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黍谷先生陳其年同學 自笑詩多蔬筍氣,近來常伴梵公吟。

    秋潮紅蓼江邊棹,夜雨青镫世外心。

    忽系麻鞋追去雁,尚揮松柄落空砧。

    東行傥遇陳驚座,為說相思苦滞淫。

     黎鶱 黎鶱,字子鴻,号潇雲,江西清江人。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

    有《玉堂集》。

     燈掩香雲墜寶花,龍膏照影月籠紗。

    尊前便是明河路,一訪支機又歲華。

     高詠 高詠,字阮懷,宣城人。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

    有《遺山堂詩》。

     臨江中秋同諸公慧力寺泛舟回遂集愚樓玩月分體各賦 丁丁蓮漏秋宵短,銀屏華燭明高館。

    瑤席清尊坐不遲,芳洲畫檝歸何緩。

    入窗花霧香蓊濛,珠簾四角垂玲珑。

    桂花扶疏玉除冷,菡萏披折金塘空。

    千家羅幕蘭镫淡,明月正過寒江東。

    群山寂寂鎖蒼翠,碧漢金波光瀉地。

    揮杯夜醉使君樓,題詩晚出城南寺。

    美人接坐氣堂堂,骐驎騕褭争騰骧。

    雄劍刜鐘爍紫電,北鬥挂戶森長芒。

    二十五聲何太早,胡床坐嘯重傾倒。

    朱棟華榱倚半空,鳳絲雁柱愁清曉。

    霓裳仙子歸海宮,沾衣涼露回天風。

    桃笙醉卧不知處,東方疊浪朝霞紅。

     宿青溪 青溪獨宿處,遠火出江波。

    醒酒思殘夢,歸漁聞夜歌。

    月斜人語定,舟曉棹聲多。

    九子煙霄外,勞生隻暫過。

     遊青原山寺 青原山半寺,積雨長苔痕。

    路轉遙聞水,峰回直到門,雲林清磬落,岩屋影堂存。

    欲問無生偈,孤雲起石根。

     過謝臯羽墓 許劍曾傳此地遊,豐碑遺墓尚荒丘。

    龍髯堕海三宮淚,馬鬛封山萬古愁。

    處士宅邊寒雨夜,嚴陵灘下暮江流。

    當年恸哭聲猶在,散作西台桧柏秋。

     龍燮 龍燮,字理侯,号石樓,又号改庵,望江人。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擢中允,改刑部主事。

