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虎穴
關燈
小
中
大
泛起了一種異樣感覺。
這種異樣感覺究竟是什麼,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剛拐過肖府門前大街的拐角,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兒攔在身前,眨動着兩眼,望着花三郎:“大叔,您剛從那個大宅院出來。
” “沒錯,我是剛從那個大宅院出來,” “您姓花。
” “沒錯,我姓花。
” “這張字條兒是給您的。
” 小孩兒把張字條兒往花三郎手裡一塞,轉身跑了。
花三郎隻當是韓奎找人來送信兒,告訴他,他父女的去處。
打開字條兒一看,花三郎不由一怔。
署名的不是韓奎,是那個賈玉。
字條兒上,龍飛鳳舞的一筆狂草,人香,連字條兒上都帶着香。
那一筆狂草寫的是:“花下置酒,恭候兄台,賈玉。
” “花下”?“花下”是哪兒? “花下”這個地方并不難找,賈玉是個細心人,就在字條兒的下方,畫的有簡略“地圖”。
“地圖”上有箭頭指路,箭頭的起點是肖府的大門口,經過幾條街道,最後一個箭頭的指處,是一個小方格。
顯然,那就是“花下”的所在地。
花三郎就憑着字條兒下方的“地圖”,找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宅院。
很明顯的,眼前這座宅院,是座荒廢的宅院。
因為它斷壁危垣。
因為它兩扇大門,隻剩下了一扇,那僅有的一扇,油漆剝落,還搖搖欲墜。
這就夠了。
花三郎邁着潇灑步,進了廢園。
前院,房子毀的毀,塌的塌,到處是叢生的雜草,到處是瓦礫。
後院,也有雜草,也有一堆堆的瓦礫,可也有處處的花圃,可也有一應俱全的樓榭亭台。
雖乏人照顧,花兒仍然開得挺好,亭,台,樓,榭仍然還保持着七八分完好。
這才有點“花下”的樣子。
果然,花三郎剛進後院,一縷清音便從那八角小亭後的一處花叢裡響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 花三郎一笑接到:“朋友來了,怎說獨酌。
” 吟聲停住,賈玉并未出現。
花三郎走了過去,繞過那座八角小亭,他看見了。
花間,一座石幾,兩張石凳,幾上,一壺美酒,幾樣精美小菜,賈玉,其人如玉的賈玉,就坐在石幾旁的一張石凳上,目光凝住,嘴角微噙笑意望着花三郎。
花三郎舉手一揖:“閣下陛情美意,花三郎先行謝過。
” 賈玉緩緩站起:“不過半日不見,不過進了一趟肖府,怎麼就嫌得生分了。
” 花三郎道:“不然,這不能叫生分,因為閣下如此周到,很使我心中起了一陣激蕩,不能不謝。
” “呃,你心裡起了什麼激蕩?” “有知友如此,心中焉能不起激蕩。
” “你我不過初交,能稱知交麼?” “知友不必深交,隻一面便生相惜之心也就夠了,若非知交,又豈能擺酒相候。
” 賈玉深深一瞥,那清澈目光中,疾快無比地閃過兩道異采:“你的确會說話,這張嘴也的确具有動人的魔力。
” “皇天後土可鑒,我是句句由衷,字字發自肺腑。
” 賈玉笑了笑,似乎有意改變話題:“我這是不是有點象當年置酒恭候漢壽亭侯斬華雄。
” 花三郎笑道:“閣下這種知友可人,但是花三郎卻不敢上比漢壽亭侯。
” 賈玉一笑擡手,露出的一段手腕晶瑩如玉,較諸女兒家的皓腕,似乎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坐!” 花三郎欣然落座。
賈玉拿起銀壺滿斟兩杯,然後坐下含笑舉杯:“我該敬你一杯,你也應該浮一大白。
” 花三郎舉杯凝目:“容我先問一句,閣下怎麼知道我還能從肖府出來?” 賈玉道:“憑我的眼光,夠麼?” “閣下看重,我深感榮寵,隻是我應該浮一大白……” 賈玉道:“閣下是在這種情形下,唯一能從肖府出來的人,不該浮一大白麼?” 花三郎道:“我該浮一大白,但不是為我能從肖府出來,而是為我能這麼快又見着閣下。
” 他一仰而幹。
賈玉卻停杯未飲,凝目問道:“你這麼願意交我這個朋友,這麼看重我這個朋友?” 花三郎道:“難道閣下不信。
