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知海州收降及時雨破杭城計出智多星
關燈
小
中
大
城中消息,不防張橫等踉跄奔來,見了宋江,且語且泣。
張橫更哭得凄切,吳用忙從旁勸住,仍轉報官軍,一齊退去,尚幸城中未曾出追,總算全師而退,仍駐原寨。
越日,中軍統制王禀率部到來,宋江等統去谒見。
王禀問及一切,由宋江詳細陳明。
他不禁歎息道:“烈士捐軀,傳名千古,我當代為申報。
惟聞城内賊衆,多至數萬,辛統領僅撥千人,助壯士們來攻此城,任你力大如虎,也是不能即拔,我所以即來援應。
今日且休息一宵,明日協力進攻便了。
” 與興宗性質不同。
宋江等唯唯而出。
翌日黎明,王禀傳命飽餐,約辰刻一同進軍,大衆遵令而行。
未幾已至辰牌,便拔寨齊起,直搗城下。
方七佛開城搦戰,兩陣對圓,梁山部中的戰士,先奮勇殺出,攪入方七佛陣中。
王禀也驅軍殺上,方七佛遮攔不住,即麾軍倒退。
急先鋒索超,赤發鬼劉唐等,大聲呼道:“不乘此搶入城中,報我張兄弟仇恨,尚待何時?”黨徒聞言,均猛力追趕,看看賊衆,俱已入城,城門将要關閉,劉唐等搶前數步,闖入門中,舞刀殺死三五個門卒,急趨而進。
不防裡面尚有重闉,已經緊閉,眼見得不能殺入,隻好退回。
行近門首,城上又墜下閘闆,将劉唐等關入城闉,頓時進退無路,被守賊開了内城,一哄殺出。
劉唐等料無可逃,拚命與鬥,殺死守賊多人,等到力竭聲嘶,不是被戕,就是自盡。
又是一挫。
宋江等留駐城外,無法施救,隻眼睜睜的探望城頭,不到一時,已将劉唐等首級懸挂出來,可憐宋江以下,統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将城踏破,可奈王禀已傳令回軍,隻好退歸原寨。
是夕,時遷與同黨密約,自去扒城,将到城頭,蓦見有一大蛇,長可丈許,昂頭吐舌,蜿蜒而來,那時心中大駭,一個失足,墜落城下,腦漿迸裂,死于非命。
同黨趕緊舁回,還算是個全屍,不緻身首異處。
看官試想!城中正在守禦,哪裡來的大蛇?相傳此蛇是用木制成。
夜間特地設着,借吓官軍。
時遷不知是假,竟為所算。
做了一生的竊賊,到此亦遭賊算,可謂果報昭然。
宋江聞時遷又死,越覺愁悶。
吳用也急得沒法,悶守了一兩日,忽由王禀召他入商。
宋江偕吳用進見,王禀道:“此城隻可智取,不可力攻,現有偵卒來報,錢塘江中,有賊糧運到,我想派諸位同去奪糧,若能得手,守賊無糧可依,當不戰自潰了。
”吳用拍手道:“不必奪糧,就此可以奪城。
”王禀忙問何計,吳用請屏去左右,密與王禀談了數語。
王禀大喜,宋江、吳用返入本營,即令淩振、杜興、李雲、石秀、鄒淵、鄒潤、李立、穆春、湯隆及三阮、二童等人,扮作梢公,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扮作梢婆,并将兵械炮石等物,裝入袋中,充作糧米,用軍船載運,從内河繞出外江,往随糧船後面。
适值城中賊衆,開城納船,各糧船魚貫而入,假糧船亦尾随進去,城門複閉。
賊衆正要逐船看驗,忽報官軍攻城,急忙登陴拒守。
官軍猛撲至晚,守賊隻管抵禦,無暇顧及糧船。
淩振等乘隙行事,将袋中兵械炮石,潛行運出,棄舟上岸。
尋至僻處,放起号炮,霎時間滿城鼎沸,方七佛忙下城巡邏。
