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回 胡世甯創議棄邊陲 邵元節祈嗣邀殊寵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盧蘇、王受,系岑猛餘黨,既陷田州,并寇思恩。
右江一帶,人情洶洶,或說岑猛未死,或說猛黨勾結安南,已陷思恩州,正是市中有虎,杯影成蛇。
姚镆力不能制。
飛檄調兵,藩臬諸司,與镆有隙,叉倡言“猛實未誅,镆為所給”等語。
禦史石金聞悉,遂劾镆攘剿無策,輕信罔上,惹得世宗動怒,饬革镆職,授王守仁為兵部尚書,總督兩廣軍務,往讨田州,一面即用禦史石金為巡按,同赴廣西。
守仁到任,聞蘇、受二寇,勢焰頗盛,遂與石金商議,改剿為撫。
乃使人招谕田州,令來謝罪。
蘇、受疑懼,不敢徑至。
守仁複遣使與誓,決不相欺。
蘇、受乃盛兵自衛,來轅赴約。
經守仁開誠告誡,二人踴躍羅拜,自縛待罪。
守仁數責罪狀,各杖數十,才谕歸俟命。
已而馳入蘇、受營中,撫定叛衆,乃繕疏遙陳,略言:“田州外捍交趾,縱使得克,别置流官,亦恐兵弱财匮,易生他變,且岑氏世效邊功,欲治田州,仍非岑氏子孫不可。
現請降府為州,以猛子邦相為吏目,署行州事,設巡檢司十九處,令蘇、受等為巡檢。
惟思恩府未曾被陷,仍設流官,命他統轄田州。
邦相以下,悉遵約束”雲雲。
朝旨報可。
守仁遂依疏處置,田州以安。
嗣守仁自田州還省,父老遮道攀轅,禀稱斷藤峽猺,又複猖獗,盤踞三百餘裡,大為民害。
守仁乃留住南甯,佯為罷遣諸軍,示不再用,暗中卻檄令盧蘇、王受,囑他攻斷藤峽,立功自贖。
蘇、受奉守仁令,潛軍突出,連破斷藤峽諸寨,誅匪首,散脅從,藤峽複甯。
守仁上蘇、受功,賞赉有加。
惟尚書桂萼,令乘機取交趾,守仁不應,桂萼遂劾守仁征撫交失,停止獎谕。
未幾守仁得疾,表乞骸骨,且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朝命尚未複頒,守仁因病日加重,不及待命,離任竟歸,行至南安,一瞑長逝。
桂萼複說他擅離職守,請世宗毋予恤典,且停世襲。
失志則夤緣當道,得志則媢嫉同僚,這是小人通病。
獨江西軍民,素懷守仁德惠,靈輀所經,無不缟素哭臨,香花載道,哀奠盈郊。
直道尚在人心,忠魂亦堪自慰。
至穆宗隆慶初年,始追谥文成。
守仁系浙江餘姚人,曾讀書陽明洞中,當時号為陽明先生。
平生學問,出入道佛,總旨以儒教為歸。
嘗謂知是行的主要,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始,行是知終,人須知行合一,方為真道學。
這數語,是陽明先生的學說,門徒多遵守不衰。
就是海外日本國,也靠着陽明遺緒,實力奉行,才有今日。
極力贊揚,不沒大儒。
這且不暇細表。
且說世宗踐阼,曾逮兵部尚書王瓊下獄,谪戍榆林,複起彭澤為兵部尚書,陳九疇為佥都禦史,巡撫甘肅,這次黜陟,實因西番一役,王瓊陷害彭、陳,經給事中張九叙追劾瓊罪,才有此番變換。
應四十八回。
九疇到了甘州,适值土魯番酋糾衆入寇,由九疇督兵力禦,戰敗滿速兒,追至肅州,又與肅州總兵官姜盃,夾擊一陣,殺死敵将火者他隻丁,寇衆倉皇遁去。
