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上谒,羁邸夜班荊。
續燭探行笥,聯床敞外楹。
年華窮不減,日錄老逾精。
先生時成《日知錄》若幹卷。
恨失登山約,嗟為抱甕貞。
徘徊違魯赙,劉六茹新故,未能往吊。
邂逅合秦筝。
鄉人閻天木以事滞山左。
閣彷滄溟峻,泉憐趵突清。
趵突泉東有白雪樓。
狂濤終砥柱,直道益峥嵘。
旅食悲寒及,歸舟阻潦盈。
依然垂橐去,率爾采薪嬰。
左次才彌拙,西還意若酲。
貧非荒竹徑,渴豈慕金莖。
急難睽良友,端居惕遠征。
寸心如濩落,中夜幾屏營。
自得分魚素,空教怨鹿蘋。
川原仍獨往,伏臘互相衡。
甫定他鄉榻,俄從上日觥。
先生以二月朔至。
好音随杖屦,佳會足公卿。
律轉堅冰解,春回早卉榮。
斂才期近物,逃俗勵修名。
忽複追鞭弭,還來過帝京。
每詢邙邑樹,誰薦寝園櫻。
時在清明。
進履耽逢石,将詩悚報瓊。
雍田關華好,為耦待躬耕。
時先生與無異有華山蔔築之約。
酬程五周量 夙昔傾程蓋,乾坤判楚才。
時屈翁山寓程宅。
迷方良夜雨,薄祿故人杯。
旅舍逢湯沐,離宮入草萊。
前秋合歡扇,一傍月明開。
潼關 雲薄關門紫氣長,帝樞曾此撼岩疆。
河經百二開天地,華枕西南鎖雍涼。
戍火忽移函谷月,征車多帶灞亭霜。
舊京蕭索垂千載,飛挽何繇接巨航。
望嶽 太華三峰列峻屏,晴霄飛翠下空溟。
曉雲東抱關河紫,秋色西來天地青。
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
亂餘林壑懷遺客,缥缈幽栖賦采苓。
贈高大扶南 大雪同辭漢苑鐘,微霜已帶楚天松。
長臨玉樹憐車騎,獨傍青雲美仲容。
雨散遠林明薜■,江高秋水縱魚龍。
促裝聯榻經寒夕,春酒杯浮琥珀濃。
高歌行寄程穆倩。
江城正月黃鳥鳴,有客清晨呼柴荊。
相見乃吾故人子,朗如瓊樹玉山行。
别時五尺今八尺,三載騰骧遊公卿。
長跪起居動有禮,藻華丹篆輝前楹。
我亦再拜讀來劄,高江波濤同激發。
自雲流寓老益困,中複采薪相摩戛。
鹽澤汗血反蹉跎,魯門鶢鶋誰識察。
忍餓恥為稻粱計,哀鳴徒仰霄漢刷。
往者邗溝嗟賃舂,豪家睨視薄其傭。
陋巷經旬覆土锉,僧寮伏枕餐新松。
解質未敢惜長劍,尫羸無時違短筇。
形隻影孤窮安詣,獨君橋梓數過從。
君有長歌二千字,兩京闆蕩須臾事。
《薤露》傷逝足慷慨,青蠅惡讒橫涕泗。
光芒遄飛遑停吟,徵羽數變始滿志。
太和協律迥奇絕,長慶尚書何縱恣。
昔君早與吳橋遊,漳海清江俊及流。
回首太阿倒奄豎,蔓延關雒啼鸺鹠。
九鼎卒移朋黨禍,微霜深中杞人憂。
禮失在野此最近,詩亡于近将焉求。
晚年骀蕩竹西久,高卧何如鹿皮叟。
時湛彩筆拂雲煙,遍搜遺文盡蝌蚪。
大镛石鼓忽同幾,犀劍環刀常在肘。
籀書颉迹出争持,丞相中郎藉不朽。
琳琅徑寸輕千缗,約取猶難庇汝身。
