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關燈
小
中
大
勝先生【金夾批:第八調。
】扮做雲遊道人,卻教淩振扮做道童跟著,将帶風火轟天等數百個,直去大名城内淨處守待,隻看号火起時施救。
【金夾批:定不可少。
O有此一撥,又添無數聲勢。
】兩個得令去了。
【金夾批:十六個十七個去了。
】再調張順跟随燕青【金夾批:第九調。
】從水門裡入城,迳奔盧員外家單捉淫掃奸夫。
【金夾批:上調劫城大軍已畢,此二隊獨為盧家調出。
O此隊在盧家後門。
】再調王矮虎、孫新、張青、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金夾批:第十調。
】扮做三對村裡夫婦内城看燈,【容眉批:好女不看燈,如何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都去看燈?】尋至盧俊義家中放火。
【金夾批:此隊來盧家門前。
】再調柴進帶回樂和,【金夾批:第十一調。
】扮做軍官,直去蔡節級家中,要保救二人性命。
【金夾批:此一隊又獨為蔡家調出。
拉雜之中,其其詳盡,妙絕妙絕。
】【芥眉批:此一段調道,有起有囗,有經有緯,有分有總,着着俱到,森然燦然。
】——衆頭領俱各得令去了。
【金夾批:十八個、十九個、二十個、二十一個、二十二個、二十三個、二十四個、二十五個、二十六個、二十七個去了。
一路逐隊結,此二隊總結,章法不闆。
O第二日撥二十六人。
】【餘評:觀此段公明調兵遣将,足有智略。
】 此是正月初頭。
不說梁山泊好漢依次各各下山進發。
且說大名梁中書喚過李成,聞達,王太守等一幹官員商議放燈一事。
【金夾批:商議,則非欲歇者矣。
寇至而憂,寇退而樂,食肉之人,從來如此,可歎可笑。
】【袁夾批:商量便不是要歇的主意。
】【袁眉批:寇至則驚,寇退則樂,從來肉食者如此,可歎。
】梁中書道:“年例城中大張燈火,慶賀二宵,與民同樂,全似東京體例;【金夾批:須知非學聖人也,學丈人也。
】如今被梁山泊賊人兩次侵境,隻恐放燈因而惹禍。
下官意欲往歇放燈,你衆官心下如何計議?”聞達便道:“想此賊人潛地退去,沒頭告示亂貼,此是計窮,必無立意,相公何必多慮?若還今年不放燈時,這厮們細作探知,必然被他恥笑。
【金夾批:惜小恥成大辱,從來有此等計算。
】【袁眉批:也說得近似,卻是逢迎,可恨。
】可以傳下鈞旨曉示居民:比上年多設花燈,添扮社火,市中心添搭兩座鳌山,依照東京體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燈五夜。
教府尹點視居民勿令缺少;【金夾批:府尹第一節。
】相公親自行春,務要與民同樂。
【金夾批:相公第二節。
】聞某親領一彪軍馬出城,去飛虎峪駐劄,以防賊人奸計;【金夾批:大刀第三節。
】再著李都監親引鐵馬軍,繞城巡邏,勿令居民驚擾。
”【金夾批:天王第四節。
O議劫城者,一隊一隊調遣出來;議放燈者,亦一隊一隊分撥開去。
寫得真是絕倒。
】【容眉批:是。
】【餘評:放燈之故,起禍之由,罪于此人。
】梁中書見說大喜。
衆官商議已定,随即出榜曉谕居民。
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頭一個大郡;沖要去處卻有諸路買賣,雲屯霧集,隻聽放燈。
都來趕趁。
【金夾批:隻此一句,便知二十七人已一齊入得城來,妙筆高筆。
】【袁眉批:将勝地勝事大提掇、大鋪排一番,不獨有光焰,正為諸扮色人入路張本。
】在城坊隅巷陌該管廂官每日點視,隻得裝扮社火;豪富之家催促懸挂花燈。
【金夾批:第一段,催放燈火。
O隻得字、催促字,寫盡放燈弊政,可笑。