邊民嘩傳滿速兒已死,九疇亦依據謠傳,拜表奏捷。
未免鹵莽。
明廷正遣尚書金獻民,都督杭雄,統兵西讨,聞九疇得勝,寇已敗退,乃自蘭州折還。
誰知滿速兒依然無恙,西歸後,休養了兩三年,又遣部将牙木蘭,出據哈密,并侵及沙州、肅州。
世宗聞警,又起用前都禦史楊一清,總制三邊。
一清至是三為總制,溫诏褒美,比他為郭子儀。
土魯番聞一清威名,頗也知懼,稍稍斂迹。
一清請權事招撫,先令他繳還哈密城印。
既而一清奉召入閣,以尚書王憲代任,憲仍用一清計,遣使往谕土魯番,命悔過伏罪,歸還哈密。
滿速兒置諸不理。
會大禮議起,大學士楊廷和去位,廷和與彭澤、陳九疇等,本來莫逆,就是大禮申議,澤亦附同廷和,聯名抗奏。
廷和既去,澤亦乞休。
張璁、桂萼,方仇廷和,恨不得将廷和黨與,一網打盡,至土魯番再據哈密,遂上書論西番事,謂:“哈密不靖,自彭澤賂番求和始。
彭澤複用,自楊廷和引黨集權始。
今日人才,實惟王瓊可用。
除王瓊外,無人可安西鄙了。
”世宗正信任璁、萼,惟言是從,遂複召王瓊為兵部尚書,代王憲總制三邊。
瓊既被召,即奏言滿速兒未嘗戰死,陳九疇诳報朦君,金獻民黨同欺上,俱應複按問罪。
還有百戶王邦奇,亦上疏彈劾陳九疇、金獻民,以及楊廷和、彭澤等,說得痛激異常。
再經張璁、桂萼兩人,火上添油,自然激動世宗,立降手诏數百言,遣官逮九疇、獻民下獄。
璁、萼拟九疇坐斬,獻民奪籍,楊廷和、彭澤,俱應加罪。
谳案将成,獨刑部尚書胡世甯,不肯照署,上言:“九疇誤信謠傳,妄報賊死,罪固難免,但常奮身破賊,保全甘、肅二州,功足抵罪,應從輕議”雲雲。
世宗乃命将九疇減死,谪戍極邊,削奪獻民、彭澤原官。
隻廷和未曾提及,總算涵容過去。
所謂不為已甚,想即在
右江一帶,人情洶洶,或說岑猛未死,或說猛黨勾結安南,已陷思恩州,正是市中有虎,杯影成蛇。
姚镆力不能制。
飛檄調兵,藩臬諸司,與镆有隙,叉倡言“猛實未誅,镆為所給”等語。
禦史石金聞悉,遂劾镆攘剿無策,輕信罔上,惹得世宗動怒,饬革镆職,授王守仁為兵部
守仁到任,聞蘇、受二寇,勢焰頗盛,遂與石金商議,改剿為撫。
乃使人招谕田州,令來謝罪。
蘇、受疑懼,不敢徑至。
守仁複遣使與誓,決不相欺。
蘇、受乃盛兵自衛,來轅赴約。
經守仁開誠告誡,二人踴躍羅拜,自縛待罪。
守仁數責罪狀,各杖數十,才谕歸俟命。
已而馳入蘇、受營中,撫定叛衆,乃繕疏遙陳,略言:“田州外捍交趾,縱使得克,别置流官,亦恐兵弱财匮,易生他變,且岑氏世效邊功,欲治田州,仍非岑氏子孫不可。
現請降府為州,以猛子邦相為吏目,署行州事,設巡檢司十九處,令蘇、受等為巡檢。
惟思恩府未曾被陷,仍設流官,命他統轄田州。
邦相以下,悉遵約束”雲雲。
朝旨報可。
守仁遂依疏處置,田州以安。
嗣守仁自田州還省,父老遮道攀轅,禀稱斷藤峽猺,又複猖獗,盤踞三百餘裡,大為民害。
守仁乃留住南甯,佯為罷遣諸軍,示不再用,暗中卻檄令盧蘇、王受,囑他攻斷藤峽,立功自贖。
蘇、受奉守仁令,潛軍突出,連破斷藤峽諸寨,誅匪首,散脅從,藤峽複甯。
守仁上蘇、受功,賞赉有加。
惟尚書桂萼,令乘機取交趾,守仁不應,桂萼遂劾守仁征撫交失,停止獎谕。
