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旅途中-2

關燈
這一類形形色色的乘客占了八個車廂。

    除了那些穿戴得很好的有錢人、彼得格勒的交易所經紀人和律師以外,還可以看到那些被列人剝削階級的膽大妄為的馬車快、地闆打蠟工、澡堂雜工、買賣舊貨的邀靶人、從精神病院跑出來的病人以及小商販和 修道土。

     第一種人圍着燒得通紅的小爐子坐在立放着的短圓木樁上,彼此你一言我一語地高聲談笑。

    這些人都有各種關系。

    他們并不灰心喪氣,家裡有影響的親屬正在為他們打點,在途中就可能得到赦免。

     第二種人穿的是高筒靴和開襟的長袍,或是外套和一件束了腰帶的長襯衫,光着腳,有的蓄了胡須,有的臉刮得幹幹淨淨。

    他們站在悶熱的取暖貨車的稍稍推開一點的車門跟前,手扶着門框和欄在門前的橫杠,陰郁地望着沿路經過的地方和那些地方的人,不和任何人交談。

    他們沒有所需要的熟人,也沒有什麼可以指望的。

     所有這些人并沒有都坐上規定的車廂。

    一部分散在列車的中部,和普通乘客混在一起。

    第十四節車裡就有這類人。

     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在上邊躺得很不舒服,而且礙着低矮的車頂又直不起身子。

    每逢列車臨近一個車站的時候,她總要從上鋪位垂下頭,從開着的門縫看看遠處出現的停車點,判斷一下是不是有東西可換,值不值得從鋪位上下來到外面去。

     這一次也是如此。

    減慢的車速把她從瞌睡中驚醒。

    取暖貨車在許多條道岔上颠動着,說明這是一個大站,停車時間不會短。

     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錯曲着身子坐起來,揉了揉眼睛,理了埋頭發,然後把手伸到裝東西的口袋裡,從底下翻出一條大毛巾,上面繡着幾隻公雞、幾個青年小夥子、一些弧形線條和幾個車輪。

     這時候醫生也醒了,他第一個從鋪位上跳下來,然後幫着妻子從鋪位上下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随着幾聲汽笛和閃過的燈光之後,打開的車門外面已經出現了車站的樹木,上面壓着一層沉甸甸的積雪,挺拔的枝幹像捧着面包和鹽似的迎向列車。

    車還開得很快就首先跳到沒有被人踩過的站台雪地上的是那些水兵,他們趕在所有人的前面跑向車站站房的拐角後邊,那兒常常是憑借山牆的遮擋而藏着一些出售違禁食品的買賣人的地方。

     水兵的黑色制服、無檐帽的飄帶和越向下越肥大的喇叭褲,使他們的腳步顯出一種沖擊猛進的姿态,讓人不得不像面對着飛速沖過來的滑雪或滑冰的人那樣閃開一條路。

     車站拐角後面,附近村子裡的農婦激動得仿佛等待算命似的,一個接一個彼此遮擋着躲在那裡,帶來的有黃瓜、奶酪渣、煮熟的牛肉和黑麥納渣餅,為了防寒,都用縫好的棉套使這些東西保持住熱氣和香味。

    婦女們和姑娘們把頭巾紮到短皮襖下面,被一些水兵開的玩笑弄得臉像罂粟花一樣漲得通紅,同時又非常害怕,因為各種反投機倒把和禁止自由買賣的行動隊大部分都是由水兵組成的。

     農婦們不知所措的情緒并沒有持續多久。

    列車停穩以後,其餘的乘客接踵而來。

    人群開始混雜,生意馬上興旺起來。

     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圍着這些做生意的女人轉圈子走着,把那條大毛巾搭在肩上,裝作要在車站旁邊用雪擦擦臉的樣子。

    人堆裡已經有人好幾次朝她喊着:“喂,喂,那位城裡來的太太,想用毛巾換點兒什麼?” 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并沒停下來,和丈夫一起繼續朝前走。

     在賣東西的行列最末尾的地方,站着一個女人,圍着黑底紅花紋的頭巾。

    她發現了那條繡花的毛巾,銳利的眼睛立刻一亮。

    她看了看兩側,确認不會有什麼危險,然後就快步走到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的緊跟前,把蓋住自己要賣的東西的布掀開,飛快地噴着熱氣悄聲說: “看看這是什麼。

    大概沒見過吧?不流口水嗎?好啦,别劃算太久,不然會被沒收的。

    用毛巾換這半隻威兔子吧。

    ” 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沒聽清楚她最後這句話,心裡想着她好像說的是一條什麼毛巾,于是又追問了一句。

     這女人說的就是她手裡拿着的那半隻從中間劈開、從頭到尾整個用油煎過的兔子。

    她重又說:“用毛巾換這半隻兔子。

    你還瞧什麼?興許以為是狗肉吧。

    我男人是打獵的。

    這是兔子,是兔子呀。

    ” 交換成功了。

    雙方都認為自己占了便宜,對方吃了虧。

    安東甯娜·亞曆山德羅夫娜感到很羞愧,覺得是不誠實地愚弄了這個可憐的農婦。

    那女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