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三虎同行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一枚千年古玉。
玉器曆來為帝王權貴所愛,文人雅客也多自喻身如白玉,視它是純潔廉明的象征。
古墓中的陪葬品十陶九玉,而判斷玉器的年代又成了一門專門學問,入土五百年,玉體發松受沁;千年則玉質似石膏;兩千年形似枯骨;三千年爛如石灰;至于六千年的玉器,那都是上古神器,輕易不出于世。
而竹竿子拿來取珠的孤爪就是一枚有着兩千年曆史的古玉,質地松爛,玉性未盡,輕易不能亂碰,稍有磕絆玉體就會剝落脫離。
經過方才這一番波折,我明白這位桑老大定然不是尋常角色,先不說剛才那一夥登門鑒寶的兇神惡煞,單就那一支古玉孤爪,已經是有市無價的國寶級古董了。
"你可知道這枚寶珠的來曆?"這是桑老爺子第一次拿正眼看我,我也不敢在大行家前造次,不卑不亢地回答:"依晚輩所見,桑老先生所藏的這顆龍珠必然是大有來頭,與市面上那些小打小鬧的玻璃彈子不可同日而語。
此珠生性極寒,又有碧光透體。
我鬥膽猜測,如果不是深海老鼋腹中所藏的護體真丹,就是從靈山大川的風水眼裡凝固結聚而成。
" 我這一番話實際上都是大套話。
聽着順耳,其實沒有一句實實在在的東西,他想挑錯也無從挑起。
不過要是老頭子非說這顆珠子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蹦出來的,那我可實在沒辦法,隻能是聽天由命任他處置。
桑老爺子似乎早就預料到我說不出個所以然,頗有成就地将木盒捧了起來,說道:"老夫看你倒也有些斤兩,是個可以教化的小子。
不似方才那些鼠目寸光的庸才。
既然有緣,那就不妨告訴你此物的來曆,也免得你心中再質疑老夫的手段。
" 我趕緊對着老頭笑了笑,擺出一副謙卑好學的模樣。
細聽之下心中不免一驚,原來此物來頭甚大,其中的利害關系比我想象中更為複雜。
桑老爺子一邊品茗,一邊回憶往事,故事先從《西陽雜記》中的一段轶聞說了起來。
相傳荊州有一座古寺,叫做陟屺寺。
寺中有位高僧,法号那照。
那照師父身負奇技,能夠在夜色中看到百獸身上的靈光,一認一個準兒。
光長而搖擺不定的,是鹿;光貼着地面,時閃時滅的是兔子;光低而不動的是老虎,如此等等。
那照大師就給整座山的動物都上了記号,就像現在我們用的身份證一樣好使。
他一看那光就知道是什麼動物又上寺裡來偷糧食了。
有一天夜裡,那照師父失眠,大概是因為最近收成不好,晚飯隻喝了一點稀飯,被肚裡的饞蟲擾醒了。
路過弟子們休息的地方時,發現小秃驢們也沒睡好,餓醒了不敢被師父發現,都蒙在被子裡說悄悄話呢。
那照心頭一酸,覺得自己當家的沒當好,就尋思着,去後山找點果子給寺中老小充饑。
古時候可不比現在,有槍有炮還有原子彈。
想從山上百獸口裡邊搶食的,那沒有點兒真本事就是自尋死路。
不過那照師父有奇技傍身,又善于彎弓,并不将危險放在眼中。
原本一切都挺順利,那照摘了一筐水果,順便撿了半籮柴火,剛想念一句阿彌陀佛,以示對佛祖的感謝,沒想到,樹林中飄來了三朵急行的綠光。
那照仔細一看編号,壞了,該他倒黴正碰上百獸之王——虎大蟲。
大蟲夜行,必是三隻同往,夾在中間乃是山王首領,兩旁的是護衛,這樣才能顯示其虎威。
容不得多想,那照彎弓急射,一箭射死了為首的大蟲。
這在今天是捕殺野生動物犯法的勾當,該把老和尚拷進大牢,可在當時卻是為民除害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善事。
山下百姓聽說此事之後,陟屺寺的香火一下子旺盛起來,小和尚們也能吃飽飯了,那照方丈挺開心,卻怎麼也沒想到,他當日那一箭險些害了全村人的性命。