” “那倒不是,而是我想知道為什麼?” 花三郎搖頭道:“我說不上來,如果非要我說不可,隻好委諸一個緣字。
” “你認為你我有緣?” “無緣不可能邂逅,無緣不會再次相逢。
” “如果……你我的緣分,就到這一杯酒為止呢?” 花三郎一整臉色道:“果真如此,花三郎不敢相強,那是蒼天太殘酷,花三郎将引為今生中一大恨事。
” 兩道異采又從賈玉那雙清澈、深邃的眸子裡飛閃而逝,他凝目舉杯:“緣分,冥冥中安排,誰也無法預測,且莫管你我緣分是否就到這杯酒為止,至少眼前這花下相聚,且讓它盡興盡歡,來,喝酒。
” 花三郎自斟一杯,然後舉杯道:“我要喝,也要讓眼前這花下相聚盡興盡歡,但倘若你我的緣分僅止于此,花三郎從今以後,滴酒不沾。
” 賈玉臉上掠過一陣激動神色,沒再說話,舉杯仰幹。
從這杯酒以後,兩個人談的是文學、武功,談的是天文、地理……無所不談,甚至于琴棋書畫詩酒花。
經過這一番傾談,花三郎對這位其人如玉的賈玉,是益發的傾心,益發的相惜。
隻因為,除了武功一途外,這位其人如玉的賈玉,他的腹笥,胸蘊,竟較花三郎毫不遜色,在那琴棋書畫詩酒花上,甚至于比花三郎他還略勝半籌。
這是花三郎生平首遇。
恐怕普天之下,也隻這麼一個。
花三郎他怎不益發傾心,他怎不益發相惜? 但,卻不知賈玉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這杯酒言歡,的确是盡興,盡歡。
最後一杯酒飲下,賈玉臉上帶着丹霞似的酡紅漲了起來,一雙眸子,益發的晶瑩,“酒喝完了,也到了你我該分手的時候……” 花三郎心頭一震,急忙站起:“閣下……” “緣盡與否,誰也不知道,隻緣分未盡,異日定時再相逢,是不!” 花三郎道:“聚散何太匆匆?” “人生本就如此,我有我的事,你也還有你的事,别忘了還有别的朋友等着你,是不?” 花三郎想起了韓奎父女,吸口氣平靜了一下自己,道:“閣下就住在京城裡?” “不必問我的住處,緣分未盡,自有相見時日,倘緣分已盡,你又何必強求。
” 花三郎沒再說話。
賈玉轉身飄然而去,他留給花三郎一份怅惘、一份神秘,還有一份那熟悉的淡淡幽香。
花三郎在這花間,怔立了老半天。
這種異樣感覺究竟是什麼,他自己也說不上來。
剛拐過肖府門前大街的拐角,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孩兒攔在身前,眨動着兩眼,望着花三郎:“大叔,您剛從那個大宅院出來。
” “沒錯,我是剛從那個大宅院出來,” “您姓花。
” “沒錯,我姓花。
” “這張字條兒是給您的。
” 小孩兒把張字條兒往花三郎手裡一塞,轉身跑了。
花三郎隻當是韓奎找人來送信兒,告訴他,他父女的去處。
打開字條兒一看,花三郎不由一怔。
署名的不是韓奎,是那個賈玉。
字條兒上,龍飛鳳舞的一筆狂草,人香,連字條兒上都帶着香。
那一筆狂草寫的是:“花下置酒,恭候兄台,賈玉。
” “花下”?“花下”是哪兒? “花下”這個地方并不難找,賈玉是個細心人,就在字條兒的下方,畫的有簡略“地圖”。
“地圖”上有箭頭指路,箭頭的起點是肖府的大門口,經過幾條街道,最後一個箭頭的指處,是一個小方格。
顯然,那就是“花下”的所在地。
花三郎就憑着字條兒下方的“地圖”,找到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宅院。
很明顯的,眼前這座宅院,是座荒廢的宅院。
因為它斷壁危垣。
因為它兩扇大門,隻剩下了一扇,那僅有的一扇,油漆剝落,還搖搖欲墜。
這就夠了。
花三郎邁着潇灑步,進了廢園。
前院,房子毀的毀,塌的塌,到處是叢生的雜草,到處是瓦礫。
後院,也有雜草,也有一堆堆的瓦礫,可也有處處的花圃,可也有一應俱全的樓榭亭台。
雖乏人照顧,花兒仍然開得挺好,亭,台,樓,榭仍然還保持着七八分完好。
這才有點“花下”的樣子。
果然,花三郎剛進後院,一縷清音便從那八角小亭後的一處花叢裡響起:“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 花三郎一笑接到:“朋友來了,怎說獨酌。