貴戚當前況辭謝,貧交接踵如飲醇。
未攜一絲坐相索,傾帙堆案皆所珍。
豈但室中生交谪,鄰翁竊笑童仆嗔。
薄俗逐聲實康瓠,黃鐘遺棄人罕顧。
山陽遂以工鍛聞,正字終須碎琴去。
滄洲躊躇獨往願,白發磬折諸侯路。
北眺故園隴樹深,東來春水江花暮。
卻送之子江之隅,輕舟漾日歸東吳。
内省殊慚報瓊玖,相思且欲淩碧蕪。
夙知用拙見天性,何必雕蟲非壯夫。
片帆若訪曹秀水,為道蒼生望重蘇。
答友見錫鬯垂示山左見懷之篇 燕市陳情客未還,故人相見慰愁顔。
曾遲劍舄京華外,予前歲至京,值錫兄客通州,未及晤。
卻賦榛苓海岱間。
存沒諸公皆斷梗,亂離九塞各嚴關。
尚須前箸呼闾阊,西望白雲何處山。
陳情後投上家高陽相國 聖代垂裳日,宗臣秉軸年。
安危殷獨倚,作述俨相宣。
國體光凝命,家聲協象賢。
謂相國。
先公堂載辟,舊德史争傳。
我李贻谟大,生民肇祀虔。
仙源遙溯隴,望族久推燕。
履傍星辰切。
膏蒙雨露偏。
沛豐原近漢,韋杜并依天。
奮翮郎山迥,濡毫易水妍。
雅音兼宕激,經術飽騰穿。
制策留深殿,圖書賜秘篇。
然藜堪炳閣,發箧似流泉。
屢冠清班采,平登上相躔。
黑頭人競識,黃發卷彌堅。
正色群僚右,和衷獨座邊。
雍容瞻物表,敏捷洞幾先。
左序鐘初徹,東方旭未延。
極宸森列仗,阊阖靜鳴鞭。
特诏趨承謹,當時應對專。
至尊頻造膝,長日數移廛。
漸睹皇威霁,難聞密語懸。
輸誠通肺腑,布澤滿陬埏。
往聚黔池甲,俄高楚塞煙。
飛輸連棧騎,鏟障截江船。
駭落狂濤莽,歡來急羽骈。
奔猿甯假木,涸鲋已盈筌。
勝算揮師次,英謀授廟堧。
那須名出己,真少議随肩。
惠洽雕題外,功論汗馬前。
珥貂開七葉,端珮領三蟬。
粵徼遲湮壘,滇陰且控弦。
敢求湯沐暇,遑恤鬓絲鮮。
讬契孚魚水,赓歌靖铠鋋。
剛逢戎事肅,早覺聘車聯。
小子何能賦,愁吟亦可憐。
總知窮自悔,奚補壯多愆。
夙譽饒虛竊,佥詢欻謬然。
苦辭明發駕,終挾遠遊氈。
勢迫違慈母,途歧戀别筵。
雪霜身契闊,河海淚潺湲。
卸橐秋将暮,居亭地屢遷。
炎晖行處猛,夕月幾回圓。
抱病仍趨阙,臨軒勉受箋。
濫分倉庾米,叨給度支錢。
睿藻雖同及,溫綸乃下诠。
爰忘蓬戶陋,竟備石渠員。
乞養要無已,孤恩信有焉。
回頭雙華阻,舉目五雲連。
所恃萦瓜瓞,還勞芘葛綿。
恭期緻堯舜,錫類許矜全。
邊上 蕭關城堞望中分,鹿苑幹戈道上聞。
野霁卷蘆吹白日,霜清驅馬下黃雲。
征西盡撤三千戍,鎮朔遙歸十萬軍。
誰抱遺弓攀鶴表,賜冠空滿群。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書相聞即遣使起居奉詩 澗樹東連嶽樹深,先生前寓華陰。
相思北接太行岑。
《蒹葭》傥觸居關興,《蟋蟀》偏工入冀吟。
世易繁霜應有道。
天留碩果定何心。
晨星落落長蒿目,忍使尋盟負斷金。
王路風流缟帶長,霸圖聊讬晉初鄉。
