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回 殷湯氏三十世六百餘春
關燈
小
中
大
詞曰:
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
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争。
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别換聲。
誰弱誰強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裡聽。
卻說商王成湯,名履,又名天乙,黃帝之後,姓子氏。
初,帝喾高辛氏第三妃有娀氏女名簡狄,祈嗣于高禖,适有紫燕堕卵于地,簡狄知是祥瑞,拾而吞之,遂孕而生契。
契事唐虞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
十一傳至主癸,娶扶都氏,感白氣貫月而生湯。
湯既伐桀,諸侯大會,湯退就諸候之位。
曰:“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可以處之。
”三讓,諸侯皆推湯,于是即天子位。
以水德王,色尚白,國号商,都于亳,今河南歸德府商邱縣是也。
王既即位,除桀虐政,以寬治民,用人惟已,改過不吝,遠近歸之。
乃改正朔,以建醜之月為歲首,改歲曰祀。
立助法,以六百三十六畝之田,畫為九區,形如井字,是為一井。
區七十畝,中一區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一區,但借其力以助耕公田,而不複稅其私田。
其國君及卿大夫列士之祿,各取給于公田有差,是為助法。
以伊尹、仲虺為相。
二十一祀,大旱。
伊尹言于王,發莊山之金鑄币,通有無于四方,以赈救之,民是以不困。
時大旱七年,太史占之,曰:“當殺人以禱。
”湯曰:“吾所以請雨者,為民也。
若以人禱,吾請自當之。
”遂齋戒,剪發斷爪,素車白馬,身嬰白茅,以為犧牲,禱于桑林之野,祝曰:“無以予一人之不敏,傷萬民之命。
”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欤?民失職欤?宮室崇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讒夫昌欤?”言未已,大雨數千裡。
歲則大熟,天下歡洽,遂作桑林之樂,名曰《大濩》。
作諸器用之銘,以為警戒。
王在侯位十七祀,在王位十三祀,共三十祀而崩。
壽一百歲,葬于濟陰之桐宮。
太子太丁早卒,太丁之子太甲立,百官總己,以聽冢宰,國事俱聽伊尹處分。
太甲恃有伊尹,不明厥德,颠覆湯之典型。
伊尹屢次诰戒,王未克變。
伊尹因諒陰之制,居太甲于湯墓所桐官,使思祖業之艱難,無終身迷惑也。
太甲居桐宮三年,果能顧乃祖而興思,自怨自艾,處仁遷義。
伊尹乃以冕服,迎太甲複位。
太甲增修厥德,諸侯鹹服,在位三十三祀而崩,子沃丁立。
八祀,伊尹薨,年百有餘歲,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親臨其喪。
任賢臣咎單為相,一順伊尹所行之事,在位二十九祀崩。
弟太庚立,庚在位二十五祀崩。
子小甲立,甲在位十七祀崩。
弟雍已立,已在位十二祀崩。
弟太戊立,太戊即位,以伊尹之子陟與臣扈為相,巫鹹佐之。
時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
王懼,以問伊陟。
陟曰:“妖不勝德,君之政其有阙欤?”王于是修先王之政,明養老之禮。
早朝晏退,問疾吊喪,三日而祥桑枯死,諸侯皆朝。
遠方重譯麗至者,七十三國,商道複興,在位七十五祀崩。
子仲丁立,時亳都有河決之患,乃遷都嚣,在位十三祀崩。
國内亂。
弟外壬立,王在位十五祀崩。
弟河亶甲立,時嚣都又有害,乃遷都于相,在位九祀崩。
子祖乙立,時相都又有河患,乃遷都于耿,複遷于邢,以巫鹹之子賢為相,諸侯賓服。
商道複興。
在位十六祀而崩。
子祖辛立,辛在位十六祀崩。
弟沃甲立,甲在位二十五祀崩。
國亂,祖辛之子祖丁立。
丁在位三十二祀崩。
國亂,沃丁之子南庚立,庚在位二十五祀崩。
國亂,祖丁之子陽甲立。
甲在位七祀崩。
弟盤庚立,時邢都又有河決之患,乃複遷都于毫,複湯之故都,改國号曰殷。
