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香遙擲傍人嗤。

    此事微茫已十載,瓦礫霜濃猶不改。

    黃州學士今最賢,建植華堂發深慨。

    雪灘釣叟持相聞,意氣難随宿草堙。

    請看奇士侯芭識,那可悠悠與俗論。

    太息風煙回钜鹿,絕巘茅齋蔽荒竹。

    寂寞婁江一片雲,年年飛傍太行麓。

     遊虎跑泉寺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谿谷。

    藍輿過寺門,石骨亂飛瀑。

    跨澗飲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鱗戲碧波,翠藓上斑竹。

    绀殿俯冬青,齊奉古天竺。

    攜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遊,葛巾連野服。

    引瓷夜月涼,樹下《茶經》續。

    甘冽賽中泠,七碗驅煩濁。

    餘亦挂詩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鑒彼須眉綠。

     曉發衢州 曉月催征棹,溪喧浪不平。

    霧籠岚變幻,灘急水縱橫。

    曲岸蒼煙黑,遙山堠火明。

    短篷孤枕上,一夢覺鷗輕。

     九日同晉江黃俞邰會稽羅宏載牂牁江辰六黃山江夢得黑窯廠登高歸飲夢得寓齋同賦 眼前好景重陽節,羸馬難尋郭隗台。

    碣石晴雲宮樹迥,燕山積翠鳳城開。

    深杯坐惜持螯會,短發羞稱獻賦才。

    歸步天街涼似水,月明清露滿高槐。

     孟冬五日偕宮聲舟次頌嘉暨家勝力兄集石林寓齋小飲限鞠字韻 微霜薄庭除,晴霧籠朝旭。

    寒鴉過苑牆,朝罷相休沐。

    閤戶秘珠宮,怪鸱吓鹙鵚。

    殘碑卧牆陰,落葉疑邃谷。

    索米恒苦饑,誰人解幽獨。

    好友急相招,得飲快所欲。

    亟命巾車來,入門把叢菊。

    棐幾竹榻邊,茶铛湘簾曲。

    圖史架上陳,差強牛背讀。

    賦字怕生疏,詩句嫌慣熟。

    雅志薄《風》《騷》,高懷洗龌龊。

    同時三四人,相對無拘束。

    嘉殽薦五簋,家釀傾十斛。

    據案奪枭盧,葛巾不用漉。

    錢子發雄談,慷慨慚離築。

    曹公氣疏闊,為我豁煩促。

    橫槊仍賦詩,哀音比戛玉。

    狂态遜汪倫,蝥弧共争逐。

    論文口诙嘲,白眼笑家督。

    主人喬石林,頹然惟扪腹。

    新月挂銀鈎,垂簾燒短燭。

    街鼓正紞紞,猶覓觥船覆。

    潦倒步前楹,歸路嗤僮仆。

    萬事等浮雲,世情嗟轉毂。

    不飲竟何為,雙鬓豈終綠。

     憶昔行送江辰六之任益陽兼柬羅宏載 憶昔征車來紫陌,與君同作長安客。

    把臂相歡意颠倒,蕭寺逢迎無促戚。

    朱提賜出天府金,日飽太倉米一粒。

    江東羅髯氣正豪,擊缽聯吟醉書壁。

    臘殘凍雪澆濁醪,袖出黃柑手親擘。

    明年獻賦太和殿,而我三人同載筆。

    我誠忝竊君拂衣,此心原不負車笠。

    羅髯參幕去熊湘,時宏載入韓撫軍幕。

    君向酒垆還岸帻。

    每逢得失話升沈,襟期磊落開胸臆。

    目今滇黔将蕩平,聖主求賢方側席。

    急須循吏撫殘黎,君幸彈冠仍捧檄。

    黃陵苦竹煙雨深,稍喜年來烽火熄。

    桃花江岸子規啼,馴雉朝飛藏秀麥。

    問俗重尋嶽麓碑,行春遙過賈生宅。

    且從宓子事彈琴,漫學陶潛歸種秫。

    君才于世無不宜,治行終當推第一。

    奏最何勞歲月深,行見鋒車早晚出。

    傥從君府遇羅髯,為道相思憶疇昔。

     登舟鳳樓和楊鐵崖原韻樓在上海縣東北天妃宮,宋鹹淳中建,後毀明萬曆間。

    裡人秦侍禦嘉楫擴城樓為之。

     危樓千尺傍雲梯,簾卷晴空雉堞齊。

    丹鳳朝飛銀漢接,蒼鲸夜吼海天低。

    潮聲欲落青鸾杳,樹色全荒杜宇啼。

    笑問三姑尋弱水,長川東注幾曾西。

     夾江 夾束江逾急,沙圍殘堞存。

    林深虎多迹,山冷翠當門。

    野樹重遮塢,泉流曲抱村。

    孤舟一線入,岚氣變朝昏。

     沈筠 沈筠,字開平,仁和人。

    康熙己未進士,改庶吉士。

    是歲召試博學鴻詞,授編修。

    有《鬥虹集》。

     送趙恒夫司榷邗關 含香建禮識英名,禮榷新持使節行。

    薊北暫移琴鶴去,竹西長聽管弦聲。

    從教筐篚登天府,自有文章繼漢京。

    最羨風流官閣底,梅花一樹賦初成。

     範必英 範必英,原名雲威,字龍仙,一字秀實,号伏庵,長洲人。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

