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關燈
妝做和尚來進獻!”叫:“拿了!”一聲傳令,把長老唬得慌忙指着行者道:“你這弼馬溫!專撞空頭禍,帶累我哩!”行者近前一齊攔住道:“休嚷!莫走了風!我不叫做立帝貨,還有真名哩。

    ”太子怒道:“你上來!我問你個真名字,好送法司定罪!” 行者道:“我是那長老的大徒弟,名喚悟空孫行者。

    因與我師父上西天取經,昨宵到此覓宿。

    我師父夜讀經卷,至三更時分,得一夢,夢見你父王道,他被那全真欺害,推在禦花園八角琉璃井内,全真變作他的模樣。

    滿朝官不能知,你年幼亦無分曉,禁你入宮,關了花園,大端怕漏了消息。

    你父王今夜特來請我降魔,我恐不是妖邪,自空中看了,果然是個妖精。

    正要動手拿他,不期你出城打獵。

    你箭中的玉兔,就是老孫。

    老孫把你引到寺裡,見師父,訴此衷腸,句句是實。

    你既然認得白玉珪,怎麼不念鞠養恩情,替親報仇?”那太子聞言,心中慘慽,暗自傷愁道:“若不信此言語,他卻有三分兒真實;若信了,怎奈殿上見是我父王。

    ”這才是進退兩難心問口,三思忍耐口問心。

    行者見他疑惑不定,又上前道:“殿下不必心疑,請殿下駕回本國,問你國母娘娘一聲,看他夫妻恩愛之情,比三年前如何。

    隻此一問,便知真假矣。

    ” 那太子回心道:“正是!且待我問我母親去來。

    ”他跳起身,籠了玉珪就走。

    行者扯住道:“你這些人馬都回,卻不走漏消息,我難成功?但要你單人獨馬進城,不可揚名賣弄。

    莫入正陽門,須從後宰門進去。

    到宮中見你母親,切休高聲大氣,須是悄語低言:恐那怪神通廣大,一時走了消息,你娘兒們性命俱難保也。

    ”太子謹遵教命,出山門吩咐将官:“穩在此劄營,不得移動。

    我有一事,待我去了就來一同進城。

    ”看他: 指揮号令屯軍士,上馬如飛即轉城。

     這一去,不知見了娘娘,有何話說,且聽下回分解。

     【悟元子曰:上回闡揚金丹始終妙旨,則知非空空一性者所可能矣。

    然不空則必有果,欲知其果,須在生身之處,辨别是非邪正,方能返本還元。

    此回合下二回,發明道之順逆,使人溯本窮源,從新修持,依世法而修道法也。

     篇首“三藏坐于寶林寺禅堂中,燈下念一會經,直到三更時候,雖是合眼朦胧,卻還心中明白。

    ”此即寶林之地,幽明相通,陰中生陽,《坤》下複《震》,為吾身中之活子時也。

    “夢中見一條漢子,渾身上下水淋淋的。

    ”此《坎》卦之象,《坎》外陰而内陽,“一條”’象中之一實;“上下水淋淋”,象外之二虛。

    又渾身水淋,《坎》為水也。

    《坎》中一陽,為先天真一之氣,此氣隐而不現,因有半夜地雷震動,陰陽相感,激而有象,乃足以見之。

    其曰:“夢中見”者,先天之氣,在于恍惚杳冥之中,賢者過之,愚者不及,每每不識,當面錯過。

    故那人道:“師父,我不是妖怪邪魔,你慧眼看我一看。

    ”是欲叫人細認《坎》中一陽,為先天正氣,而不得以後天妖邪視之也。

     “頭戴沖天冠”,上偶也;“腰系碧玉帶”,中實也;身穿赭黃袍”,外土也;“足踏無憂履”,下虛也;“手執白玉圭”,《坎》中孚也;“面如東嶽長生帝”,《坎》中一陽,能使“帝出乎《震》”也;“形似文昌開化君”,《坎》中真水,為萬化之根本也;“家住正西,離此四十裡,号烏雞國”,正西金之方,四十金之數,《坎》中一陽屬于金也。

