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關燈
小
中
大
讀之正如千裡群龍,一齊入海,更無絲毫未了之憾。
笑殺羅貫中橫添狗尾,徒見其醜也。
或問:石碣天文,為是真有是事?為是宋江僞造?此癡人說夢之智也,作者亦隻圖叙事既畢,重将一百八人姓名一一排列出來,為一部七十回書點睛結穴耳。
蓋始之以石碣,終之以石碣者,是此書大開阖;為事則有七十回,為人則有一百單八者,是此書大眼節。
若夫其事其人之為有為無,此固從來著書之家之所不計,而奈之何今之讀書者之惟此是求也? 聚一百八人于水泊,而其書以終,不可以訓矣。
忽然幻出盧俊義一夢,意蓋引張叔夜收讨之一策,以為卒篇也。
嗚呼!古之君子,未有不小心恭慎而後其書得傳者也。
吾觀《水浒》洋洋數十萬言,而必以“天下太平”四字終之,其意可以見矣。
後世乃複削去此節,盛誇招安,務令罪歸朝廷,而功歸強盜,甚且至于裒然以“忠義”二字而冠其端,抑何其好犯上作亂,至于如是之甚也哉! 天罡、地煞等名,悉與本人不合,豈故為此不甚了了之文耶?吾安得更起耐庵而問之!】 話說宋公明一打東平,兩打東昌,回歸山寨,計點大小頭領,共有一百單八員,心中大喜。
遂對衆弟兄道:“宋江自從鬧了江州,上山之後,皆托賴衆弟兄英雄扶助,立我為頭。
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員頭領,心中甚喜。
自從晁蓋哥哥歸天之後,但引兵馬下山,公然保全,此是上天護佑,非人之能。
縱有被擄之人,陷于缧,或是中傷回來,且都無事。
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會,端的古往今來,實為罕有。
我心中欲建一羅天大醮,報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
一則祈保衆弟兄身心安樂;二則惟願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衆當竭力捐軀,盡忠報國,死而後已;
】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
】
】就行超度橫亡惡死,火燒水溺,一應無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
我欲行此一事,未知衆兄弟意下若何?”衆頭領都稱道:“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見不差。
”吳用便道:“先請公孫勝一清,主行醮事。
】然得令人下山,四遠邀請得道高士,就帶醮器赴寨。
仍使人收買一應香燭、紙馬、花果、祭儀、素馔、淨食,并合用一應物件。
”商議選定四月十五日為始,七晝夜好事。
山寨廣施錢财,督并幹辦。
日期已近,向那忠義堂前,挂起長幡;四首堂上,紮縛三層高台。
堂内鋪設七寶三清聖像。
兩班設二十八宿,十二宮辰,一切主醮星官真宰;堂外仍設監壇崔、盧、鄧、窦神将,
】擺列已定,設放醮器齊備。
請到道衆,連公孫勝,共是四十九員。
是日晴明得好,天和氣朗,月白風清。
宋江、盧俊義為首,吳用與衆頭領為次拈香。
公孫勝作高功,主行齋事,關發一應文書符命;與那四十八員道衆,每日三朝。
至第七日滿散,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教公孫勝專拜青詞,奏聞天帝,
】每日三朝。
卻好至第七日,三更時分,公孫勝在虛皇壇第一層,衆道士在第二層,宋江等衆頭領在第三層,衆小頭目并将校都在壇下,衆皆懇求上蒼,務要拜求報應。
】是夜三更時候,隻聽得天上一聲響,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門上。
衆人看時,直豎金盤,兩頭尖,中間闊,又喚做“天門開”,又喚做“天眼開”;裡面毫光,射人眼目,雲彩缭繞,從中間卷出一塊火來,如栲栳之形,直滾下虛皇壇來。
那團火壇滾了一遭,竟鑽入正南地下去了。
】
】此時天眼已合,衆道士下壇來。
宋江随即叫人将鐵鍬鐵鋤頭,掘開泥土,跟尋火塊。
那地下掘不到三尺深淺,隻見一個石碣,正面兩側,各有天書文字。
一部大書以石碣始,以石碣終,章法奇絕。
】 當下宋江且教化紙,滿散平明,齋衆道士,各贈與金帛之物,以充襯資。
方才取過石碣,看時,上面乃是龍章鳳篆,蝌蚪之書,人皆不識。
衆道士内,有一人姓何,法諱玄通,對宋江說道:“小道家間祖上留下一冊文書,專能辨驗天書。
】那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