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回 海剛峰剛方絕俗 鄒應龍應夢劾奸
關燈
小
中
大
不必細猜,料應是總理鹽政鄢懋卿的妻室。
擡出乃夫的官銜,不啻出喪時的銘旌。
彩輿以後,又有藍輿數十乘,無非是粉白黛綠,鄢氏美姬。
一日不可無此。
每至一處,無論撫按州縣,無不恭迎,供張以外,還要賄送金錢,才得懋卿歡心。
及巡至兩浙,道出淳安,距城數裡,并不見有人迎接,複行裡許,才見有兩人彳亍前來,前面的衣服褴縷,仿佛是一個丐卒,後面同行的,雖然穿着袍服,恰也敝舊得很,幾似邊遠的驿丞模樣。
未述姓氏,先叙服色,仍是倒戟而出之法。
兩人走近輿旁,前後互易,由敝袍舊服的苦官兒,上前參谒。
懋卿正在動怒,不由的厲聲道:“來者何人?”那人毫不畏怯,正色答道:“小官便是海瑞。
”久仰大名。
懋卿用鼻一哼,佯作疑問道:“淳安知縣,到哪裡去,乃令汝來見我。
”海瑞複朗聲道:“小官便是淳安知縣。
”懋卿道:“你便是淳安知縣麼?為何不坐一輿,自失官體?”海瑞道:“小官愚昧,隻知治理百姓,百姓安了,便自以為幸全官體。
今蒙大人訓誨,殊為不解。
”駁得有理。
懋卿道:“淳安的百姓,都虧你一人治安嗎?”當頭一棒。
險惡之甚。
海瑞道:“這是朝廷恩德,撫按規為,小官奉命而行,何功足錄?惟淳安是一瘠縣,并且屢遭倭患,凋敝不堪,小官不忍擾民,為此減役免輿,伏求大人原諒!”懋卿無言可責,隻好忍住了氣,勉強與語道:“我奉命來此,應借貴署權住一宵!”海瑞道:“這是小官理應奉迎。
但縣小民貧,供帳簡薄,幸大人特别寬宥哩!”懋卿默然。
當由海瑞前導,引入縣署。
瑞自充差役,令妻女充作仆婢,茶飯酒肉以外,沒有甚麼供品。
懋卿已懷着一肚子氣,更兼那妻妾等人,都是驕侈成習,口餍膏粱,暗中各罵着混帳知縣,毫沒道理。
懋卿反勸慰道:“今日若同他使氣,反似量小難容,将來總好同他算帳。
我聞他自号剛峰,撞在老夫手中,無論如何剛硬,管教他銷滅淨盡呢。
”海瑞别号,乘便帶出。
當下在淳安挨過一宿,翌日早起,便悻悻然登程去了。
過了月餘,海瑞在署中接到京信,聞被巡鹽禦史袁淳所劾,有诏奪職。
海瑞坦然道:“我早知得罪鄢氏,已把此官付諸度外,彭澤歸來,流芳千古,我還要感謝鄢公呢!”言下超然。
便即繳還縣印,自歸瓊山去了。
海瑞以外,尚有慈溪知縣霍與瑕,亦因清鲠不屈,忤了懋卿,一同免官。
懋卿巡查已畢,饬加鹽課,每歲增四十餘萬,朝旨很是嘉獎。
懋卿得了重賂,自然與嚴家父子一半平分。
南京禦史林潤,劾他貪冒五罪,留中不報。
不加罪于林潤,暗中已仗徐階。
是時嚴嵩父子,權傾中外,所有熱中士人,無不夤緣奔走,趨附豪門,獨有翰林院待诏文征明,狷介自愛,杜絕勢交。
世蕃屢緻書相招,終不見答。
征明原名文璧,後來以字為名,能文工繪,與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三人,同籍吳中,号為吳中四才子。
祝允明别号枝山,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徐祯卿字昌穀,三人皆登科第,文采齊名。
