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館

關燈
是後來的義昭将軍,滔滔不絕的聲音從光秀的頭頂上方傳來。

     &ldquo十兵衛,&rdquo藤孝沉着地喚道,&ldquo将軍既然都這麼說了,你就坐上來吧。

    雖然現在還沒有官職,你就把自己當做三位的官職吧。

    &rdquo &ldquo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rdquo 光秀挽起衣襟向前跪爬了幾步,入了席後再次叩拜。

     &ldquo擡起頭來。

    準許直接對答。

    &rdquo 覺慶道。

     &ldquo讓我看看你的臉。

    你在奈良坂殺了三十多個人呢。

    &rdquo &ldquo哪裡,不過七八人而已。

    &rdquo 光秀低垂着眼睛。

     &ldquo擡頭看着我。

    &rdquo 光秀這才擡起頭。

     覺慶的聲音雖然不夠渾厚,卻生得一張國字臉,表情倒也誠懇。

    相比之下,眉目略嫌小,看上去有些猥瑣。

     (虛歲才二十九歲而已。

    不知道将來能不能保持這種器量。

    ) 且不論人品如何,覺慶的權威在于他身上流淌着足利将軍正宗的血液。

    這個世上能當上下一任足利将軍的,也唯有此一人而已。

     (足以托付我的命運。

    ) 光秀胸中激情澎湃。

     (要想追上信長,除了成為将軍的幕僚外,别無他法。

    ) 将軍雖然沒有什麼實力,權威卻足以耀眼。

    将軍擁有(奏請天子)賜予天下的大名和豪族各種官位的榮譽授予權。

    光秀可以成為将軍的心腹,左右将軍從而掌握天下風雲,這是一條前人不曾嘗試過的青雲之路。

     (信長會做何反應呢。

    ) 光秀不由自主地又想到了信長。

     光秀在和田館裡住了下來。

    覺慶似乎非常欣賞光秀,總是不停地喊着: &ldquo十兵衛、十兵衛。

    &rdquo 讓光秀寸步不離自己的身邊。

    要知道光秀通曉各國的地理風俗和政治形勢,他的解說和分析也絲絲入扣、非常到位,在覺慶看來,恐怕世界上再沒有比他更智慧的人了。

     光秀還有一身好武藝。

     覺慶與亡兄義輝将軍不同,他自幼投靠佛門,不谙武功。

    如今,他卻在外避難,需要有人護衛。

    身邊沒有可靠侍衛的覺慶依賴光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且說&mdash&mdash 光秀進入和田館的第二天,就召集衆人商讨以後的對策。

     &ldquo廣招天下大名求得支援。

    &rdquo 覺慶道。

     可是問題就在這裡。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群雄割據,到底哪一個會效忠将軍家呢? &ldquo首先要數越後的上杉輝虎(謙信)。

    &rdquo 貼身侍衛的一色藤長發言道。

    他說的确實不假。

    普天之下,縱觀群雄當中,無人比得上上杉輝虎對将軍的尊敬,無論是從誠實、行俠仗義,或是實力來說,他都無疑是最合适的人選。

     唯一的不足是,距離太遠。

     &ldquo而且,輝虎殿下長年與鄰國的武田信玄為敵。

    隻要信玄還在,輝虎殿下就無法離開本國。

    萬一我方情況突變,恐怕是來不及伸出援手啊!&rdquo 光秀道。

    他又繼續說: &ldquo不過還是應該将輝虎作為第一人選,派出使者遞上您的手書。

    &rdquo 覺慶等衆人,紛紛點頭同意。

     &ldquo說到遠國,薩摩的島津家向來以賴朝公以來的名家自傲,而且當代的島津貴久、義久父子倆經常心挂将軍,如果派使者前去定會感激涕零。

    我周遊列國,曾到過鹿兒島城,他們也親切地接見了我。

    &rdquo 光秀的見聞極廣,遠到了鹿兒島。

    衆人也隻有點頭驚歎的份兒。

     &ldquo不過該國路途遙遠,也無法指望他們出兵。

    先送去禦書,以防患将來之不測較為穩妥。

    &rdquo 接下來,還提到了中國的毛利氏、出雲的尼子氏以及土佐的長曾我部氏等等。

    然而這些國家都距離甚遠,而且各自的近鄰都存在強敵,自顧尚且不暇,更談不上對外出兵援助。

     然而,覺慶必須得找個靠山。

     隻有找到強大的靠山,揮師上京,驅逐三好、松永的勢力,否則覺慶無法坐上将軍之位。

    首先,三好、松永等人正打算擁立阿波的足利義榮繼位。

    如果光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