】遠者三二百裡買,近者也過百十裡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将燈到城貨賣。
【金夾批:第二段,收買花燈。
】家家門前紮起燈栅,都要賽挂好燈,巧樣煙火;戶内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挂名人書畫并奇異骨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點燈。
【金夾批:第三段,紮縛燈棚。
】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盤紅黃大龍兩條,每片麟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
去州橋河内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
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鳌山,上面盤青龍一條,周回也有千百盞花燈。
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鳌山,上面盤著一條白龍,四面燈火,不計其數。
【金夾批:第四段,總叙三處螯山。
】原來這座酒樓,名貫河北,号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繡柱,極是造得好;樓上樓下,有百十處閣子,終朝鼓樂喧天,每日笙歌聒耳。
【金夾批:第五段,獨詳翠雲樓一處。
】城中各處宮觀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設燈火,慶賀豐年。
三瓦兩舍,更不必說。
【金夾批:第六段,補叙城中無處無燈。
】 那梁山泊探細人,得了這個消息,報上山來。
吳用得知大喜,去對宋江說知備細。
宋江便要親自領兵去打大名。
安道全谏曰:“将軍瘡口未完,切不可輕動;稍若怒氣相侵,實難痊可。
”吳用道:“小生替哥哥走一遭。
”随即與鐵面孔目裴宣點撥八路軍馬:——第一隊,【金夾批:上文一番分撥,隻謂大軍已行,不意隔二紙有餘,重複有此調遣,令人出自意外也。
O分作二段,卻二段各成大篇,奇絕之格。
】【袁眉批:又是一格。
】大刀關勝引領宣贊,郝思文為前部,鎮三山黃信在後策應,【金夾批:前雲黃信打死,此雲黃信策應,更不言是假扮,真正高手妙筆。
】都是馬軍。
【金夾批:又是一樣調撥之法,真出奇無窮。
O二十八個、二十九個、三十個、三十一個。
】第二隊,豹子頭林沖引領五麟,鄧飛為前部,小李廣花榮在後策應,都是馬軍。
【金夾批:三十二個、三十三個、三十四個、三十五個。
】第三隊,雙鞭呼延灼引領韓滔,彭圯為前部,病尉遲孫立在後策應,都是馬軍。
【金夾批:三十六個、三十七個、三十八個、三十九個。
】第四隊,霹靂火秦明引領歐鵬,燕青為前部,跳澗虎陳達在後策應,都是馬軍。
【金夾批:四十個、四十一個、四十二個、四十三個。
O以上四隊馬軍。
】第五隊,調步軍師頭領沒遮攔穆弘将引杜興、鄭天壽。
【金夾批:又變一樣調撥之法。
O四十四個、四十五個、四十六個。
】第六隊,步軍頭領黑旋風李逵将引李立、曹正。
【金夾批:四十七個、四十八個、四十九個。
】第七隊,步軍頭領插翅虎雷橫将引施恩、穆春。
【
】扮做雲遊道人,卻教淩振扮做道童跟著,将帶風火轟天等數百個,直去大名城内淨處守待,隻看号火起時施救。
O有此一撥,又添無數聲勢。
】兩個得令去了。
】再調張順跟随燕青
】從水門裡入城,迳奔盧員外家單捉淫掃奸夫。
O此隊在盧家後門。
