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宋江賞馬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将

關燈
spanclass="q">【金夾批:一夜死傷,又人申奏文中補出。

    】首将了奏文密書上路,不則一日,來到東京太師府前下馬;門吏轉報,太師教喚入來。

    首将直至節堂下拜見了,呈上密書申奏,訴說打破大名,賊寇浩大,不能抵敵。

    蔡京初意亦欲苟且招安,【袁夾批:照應。

    】功歸梁中書身上,自己亦有榮寵,今日事體敗壞,難以遮掩,便欲主戰,【袁眉批:說破千載戀功名、壞國家的弊病。

    】因大怒道:“且教首将退去!” 次日五更,景陽鐘響,待漏院中集文武群臣,蔡太師為首,直臨玉階,面奏道君皇帝。

    天子覽奏大驚。

    有谏議大夫趙鼎出班奏道:“前者往往調兵征剿,皆折兵将,蓋因失其地利,以緻如此。

    以臣愚意:不若降赦罪招安,诏取赴阙,命作良臣,以防邊境之害。

    ”【容眉批:也是,但不好說是上策。

    】【餘評:趙鼎奏帝之言,真足高明,而蔡京不容,此害國亡家之人,此為朝中一奸臣矣。

    】蔡京聽了大怒,喝叱道:“汝為谏議大夫,反滅朝廷綱紀,猖獗小人!罪合賜死!”天子道:“如此,目下便令出朝。

    ”【容夾批:好貨。

    】【芥夾批:制曰可。

    】當下革了趙鼎官爵,罷為庶人。

    【芥眉批:究竟招安,開端言事者偏獲罪譴,此千古一轍。

    】當朝誰敢再奏。

    天子又問蔡京道:“似此賊勢猖獗,可遣誰人剿捕?”蔡太師奏道:“臣量這等草賊,安用大軍?臣舉淩州有二将:一人姓單名廷圭,一人姓魏名定國:現任本州團練使。

    伏乞升下聖旨,星夜差人調此一枝人馬,克日掃清山泊。

    ”天子大喜,随即降寫符著樞密院調遣。

    天子駕起,百官退朝。

    衆官暗笑。

    【袁眉批:隻敢暗笑,不敢明言,恐笑者亦未必胸中有一籌也。

    】次日,蔡京會省院差赍捧聖旨敕符投淩州來。

     再說宋江水浒寨内将大名所得的府庫金寶錢物給賞與馬步三軍,連日殺牛宰馬,大排筵宴,慶賞盧員外;雖無炰鳳烹龍,端的肉山酒海。

    衆頭領酒半酣,吳用對宋江說道:“今為盧員外打破大名,殺損人民,劫掠府庫,趕得梁中書等離城逃走,他豈不寫表申奏朝廷?況他丈人是當朝太師,怎肯幹罷?必然起軍發馬,前來征讨。