     湖浦 晚步已窮雲水地,何人小築傍湖陰。

    穿村正喜迎楓葉,問菊翻成到竹林。

    隔浦山低嫌浪闊,遠帆風定覺秋深。

    緣知落日堪乘興,少伯扁舟未可尋。

     崔如嶽 崔如嶽,字宗五,号雪峰,獲鹿人。

    康熙乙卯舉人。

    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

     省耕詩 聖主重民事,農官占歲祥。

    蒼龍舒異瑞,朱鳥煥春陽。

    南畝青旗燦,東方紫氣昌。

    民間舒疾苦,天上沛恩光。

    雨露沾人普,乾坤福物長。

    旋生歡忭色,頓覺耔耘忙。

    耕九無他慮,餘三有積倉。

    闾閻聞舞蹈,俯仰頌虞唐。

    百二邦畿重,十千編戶強。

    绀轅輸玉粒,黛耜壯金湯。

    督稼資軍實,省耕籌歲荒。

    鳥含佳種至,雲拂野花香。

    秀草随時發,嘉禾與日芳。

    四郊歌幹止,九土荷安康。

    草野勤劬笃,仁君愛育彰。

    蠲租欣曠典,履畝賦新章。

    慶集丹霞迥,風和玉辇翔。

    千官羅淑景,多士詠思皇。

    秉耒田家子,橫經稽古郎。

    為傳天子意,抒悃矢赓揚。

     張鴻烈 張鴻烈,字毅文,江南山陽人。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曆官大理寺副。

     月夜抵富陽 涼飔吹布帆,新月映遐浦。

    崖谷杳蒼翠,蕭條肅孤旅。

    林暝樵火微,江靜山容古。

    才曆漁浦潭,忽到富春渚。

    客懷正紛錯,肆矚久延伫。

    惜哉孫伯符,霸業歸何所。

     方象瑛 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人。

    康熙丁未進士,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編修。

    有《健松齋集》。

     龍洞背 神龍穿石飛,洞壑晝常晦。

    人乃捷于龍,盤旋出龍背。

    蹑衣入重雲,勢與風雨會。

    危崖千萬狀,不知始何代。

    突兀浮圖高,縱橫屏幛大。

    鱗鬛樹幹章,泉流吐飛沫。

    下注不測溪,沈沈氣冥昧。

    傥燃牛渚犀,百靈宛然在。

    羌山多靈奇,策名此為最。

    何必禦風行,曠然天地外。

     七盤關 雞頭關前七盤嶺,蚓曲蛇蟠才見頂。

    氐中又複度七盤,诘屈纡回勢相引。

    層崖邃谷路轉通,拾級忽見雲霞空。

    卻怪頂觸前人趾,不知舉膝當心胸。

    甯心息魄詫奇絕,萬裡山川風氣别。

    一關中斷隴蜀分,羌笛渝歌乍相接。

    遙望川巴萬點明,白雲紫霧還縱橫。

    鱗鱗仿佛峨眉雪,不知何處錦官城。

    北望京華南望越,懷人兩地情偏切。

    今朝身入大荒西,涼風古驿中秋月。

     李澄中 李澄中,字渭清,号漁村,又号雷田,諸城人。

    康熙壬子拔貢。

    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曆官侍讀。

    有《卧象山房集》。

     送宋稚恭省觐歸淮南 秋風塞外來,吹我燕山樹。

    草色青以蒼,中有還鄉路。

    昨歲京洛塵,與君始相遇。

    抗懷見古人,論文表情愫。

    行世互箴規,常恐多謬誤。

    脂車感明發,告别一何遽。

    君有垂白親,倚闾愁日暮。

    人生天地間,孝友非細故。

    挽綏即送行,欲去屢回顧。

    去去感人情,壯年乃孺慕。

     自栗子關十裡至回龍閣遇雨作 谷口自诘曲,關勢何嵸。

    十步九回折,磴道連蒼穹。

    雜樹澗忽滿,幽樛青濛濛。

    數折至絕頂,開阖無始終。

    下見沅江水,沿洄循谷中。

    鳥道挂一線,下上如蠶叢。

    輿人聲号呼,側足臨蛟宮。

    十裡見傑閣,回龍盤虛空。

    秋色昨夜至,飒沓來長風。

    關門飛急雨,濺沫懸玉虹。

    咫尺路已絕,豁達山岩通。

    歇馬投古驿,解衣聞秋蟲。

     與齊貞吉家德公伯含卧衡飲祖家園水亭以心遠地自偏為韻 京洛多缁塵,一水忽無地。

    雲構俯澄瀾,助我濠濮意。

    微風散淪漪,修鱗躍荷芰。

    安得木蘭舟,陶然成獨醉。

    倚檻望西山,夕陽落空翠。

     初晴張蓬海石門兄弟過荷堤 遠來踏草煙,須眉帶秋色。

    村村改舊容,始知風雨力。

    俯仰剩此亭,高天為我德。

    殘荷挺孤房,柳靜溪光直。

    稼穑乃民命,豐歉在頃刻。

    君聽寒蟬聲,已為霜露得。

     仗劍行 男兒萬事在懷抱,行年四十恥言老。

    腰間劍珮七寶裝,辭家東出漁陽道。

    漁陽少年多不平,寶劍化作蒼龍精。

    出匣霜風動鱗甲,黃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