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蛟化為蚯蚓般樣,也有鑽入全真葫蘆内的,也有收入僧瓶的,頓時村沙甯靜。
那村人看見沙灘之上神僧、高道救護,齊齊奔來拜謝。
這三僧猶自猙獰,怒目而視。
隻見那衆村人中兩個老者,說道:“我這沙灘久未起蛟,村中也平安多日,今日禍患,若非衆師救難,村人險葬于魚蝦之腹。
”全真乃笑道:“汝等欲免其葬腹之因,當須動一慈仁之度。
且問二位老叟,你可認得這一個後生,這一個老漢?”那老者上下看了一看,道:“不相認。
我兩老一家齋素,不出屋門,生平交少,故與這二位不認得。
”二精聽了笑道:“不是我這衆位師父救了你這村落,還是你二老救了衆人。
我等仇心少略消了。
”說罷不見。
三僧方才與全真相見,各叙道話。
後人有五言八句說道:莫說世間物,蠛蠓乃化生。
亦具血肉性,甯無生死情? 有心思報複,無力與相争。
仁人多造福,不忍聽其聲。
且說祖師打坐寶殿,庵内衆僧候其出定,乃問道:“老祖師命三位高徒哪處公幹?莫不是化緣?我這庵中頗有常住供養。
若是化緣,我等方才跟出庵門,見高徒從東海沙荒處行去,村遠人稀。
隻要走到鐵鈎灣。
叵奈這村落人家行善的少,不但無齋化,且還要受諸苦惱回來。
這地方多精怪,捉弄得村人家家不得甯靜。
又且長蛟時起,海水泛濫,漂沒人家,走得快些,還得生命,若是遲了,或是黑夜,多被沖去。
高徒不當往此村去。
”祖師不答,但說:“出家人,莫要揀好地化緣。
信步而行,随所住處。
”正說間,隻見庵前遠近,善信接踵而來,都是家中六親不和,災病煎熬,不得安靜的,聽聞高僧演化,齊來求度。
祖師欲待不言,又因弟子外出,恐辜來衆問道之心。
欲言則往往來來,非止一人一事,不勝煩擾。
乃于衆善信前,說一偈道:一切不平等,根因皆自作。
自作自為醫,何須問人藥。
祖師說偈罷,乃側目直視着焚香小沙彌,說道:“小和尚,燒香的心腸在哪裡?難道爐香叫他自己煙焚?”衆善信中,有明白的,點頭贊歎,合掌稱謝;也有不明白的,卻問那點頭的道:“高僧說的禅機梵語,是如何講解?”衆中卻有那宦尊在内,他便向那不明白的說道:“高僧之意說道:各人家不平等的事,都是你自家生出來的,若思想這事根因病患從何起,當從何止,自然就安靜,何須責備于人?比如焚香,焚與不焚,皆在沙彌一心自主。
”宦尊說了,衆善信還有不明白的,說道:“聞知高僧有徒弟三個,肯與人備細講解,怎麼不在殿中?”卻說道副三衆與全真救了鐵鈎灣蛟患,全真向副師說道:“師知這村人災患何始麼?”副師道:“作惡之報。
”全真又問:“師知這災患何救麼?”副師道:“作善之報。
”全真又問:“師既知報惡,卻又知報善。
報惡不苦了善,報善不縱了惡麼?”副師道:“蛟患,正所以報惡;我等來救,正所以報善。
”全真笑道:“師言尚未盡了。
我等來救,是報善,尚未報惡。
未報惡者,他惡貫未滿也。
小道昨來,見二精怪也非精怪,乃作惡的蓄怨積恨所成。
這村人,若是了明這一種怨恨根因,速行改省,物各有性靈,你愛生惡死,他豈獨無?但存方便,就無精怪。
若是執迷不悟,恣口腹之美,不顧生靈之命,這精怪怎肯罷休?”副師道:“我等既為救善人,非為報惡人而來。
我已稽首世尊前,乞發大慈。
須是善人益堅其向善之心,惡人懲創其作惡之念,始終成就了這來救護功德,事在道師作主。
”全真道:“聞知三位禅師道力高深,神通宏廣,還是禅師作主。
”副師道:“我等僧家一意慈悲救善,即是懲惡,但恐惡的不知因救善而得救,改善之心不堅,還是道師貴教情法并施,功德易就,請勿推辭。
我等也須瞻仰道力。
”全真聽了,乃說道:“村人善信易化,惡心難改。
若不大顯一番神通,怎能更轉他的惡意?如今說不得貧道用法懲惡,禅師用情示度。
俗雲:救人須救到底。
”副師答道:“一切聽道師主持行法。
” 全真乃把手一揮,叫一聲:“狐、蝦二精何在?”隻見狐精仍舊後生,蝦精依然老漢,二精站立面前,道:
