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疑雲

關燈
了兩聲,驚動了巧婢小紅,小紅象隻蝴蝶似的從小樓上飛了下來,一問之下,原來是南宮玉在睡覺,那就難怪了。

     主人在睡,怎好打擾? 花三郎不得不要走。

     小紅靈巧會做人,馬上攔住了花三郎,嬌靥上堆的滿是甜笑:“不要緊,您又不是外人,真的走了您,姑娘醒來不罵婢子才怪!” 她連拉帶扯,硬把花三郎請上了小樓。

     剛上得小樓,裡間傳出了南宮玉嬌慵的話聲:“誰在外頭?” 小紅忙應道:“姑娘,是花爺來了。

    ” 隻聽裡間南宮玉輕“哦”一聲,話聲帶着幾許興奮:“請花爺坐會兒,給花爺沏上茶,我馬上出來。

    ” 花三郎不好接話。

     小紅恭應一聲,把花三郎讓坐下,又給花三郎沏好了茶,然後又象隻蝴蝶似的飛進了裡間。

     花三郎獨自靜坐在想,怎麼向南宮玉開口,怎麼問? 他正自腦中盤旋,還沒想出怎麼合适,蘭麝異香微送,南宮玉已帶着小紅袅袅行了出來,娥眉淡掃,薄施脂粉,嬌靥上還透些紅熱,的确是小睡方醒。

     花三郎連忙站起。

     南宮玉微微含笑:“花爺都忙完了。

    ” 好,她倒先提了頭兒。

     花三郎含笑道:“就是因為忙完了,才趕忙來向姑娘道謝!” “道謝?”南宮玉眨動着美目,一臉茫然:“跟我道什麼謝?” “沒有南宮姑娘那張圖,誰也進不了墓道的中樞重地。

    ” “這我就不敢當了,您謝錯了對象,那張圖,是人家沈家後人的。

    ” 說着,兩個人坐了下來。

     “那麼這位沈家後人神通廣大,居然能搬動‘鐵血除奸會’的人假扮掘墓工人。

    ” “‘鐵血除奸會’?什麼是‘鐵血除奸會’?” “是一個武林中的組織,個個忠義豪雄,以保國除奸為己任。

    ” “呃!是一幫江湖莠民。

    ” “不,忠義豪雄。

    ” 南宮玉疑惑地望花三郎:“這我就不懂了” 她等着花三郎接話。

     花三郎不接話反問:“姑娘不懂什麼?” “滿朝文武皆忠良,那來的奸?” 好厲害的南宮玉。

     花三郎也不含糊:“古來任何一個朝代,都難免出幾個奸佞,倘使沒有奸佞,又哪顯得出忠良?” “既然是這樣,那就該是‘鐵血除奸會’本于會旨,激于義憤,助了那位沈家後人一臂之力了。

    ” “實際上‘鐵血除奸會’對那位沈家後人并沒有什麼幫助,倒是助了我花三郎一臂之力。

    ” “呃?這話怎麼說?” “墓中沒見什麼藏寶,花三郎卻破了那幫人的秘密機關!” “圖上标明的有批藏寶,沒進入藏寶地之前,誰又知道那批藏寶已經沒了呢?” 她還是不承認幫了花三郎的忙。