遺音西國思千裡,老眼中原淚數行。
春逼夢随池草綠,臘殘清引閣梅芳。
曾論徽祀虛笾豆,許傍新宮自築堂。
先生有約,居雲台觀朱子祠内。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門寂寞畫長扃。
古人何可欺毛義,吾道将無愧管甯。
豳俗好風吹舉趾,漢時明月照傳經。
鳴車整旆西歸日,戶外寒融柳色青。
題無異先生顧廬 學易中年自結廬,衡門忽系遠遊車。
雙飛遂合延津劍,萬卷同歸遯世書。
逝水難留清漢老,名山忍對白蓮蔬。
還因適館移新額,淚灑西州寓目初。
呈希制軍 使相分符十二州,明公賜履冠諸侯。
天包涼益開東井,地跨關河領上遊。
寒谷春生吹律遍,野航時帶霁晖流。
躬耕久自耽林壑,望歲頻書大有秋。
秦松齡 秦松齡,字留仙,号對岩,無錫人。
順治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讨,罷歸。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複授檢讨,曆官谕德。
有《蒼岘山人集》。
送汪苕文入都時谪兵馬司指揮 省郎聞命返長安,春色鄉關曉尚寒。
辇下故人誰左掖,東吳名士半南冠。
豈緣罪累甘三黜,莫以詩篇傲一官。
我亦如君不得意,離筵落日酒杯寬。
悟石軒玩月 高閣中夜坐,攬此山上月。
目盡意未已,移步向林樾。
碧草色欲無,朱華影俱白。
微火出上方,清風吹片石。
人語漸不聞,吾心共幽阒。
靜理常在山,浮生喜為客。
清光永若茲,芳菲有消歇。
恭紀世祖皇帝遺事 千騎傳呼簇玉鞍,平明西苑朔風寒。
合圍親射雙雕落,不許降王仰面看。
離宮閱武及初冬,清問還聞下九重。
閩粵軍輸憂告匮,親将節省命司農。
封章夕奏早批朱,清畫譚經到日晡。
講幄新移弘德殿,天人稱絕董江都。
禦筆锺王歎逼真,不将戈法借儒臣。
親摹文敏書千幅,小玺朱鈴掌内人。
桃源澗 斜陽歸曲澗,薜荔暗風吹。
古墓人行少,深山葉落遲。
看雲心不動,愛石坐常移。
去住成今古,寒林應未知。
錢礎日先生同吳門程彥明小飲齋中各以詩贈用韻奉答 輕風梅柳暗相催,客到荒除破石笞。
此日一尊逢暮雨,頻年雙淚對花開。
空堂木榻披書坐,春水蘭舟問字來。
镫火嚴城知不禁,須教明月照深杯。
泊青浦 過眼青山失,停桡落葉聞。
漁镫明夕浦,野鹜劃寒雲。
水氣狐城合,人煙斷岸分。
不成尊酒興,歸思竟紛紛。
族祖按察公署中泠然亭小飲 暫作南州客,招攜在綠池。
鄉心鐘度晚,官閣雨來遲。
靜理風塵得,孤懷骨肉知。
濃陰終日語,卻似在家時。
肥遯懷徐孺,卑栖憶子真。
可知同醉客,半是倦遊人。
乍拂簾旌燕,将歸江渚身。
持尊向長者,辛苦涉通津。
秋水閣 山閣坐知久,愛看秋水清。
萍開孤鶴過,蓮墜小魚争。
回合深林碧,微添落照明。
未窮莊叟理,圓對愧吾生。
支泉 不自藏深谷,因人度郁盤。
