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吉郎
關燈
小
中
大
過半兵衛,和已經答應與織田方面内部接應的美濃三人衆商量出了一條計策。
美濃三人衆立即登上稻葉山城,勸說龍興: &ldquo将來,織田大軍會從各個方向侵略美濃。
把部隊和軍糧都集中在稻葉山城,不利于國内各地的防衛戰。
應該四處分散才是上策啊。
&rdquo 龍興生來愚鈍。
他聽後發話道&ldquo言之有理&rdquo,便立刻下令從城裡運出軍糧,将守衛部隊也分散到各地。
這個計謀成功了。
秀吉将此事報告信長。
&ldquo猴子,幹得好!&rdquo 信長拍膝而笑,又再次确認道: &ldquo軍糧分散了,人手也減少了,絕對不假吧。
&rdquo &ldquo千真萬确。
小的向稻葉山城下派出了探子,直接确認過了。
沒有半點纰漏。
&rdquo 信長不喜歡虛浮的工作。
秀吉也熟知這一點。
秀吉告退下去。
第二天天還未亮,信長下令大軍到美濃的前線指揮地小牧山城緊急集合。
天還是黑的。
頭天夜裡就開始雷雨交加,大雨傾盆而下。
(桶狹間一戰時也是下着大雨。
) 同樣的大雨激起了信長的鬥志。
正是這場風雨,才促使信長迅速下定決心,緊急發出軍令進行突襲。
&ldquo目标是三河。
&rdquo 信長布告全軍,他首先瞞過了自己人。
三河在東邊。
美濃的稻葉山城卻在北邊。
信長出了城門後在路上騎馬兜着圈,很快拉緊了缰繩,調轉馬頭朝着北方: &ldquo向美濃出發!&rdquo 一聲令下,他揚鞭啟程。
美濃的稻葉山城(岐阜市)距離尾張的小牧二十公裡。
道路崎岖不平,也就比鄉間的小路稍微寬敞些。
大軍有時分為三列而行,有時隻能并為一列。
他們沿着狹窄的道路向北部行進。
風雨卻不見停歇,部隊就像在瀑布中穿行。
不時有人馬摔倒在泥濘中,甚至有人被後面的馬蹄踐踏。
&ldquo目的地是稻葉山城。
&rdquo 就連雜兵也無人不知。
早在先代的信秀時期,就不停地攻打稻葉山城,數以千計的尾張士兵為此丢了性命,這座城卻仍然屹立不倒。
信長也淋着雨。
雨水沿着頭盔的護目處流淌下來。
滂沱大雨中隻能依稀看見前方部隊高舉的火把。
&ldquo藤吉、藤吉。
&rdquo 信長喊道。
下人趕緊到前衛軍中通知秀吉。
秀吉趕回來,下了馬,握着缰繩望着馬上的信長。
&ldquo藤吉郎在此。
&rdquo &ldquo有辦法嗎?&rdquo 信長突兀地問道。
他向來不說前提。
有時甚至沒有主語,讓人摸不着頭腦。
沒有足夠靈敏的腦袋和智慧,當不了他的家臣。
秀吉卻習以為常。
(殿下是問我,有沒有攻下稻葉山城的主意。
他省略了用詞而已。
直截了當就問我有沒有主意。
) 秀吉當然不會疏忽。
自然是胸有成竹。
不僅是主意,他事先還做了準備。
秀吉的用心還不僅在此。
如果太擅自行動,會招來信長的嫉妒。
他十分清楚這一點,盡管是不是能稱之為嫉妒。
總之,秀吉知道信長是個天才。
當兩個天才相遇時,會引起嫉妒。
秀吉可不想惹麻煩。
而且,如果部下過于能幹時,越是敏銳的将領,越會加以謹慎,&ldquo該不會?&rdquo而心存戒備。
怕對方有朝一日會搶了自己的位置。
自幼就在人堆裡混的秀吉,熟谙這些人情世故。
有個例子,秀吉自己的例子。
後來秀吉功成名就時,隻給了創業的功臣竹中半兵衛少許的封地,并沒有賞賜與他的功績相應的代價。
&mdash&mdash為何隻給半兵衛那麼少的俸祿呢? 心腹們提出疑問時,秀吉笑着答道: &ldquo要是封給半兵衛五萬石,他說不定會奪了天下。
&rdquo 秀吉對參謀長的黑田官兵衛(如水),也隻是賞賜了少許封地而已。
秀吉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秀吉在性情無常的信長手下當差,自然是十二分的用心。