那村人看見沙灘之上神僧、高道救護,齊齊奔來拜謝。
這三僧猶自猙獰,怒目而視。
隻見那衆村人中兩個老者,說道:“我這沙灘久未起蛟,村中也平安多日,今日禍患,若非衆師救難,村人險葬于魚蝦之腹。
”全真乃笑道:“汝等欲免其葬腹之因,當須動一慈仁之度。
且問二位老叟,你可認得這一個後生,這一個老漢?”那老者上下看了一看,道:“不相認。
我兩老一家齋素,不出屋門,生平交少,故與這二位不認得。
”二精聽了笑道:“不是我這衆位師父救了你這村落,還是你二老救了衆人。
我等仇心少略消了。
”說罷不見。
三僧方才與全真相見,各叙道話。
後人有五言八句說道:莫說世間物,蠛蠓乃化生。
亦具血肉性,甯無生死情? 有心思報複,無力與相争。
仁人多造福,不忍聽其聲。
且說祖師打坐寶殿,庵内衆僧候其出定,乃問道:“老祖師命三位高徒哪處公幹?莫不是化緣?我這庵中頗有常住供養。
若是化緣,我等方才跟出庵門,見高徒從東海沙荒處行去,村遠人稀。
隻要走到鐵鈎灣。
叵奈這村落人家行善的少,不但無齋化,且還要受諸苦惱回來。
這地方多精怪,捉弄得村人家家不得甯靜。
又且長蛟時起,海水泛濫,漂沒人家,走得快些,還得生命,若是遲了,或是黑夜,多被沖去。
高徒不當往此村去。
”祖師不答,但說:“出家人,莫要揀好地化緣。
信步而行,随所住處。
”正說間,隻見庵前遠近,善信接踵而來,都是家中六親不和,災病煎熬,不得安靜的,聽聞高僧演化,齊來求度。
祖師欲待不言,又因弟子外出,恐辜來衆問道之心。
欲言則往往來來,非止一人一事,不勝煩擾。
乃于衆善信前,說一偈道:一切不平等,根因皆自作。
自作自為醫,何須問人藥。
祖師說偈罷,乃側目直視着焚香小沙彌,說道:“小和尚,燒香的心腸在哪裡?難道爐香叫他自己煙焚?”衆善信中,有明白的,點頭贊歎,合掌稱謝;也有不明白的,卻問那點頭的道:“高僧說的禅機梵語,是如何講解?”衆中卻有那宦尊在内,他便向那不明白的說道:“高僧之意說道:各人家不平等的事,都是你自家生出來的,若思想這事根因病患從何起,當從何止,自然就安靜,何須責備于人?比如焚香,焚與不焚,皆在沙彌一心自主。
”宦尊說了,衆善信還有不明白的,說道:“聞知高僧有徒弟三個,肯與人備細講解,怎麼不在殿中?”卻說道副三衆與全真救了鐵鈎灣蛟患,全真向副師說道:“師知這村人災患何始麼?”副師道:“作惡之報。
”全真又問:“師知這災患何救麼?”副師道:“作善之報。
”全真又問:“師既知報惡,卻又知報善。
報惡不苦了善,報善不縱了惡麼?”副師道:“蛟患,正所以報惡;我等來救,正所以報善。
”全真笑道:“師言尚未盡了。
我等來救,是報善,尚未報惡。
未報惡者,他惡貫未滿也。
小道昨來,見二精怪也非精怪,乃作惡的蓄怨積恨所成。
這村人,若是了明這一種怨恨根因,速行改省,物各有性靈,你愛生惡死,他豈獨無?但存方便,就無精怪。
若是執迷不悟,恣口腹之美,不顧生靈之命,這精怪怎肯罷休?”副師道:“我等既為救善人,非為報惡人而來。
我已稽首世尊前,乞發大慈。
須是善人益堅其向善之心,惡人懲創其作惡之念,始終成就了這來救護功德,事在道師作主。
”全真道:“聞知三位禅師道力高深,神通宏廣,還是禅師作主。
”副師道:“我等僧家一意慈悲救善,即是懲惡,但恐惡的不知因救善而得救,改善之心不堅,還是道師貴教情法并施,功德易就,請勿推辭。
我等也須瞻仰道力。
”全真聽了,乃說道:“村人善信易化,惡心難改。
若不大顯一番神通,怎能更轉他的惡意?如今說不得貧道用法懲惡,禅師用情示度。
俗雲:救人須救到底。
”副師答道:“一切聽道師主持行法。
” 全真乃把手一揮,叫一聲:“狐、蝦二精何在?”隻見狐精仍舊後生,蝦精依然老漢,二精站立面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