     解釋得非常技巧,而且毫無破綻。

     “這麼說,不是沈家後人跟‘鐵血除奸會’有什麼關系?” “大概不是,既是忠義豪雄,既稱‘鐵血除奸會’,就應以鏟除奸佞、拯國之危、濟人之難為己任。

    ” 花三郎抓住了一絲破綻。

     “這麼說,‘鐵血除奸會’所以助沈家後人一臂之力,并不是單純為沈家後人掘寶了。

    ” “不見得不是,這不也是濟人之難嗎?” “巧的是,正碰上了我破除那秘密機關。

    ” “那恐怕是碰巧了。

    ” 花三郎還待再說。

     南宮玉已搶了先:“對了,提起秘密機關,我想起來了,那到底是處什麼秘密機關呀!怎麼設在人家的祖墳裡?” 南宮玉裝糊塗。

     花三郎隻好慨然相告:“是我們九千歲另外秘密訓練的一幫人,賦予他們的權勢猶在三廠之上。

    ” 南宮玉一驚:“哎喲!您怎麼能您事先知道不知道?” “知道。

    ” 南宮玉一怔,且又一驚:“知道?您,您這不是存心得罪九千歲嗎?” “是這樣!” “是這樣?您怎麼能” “有什麼不能,官場之中,哪有一個不處心積慮鏟除政敵的。

    ” “可是這麼一來,九千歲” “我們在九千歲面前,是事先毫不知情,九千歲當初瞞着三廠,如今他又怎好怪罪這些不知者?” “呃!高明。

    ” “誇獎,更高明的另有其人。

    ” “您是說” “‘鐵血除奸會’的那位會主。

    ” “是麼?” “他幫了我這麼大忙,到如今我連他是誰都不知道,置人于明處,他自己永遠站在暗處,事事可以采取主動,是不是更見高明。

    ” “嘿!聽您這麼一說,我也有點同感。

    ” 花三郎突然問道:“姑娘認識那位沈家後人?” “認識,當然認識,沈家是京裡幾百年的老根兒人家。

    我也在京裡住這麼多年了,怎麼會不認識?” “這麼說,姑娘也見過‘鐵血除奸會’的人了?” 南宮玉搖頭道:“這倒沒有。

    ” 她一口否認,讓花三郎難以問下去。

     “姑娘雖沒見過‘鐵血除奸會’的人,恐怕對花三郎我,已經知道得非常透徹了吧!” 南宮玉嫣然一笑道:“當然,朋友交久了,還能不了解麼?不過這跟‘鐵血除奸會’扯不上什麼關系。

    ” “既是姑娘了解花三郎,又何忍這樣對我?” “我何忍天!我對花爺您怎麼了?” “姑娘” “花爺,我真不懂您何指?” 這位姑娘真行,硬是裝糊塗,而且還裝得極象,錯非花三郎是有把握而來,他一定會懷疑自己是否弄錯了。

     花三郎苦笑一聲道:“姑娘既然實在不懂我說的話何指,那就算了,我剛才跟姑娘所說的任何一句,如今全部收回,全當我沒有說” 南宮玉笑笑截口:“花爺,說出口的話,還能收回麼?” “并不是我要收回,而是姑娘逼我收回。

    ” “我逼花爺收回?這話怎麼說?” “我所說的每一句話,姑娘都不懂,談既談不下去,不收回又如何?” “那麼?”南宮玉含笑道:“花爺為什麼不換換話題,說些我懂的呢?” “姑娘拒人于千裡之外,我還有什麼好說的麼!” “當然有哇,人生在世,日常生活,能談的話題何止一樣,太多了,譬如說,肖姑娘被救出來了” 花三郎截口道:“姑娘怎麼知道,肖嫱被救出來了?” “我是那麼推測,花爺您破了那個地方,為的就是救肖姑娘,如今那個地方已然土崩瓦解,肖姑娘焉有不被救出來的道理?” “姑娘又怎麼能肯定,肖嫱确是被擄了去?” “這是花爺自己當初所作的推測,難道肖姑娘不是被他們擄了去,沒被救出來?難道花爺破那個地方,還有别的目的?” 好厲害的姑娘。

     “不,姑娘料事如神,肖嫱确是他們擄了去,确已被救了出來。

    ” “這就對了,肖姑娘已經被救了出來,我能不能問問花爺,今後有什麼打算麼?” “姑娘何指?” “我是指肖家所以會遭遇到這種變故,主要的是因為乏人照顧,花爺今後對肖姑娘,是不是要” “要”字出口,她就沒再說下去,似乎有意等花三郎接下去。