就拿這個&ldquo主意&rdquo來說,他也經常向信長報告說自己有這樣那樣的想
美濃三人衆立即登上稻葉山城,勸說龍興: &ldquo将來,織田大軍會從各個方向侵略美濃。
把部隊和軍糧都集中在稻葉山城,不利于國内各地的防衛戰。
應該四處分散才是上策啊。
&rdquo 龍興生來愚鈍。
他聽後發話道&ldquo言之有理&rdquo,便立刻下令從城裡運出軍糧,将守衛部隊也分散到各地。
這個計謀成功了。
秀吉将此事報告信長。
&ldquo猴子,幹得好!&rdquo 信長拍膝而笑,又再次确認道: &ldquo軍糧分散了,人手也減少了,絕對不假吧。
&rdquo &ldquo千真萬确。
小的向稻葉山城下派出了探子,直接确認過了。
沒有半點纰漏。
&rdquo 信長不喜歡虛浮的工作。
秀吉也熟知這一點。
秀吉告退下去。
第二天天還未亮,信長下令大軍到美濃的前線指揮地小牧山城緊急集合。
天還是黑的。
頭天夜裡就開始雷雨交加,大雨傾盆而下。
(桶狹間一戰時也是下着大雨。
) 同樣的大雨激起了信長的鬥志。
正是這場風雨,才促使信長迅速下定決心,緊急發出軍令進行突襲。
&ldquo目标是三河。
&rdquo 信長布告全軍,他首先瞞過了自己人。
三河在東邊。
美濃的稻葉山城卻在北邊。
信長出了城門後在路上騎馬兜着圈,很快拉緊了缰繩,調轉馬頭朝着北方: &ldquo向美濃出發!&rdquo 一聲令下,他揚鞭啟程。
美濃的稻葉山城(岐阜市)距離尾張的小牧二十公裡。
道路崎岖不平,也就比鄉間的小路稍微寬敞些。
大軍有時分為三列而行,有時隻能并為一列。
他們沿着狹窄的道路向北部行進。
風雨卻不見停歇,部隊就像在瀑布中穿行。
不時有人馬摔倒在泥濘中,甚至有人被後面的馬蹄踐踏。
&ldquo目的地是稻葉山城。
&rdquo 就連雜兵也無人不知。
早在先代的信秀時期,就不停地攻打稻葉山城,數以千計的尾張士兵為此丢了性命,這座城卻仍然屹立不倒。
信長也淋着雨。
雨水沿着頭盔的護目處流淌下來。
滂沱大雨中隻能依稀看見前方部隊高舉的火把。
&ldquo藤吉、藤吉。
&rdquo 信長喊道。
下人趕緊到前衛軍中通知秀吉。
秀吉趕回來,下了馬,握着缰繩望着馬上的信長。
&ldquo藤吉郎在此。
&rdquo &ldquo有辦法嗎?&rdquo 信長突兀地問道。
他向來不說前提。
有時甚至沒有主語,讓人摸不着頭腦。
沒有足夠靈敏的腦袋和智慧,當不了他的家臣。
秀吉卻習以為常。
(殿下是問我,有沒有攻下稻葉山城的主意。
他省略了用詞而已。
直截了當就問我有沒有主意。
) 秀吉當然不會疏忽。
自然是胸有成竹。
不僅是主意,他事先還做了準備。
秀吉的用心還不僅在此。
如果太擅自行動,會招來信長的嫉妒。
他十分清楚這一點,盡管是不是能稱之為嫉妒。
總之,秀吉知道信長是個天才。
當兩個天才相遇時,會引起嫉妒。
秀吉可不想惹麻煩。
而且,如果部下過于能幹時,越是敏銳的将領,越會加以謹慎,&ldquo該不會?&rdquo而心存戒備。
怕對方有朝一日會搶了自己的位置。
自幼就在人堆裡混的秀吉,熟谙這些人情世故。
有個例子,秀吉自己的例子。
後來秀吉功成名就時,隻給了創業的功臣竹中半兵衛少許的封地,并沒有賞賜與他的功績相應的代價。
&mdash&mdash為何隻給半兵衛那麼少的俸祿呢? 心腹們提出疑問時,秀吉笑着答道: &ldquo要是封給半兵衛五萬石,他說不定會奪了天下。
&rdquo 秀吉對參謀長的黑田官兵衛(如水),也隻是賞賜了少許封地而已。
秀吉可以說是用心良苦。
秀吉在性情無常的信長手下當差,自然是十二分的用心。
就拿這個&ldquo主意&rdquo來說,他也經常向信長報告說自己有這樣那樣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