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鬥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關燈
軍師吳用。

    怎生打扮,有《西江月》為證:白道服皂羅沿襈,紫絲縧碧玉鈎環。

    手中羽扇動天關,頭上綸巾微岸。

    貼裡暗穿銀甲,垓心穩坐雕鞍。

    一雙銅鍊挂腰間,文武雙全師範。

    這個便是梁山泊能通韬略,善用兵機,有道軍師“智多星”吳學究,馬上手擎羽扇,腰懸兩條銅鍊。

     去那正中銷金大紅羅傘蓋底下,那照夜玉獅子金鞍馬上,坐著那個有仁有義統軍大元帥。

    怎生打扮,但見:鳳翅盔高攢金寶,渾金甲密砌龍麟。

    錦征袍花朵簇陽春,锟 劍腰懸光噴。

    繡腿 絨圈翡翠,玉玲珑帶束麒麟。

    真珠傘蓋展紅雲,第一位天罡臨陣。

    這個正是梁山泊主,【袁眉:隻看他下一個“正”字,多少斟酌分寸。

    】濟州郓城縣人氏,山東“及時雨”“呼保義”宋公明,全身結束,自仗锟 寶劍,坐騎金鞍白馬,立於陣中監戰,掌握中軍。

    馬後大戟長戈,錦鞍駿馬,整整齊齊,三五十員牙将,都騎戰馬,手執長槍,全副弓箭。

    馬後又設二十四枝畫角,全部軍鼓大樂。

    陣後又設兩隊遊兵,伏於兩側,以為護持中軍羽翼。

    左是“沒遮攔”穆弘,引兄弟“小遮攔”穆春,管領馬步軍一千五百人;右是“赤發鬼”劉唐,引著“九尾龜”陶宗旺,管領馬步軍一千五百人,伏在兩脅。

    後陣又是一隊陰兵,簇擁著馬上三個女頭領:中間是“一丈青”扈三娘,左邊是“母大蟲”顧大嫂,右邊是“母夜叉”孫二娘;押陣後是她三個丈夫:中間“矮腳虎”王英,左是“小尉遲”孫新,右是“菜園子”張青,總管馬步軍兵三千。

    那座陣勢非同小可,但見:明分八卦,暗合九宮,占天地之機關,奪風雲之氣象。

    前後列龜蛇之狀,左右分龍虎之形。

    丙丁前進,如萬條烈火燒山;壬癸後随,似一片烏雲覆地。

    左勢下盤旋青氣,右手裡貫串白光,金霞遍滿中央,黃道全依戊己。

    四維有二十八宿之分,周回有六十四卦之變。

    盤盤曲曲,亂中隊伍變長蛇;整整齊齊,靜裡威儀如伏虎。

    馬軍則一沖一突,步卒是或後或前。

    休誇八陣成功,謾說六韬取勝。

    孔明施妙計,李靖播神機。

    【餘評:觀梁山排此九宮陣法,十有九怯,觀之可羨。

    】 樞密使童貫在陣中将台上,定睛看了梁山泊兵馬,無移時,擺成這個九宮八卦陣勢,軍馬豪傑,将士英雄,驚得魂飛魄散,心膽俱落,不住聲道:“可知但來此間收捕的官軍,便大敗回,原來如此利害!”【餘評:觀童貫陣法未知,仍敢為帥,安〔有〕不敗之理?】看了半晌,隻聽得宋江軍中催戰的鑼鼓不住聲發擂。

    童貫且下将台,騎上戰馬,再出前軍來諸将中間道:“那個敢厮殺的出去打話?”先鋒隊裡轉過一員猛将,挺身躍馬而出,就馬上欠身禀童貫道:“小将願往,乞取鈞旨。

    ”看,【芥眉:一字句法。

    】乃是鄭州都監陳翥,白袍銀甲,青馬绛纓,使一口大杆刀,見充副先鋒之職。

    童貫便教軍中金鼓旗下發三通擂,将台上把紅旗招展兵馬,陳翥從門旗下飛馬出陣,兩軍一齊呐喊。

    陳翥兜住馬,橫著刀,厲聲大叫:“無端草寇,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為泥,悔之何及!” 宋江正南陣中先鋒頭領虎将秦明,飛馬出陣,更不打話,舞起狼牙棍,直取陳翥。

    兩馬相交,兵器并舉,一個使棍的當頭便打,一個使刀的劈面砍來。

    二将來來往往,翻翻複複,鬥了二十餘合,秦明賣個破綻,放陳翥趕将入來,一刀欲砍個空。

    秦明趁勢,手起棍落,把陳翥連盔帶頂,正中天靈,陳翥翻身死於馬下。

    【芥眉:秦明棍打死陳翥。

    】秦明的兩員副将,單廷珪,魏定國,飛馬直沖出陣來,先搶了那匹好馬,接應秦明去了。

    東南方門旗裡虎将“雙槍将”董平,見秦明得了頭功,在馬上尋思:“大軍已踏動銳氣,不就這裡搶将過去,捉了童貫,更待何時!”大叫一聲,如陣前起個霹靂,兩手持兩條槍,把馬一拍,直撞過陣來。

    童貫見了,勒回馬望中軍便走。

    西南方門旗裡骠騎将“急先鋒”索超也叫道:“不就這裡捉了童貫,更待何時!”手輪大斧,殺過陣來。

    中央秦明見了兩邊沖殺過去,也招動本隊紅旗軍馬,一齊搶入陣中,來捉童貫。

    正是 數隻皂雕追紫燕,一群猛虎啖羊羔。

     畢竟樞密使童貫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容評:卓翁曰:是一架絕精細底羊皮畫燈,畫工之文,非化工之文,低品低品。

    又曰:若欲借此陣法封侯拜将,待河之清也。

    】 【袁評:如此布置,豈是小醜規模?童貫當之,正如兔起鹘落,不容措手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