” 吟聲停住,賈玉并未出現。
花三郎走了過去,繞過那座八角小亭,他看見了。
花間,一座石幾,兩張石凳,幾上,一壺美酒,幾樣精美小菜,賈玉,其人如玉的賈玉,就坐在石幾旁的一張石凳上,目光凝住,嘴角微噙笑意望着花三郎。
花三郎舉手一揖:“閣下陛情美意,花三郎先行謝過。
” 賈玉緩緩站起:“不過半日不見,不過進了一趟肖府,怎麼就嫌得生分了。
” 花三郎道:“不然,這不能叫生分,因為閣下如此周到,很使我心中起了一陣激蕩,不能不謝。
” “呃,你心裡起了什麼激蕩?” “有知友如此,心中焉能不起激蕩。
” “你我不過初交,能稱知交麼?” “知友不必深交,隻一面便生相惜之心也就夠了,若非知交,又豈能擺酒相候。
” 賈玉深深一瞥,那清澈目光中,疾快無比地閃過兩道異采:“你的确會說話,這張嘴也的确具有動人的魔力。
” “皇天後土可鑒,我是句句由衷,字字發自肺腑。
” 賈玉笑了笑,似乎有意改變話題:“我這是不是有點象當年置酒恭候漢壽亭侯斬華雄。
” 花三郎笑道:“閣下這種知友可人,但是花三郎卻不敢上比漢壽亭侯。
” 賈玉一笑擡手,露出的一段手腕晶瑩如玉,較諸女兒家的皓腕,似乎猶有過之而無不及:“坐!” 花三郎欣然落座。
賈玉拿起銀壺滿斟兩杯,然後坐下含笑舉杯:“我該敬你一杯,你也應該浮一大白。
” 花三郎舉杯凝目:“容我先問一句,閣下怎麼知道我還能從肖府出來?” 賈玉道:“憑我的眼光,夠麼?” “閣下看重,我深感榮寵,隻是我應該浮一大白……” 賈玉道:“閣下是在這種情形下,唯一能從肖府出來的人,不該浮一大白麼?” 花三郎道:“我該浮一大白,但不是為我能從肖府出來,而是為我能這麼快又見着閣下。
” 他一仰而幹。
賈玉卻停杯未飲,凝目問道:“你這麼願意交我這個朋友,這麼看重我這個朋友?” 花三郎道:“難道閣下不信。
” “那倒不是,而是我想知道為什麼?” 花三郎搖頭道:“我說不上來,如果非要我說不可,隻好委諸一個緣字。
” “你認為你我有緣?” “無緣不可能邂逅,無緣不會再次相逢。
” “如果……你我的緣分,就到這一杯酒為止呢?” 花三郎一整臉色道:“果真如此,花三郎不敢相強,那是蒼天太殘酷,花三郎将引為今生中一大恨事。
” 兩道異采又從賈玉那雙清澈、深邃的眸子裡飛閃而逝,他凝目舉杯:“緣分,冥冥中安排,誰也無法預測,且莫管你我緣分是否就到這杯酒為止,至少眼前這花下相聚,且讓它盡興盡歡,來,喝酒。
” 花三郎自斟一杯,然後舉杯道:“我要喝,也要讓眼前這花下相聚盡興盡歡,但倘若你我的緣分僅止于此,花三郎從今以後,滴酒不沾。
” 賈玉臉上掠過一陣激動神色,沒再說話,舉杯仰幹。
從這杯酒以後,兩個人談的是文學、武功,談的是天文、地理……無所不談,甚至于琴棋書畫詩酒花。
經過這一番傾談,花三郎對這位其人如玉的賈玉,是益發的傾心,益發的相惜。
隻因為,除了武功一途外,這位其人如玉的賈玉,他的腹笥,胸蘊,竟較花三郎毫不遜色,在那琴棋書畫詩酒花上,甚至于比花三郎他還略勝半籌。
這是花三郎生平首遇。
恐怕普天之下,也隻這麼一個。
花三郎他怎不益發傾心,他怎不益發相惜? 但,卻不知賈玉他心裡是怎麼想的。
這杯酒言歡,的确是盡興,盡歡。
最後一杯酒飲下,賈玉臉上帶着丹霞似的酡紅漲了起來,一雙眸子,益發的晶瑩,“酒喝完了,也到了你我該分手的時候……” 花三郎心頭一震,急忙站起:“閣下……” “緣盡與否,誰也不知道,隻緣分未盡,異日定時再相逢,是不!” 花三郎道:“聚散何太匆匆?” “人生本就如此,我有我的事,你也還有你的事,别忘了還有别的朋友等着你,是不?” 花三郎想起了韓奎父女,吸口氣平靜了一下自己,道:“閣下就住在京城裡?” “不必問我的住處,緣分未盡,自有相見時日,倘緣分已盡,你又何必強求。
” 花三郎沒再說話。
賈玉轉身飄然而去,他留給花三郎一份怅惘、一份神秘,還有一份那熟悉的淡淡幽香。
花三郎在這花間,怔立了老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