     烏雞國為《離》,《坎》中一陽,自《離》宮來也。

    何以見自《離》來?“五年前,天旱三年”,五者,《乾》之九五,剛健中正,大人之象;“天旱三年”,自五而前進于上,亢陽也。

    “鐘南全真”,即亢陽之義;“請他祈雨”,陽極則必以陰濟之。

    “隻望三尺雨足”,三陰而配三陽,地天交《泰》,則始物生物,萬物因之而被恩;“多下二寸”者,明勝于陽也。

    “國王全真八拜作交,同寝食者二年。

    ”《乾》純則必交于《坤》,《乾》、《坤》一交,《乾》受《坤》之陰氣,中虛而成《離》;《坤》食《乾》之陽氣,中實而成《坎》。

    《坎》中孚,為萬物之生氣。

    故遊春賞玩,八角琉璃井中,有萬道金光也。

     “推下井去,石蓋井口,擁上泥土。

    ”《艮》為石,又為土之高者,上《艮》下《坎》,□卦爻圖略為《蒙》。

    《坎》陷真寶,陽入陰胞,蒙昧不明.一者以掩蔽,世人莫知之矣。

    “移一株芭蕉栽在上面”,芭蕉為風木,屬于《巽》,上《巽》下《坎》,□卦爻圖略為《渙》。

    真寶既陷,蒙昧不明,陰陽散渙。

    由是先天入于後天,後天亂其先天,真者埋藏,假者當權.是全真竊烏雞之位,國王入八角之井,邪正不分,以假欺真,大失本來面目。

    此落井傷生冤屈之鬼,不得不賴大聖辨明也。

    既賴大聖辨明,何以谒三藏?此不可不辨。

    三藏為性,大聖為命,無思無為,三藏有之;榷坎》填《離》,非大聖莫施。

    此隐示一性不能成真,必了命方可以複本。

    其谒三藏,是欲三藏求大聖,盡性而至命也。

    故曰;“你手下有個齊天大聖,極能斬妖降魔。

    ”此語可以了了。

     “本宮有個太子,是親生的儲君。

    ”此太子乃《震》也,《震》為《乾》之長男,本《乾》宮所生。

    先天《乾》居南,《坤》居北.《乾》、《坤》交姤,一陽走于《坤》宮,變為後天《坎》、《離》,《乾》稱于西北,《坤》遷于西南,《乾》為老陽,《坤》為老陰,老陰老陽處于無為,《兌》金代母而行事,《震》木繼父而現象。

    然其所以使不遠複,而“帝出乎《震》”者,《坎》中一陽為之,《震》下之陽即《坎》中之陽。

    曰:“親生儲君”者,後天《坎》中之陽,即先天《乾》宮之中實,既為《乾》實,則此一陽,即統《乾》之全體,《震》為《坎》之親生,理有可據,且水能生木,非親生而何?若以本宮太子為《坎》中一陽作解,非仙翁本意。

     “禁他入宮,不能與娘娘相見。

    ”先天為後天邪陰所隔,中無信行,母不見子,子不見母矣。

    “鬼王恐不信,将手中白玉圭放下為記。

    ”白玉圭為《坎》中孚,孚者信也。

    《坎》中一陽,中有真土,“圭”者二土合一,不信因全真竊位,記圭乃真陽一現,《坎》中之陽,不能自現,必借《震》雷而出,故将白玉圭叫太子看見,睹物思人也。

    “此仇必報”者,報即報複,即一陽來複也。

    有此一《複》,長子繼父體,因母立兆基,母子相見,戊己二土,合而為一,共成刀圭,金丹有象:生身之道在是。

    故曰:“我托夢于正宮皇後,叫他母子們合意,好湊你師徒們同心。

    ”母子屬内,師徒屬外,内為體,外為用,彼此扶持,人我共濟,内通而外即應,外真而内即成,内外相信,邪正分明,大事易就。

     噫!鬼王一篇言語,順行逆用之天機明明道出,真足以點枯骨而回生,破障翳而明眼,三藏能不絆一跌而驚醒乎?三藏道:“我剛才作了一個怪夢。

    ”言不知生身之處為真覺,即不知生身以後為怪夢;知得才作了一個怪夢,而不夢之事可得而知矣。

    行者道:“夢從想中來,心多夢多,似老孫一點真心,專要見佛,更無一個夢兒到我。

    ”可見多心即是夢,若一無心,便是真心,真心無夢,即或有夢,亦是見真之夢。

    三藏道:“我這夢不是思鄉之夢。

    ”不是思鄉夢,而夢真矣。

    “将夢中話—一說與行者。

    ”金丹大道,萬劫一傳,人所難得,若有得之者,真是夢想不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