未幾守仁得疾,表乞骸骨,且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朝命尚未複頒,守仁因病日加重,不及待命,離任竟歸,行至南安,一瞑長逝。
桂萼複說他擅離職守,請世宗毋予恤典,且停世襲。
失志則夤緣當道,得志則媢嫉同僚,這是小人通病。
獨江西軍民,素懷守仁德惠,靈輀所經,無不缟素哭臨,香花載道,哀奠盈郊。
直道尚在人心,忠魂亦堪自慰。
至穆宗隆慶初年,始追谥文成。
守仁系浙江餘姚人,曾讀書陽明洞中,當時号為陽明先生。
平生學問,出入道佛,總旨以儒教為歸。
嘗謂知是行的主要,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始,行是知終,人須知行合一,方為真道學。
這數語,是陽明先生的學說,門徒多遵守不衰。
就是海外日本國,也靠着陽明遺緒,實力奉行,才有今日。
極力贊揚,不沒大儒。
這且不暇細表。
且說世宗踐阼,曾逮兵部尚書王瓊下獄,谪戍榆林,複起彭澤為兵部尚書,陳九疇為佥都禦史,巡撫甘肅,這次黜陟,實因西番一役,王瓊陷害彭、陳,經給事中張九叙追劾瓊罪,才有此番變換。
應四十八回。
九疇到了甘州,适值土魯番酋糾衆入寇,由九疇督兵力禦,戰敗滿速兒,追至肅州,又與肅州總兵官姜盃,夾擊一陣,殺死敵将火者他隻丁,寇衆倉皇遁去。
邊民嘩傳滿速兒已死,九疇亦依據謠傳,拜表奏捷。
未免鹵莽。
明廷正遣尚書金獻民,都督杭雄,統兵西讨,聞九疇得勝,寇已敗退,乃自蘭州折還。
誰知滿速兒依然無恙,西歸後,休養了兩三年,又遣部将牙木蘭,出據哈密,并侵及沙州、肅州。
世宗聞警,又起用前都禦史楊一清,總制三邊。
一清至是三為總制,溫诏褒美,比他為郭子儀。
土魯番聞一清威名,頗也知懼,稍稍斂迹。
一清請權事招撫,先令他繳還哈密城印。
既而一清奉召入閣,以尚書王憲代任,憲仍用一清計,遣使往谕土魯番,命悔過伏罪,歸還哈密。
滿速兒置諸不理。
會大禮議起,大學士楊廷和去位,廷和與彭澤、陳九疇等,本來莫逆,就是大禮申議,澤亦附同廷和,聯名抗奏。
廷和既去,澤亦乞休。
張璁、桂萼,方仇廷和,恨不得将廷和黨與,一網打盡,至土魯番再據哈密,遂上書論西番事,謂:“哈密不靖,自彭澤賂番求和始。
彭澤複用,自楊廷和引黨集權始。
今日人才,實惟王瓊可用。
除王瓊外,無人可安西鄙了。
”世宗正信任璁、萼,惟言是從,遂複召王瓊為兵部尚書,代王憲總制三邊。
瓊既被召,即奏言滿速兒未嘗戰死,陳九疇诳報朦君,金獻民黨同欺上,俱應複按問罪。
還有百戶王邦奇,亦上疏彈劾陳九疇、金獻民,以及楊廷和、彭澤等,說得痛激異常。
再經張璁、桂萼兩人,火上添油,自然激動世宗,立降手诏數百言,遣官逮九疇、獻民下獄。
璁、萼拟九疇坐斬,獻民奪籍,楊廷和、彭澤,俱應加罪。
谳案将成,獨刑部尚書胡世甯,不肯照署,上言:“九疇誤信謠傳,妄報賊死,罪固難免,但常奮身破賊,保全甘、肅二州,功足抵罪,應從輕議”雲雲。
世宗乃命将九疇減死,谪戍極邊,削奪獻民、彭澤原官。
隻廷和未曾提及,總算涵容過去。
所謂不為已甚,想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