映空仍皎潔,潤物恐艱難。
林影依山折,溪聲挾雨寒。
那知流遠近,還作二泉看。
過岱下阻雪不得登 雪色凝空路百盤,十年三過一登難。
驽骀那複勝鞿靮,後鹘何當借羽翰。
漢畤秦碑思帝子,金函玉檢記祠官。
誰知泰岱春晴望,轉作峨嵋天半看。
續和唐人惠山詩 出郭見山色,日夕一青蒼。
清泉來玉洞,更上漪瀾堂。
绠汲無寒暑,冠蓋紛遊翔。
沾灑若春雪,岩石生幽光。
始知耳目異,旋覺心脾香。
濟物固其性,塵垢能相忘。
春風吹山麓,回塘集遊人。
山容自終古,物情時與新。
草木何華滋,水石亦粼粼。
羅绮照樓閣,白日凝香塵。
夕磬下林杪,翠羽歸青旻。
此時幽居者,蕭然絕比鄰。
白鶴來何方,草堂多深樾。
清唳時一聞,林巒自杳絕。
水檻開素書,坐看暮雲滅。
石磴落紅滿,山頭吐明月。
風籁一壑清,道心中夜發。
莫使花盡掃,高人有車轍。
寒女歎 賣去結綠珠,獨上流黃機。
織成雙鴛錦,誰家作舞衣。
镫火半明滅,停梭聞歎聲。
誰知蓬鬓影,舊日亦傾城。
周清原 周清原,字浣初,一字雅楫,号且樸,又号蓉湖,武進人。
監生。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官至工部侍郎。
有《司空遺集》。
康熙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賜宴瀛台兼頒彩币蓮藕恭紀百韻 上苑依丹禁,秋光燦禦筵。
恭逢宸宴日,慶溢太平年。
池柳籠初旭,宮槐散曉煙。
津梁銀漢近,台殿翠微連。
共喜君恩召,遙随中使傳。
濟跄臨水檻,覽眺坐樓船。
漸覺蘭桡動,渾疑錦纜牽。
波明浮采鹢,槎汎挾飛仙。
樯轉文
續燭探行笥,聯床敞外楹。
年華窮不減,日錄老逾精。
先生時成《日知錄》若幹卷。
恨失登山約,嗟為抱甕貞。
徘徊違魯赙,劉六茹新故,未能往吊。
邂逅合秦筝。
鄉人閻天木以事滞山左。
閣彷滄溟峻,泉憐趵突清。
趵突泉東有白雪樓。
狂濤終砥柱,直道益峥嵘。
旅食悲寒及,歸舟阻潦盈。
依然垂橐去,率爾采薪嬰。
左次才彌拙,西還意若酲。
貧非荒竹徑,渴豈慕金莖。
急難睽良友,端居惕遠征。
寸心如濩落,中夜幾屏營。
自得分魚素,空教怨鹿蘋。
川原仍獨往,伏臘互相衡。
甫定他鄉榻,俄從上日觥。
先生以二月朔至。
好音随杖屦,佳會足公卿。
律轉堅冰解,春回早卉榮。
斂才期近物,逃俗勵修名。
忽複追鞭弭,還來過帝京。
每詢邙邑樹,誰薦寝園櫻。
時在清明。
進履耽逢石,将詩悚報瓊。
雍田關華好,為耦待躬耕。
時先生與無異有華山蔔築之約。
酬程五周量 夙昔傾程蓋,乾坤判楚才。
時屈翁山寓程宅。
迷方良夜雨,薄祿故人杯。
旅舍逢湯沐,離宮入草萊。
前秋合歡扇,一傍月明開。
潼關 雲薄關門紫氣長,帝樞曾此撼岩疆。
河經百二開天地,華枕西南鎖雍涼。
戍火忽移函谷月,征車多帶灞亭霜。