祝善書,唐善畫,徐善詩,放誕風流,不慕榮利,惟征明較為通融。
世宗初年,以貢生詣吏部應試,得授翰林院待诏,預修武宗實錄,既而乞歸,張璁、楊一清等,俱欲延緻幕下,一律謝絕。
四方乞求征明書畫,接踵到來,征明擇人而施,遇着權豪貴閥,概不從命,因此聲名愈盛。
叙入吳中四子,于征明獨有褒辭,是謂行文不苟。
就是外國使臣,過他裡門,亦低徊思慕,景仰高蹤。
嚴嵩父子,夙加器重,奸人亦愛高士,卻也奇怪。
至屢招不往,世蕃遂欲設法陷害。
可謂險毒。
可巧嵩妻歐陽氏患起病來,一時不及兼顧,隻好把文征明事,暫且擱起。
歐陽氏為世蕃生母,治家頗有法度。
嘗見嚴嵩貪心不足,頗以為非,每婉言進谏道:“相公不記钤山堂二十年清寂麼?”看官聽着!這钤山堂,系嚴嵩少時的讀書堂,嵩舉進士後,未得貴顯,仍然清苦異常,閉戶自處,讀書消遣,著有钤山堂文集,頗為士林傳誦。
當時布衣蔬食,并不敢有意外妄想,及躐入仕途,性情改變,所以歐陽氏引作規誡。
不沒善言。
嵩未嘗不知自愧,可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已習成貪詐,就使床第中言,也是不易入耳。
歐陽氏見嵩不從,複去訓斥世蕃,世蕃似父不似母,聞着母教,亦當作耳邊風一般,平時征歌選色,呼類引朋,成為常事;惟一經歐陽氏瞧着,究屬有些顧忌,不敢公然縱肆。
至歐陽氏病殁,世蕃當護喪歸籍,嵩上言臣隻一子,乞留京侍養,請令孫鹄代行。
世宗準奏,于是世蕃大肆佚樂,除流連聲色外,尚是幹預朝事。
惟名為居喪,究未便出入朝房,代父主議。
嵩年已衰邁,時常記憶不靈,諸司遇事請裁
擡出乃夫的官銜,不啻出喪時的銘旌。
彩輿以後,又有藍輿數十乘,無非是粉白黛綠,鄢氏美姬。
一日不可無此。
每至一處,無論撫按州縣,無不恭迎,供張以外,還要賄送金錢,才得懋卿歡心。
及巡至兩浙,道出淳安,距城數裡,并不見有人迎接,複行裡許,才見有兩人彳亍前來,前面的衣服褴縷,仿佛是一個丐卒,後面同行的,雖然穿着袍服,恰也敝舊得很,幾似邊遠的驿丞模樣。
未述姓氏,先叙服色,仍是倒戟而出之法。
兩人走近輿旁,前後互易,由敝袍舊服的苦官兒,上前參谒。
懋卿正在動怒,不由的厲聲道:“來者何人?”那人毫不畏怯,正色答道:“小官便是海瑞。
”久仰大名。
懋卿用鼻一哼,佯作疑問道:“淳安知縣,到哪裡去,乃令汝來見我。
”海瑞複朗聲道:“小官便是淳安知縣。
”懋卿道:“你便是淳安知縣麼?為何不坐一輿,自失官體?”海瑞道:“小官愚昧,隻知治理百姓,百姓安了,便自以為幸全官體。
今蒙大人訓誨,殊為不解。
”駁得有理。
懋卿道:“淳安的百姓,都虧你一人治安嗎?”當頭一棒。
險惡之甚。
海瑞道:“這是朝廷恩德,撫按規為,小官奉命而行,何功足錄?惟淳安是一瘠縣,并且屢遭倭患,凋敝不堪,小官不忍擾民,為此減役免輿,伏求大人原諒!”懋卿無言可責,隻好忍住了氣,勉強與語道:“我奉命來此,應借貴署權住一宵!”海瑞道:“這是小官理應奉迎。
但縣小民貧,供帳簡薄,幸大人特别寬宥哩!”懋卿默然。
當由海瑞前導,引入縣署。
瑞自充差役,令妻女充作仆婢,茶飯酒肉以外,沒有甚麼供品。