城上守禦頓疏,那梁山部中的武松、李逵等人,便架梯登城,守賊紛紛逃竄。
王禀亦督衆随入,殺斃賊衆無數。
方七佛料不能支,開了南門,向西逸去。
武松見七佛竄出,飛步追趕,也不及招呼同黨,隻是大膽馳行。
七佛手下尚有數十騎,回顧背後有人追來,欺他孑身孤影,便回馬與戰。
武松雖然力大,究竟雙手不敵四拳,鬥了片刻,左臂忽被砍斷,險些兒暈倒地上。
七佛跳下了馬,招呼從賊,來取武松性命,忽劈面一陣陰風,吹得頭眩目迷,竟緻倒地。
可巧張橫等也己趕到,你刀我斧,殺死七佛從騎。
武松見有幫手,精神陡振,即将七佛揿住,張橫忙替他反縛,牽押而歸。
俗稱武松獨手擒方臘,想即由此誤傳。
行了數武,張橫問武松道:“武二哥!曾見我兄弟麼?”武松道:“約略看見,可惜未曾瞭明。
”張橫道:“我也這般,想是陰靈未散,來助二哥。
”武松道:“是了,是了。
”及返入城中,餘賊已經蕩盡,當将方七佛推至軍前,由王禀驗明屬實,遂擺了香案,剝去七佛衣服,作為犧牲。
當下剖腹取心,薦祭張順等一班烈士。
小子有詩歎道: 休言草澤乏英雄,效順王家肯死忠。
香火綿延祠墓在,浙西尚各仰英風。
祭畢,王禀拟論功加賞,忽聞辛興宗、楊惟忠等到來,免不得出城相迎。
欲知後事如何,容至下回再叙。
本回叙宋江歸降,及克複杭城諸情形,事雖不見正史,而稗乘中固嘗載及。
且證諸杭人所言,更屬曆曆可考。
張順也,時遷也,武松也,祠墓猶存,杭人猶屍祝之。
倘非立功杭地,誰為之立祠而表墓者?惟俗小說中,有授宋江為平南都總管,令率全部往讨方臘,此乃子虛烏有之談,不足憑信。
即如武松獨手擒方臘事,亦屬以訛傳訛。
方臘為韓世忠所擒,正史中曾叙及之。
況臘在睦州,不在杭州,其謬可知。
作者雖有聞必錄,而筆下自有斟酌,固非信手掇拾者所可比也。
張橫更哭得凄切,吳用忙從旁勸住,仍轉報官軍,一齊退去,尚幸城中未曾出追,總算全師而退,仍駐原寨。
越日,中軍統制王禀率部到來,宋江等統去谒見。
王禀問及一切,由宋江詳細陳明。
他不禁歎息道:“烈士捐軀,傳名千古,我當代為申報。
惟聞城内賊衆,多至數萬,辛統領僅撥千人,助壯士們來攻此城,任你力大如虎,也是不能即拔,我所以即來援應。
今日且休息一宵,明日協力進攻便了。
” 與興宗性質不同。
宋江等唯唯而出。
翌日黎明,王禀傳命飽餐,約辰刻一同進軍,大衆遵令而行。
未幾已至辰牌,便拔寨齊起,直搗城下。
方七佛開城搦戰,兩陣對圓,梁山部中的戰士,先奮勇殺出,攪入方七佛陣中。
王禀也驅軍殺上,方七佛遮攔不住,即麾軍倒退。
急先鋒索超,赤發鬼劉唐等,大聲呼道:“不乘此搶入城中,報我張兄弟仇恨,尚待何時?”黨徒聞言,均猛力追趕,看看賊衆,俱已入城,城門将要關閉,劉唐等搶前數步,闖入門中,舞刀殺死三五個門卒,急趨而進。
不防裡面尚有重闉,已經緊閉,眼見得不能殺入,隻好退回。
行近門首,城上又墜下閘闆,将劉唐等關入城闉,頓時進退無路,被守賊開了内城,一哄殺出。
劉唐等料無可逃,拚命與鬥,殺死守賊多人,等到力竭聲嘶,不是被戕,就是自盡。
又是一挫。
宋江等留駐城外,無法施救,隻眼睜睜的探望城頭,不到一時,已将劉唐等首級懸挂出來,可憐宋江以下,統是咬牙切齒,恨不得将城踏破,可奈王禀已傳令回軍,隻好退歸原寨。