】再調王矮虎、孫新、張青、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
】扮做三對村裡夫婦内城看燈,
】再調柴進帶回樂和,
】扮做軍官,直去蔡節級家中,要保救二人性命。
拉雜之中,其其詳盡,妙絕妙絕。
】
】——衆頭領俱各得令去了。
一路逐隊結,此二隊總結,章法不闆。
O第二日撥二十六人。
】
】 此是正月初頭。
不說梁山泊好漢依次各各下山進發。
且說大名梁中書喚過李成,聞達,王太守等一幹官員商議放燈一事。
寇至而憂,寇退而樂,食肉之人,從來如此,可歎可笑。
】
】
】梁中書道:“年例城中大張燈火,慶賀二宵,與民同樂,全似東京體例;
】如今被梁山泊賊人兩次侵境,隻恐放燈因而惹禍。
下官意欲往歇放燈,你衆官心下如何計議?”聞達便道:“想此賊人潛地退去,沒頭告示亂貼,此是計窮,必無立意,相公何必多慮?若還今年不放燈時,這厮們細作探知,必然被他恥笑。
】
】可以傳下鈞旨曉示居民:比上年多設花燈,添扮社火,市中心添搭兩座鳌山,依照東京體例,通宵不禁,十三至十七,放燈五夜。
教府尹點視居民勿令缺少;
】相公親自行春,務要與民同樂。
】聞某親領一彪軍馬出城,去飛虎峪駐劄,以防賊人奸計;
】再著李都監親引鐵馬軍,繞城巡邏,勿令居民驚擾。
”
O議劫城者,一隊一隊調遣出來;議放燈者,亦一隊一隊分撥開去。
寫得真是絕倒。
】
】
】梁中書見說大喜。
衆官商議已定,随即出榜曉谕居民。
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頭一個大郡;沖要去處卻有諸路買賣,雲屯霧集,隻聽放燈。
都來趕趁。
】
】在城坊隅巷陌該管廂官每日點視,隻得裝扮社火;豪富之家催促懸挂花燈。
O隻得字、催促字,寫盡放燈弊政,可笑。
】遠者三二百裡買,近者也過百十裡之外,便有客商,年年将燈到城貨賣。
】家家門前紮起燈栅,都要賽挂好燈,巧樣煙火;戶内縛起山棚,擺放五色屏風炮燈,四邊都挂名人書畫并奇異骨董玩器之物;在城大街小巷,家家都要點燈。
】大名府留守司州橋邊搭起一座鳌山,上面盤紅黃大龍兩條,每片麟甲上點燈一盞,口噴淨水。
去州橋河内周圍上下點燈不計其數。
銅佛寺前紮起一座鳌山,上面盤青龍一條,周回也有千百盞花燈。
翠雲樓前也紮起一座鳌山,上面盤著一條白龍,四面燈火,不計其數。
】原來這座酒樓,名貫河北,号為第一;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繡柱,極是造得好;樓上樓下,有百十處閣子,終朝鼓樂喧天,每日笙歌聒耳。
】城中各處宮觀寺院佛殿法堂中,各設燈火,慶賀豐年。
三瓦兩舍,更不必說。
】 那梁山泊探細人,得了這個消息,報上山來。
吳用得知大喜,去對宋江說知備細。
宋江便要親自領兵去打大名。
安道全谏曰:“将軍瘡口未完,切不可輕動;稍若怒氣相侵,實難痊可。
”吳用道:“小生替哥哥走一遭。
”随即與鐵面孔目裴宣點撥八路軍馬:——第一隊,
O分作二段,卻二段各成大篇,奇絕之格。
】
】大刀關勝引領宣贊,郝思文為前部,鎮三山黃信在後策應,
】都是馬軍。
O二十八個、二十九個、三十個、三十一個。
】第二隊,豹子頭林沖引領五麟,鄧飛為前部,小李廣花榮在後策應,都是馬軍。
】第三隊,雙鞭呼延灼引領韓滔,彭圯為前部,病尉遲孫立在後策應,都是馬軍。
】第四隊,霹靂火秦明引領歐鵬,燕青為前部,跳澗虎陳達在後策應,都是馬軍。
O以上四隊馬軍。
】第五隊,調步軍師頭領沒遮攔穆弘将引杜興、鄭天壽。
O四十四個、四十五個、四十六個。
】第六隊,步軍頭領黑旋風李逵将引李立、曹正。
】第七隊,步軍頭領插翅虎雷橫将引施恩、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