舊京蕭索垂千載,飛挽何繇接巨航。
望嶽 太華三峰列峻屏,晴霄飛翠下空溟。
曉雲東抱關河紫,秋色西來天地青。
玉女盆中寒落黛,仙人掌上接明星。
亂餘林壑懷遺客,缥缈幽栖賦采苓。
贈高大扶南 大雪同辭漢苑鐘,微霜已帶楚天松。
長臨玉樹憐車騎,獨傍青雲美仲容。
雨散遠林明薜■,江高秋水縱魚龍。
促裝聯榻經寒夕,春酒杯浮琥珀濃。
高歌行寄程穆倩。
江城正月黃鳥鳴,有客清晨呼柴荊。
相見乃吾故人子,朗如瓊樹玉山行。
别時五尺今八尺,三載騰骧遊公卿。
長跪起居動有禮,藻華丹篆輝前楹。
我亦再拜讀來劄,高江波濤同激發。
自雲流寓老益困,中複采薪相摩戛。
鹽澤汗血反蹉跎,魯門鶢鶋誰識察。
忍餓恥為稻粱計,哀鳴徒仰霄漢刷。
往者邗溝嗟賃舂,豪家睨視薄其傭。
陋巷經旬覆土锉,僧寮伏枕餐新松。
解質未敢惜長劍,尫羸無時違短筇。
形隻影孤窮安詣,獨君橋梓數過從。
君有長歌二千字,兩京闆蕩須臾事。
《薤露》傷逝足慷慨,青蠅惡讒橫涕泗。
光芒遄飛遑停吟,徵羽數變始滿志。
太和協律迥奇絕,長慶尚書何縱恣。
昔君早與吳橋遊,漳海清江俊及流。
回首太阿倒奄豎,蔓延關雒啼鸺鹠。
九鼎卒移朋黨禍,微霜深中杞人憂。
禮失在野此最近,詩亡于近将焉求。
晚年骀蕩竹西久,高卧何如鹿皮叟。
時湛彩筆拂雲煙,遍搜遺文盡蝌蚪。
大镛石鼓忽同幾,犀劍環刀常在肘。
籀書颉迹出争持,丞相中郎藉不朽。
琳琅徑寸輕千缗,約取猶難庇汝身。
貴戚當前況辭謝,貧交接踵如飲醇。
未攜一絲坐相索,傾帙堆案皆所珍。
豈但室中生交谪,鄰翁竊笑童仆嗔。
薄俗逐聲實康瓠,黃鐘遺棄人罕顧。
山陽遂以工鍛聞,正字終須碎琴去。
滄洲躊躇獨往願,白發磬折諸侯路。
北眺故園隴樹深,東來春水江花暮。
卻送之子江之隅,輕舟漾日歸東吳。
内省殊慚報瓊玖,相思且欲淩碧蕪。
夙知用拙見天性,何必雕蟲非壯夫。
片帆若訪曹秀水,為道蒼生望重蘇。
答友見錫鬯垂示山左見懷之篇 燕市陳情客未還,故人相見慰愁顔。
曾遲劍舄京華外,予前歲至京,值錫兄客通州,未及晤。
卻賦榛苓海岱間。
存沒諸公皆斷梗,亂離九塞各嚴關。
尚須前箸呼闾阊,西望白雲何處山。
陳情後投上家高陽相國 聖代垂裳日,宗臣秉軸年。
安危殷獨倚,作述俨相宣。
國體光凝命,家聲協象賢。
謂相國。
先公堂載辟,舊德史争傳。
我李贻谟大,生民肇祀虔。
仙源遙溯隴,望族久推燕。
履傍星辰切。
膏蒙雨露偏。
沛豐原近漢,韋杜并依天。
奮翮郎山迥,濡毫易水妍。
雅音兼宕激,經術飽騰穿。
制策留深殿,圖書賜秘篇。
然藜堪炳閣,發箧似流泉。
屢冠清班采,平登上相躔。
黑頭人競識,黃發卷彌堅。
正色群僚右,和衷獨座邊。
雍容瞻物表,敏捷洞幾先。
左序鐘初徹,東方旭未延。
極宸森列仗,阊阖靜鳴鞭。
特诏趨承謹,當時應對專。
至尊頻造膝,長日數移廛。
漸睹皇威霁,難聞密語懸。
輸誠通肺腑,布澤滿陬埏。