    ”宋江道:“軍師所慮,最為得理。

    何不使人連夜去大名探聽虛實,我這裡好做準備?”【金眉批:此處又不聞将為晁天王報仇,妙絕。

    】吳用笑道:“小人已差人去了,将次回也。

    ”【金夾批:此非補法,隻是便筆耳,須辯。

    】【容夾批:使得。

    】正在筵會之間,商議未了,隻見原差探事人到來,說:“大名府梁中書果然申奏朝廷,要調兵征剿。

    有谏議大夫趙鼎,奏請招安,緻被蔡京喝罵,削了趙鼎官職。

    如今奏過天子,差人往淩州調遣單廷珪,魏定國──兩個團練使──起州軍馬前來征讨。

    ”宋江便道:“似此如何迎敵?”吳用道:“等他來時,一發捉了!”關勝起身道:“關勝自從上山,深感仁兄厚待,從不曾出得半氣力。

    單廷珪、魏定國,蒲城多曾相會。

    久知單廷珪那厮善用‘決水浸兵之法,’人皆稱為聖水将軍,【餘評:廷蔡須有智勇,奈亦天星,又寡不能敵衆,安不被其複(服)矣。

    】魏定國這厮精熟‘火攻之法,’上陣專用火器取人,因此呼為神火将軍。

    【金夾批:水火一雙,奇文。

    O偶一有之,正複生色,若西遊純是此等,則風斯下耳。

    】【芥眉批:蔡京奏君,自不可出别号,待後又才見,又呆。

    出自關勝口中,極是。

    】小弟不才,願借五千軍兵,不等他二将起行,先在淩州路上接住。

    他若肯降時。

    帶上山來;若不肯降,必當擒來奉獻兄長,──亦不須用衆領張了挾矢,費力勞神。

    不知尊意若何?”宋江大喜,便叫宣贊、郝思文二将就跟著一同前去。

    【容眉批:宋公明不可及處,全在一毫不疑。

    】關勝帶了五千軍馬,來日下山。

    次早,宋江與衆頭領在金沙灘寨前餞行,關勝三人引兵去了。

     衆頭領到忠義堂上,吳用便對宋江說道:“關勝此去,未保其心;可以再差良将,随後監督,就行接應。

    ”【金夾批:大書吳用純以欺詐待人,全無忠義之心,與宋江正是一流人也。

    】【容夾批:不及公明多矣。

    】宋江道:“吾觀關勝,義氣凜然,始終如一,軍師不必多疑。

    ”吳用道:“隻恐他比不似兄長之心;可叫林沖、楊志領兵,孫立、黃信為副将,帶領五千人馬,随即下山。

    ”【金夾批:寫關勝獨行,以表義勇;寫四将接應,以求濟事。

    卻又順便表暴吳用之奸,筆下曲折老到之至。

    】李逵便道:“我也去走一遭。

    ”【金夾批:四将接應後,又有李逵之去,亦是從淩州倒算出來,然實寫得鐵牛可愛。

    】宋江道:“此一去用你不著,自有良将建功。

    ”李逵道:“兄弟若閑,便要生病;【金夾批:偏能作絕世妙語。

    】若不叫我去時,獨自也要去走一遭!”【金夾批:妙妙。

    】【容夾批:真。

    】【容眉批:好點綴。

    】宋江喝道:“你若不聽我的軍令,割了你頭!”【芥眉批:在熱頭裡又下冷着,生出關節。

    】李逵見說,悶悶不已,下堂去了。

     不說林沖,楊志領兵下山接應關勝。

    次日,隻見小校來報:“黑旋風李逵,昨夜二更,拿了兩把闆斧,不知那裡去了。

    ”【金夾批:妙人,妙妙。

    】【容夾批:妙。

    】【餘評:李逵逃下山而起囗見功,此天助逵也,非人能使為也。

    】宋江見報,隻叫得苦:“是我夜來沖撞了他這幾句言語,多管是投别處了!”【金夾批:大書宋江純以欺詐待人,全無忠義之心,甚乃至于不信李鐵牛之生平,與吳用正是一流人也。

    O疑關勝,猶可言也;疑李逵,不可說也。

    作者書之,以深著宋江之惡,為更甚于吳用也。

    】【容夾批:胡說。

    】吳用道:“兄長,非也:他雖粗鹵,義氣倒重,不到得投别處去。

    多管是過兩日便來。

    兄長放心。

    ”【袁眉批:宋江疏的信,親的疑吳用新的疑,舊的信。

    兩相跌照,極好文情。

    】宋江心慌,先使戴宗去趕;後著時遷、李雲、樂和、王定六──四個首将──分四路去尋。

    【金夾批:吳用疑關勝遣四将,宋江疑李逵亦遣四将,作章法。

    】 且說李逵是夜提著兩把斧下山,抄小路迳投淩州去,【金夾批:可謂目無難事。

    】一路上自尋思道:“這兩個鳥将軍,何消得許多軍馬征他!我且搶入城中,一斧一個,都砍殺了,也教哥哥吃一驚!──也和他們争得一口氣!”走了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