。
聰以曜為車騎大将軍,鎮長安。
晉安定太守賈疋,與馮翊太守索綝.金城護軍曲允等謀興複晉室,乃共帥兵向長安,劉曜與疋等戰于黃邱,曜兵大敗。
于是疋等兵勢大震,迎秦王業入于雍城。
賈疋等圍長安數月,漢中山王連戰皆敗,驅掠士女,奔于平陽。
秦王業自雍入于長安。
賈疋等奉秦王業建行台于長安。
漢主聰宴群臣于光極殿,使懷帝着青衣行酒。
庚珉、王隽等不勝悲憤,因号泣。
聰惡之,殺珉、隽等故晉臣十餘人,懷帝亦遇害。
懷帝兇聞至長安,皇太子業舉哀,即皇帝位。
時賈疋為盜所殺,以曲允為左仆射,索纟林為衛将軍,軍國之事悉以委之。
漢令趙梁寇長安,曲允射殺之。
帝在位四年,漢令劉曜寇長安,攻陷長安外城,曲允、索綝退守小城,内外斷絕,城中饑甚。
帝泣謂允曰:“今窮厄如此,外無救援,當忍恥以出城,以活士民。
”使侍中宋敞,送降表于曜。
綝潛留敞,使其子說曜曰:“若許綝以郡公者,請以城降。
”曜斬而送之曰:“帝王之師,以義行也,孤将兵十五年,未嘗以詭計敗人,今綝所言如此,天下之惡一也。
當相為戮之。
”帝乘羊車肉袒出降,群臣号泣攀車。
帝亦悲不自勝。
禦史中丞吉朗歎曰:“吾智不能謀,勇不能宛,何忍君臣相随北面事賊乎?”乃自殺。
劉曜送帝于平陽,曲允自殺,晉亡。
起武帝乙酉,終愍帝丙子,凡四主,共五十二年。
漢主聰以帝為光祿大夫,封懷安侯。
以劉曜為太宰,假黃钺。
都督陝西,封秦王。
斬索綝于市。
其後漢主聰出獵,以愍帝戎服,執戟前導。
又宴群臣于光極殿,使之行酒洗爵。
晉臣多涕泣失聲。
尚書郎辛賓起,抱帝大哭。
聰命引出斬之,愍帝遂遇害。
時海内大亂,獨江右少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
鎮東司馬王導,說琅琊王睿,收羅賢俊,與之共事,睿從之。
辟掾屬百餘人,時人謂之百六掾。
刁協、卞壺、陳群、庾亮、甘卓、周訪、陶侃皆與焉。
弘農太守宋哲,為漢所攻,棄郡奔建康,稱受愍帝诏.令丞相睿統攝萬幾機。
睿素服出次,舉哀三日,即位改元,置百官,立宗廟社稷。
時有以牛易馬之謠,且待下回叙明。
先将前五胡叙其大略。
其後,五胡分叙于二十四回索頭魏之中間。
五胡之亂,起于巴西氐李特。
初,張魯在漢中,賓人李氐,自巴西往依之。
及魏武曹操克漢中,李虎将五百餘家歸之,拜為将軍。
其孫特,于惠帝時以流民入蜀。
旬月間,衆至三萬。
據廣漢,進攻成都,為刺史羅尚所敗。
斬其首。
弟流代領其衆,勢複盛。
及流卒,特之子雄代之,以範長生為謀士,攻走啰尚,入成都自稱成都王,尋稱帝,國号大成。
雄僭位三十一年卒。
舍子而立其侄班為君,僭位五月,為雄子越所弒,越以其弟期多才藝,有令名,立為君,僭位三年,為特季弟讓之子壽所廢,期自缢死。
壽僭位六年,改國号曰漢,故世稱為後蜀。
壽子勢僭位四年,勢驕淫不恤國事。
晉安西将軍桓溫舉兵深入,直指成都。
李勢戰敗,遂面縛與榇而降。
上凡七世,共四十七年。
後其地為前秦苻堅所得。
其次作亂,敢于滅晉者曰漢,後改号趙,匈奴人。
初,漢獻帝時,南單于呼廚泉入朝,魏王操因留之于邺,分其衆為工部,居并州。
其弟左賢王豹最強,自謂其先漢氏外孫,因姓劉氏。
豹生子淵,生而有文在手,曰淵,遂以為名。
淵見司馬氏八王樹兵,骨肉相殘,因叛晉起兵,據平陽稱帝,國号漢,僭王位四年,僭帝位三年而卒。
子和立一月,欲殺其弟聰。
北海王義以告聰,聰攻殺和,而立乂為皇太弟。
聰兩寇晉朝,執二帝,幾滅晉,逐晉東居江左。
時有流星入紫微垣,有光燭地,隕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丈,廣二十七步之異。
漢主聰專事女色,鐘于淵後單氏。
又中護軍靳準有二女月光、月華,色絕美,聰立月晃為上皇後,劉貴妃與月華為左右皇後。
及月光以穢行廢,又立美婢樊氏為上皇後。
三後之外,佩皇後玺绶者複七人。
飲酒宣淫,百日不出。
太弟乂數谏,聰子粲讒而殺之。
聰僭位八年卒,子粲立,靳準專權用事。
劉聰諸後盡年少,
王衍等奉越喪還葬,石勒遣輕騎追而盡執之。
衍等乞生,勒不加以鋒刃,夜使人排牆殺之。
破越柩,焚其屍曰:“亂天下者此人也,吾為天下報之。
”漢劉聰使大将呼延晏将兵一萬七千寇洛陽,比及河南。
普兵前後十二戰皆敗,死者三萬餘人。
劉耀、王彌、石勒皆引兵來會,未至,晏先至洛陽,懷帝具舟于洛水,将東走,晏盡焚之。