     花三郎不懂?當然懂,偏他來個不接反問:“是不是要如何?” 南宮玉微一怔,旋即嫣然而笑:“花爺既讓我明說,我也就隻好明說了,我是說,花爺是不是該請我們喝杯喜酒了?” 花三郎淡然一笑道:“我不敢!” 南宮玉微愕道:“不敢!花爺您怕什麼?” 花三郎道:“肖嫱的父親被害了,姑娘可知道?” 南宮玉一雙美目猛然瞪得老大:“真的!” 花三郎道:“這個時候不宜談這個,此其一,我破的那個秘密機關,是九千歲暗自設置的,肖嫱雖救出來了,我卻得罪了九千歲,福禍難蔔,生死不知,怎麼敢談這個,此其二。

    ” 南宮玉嬌靥上流露着悲痛神色,沉默半晌才道:“肖姑娘喪父之痛,是可以想見的,任何人在這時候也不會有心情再談兒女之情,但是九千歲方面,我倒以為花爺不必顧忌。

    ” “呃,請姑娘明教。

    ” “或許花爺早已經想到了,隻要有項剛在,九千歲便拿花爺您無可奈何。

    ” “這種事,項總教習恐怕救不了我。

    ” “九千歲若是有意懲治花爺,花爺您還能到我這兒來做客人?” “隻怕是時辰還沒到啊!” “不,九千歲私自設置這麼一處秘密機關,已經是犯了大忌,一經張揚,三廠便無一可用之人,九千歲他應付項總教習,安撫三廠都唯恐不及,怎麼還敢懲治花爺您?” 花三郎深深看了南宮玉一眼,道:“但願如姑娘所說,花三郎若是能幸保一條性命,一定會感激姑娘!” 南宮玉笑笑道:“當不起,恐怕我已經落人後着了。

    ” 南宮玉裝糊塗,花三郎索性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落人後着了,姑娘是說落誰後着了。

    ” 南宮玉道:“花爺出身武林,當知武林中有這麼一種說法,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山還有一山高,我看事不會有什麼大差錯,但是另有還比南宮玉高明的人在啊!” “我不信還有比姑娘更高明的人。

    ” “事實證明,确有。

    ” 花三郎還待再說。

     南宮玉忽然一轉話鋒:“對了,肖姑娘确是被那幫人擄走的,而那幫人是九千歲秘密訓練的一批,難道說九千歲有假這些人之手,除去肖家父女之心?” “那倒不是。

    ”花三郎隻好實話實說:“而是那幫人的首腦人物,跟肖老有仇,所以劫擄肖家父女,殺害肖老,完全是假公濟私。

    ” 南宮玉輕叫道:“有這種事,肖老又是怎麼跟那首腦人物結怨的?” “那首腦人物名叫陰小春,武林人稱‘散花天女’,當年為替武林除害,肖老曾把她打落斷崖,誰知她竟命大未死!” 他沒有提二哥、二嫂的事。

     南宮玉也沒再問下去,點頭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花三郎目光一凝,逼視南宮玉道:“姑娘,當着你,花三郎說話,可以沒有任何顧慮,你知道我是個幹什麼的,一個人的能力有限,我誠懇的請求支援與合作。

    ” 南宮玉道:“這一點花爺不必有什麼顧慮,有道是,得道多助,隻要花爺您做得對,普天下的英雄豪傑,都會或明或暗的給予花爺幫助的。

    ” “姑娘也願助我一臂之力麼?” “這種事是人人有責的,對不對!” “說的是,那我就先謝謝姑娘了。

    ” “既是做百姓的份内事,我當不起花爺這個‘謝’字。

    ” 花三郎可以說是“乘興而來”,“敗興而去”。

     南宮玉是守口如瓶,絕不漏半點口風。

     當然,花三郎想到了,人家也許有人家不得已的苦衷,即便是明知道華家的三少爺華劍英當面,人家也不能有所承認。

     又坐了一會兒,花三郎告辭走了。

     送走了花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