往聚黔池甲,俄高楚塞煙。
飛輸連棧騎,鏟障截江船。
駭落狂濤莽,歡來急羽骈。
奔猿甯假木,涸鲋已盈筌。
勝算揮師次,英謀授廟堧。
那須名出己,真少議随肩。
惠洽雕題外,功論汗馬前。
珥貂開七葉,端珮領三蟬。
粵徼遲湮壘,滇陰且控弦。
敢求湯沐暇,遑恤鬓絲鮮。
讬契孚魚水,赓歌靖铠鋋。
剛逢戎事肅,早覺聘車聯。
小子何能賦,愁吟亦可憐。
總知窮自悔,奚補壯多愆。
夙譽饒虛竊,佥詢欻謬然。
苦辭明發駕,終挾遠遊氈。
勢迫違慈母,途歧戀别筵。
雪霜身契闊,河海淚潺湲。
卸橐秋将暮,居亭地屢遷。
炎晖行處猛,夕月幾回圓。
抱病仍趨阙,臨軒勉受箋。
濫分倉庾米,叨給度支錢。
睿藻雖同及,溫綸乃下诠。
爰忘蓬戶陋,竟備石渠員。
乞養要無已,孤恩信有焉。
回頭雙華阻,舉目五雲連。
所恃萦瓜瓞,還勞芘葛綿。
恭期緻堯舜,錫類許矜全。
邊上 蕭關城堞望中分,鹿苑幹戈道上聞。
野霁卷蘆吹白日,霜清驅馬下黃雲。
征西盡撤三千戍,鎮朔遙歸十萬軍。
誰抱遺弓攀鶴表,賜冠空滿群。
亭林先生寓曲沃卧病小愈走書相聞即遣使起居奉詩 澗樹東連嶽樹深,先生前寓華陰。
相思北接太行岑。
《蒹葭》傥觸居關興,《蟋蟀》偏工入冀吟。
世易繁霜應有道。
天留碩果定何心。
晨星落落長蒿目,忍使尋盟負斷金。
王路風流缟帶長,霸圖聊讬晉初鄉。
遺音西國思千裡,老眼中原淚數行。
春逼夢随池草綠,臘殘清引閣梅芳。
曾論徽祀虛笾豆,許傍新宮自築堂。
先生有約,居雲台觀朱子祠内。
五十知非似醉醒,柴門寂寞畫長扃。
古人何可欺毛義,吾道将無愧管甯。
豳俗好風吹舉趾,漢時明月照傳經。
鳴車整旆西歸日,戶外寒融柳色青。
題無異先生顧廬 學易中年自結廬,衡門忽系遠遊車。
雙飛遂合延津劍,萬卷同歸遯世書。
逝水難留清漢老,名山忍對白蓮蔬。
還因適館移新額,淚灑西州寓目初。
呈希制軍 使相分符十二州,明公賜履冠諸侯。
天包涼益開東井,地跨關河領上遊。
寒谷春生吹律遍,野航時帶霁晖流。
躬耕久自耽林壑,望歲頻書大有秋。
秦松齡 秦松齡,字留仙,号對岩,無錫人。
順治乙未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讨,罷歸。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複授檢讨,曆官谕德。
有《蒼岘山人集》。
送汪苕文入都時谪兵馬司指揮 省郎聞命返長安,春色鄉關曉尚寒。
辇下故人誰左掖,東吳名士半南冠。
豈緣罪累甘三黜,莫以詩篇傲一官。
我亦如君不得意,離筵落日酒杯寬。
悟石軒玩月 高閣中夜坐,攬此山上月。
目盡意未已,移步向林樾。
碧草色欲無,朱華影俱白。
微火出上方,清風吹片石。
人語漸不聞,吾心共幽阒。
靜理常在山,浮生喜為客。
清光永若茲,芳菲有消歇。
恭紀世祖皇帝遺事 千騎傳呼簇玉鞍,平明西苑朔風寒。