未幾,彌及劉曜等繼至,晏乃先克宣陽門入。
帝出華林門,欲奔長安,漢兵追執之,殺太子诠等,遷帝于平陽,封平阿公。
漢主聰遣始安王曜等攻長安,晉南陽王模出降,曜殺之。
聰以曜為車騎大将軍,鎮長安。
晉安定太守賈疋,與馮翊太守索綝.金城護軍曲允等謀興複晉室,乃共帥兵向長安,劉曜與疋等戰于黃邱,曜兵大敗。
于是疋等兵勢大震,迎秦王業入于雍城。
賈疋等圍長安數月,漢中山王連戰皆敗,驅掠士女,奔于平陽。
秦王業自雍入于長安。
賈疋等奉秦王業建行台于長安。
漢主聰宴群臣于光極殿,使懷帝着青衣行酒。
庚珉、王隽等不勝悲憤,因号泣。
聰惡之,殺珉、隽等故晉臣十餘人,懷帝亦遇害。
懷帝兇聞至長安,皇太子業舉哀,即皇帝位。
時賈疋為盜所殺,以曲允為左仆射,索纟林為衛将軍,軍國之事悉以委之。
漢令趙梁寇長安,曲允射殺之。
帝在位四年,漢令劉曜寇長安,攻陷長安外城,曲允、索綝退守小城,内外斷絕,城中饑甚。
帝泣謂允曰:“今窮厄如此,外無救援,當忍恥以出城,以活士民。
”使侍中宋敞,送降表于曜。
綝潛留敞,使其子說曜曰:“若許綝以郡公者,請以城降。
”曜斬而送之曰:“帝王之師,以義行也,孤将兵十五年,未嘗以詭計敗人,今綝所言如此,天下之惡一也。
當相為戮之。
”帝乘羊車肉袒出降,群臣号泣攀車。
帝亦悲不自勝。
禦史中丞吉朗歎曰:“吾智不能謀,勇不能宛,何忍君臣相随北面事賊乎?”乃自殺。
劉曜送帝于平陽,曲允自殺,晉亡。
起武帝乙酉,終愍帝丙子,凡四主,共五十二年。
漢主聰以帝為光祿大夫,封懷安侯。
以劉曜為太宰,假黃钺。
都督陝西,封秦王。
斬索綝于市。
其後漢主聰出獵,以愍帝戎服,執戟前導。
又宴群臣于光極殿,使之行酒洗爵。
晉臣多涕泣失聲。
尚書郎辛賓起,抱帝大哭。
聰命引出斬之,愍帝遂遇害。
時海内大亂,獨江右少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
鎮東司馬王導,說琅琊王睿,收羅賢俊,與之共事,睿從之。
辟掾屬百餘人,時人謂之百六掾。
刁協、卞壺、陳群、庾亮、甘卓、周訪、陶侃皆與焉。
弘農太守宋哲,為漢所攻,棄郡奔建康,稱受愍帝诏.令丞相睿統攝萬幾機。
睿素服出次,舉哀三日,即位改元,置百官,立宗廟社稷。
時有以牛易馬之謠,且待下回叙明。
先将前五胡叙其大略。
其後,五胡分叙于二十四回索頭魏之中間。
五胡之亂,起于巴西氐李特。
初,張魯在漢中,賓人李氐,自巴西往依之。
及魏武曹操克漢中,李虎将五百餘家歸之,拜為将軍。
其孫特,于惠帝時以流民入蜀。
旬月間,衆至三萬。
據廣漢,進攻成都,為刺史羅尚所敗。
斬其首。
弟流代領其衆,勢複盛。
及流卒,特之子雄代之,以範長生為謀士,攻走啰尚,入成都自稱成都王,尋稱帝,國号大成。
雄僭位三十一年卒。
舍子而立其侄班為君,僭位五月,為雄子越所弒,越以其弟期多才藝,有令名,立為君,僭位三年,為特季弟讓之子壽所廢,期自缢死。
壽僭位六年,改國号曰漢,故世稱為後蜀。
壽子勢僭位四年,勢驕淫不恤國事。
晉安西将軍桓溫舉兵深入,直指成都。
李勢戰敗,遂面縛與榇而降。
上凡七世,共四十七年。
後其地為前秦苻堅所得。
其次作亂,敢于滅晉者曰漢,後改号趙,匈奴人。
初,漢獻帝時,南單于呼廚泉入朝,魏王操因留之于邺,分其衆為工部,居并州。
其弟左賢王豹最強,自謂其先漢氏外孫,因姓劉氏。
豹生子淵,生而有文在手,曰淵,遂以為名。
淵見司馬氏八王樹兵,骨肉相殘,因叛晉起兵,據平陽稱帝,國号漢,僭王位四年,僭帝位三年而卒。
子和立一月,欲殺其弟聰。
北海王義以告聰,聰攻殺和,而立乂為皇太弟。
聰兩寇晉朝,執二帝,幾滅晉,逐晉東居江左。
時有流星入紫微垣,有光燭地,隕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丈,廣二十七步之異。
漢主聰專事女色,鐘于淵後單氏。
又中護軍靳準有二女月光、月華,色絕美,聰立月晃為上皇後,劉貴妃與月華為左右皇後。
及月光以穢行廢,又立美婢樊氏為上皇後。
三後之外,佩皇後玺绶者複七人。
飲酒宣淫,百日不出。
太弟乂數谏,聰子粲讒而殺之。
聰僭位八年卒,子粲立,靳準專權用事。
劉聰諸後盡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