懋卿已懷着一肚子氣,更兼那妻妾等人,都是驕侈成習,口餍膏粱,暗中各罵着混帳知縣,毫沒道理。
懋卿反勸慰道:“今日若同他使氣,反似量小難容,将來總好同他算帳。
我聞他自号剛峰,撞在老夫手中,無論如何剛硬,管教他銷滅淨盡呢。
”海瑞别号,乘便帶出。
當下在淳安挨過一宿,翌日早起,便悻悻然登程去了。
過了月餘,海瑞在署中接到京信,聞被巡鹽禦史袁淳所劾,有诏奪職。
海瑞坦然道:“我早知得罪鄢氏,已把此官付諸度外,彭澤歸來,流芳千古,我還要感謝鄢公呢!”言下超然。
便即繳還縣印,自歸瓊山去了。
海瑞以外,尚有慈溪知縣霍與瑕,亦因清鲠不屈,忤了懋卿,一同免官。
懋卿巡查已畢,饬加鹽課,每歲增四十餘萬,朝旨很是嘉獎。
懋卿得了重賂,自然與嚴家父子一半平分。
南京禦史林潤,劾他貪冒五罪,留中不報。
不加罪于林潤,暗中已仗徐階。
是時嚴嵩父子,權傾中外,所有熱中士人,無不夤緣奔走,趨附豪門,獨有翰林院待诏文征明,狷介自愛,杜絕勢交。
世蕃屢緻書相招,終不見答。
征明原名文璧,後來以字為名,能文工繪,與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三人,同籍吳中,号為吳中四才子。
祝允明别号枝山,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徐祯卿字昌穀,三人皆登科第,文采齊名。
祝善書,唐善畫,徐善詩,放誕風流,不慕榮利,惟征明較為通融。
世宗初年,以貢生詣吏部應試,得授翰林院待诏,預修武宗實錄,既而乞歸,張璁、楊一清等,俱欲延緻幕下,一律謝絕。
四方乞求征明書畫,接踵到來,征明擇人而施,遇着權豪貴閥,概不從命,因此聲名愈盛。
叙入吳中四子,于征明獨有褒辭,是謂行文不苟。
就是外國使臣,過他裡門,亦低徊思慕,景仰高蹤。
嚴嵩父子,夙加器重,奸人亦愛高士,卻也奇怪。
至屢招不往,世蕃遂欲設法陷害。
可謂險毒。
可巧嵩妻歐陽氏患起病來,一時不及兼顧,隻好把文征明事,暫且擱起。
歐陽氏為世蕃生母,治家頗有法度。
嘗見嚴嵩貪心不足,頗以為非,每婉言進谏道:“相公不記钤山堂二十年清寂麼?”看官聽着!這钤山堂,系嚴嵩少時的讀書堂,嵩舉進士後,未得貴顯,仍然清苦異常,閉戶自處,讀書消遣,著有钤山堂文集,頗為士林傳誦。
當時布衣蔬食,并不敢有意外妄想,及躐入仕途,性情改變,所以歐陽氏引作規誡。
不沒善言。
嵩未嘗不知自愧,可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既已習成貪詐,就使床第中言,也是不易入耳。
歐陽氏見嵩不從,複去訓斥世蕃,世蕃似父不似母,聞着母教,亦當作耳邊風一般,平時征歌選色,呼類引朋,成為常事;惟一經歐陽氏瞧着,究屬有些顧忌,不敢公然縱肆。
至歐陽氏病殁,世蕃當護喪歸籍,嵩上言臣隻一子,乞留京侍養,請令孫鹄代行。
世宗準奏,于是世蕃大肆佚樂,除流連聲色外,尚是幹預朝事。
惟名為居喪,究未便出入朝房,代父主議。
嵩年已衰邁,時常記憶不靈,諸司遇事請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