複行成湯之政,商道複興,諸侯來朝,在位二十八祀崩。
弟小辛立,辛在位二十一祀崩。
弟小乙立,乙在位二十八祀崩。
子高宗武丁立。
初,武丁為太子時,小乙欲知其民疾苦,使居民間,以知稼穑之艱難。
及即位,以甘盤為相,恭默
賺得英雄頭似雪,功名,虎嘯龍吟幾戰争。
一枕夢魂驚,落葉西風别換聲。
誰弱誰強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裡聽。
卻說商王成湯,名履,又名天乙,黃帝之後,姓子氏。
初,帝喾高辛氏第三妃有娀氏女名簡狄,祈嗣于高禖,适有紫燕堕卵于地,簡狄知是祥瑞,拾而吞之,遂孕而生契。
契事唐虞為司徒,教民有功,封于商。
十一傳至主癸,娶扶都氏,感白氣貫月而生湯。
湯既伐桀,諸侯大會,湯退就諸候之位。
曰:“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惟有德者可以處之。
”三讓,諸侯皆推湯,于是即天子位。
以水德王,色尚白,國号商,都于亳,今河南歸德府商邱縣是也。
王既即位,除桀虐政,以寬治民,用人惟已,改過不吝,遠近歸之。
乃改正朔,以建醜之月為歲首,改歲曰祀。
立助法,以六百三十六畝之田,畫為九區,形如井字,是為一井。
區七十畝,中一區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一區,但借其力以助耕公田,而不複稅其私田。
其國君及卿大夫列士之祿,各取給于公田有差,是為助法。
以伊尹、仲虺為相。
二十一祀,大旱。
伊尹言于王,發莊山之金鑄币,通有無于四方,以赈救之,民是以不困。
時大旱七年,太史占之,曰:“當殺人以禱。
”湯曰:“吾所以請雨者,為民也。
若以人禱,吾請自當之。
”遂齋戒,剪發斷爪,素車白馬,身嬰白茅,以為犧牲,禱于桑林之野,祝曰:“無以予一人之不敏,傷萬民之命。
”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欤?民失職欤?宮室崇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讒夫昌欤?”言未已,大雨數千裡。
歲則大熟,天下歡洽,遂作桑林之樂,名曰《大濩》。
作諸器用之銘,以為警戒。
王在侯位十七祀,在王位十三祀,共三十祀而崩。
壽一百歲,葬于濟陰之桐宮。
太子太丁早卒,太丁之子太甲立,百官總己,以聽冢宰,國事俱聽伊尹處分。
太甲恃有伊尹,不明厥德,颠覆湯之典型。
伊尹屢次诰戒,王未克變。
伊尹因諒陰之制,居太甲于湯墓所桐官,使思祖業之艱難,無終身迷惑也。
太甲居桐宮三年,果能顧乃祖而興思,自怨自艾,處仁遷義。
伊尹乃以冕服,迎太甲複位。
太甲增修厥德,諸侯鹹服,在位三十三祀而崩,子沃丁立。
八祀,伊尹薨,年百有餘歲,大霧三日,沃丁葬以天子之禮,親臨其喪。
任賢臣咎單為相,一順伊尹所行之事,在位二十九祀崩。
弟太庚立,庚在位二十五祀崩。
子小甲立,甲在位十七祀崩。
弟雍已立,已在位十二祀崩。
弟太戊立,太戊即位,以伊尹之子陟與臣扈為相,巫鹹佐之。
時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七日而大拱。
王懼,以問伊陟。
陟曰:“妖不勝德,君之政其有阙欤?”王于是修先王之政,明養老之禮。
早朝晏退,問疾吊喪,三日而祥桑枯死,諸侯皆朝。
遠方重譯麗至者,七十三國,商道複興,在位七十五祀崩。
子仲丁立,時亳都有河決之患,乃遷都嚣,在位十三祀崩。
國内亂。
弟外壬立,王在位十五祀崩。
弟河亶甲立,時嚣都又有害,乃遷都于相,在位九祀崩。
子祖乙立,時相都又有河患,乃遷都于耿,複遷于邢,以巫鹹之子賢為相,諸侯賓服。
商道複興。
在位十六祀而崩。
子祖辛立,辛在位十六祀崩。
弟沃甲立,甲在位二十五祀崩。
國亂,祖辛之子祖丁立。
丁在位三十二祀崩。
國亂,沃丁之子南庚立,庚在位二十五祀崩。
國亂,祖丁之子陽甲立。
甲在位七祀崩。
弟盤庚立,時邢都又有河決之患,乃複遷都于毫,複湯之故都,改國号曰殷。
複行成湯之政,商道複興,諸侯來朝,在位二十八祀崩。
弟小辛立,辛在位二十一祀崩。
弟小乙立,乙在位二十八祀崩。
子高宗武丁立。
初,武丁為太子時,小乙欲知其民疾苦,使居民間,以知稼穑之艱難。
及即位,以甘盤為相,恭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