是夕,時遷與同黨密約,自去扒城,将到城頭,蓦見有一大蛇,長可丈許,昂頭吐舌,蜿蜒而來,那時心中大駭,一個失足,墜落城下,腦漿迸裂,死于非命。
同黨趕緊舁回,還算是個全屍,不緻身首異處。
看官試想!城中正在守禦,哪裡來的大蛇?相傳此蛇是用木制成。
夜間特地設着,借吓官軍。
時遷不知是假,竟為所算。
做了一生的竊賊,到此亦遭賊算,可謂果報昭然。
宋江聞時遷又死,越覺愁悶。
吳用也急得沒法,悶守了一兩日,忽由王禀召他入商。
宋江偕吳用進見,王禀道:“此城隻可智取,不可力攻,現有偵卒來報,錢塘江中,有賊糧運到,我想派諸位同去奪糧,若能得手,守賊無糧可依,當不戰自潰了。
”吳用拍手道:“不必奪糧,就此可以奪城。
”王禀忙問何計,吳用請屏去左右,密與王禀談了數語。
王禀大喜,宋江、吳用返入本營,即令淩振、杜興、李雲、石秀、鄒淵、鄒潤、李立、穆春、湯隆及三阮、二童等人,扮作梢公,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扮作梢婆,并将兵械炮石等物,裝入袋中,充作糧米,用軍船載運,從内河繞出外江,往随糧船後面。
适值城中賊衆,開城納船,各糧船魚貫而入,假糧船亦尾随進去,城門複閉。
賊衆正要逐船看驗,忽報官軍攻城,急忙登陴拒守。
官軍猛撲至晚,守賊隻管抵禦,無暇顧及糧船。
淩振等乘隙行事,将袋中兵械炮石,潛行運出,棄舟上岸。
尋至僻處,放起号炮,霎時間滿城鼎沸,方七佛忙下城巡邏。
城上守禦頓疏,那梁山部中的武松、李逵等人,便架梯登城,守賊紛紛逃竄。
王禀亦督衆随入,殺斃賊衆無數。
方七佛料不能支,開了南門,向西逸去。
武松見七佛竄出,飛步追趕,也不及招呼同黨,隻是大膽馳行。
七佛手下尚有數十騎,回顧背後有人追來,欺他孑身孤影,便回馬與戰。
武松雖然力大,究竟雙手不敵四拳,鬥了片刻,左臂忽被砍斷,險些兒暈倒地上。
七佛跳下了馬,招呼從賊,來取武松性命,忽劈面一陣陰風,吹得頭眩目迷,竟緻倒地。
可巧張橫等也己趕到,你刀我斧,殺死七佛從騎。
武松見有幫手,精神陡振,即将七佛揿住,張橫忙替他反縛,牽押而歸。
俗稱武松獨手擒方臘,想即由此誤傳。
行了數武,張橫問武松道:“武二哥!曾見我兄弟麼?”武松道:“約略看見,可惜未曾瞭明。
”張橫道:“我也這般,想是陰靈未散,來助二哥。
”武松道:“是了,是了。
”及返入城中,餘賊已經蕩盡,當将方七佛推至軍前,由王禀驗明屬實,遂擺了香案,剝去七佛衣服,作為犧牲。
當下剖腹取心,薦祭張順等一班烈士。
小子有詩歎道: 休言草澤乏英雄,效順王家肯死忠。
香火綿延祠墓在,浙西尚各仰英風。
祭畢,王禀拟論功加賞,忽聞辛興宗、楊惟忠等到來,免不得出城相迎。
欲知後事如何,容至下回再叙。
本回叙宋江歸降,及克複杭城諸情形,事雖不見正史,而稗乘中固嘗載及。
且證諸杭人所言,更屬曆曆可考。
張順也,時遷也,武松也,祠墓猶存,杭人猶屍祝之。
倘非立功杭地,誰為之立祠而表墓者?惟俗小說中,有授宋江為平南都總管,令率全部往讨方臘,此乃子虛烏有之談,不足憑信。
即如武松獨手擒方臘事,亦屬以訛傳訛。
方臘為韓世忠所擒,正史中曾叙及之。
況臘在睦州,不在杭州,其謬可知。
作者雖有聞必錄,而筆下自有斟酌,固非信手掇拾者所可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