自從除去了山王首領,陟屺山周圍不斷發生野獸傷人的怪事,不光是虎豹橫行,原本溫馴純良的棉鹿野
玉器曆來為帝王權貴所愛,文人雅客也多自喻身如白玉,視它是純潔廉明的象征。
古墓中的陪葬品十陶九玉,而判斷玉器的年代又成了一門專門學問,入土五百年,玉體發松受沁;千年則玉質似石膏;兩千年形似枯骨;三千年爛如石灰;至于六千年的玉器,那都是上古神器,輕易不出于世。
而竹竿子拿來取珠的孤爪就是一枚有着兩千年曆史的古玉,質地松爛,玉性未盡,輕易不能亂碰,稍有磕絆玉體就會剝落脫離。
經過方才這一番波折,我明白這位桑老大定然不是尋常角色,先不說剛才那一夥登門鑒寶的兇神惡煞,單就那一支古玉孤爪,已經是有市無價的國寶級古董了。
"你可知道這枚寶珠的來曆?"這是桑老爺子第一次拿正眼看我,我也不敢在大行家前造次,不卑不亢地回答:"依晚輩所見,桑老先生所藏的這顆龍珠必然是大有來頭,與市面上那些小打小鬧的玻璃彈子不可同日而語。
此珠生性極寒,又有碧光透體。
我鬥膽猜測,如果不是深海老鼋腹中所藏的護體真丹,就是從靈山大川的風水眼裡凝固結聚而成。
" 我這一番話實際上都是大套話。
聽着順耳,其實沒有一句實實在在的東西,他想挑錯也無從挑起。
不過要是老頭子非說這顆珠子是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裡蹦出來的,那我可實在沒辦法,隻能是聽天由命任他處置。
桑老爺子似乎早就預料到我說不出個所以然,頗有成就地将木盒捧了起來,說道:"老夫看你倒也有些斤兩,是個可以教化的小子。
不似方才那些鼠目寸光的庸才。
既然有緣,那就不妨告訴你此物的來曆,也免得你心中再質疑老夫的手段。
" 我趕緊對着老頭笑了笑,擺出一副謙卑好學的模樣。
細聽之下心中不免一驚,原來此物來頭甚大,其中的利害關系比我想象中更為複雜。
桑老爺子一邊品茗,一邊回憶往事,故事先從《西陽雜記》中的一段轶聞說了起來。
相傳荊州有一座古寺,叫做陟屺寺。
寺中有位高僧,法号那照。
那照師父身負奇技,能夠在夜色中看到百獸身上的靈光,一認一個準兒。
光長而搖擺不定的,是鹿;光貼着地面,時閃時滅的是兔子;光低而不動的是老虎,如此等等。
那照大師就給整座山的動物都上了記号,就像現在我們用的身份證一樣好使。
他一看那光就知道是什麼動物又上寺裡來偷糧食了。
有一天夜裡,那照師父失眠,大概是因為最近收成不好,晚飯隻喝了一點稀飯,被肚裡的饞蟲擾醒了。
路過弟子們休息的地方時,發現小秃驢們也沒睡好,餓醒了不敢被師父發現,都蒙在被子裡說悄悄話呢。
那照心頭一酸,覺得自己當家的沒當好,就尋思着,去後山找點果子給寺中老小充饑。
古時候可不比現在,有槍有炮還有原子彈。
想從山上百獸口裡邊搶食的,那沒有點兒真本事就是自尋死路。
不過那照師父有奇技傍身,又善于彎弓,并不将危險放在眼中。
原本一切都挺順利,那照摘了一筐水果,順便撿了半籮柴火,剛想念一句阿彌陀佛,以示對佛祖的感謝,沒想到,樹林中飄來了三朵急行的綠光。
那照仔細一看編号,壞了,該他倒黴正碰上百獸之王——虎大蟲。
大蟲夜行,必是三隻同往,夾在中間乃是山王首領,兩旁的是護衛,這樣才能顯示其虎威。
容不得多想,那照彎弓急射,一箭射死了為首的大蟲。
這在今天是捕殺野生動物犯法的勾當,該把老和尚拷進大牢,可在當時卻是為民除害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善事。
山下百姓聽說此事之後,陟屺寺的香火一下子旺盛起來,小和尚們也能吃飽飯了,那照方丈挺開心,卻怎麼也沒想到,他當日那一箭險些害了全村人的性命。
自從除去了山王首領,陟屺山周圍不斷發生野獸傷人的怪事,不光是虎豹橫行,原本溫馴純良的棉鹿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