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關燈
spanclass="z">【餘評:觀李逵此段做官,令人可笑。

    】 公吏人等商量了一會,隻得著兩個牢子裝做厮打的來告狀,縣門外百姓都放來看。

    兩個跪在廳前,這個告道:“相公可憐見,他打了小人。

    ”那個告:“他罵了小人,我才打他。

    ”李逵道:“那個是吃打的?”原告道:“小人是吃打的。

    ”又問道:“那個是打了他的?”被告道:“他先罵了,小人是打他來。

    ”李逵道:“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

    這個不長進的,怎地吃人打了,與我枷号在衙門前示衆。

    ”【容夾:千古絕唱。

    】【容眉:好個風流知縣。

    】李逵起身,把綠袍抓紮起,槐簡揣在腰裡,掣出大斧,直看著枷了那個原告人,号令在縣門前,方才大踏步去了,也不脫那衣靴。

    【容夾:妙。

    】【袁眉:趣甚。

    】縣門前看的百姓,那裡忍得住笑。

    正在壽張縣前走過東,走過西,忽聽得一處學堂讀書之聲,李逵揭起簾子,走将入去,【袁眉:又找此一出,更趣。

    】吓得那先生跳窗走了,【容夾:畫。

    】衆學生們哭的哭,叫的叫,跑的跑,躲的躲,【容夾:畫。

    】李逵大笑。

    【容夾:活(快?)活。

    】【容眉:李大哥是聖人,真是無可無不可。

    】出門來,正撞著穆弘。

    穆弘叫道:“衆人憂得你苦,你卻在這裡瘋!快上山去!”那裡由他,拖著便走。

    李逵隻得離了壽張縣,迳奔梁山泊來,有詩為證: 牧民縣令每猖狂,自幼先生教不良。

    應遣鐵牛巡曆到,琴堂鬧了鬧書堂。

     二人渡過金沙灘,來到寨裡,衆人見了李逵這般打扮都笑。

    到得忠義堂上,宋江正與燕青慶喜,隻見李逵放下綠襕袍,去了雙斧,搖搖擺擺,直至堂前,【容夾:妙。

    】執著槐簡,來拜宋江。

    拜不得兩拜,把這綠襕袍踏裂,絆倒在地,【袁眉:還(芥夾:偏)有此下場動人處。

    文情。

    】衆人都笑。

    【容夾:畫。

    】宋江罵道:“你這厮忒大膽!不曾著我知道,私走下山,這是該死的罪過!但到處便惹起事端,今日對衆弟兄說過,再不饒你!”【容夾:俗。

    屁。

    】李逵喏喏連聲而退。

    【容夾:妙人。

    】梁山泊自此人馬平安,都無甚事,每日在山寨中教演武藝,操練人馬,令會水者上船習學。

    各寨中添造軍器、衣袍、铠甲、槍刀、弓箭、牌弩、旗幟,不在話下。

     且說泰安州備将前事申奏東京,進奏院中,又有收得各處州縣申奏表文,皆為宋江等反亂,騷擾地方。

    此時道君皇帝有一個月不曾臨朝視事,當日早朝,正是三下靜鞭鳴禦阙,兩班文武列金階,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無事卷簾退朝。

    ”進奏院卿出班奏曰:“臣院中收得各處州縣累次表文,皆為宋江等部領賊寇,公然直進府州,劫掠庫藏,搶擄倉廒,殺害軍民,貪厭無足,所到之處,無人可敵。

    若不早為剿捕,日後必成大患。

    ”天子乃雲:“上元夜此寇鬧了京國,今又往各處騷擾,何況那裡附近州郡?”朕已累次差遣樞密院進兵,至今不見回奏。

     傍有禦史大夫崔靖出班奏曰:【容眉:此人着實使得。

    】“臣聞梁山泊上立一面大旗,上書‘替天行道’四字,此是曜民之術。

    【袁夾:子書妙字。

    】民心既服,不可加兵。

    【容夾:知己。

    】即目遼兵犯境,【袁夾:伏。

    】各處軍馬遮掩不及,若要起兵征伐,深為不便。

    以臣愚意,此等山間亡命之徒,皆犯官刑,無路可避,遂乃嘯聚山林,恣為不道。

    若降一封丹诏,光祿寺頒給禦酒珍羞,差一員大臣,直到梁山泊,好言撫谕,招安來降,假此以敵遼兵,公私兩便。

    【芥眉:先招安一番作個根影,于事有因,于文不卸。

    】伏乞陛下聖鑒。

    ”【餘評:觀此段崔靖奏君招安梁山之句,此人足有高見。

    一者能複(服)粱山之衆;二者能使其退敵遼。

    細觀此兵人,有濟世之才。

    保國安民出于此人,真仁者大臣也。

    奈其中有此賊臣,豈由良臣乎!】天子雲:“卿言甚當,正合朕意。

    ”【容夾:聖主。

    】便差殿前太尉陳宗善為使, 擎丹诏禦酒,前去招安梁山泊大小人。

    是日朝中陳太尉領了诏赦,回家收拾。

    不争陳太尉奉诏招安,有分教 香醪翻做燒身藥,丹诏應為引戰書。

     畢竟陳太尉怎地來招安宋江,且聽下回分解。

     【容評:李卓老曰:燕青相撲,巳屬趣事,然猶有所為而為也。

    何如李大哥做知縣、鬧學堂,都是逢場作戲,真個神通自在,未至不迎,既去不戀。

    活佛,活佛。

    】 【袁評:李逵從來認真,今日公服上身,便如串戲,乃知公服是串戲行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