    有《和蘇詩》三集。

     即事 載筆相如已倦遊,《甘泉》書上不曾收。

    挂冠敢道辭神武,抗疏非同乞越州。

    一葉宦沈滄海裡,雙扉家在碧江頭。

    遙知白發低垂甚,北望真牽萬裡愁。

     歲暮雜感荊州 寒夕聊危坐,幽懷自默存。

    夢随烏鵲影,書到鹡鸰原。

    醫蔔同官守,樵漁失舊村。

    凄涼十年事,閑對尺凫論。

     迢遞鄉關路,微茫宦海沙。

    乞身原李密,杜口已田巴。

    晚景催黃耇,春觞泛紫霞。

    三公猶不易,豈戀此蟲蝦。

     尚能容懶拙,疇複較崇卑。

    翮健搏風易,花寒映日遲。

    何心憂塞馬,無計指床龜。

    好學柴桑令,長吟歸去詞。

     不必論奇節,虛名亦弁髦。

    風流三語掾,貴勢五陵豪。

    抗疏還誰在,求衣祗獨勞。

    子雲終寂寂,未拟廣《離騷》。

     高子為予繪山堂圖覺湖山煙樹宛然目中賦答以此入峽。

     卑微今不偶,奧異舊曾探。

    苦戰嗟莽北,遺經抱指南。

    王元感撰書數十篇,魏知古日“五經指南”也。

    沈香雖召白,柳汁不成藍。

    自幸窺中秘,翻移列簿參。

    何年垂紫绶,畏路過黃龛。

    讵慕疲揚戟,還愁放屈潭。

    腰支從曲折,唾罵隻包含。

    杯底狂歌減,镫前瘦影毵。

    園林宜腐朽,廊廟富楩楠。

    止有琴書載,甯須左右骖。

    德公仍喚婦,元亮亦攜男。

    粗解炊雞黍,應教種橘柑。

    優哉聊卒歲,逝矣會投簪。

    白帢遼東客,青牛柱下聃。

    家山猶夢想,尺幅竟濡涵。

    妙手揮霜兔,華箋奪雪蠶。

    江流森石壁,峰頂踞茅菴。

    釣舫才如葉,窊樽略似甔。

    别開丘壑面,一洗澗林慚。

    負郭荒田在,升堂曲徑谙。

    當楣縣鳳字,中為敕書堂。

    開牖接雞談。

    風月尋常有,禽魚老癖耽。

    壺天留歲月,堂之西為園曰“壺隐”。

    黛色想煙岚。

    堂後遠山亭為素君建也。

    細著丹青寫,如逢異寶貪。

    蛟騰空鯉,鹘起掃鹑鹌。

    失路回狂阮,臨池挽堪。

    百金奚足壽,杯酒莫辭酣。

    他日扁舟過,鲈肥荻筍甘。

     集趙給谏恒夫寄園同玉峰先生作聚星堂雪詩。

     暖風吹綠宮槐葉,開遍東闌幾株雪。

    一杯招我遊寄園,曲徑回廊頗幽絕。

    我别黃門垂十載,不知髯霜腰半折。

    今夕何夕飲最歡,《白纻歌》闌紅燭滅。

    郎君紫绶映斑衣,二聞擢濟甯道。

    渤海金鳌已曾掣。

    喜看君家世珥貂,爛醉奚辭生眼缬。

    賓客俱從壁上觀,據榻高談若霏屑。

    澂江少宰舊知我,歲寒肯作風花瞥。

    問餘一向坐詩窮,宜瘦而肥又何說。

    攬衣大笑上馬歸,尚有支貧骨如鐵。

     送汪讱思郎中還苕溪答孔殷父問買田。

     同舍諸郎鬥翾好,惟君粹然仍古道。

    幾回執手立班行,憐餘舊視明光草。

    三年左官顔色盡,隻有詩腸未枯槁。

    追和蘇公千載下,得句還愁公壓倒。

    君攜一帙坐夜窗,細讀微吟頗煩惱。

    一壞未掩松柏陰,君乞假歸葬。

    骊珠中堕愈傷心。

    時愛有子之戚。

    以茲浩然拂衣去,豈顧旦晚腰垂金。

    眼看雲鶴高飛起,歸鴻我亦差堪拟。

    小舟如葉過菰城,同看西湖花十裡。

     詠史看潮。

     自古牛刀恥割雞,匣中三尺氣如霓。

    馮生隻為魚彈铗,更比雞鳴狗盜低。

     謝傅兒曹亦鬥雞,投鞭真可斷虹霓。

    休誇決勝東山墅,隻為苻堅下子低。

     車駕北征百官送于土橋文殊普賢。

     何代無征伐,威容異往年。

    霓旌将霧掃,羽騎若雲連。

    日繞飛龍禦,山開飲馬泉。

    狼居胥勒石,扈從有群賢。

     萬裡雖荒服,宵衣慮自深。

    不為空幕計,将啟屬蕃心。

    壯士思先入,崇朝有捷音。

    自除三孽後,拊恤到如今。

     寓意邸園留題。

     長門夜坐倚薰籠,不惜揮金買賦工。

    老去婕妤誰記憶,祇攜纨扇立秋風。

     邵遠平 邵遠平,字戒三,号戒庵,仁和人。

    康熙甲辰進士,由主事累官光祿寺少卿。

    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侍讀,遷詹事府少詹事。

    有《戒庵詩》。

     遲梁藥亭孝廉不至 高士聞人說,南中有伯鸾。

    才名齊邺下,詩句滿長安。

    近郭相過易,停舟一見難。

    從來多閉戶,不肯累豬肝。

     湖口阻風 南北将行李,炎風朔雪天。

    敝裘寒日下,孤枕遠江邊。

    霁色開仍閉,濤聲去複旋。

    倚舲方怅望,兒女隔殘年。

     嚴繩孫 嚴繩孫,字荪友,号藕漁,無錫人。

    諸生。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曆官中允。

    有《秋水集》。

     秋日雜感 潤州西望大江通,正憶金焦似畫中。

    城郭曉連瓜步雨,帆樯春滿海門風。

    何年地坼分吳會,終古湖平見禹功。

    近說東南多戰壘,車書回首幾時同。

     秣陵宮阙舊神州,桃葉聽歌記昔遊。

    紫禁月沈瓊樹夕,滄江楓冷石城秋。

    天門無複交仙仗,海氣真成結蜃樓。

    總是興亡千古地,莫教潮汐送閑愁。

     春雨曾過九曲堤,雷塘官柳正萋迷。

    飄來畫角才江北,數去青樓是竹西。

    極浦風驚聞馬渡,重城镫暗失烏栖。

    試看明月三分夜,猶有箫聲雜鼓鼙。

     五湖秋色莽丘墟,江介悲風尚羽書。

    解語莫同秦吉了,端憂真似魯爰居。

    火旗錦纜終何事,白骨青烽一醉餘。

    側足橫流群盜在,乾坤何處有吾廬。

     渡江 京江春樹隔芊眠,咫尺神靈意惘然。

    青壁近迷山寺雨,綠蓑遙入海人煙。

    江魚水闊難通市,石燕風多不避船。

    我欲然犀照幽隐,夢魂猶自怯潺湲。

     羁緒與留仙 止息知無地,羁孤歎有身。

    貧來真喪我,老至轉随人。

    白雪他山夜,黃梅故國春。

    九關猶踞虎,歲暮共沾巾。

     長懷知己意,觸緒或無端。

    醴去生猶在,绨來叔尚寒。

    我無重暖席,君有未彈冠。

    豈不慰羁寂,終歌《行路難》。

     始興道中 曲江江勢舊回腸,況複秋心對夕陽。

    林氣帶霜猶隐郭,水痕侵岸欲平樯。

    紅蘭解作依人笑,紫桂重飄故國香。

    差幸此邦還有歲,未勞陰雨念南荒。

     紅梅關北葉初飛,九月炎方未授衣。

    隻堠晴江無女浣,荒村獨樹有神依。

    南來郡邑明朝盡,北首風波往事非。

    誰向當時問金鏡,中原盡日走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