合圍親射雙雕落,不許降王仰面看。
離宮閱武及初冬,清問還聞下九重。
閩粵軍輸憂告匮,親将節省命司農。
封章夕奏早批朱,清畫譚經到日晡。
講幄新移弘德殿,天人稱絕董江都。
禦筆锺王歎逼真,不将戈法借儒臣。
親摹文敏書千幅,小玺朱鈴掌内人。
桃源澗 斜陽歸曲澗,薜荔暗風吹。
古墓人行少,深山葉落遲。
看雲心不動,愛石坐常移。
去住成今古,寒林應未知。
錢礎日先生同吳門程彥明小飲齋中各以詩贈用韻奉答 輕風梅柳暗相催,客到荒除破石笞。
此日一尊逢暮雨,頻年雙淚對花開。
空堂木榻披書坐,春水蘭舟問字來。
镫火嚴城知不禁,須教明月照深杯。
泊青浦 過眼青山失,停桡落葉聞。
漁镫明夕浦,野鹜劃寒雲。
水氣狐城合,人煙斷岸分。
不成尊酒興,歸思竟紛紛。
族祖按察公署中泠然亭小飲 暫作南州客,招攜在綠池。
鄉心鐘度晚,官閣雨來遲。
靜理風塵得,孤懷骨肉知。
濃陰終日語,卻似在家時。
肥遯懷徐孺,卑栖憶子真。
可知同醉客,半是倦遊人。
乍拂簾旌燕,将歸江渚身。
持尊向長者,辛苦涉通津。
秋水閣 山閣坐知久,愛看秋水清。
萍開孤鶴過,蓮墜小魚争。
回合深林碧,微添落照明。
未窮莊叟理,圓對愧吾生。
支泉 不自藏深谷,因人度郁盤。
映空仍皎潔,潤物恐艱難。
林影依山折,溪聲挾雨寒。
那知流遠近,還作二泉看。
過岱下阻雪不得登 雪色凝空路百盤,十年三過一登難。
驽骀那複勝鞿靮,後鹘何當借羽翰。
漢畤秦碑思帝子,金函玉檢記祠官。
誰知泰岱春晴望,轉作峨嵋天半看。
續和唐人惠山詩 出郭見山色,日夕一青蒼。
清泉來玉洞,更上漪瀾堂。
绠汲無寒暑,冠蓋紛遊翔。
沾灑若春雪,岩石生幽光。
始知耳目異,旋覺心脾香。
濟物固其性,塵垢能相忘。
春風吹山麓,回塘集遊人。
山容自終古,物情時與新。
草木何華滋,水石亦粼粼。
羅绮照樓閣,白日凝香塵。
夕磬下林杪,翠羽歸青旻。
此時幽居者,蕭然絕比鄰。
白鶴來何方,草堂多深樾。
清唳時一聞,林巒自杳絕。
水檻開素書,坐看暮雲滅。
石磴落紅滿,山頭吐明月。
風籁一壑清,道心中夜發。
莫使花盡掃,高人有車轍。
寒女歎 賣去結綠珠,獨上流黃機。
織成雙鴛錦,誰家作舞衣。
镫火半明滅,停梭聞歎聲。
誰知蓬鬓影,舊日亦傾城。
周清原 周清原,字浣初,一字雅楫,号且樸,又号蓉湖,武進人。
監生。
康熙己未召試博學鴻詞,授檢讨,官至工部侍郎。
有《司空遺集》。
康熙二十年七月二十一日賜宴瀛台兼頒彩币蓮藕恭紀百韻 上苑依丹禁,秋光燦禦筵。
恭逢宸宴日,慶溢太平年。
池柳籠初旭,宮槐散曉煙。
津梁銀漢近,台殿翠微連。
共喜君恩召,遙随中使傳。
濟跄臨水檻,覽眺坐樓船。
漸覺蘭桡動,渾疑錦纜牽。
波明浮采鹢,槎汎挾飛仙。
樯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