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回 折同侪 古鑒識先機 遇異人 飛刀殲醜類

關燈
話說塗雷與妖狐對耗有一個多時辰,虎王護身法寶雖然依舊輝明,可是光圈已逐漸縮小,光中人、獸個個現出受了緊束壓迫神氣,狼狽已極。

    塗雷心正憂急,忽想起适聽地下震響,早該崩裂,此是妖狐緻勝要着,如何久不施為?運用慧眼一望,妖狐已在法台之上現身,通體火煙籠罩,不住在台上手舞足蹈,運用妖法,神态頗現惶遽,好生奇怪。

    暗忖:“師父曾說過,顔虎等決無一失。

    照着目前形勢,自己不來,非糟不可。

    如應為自己解救,何以嚴囑不許前來?如說不是,豈非沒有算準,萬無此理。

    地久不裂,妖狐勝而發急,莫非有人暗中相助,破她妖法不成?”塗雷想到這裡,再定睛往下一看,虎王等懸身之處,重光阻隔,不能透視。

    四外地皮卻在暗影中微微起伏,宛如波浪閃動,隆隆之聲出自北面,時起時止。

    這才恍然大悟,果是有人暗中相助,隻要挨過時刻,全數脫險。

    師父早已離洞他出,必是他老人家無疑。

    不由寬心大放,膽氣一壯。

    塗雷仗着乳嬰從師,名是師徒,情逾父子。

    平日塗雷隻要不犯規條,有甚為難之事,多得愛憐,終于曲允。

    此時如見身受危難,必無坐視之理。

     塗雷起初專心保護虎王,同禦患難,謹慎從事,本無輕敵之心。

    今見虎王等這樣難支,五行之厄已然身受,何苦多受活罪?心想:“莫如趁着師父已來,冒一點險,将随身所有法寶全施出來,暫代自己抵住玄陰之氣,用飛劍直取妖狐,一擊不中,即時飛回,瞬息之間,料無差池。

    能斬了妖狐更妙;如果不能,自身再陷危境,豈不把師父引出,當時就可破陣除妖?”塗雷主意打定,暗将師父所賜幾件法寶一齊放出,抵住戊土之氣,緊跟着身劍合一,電射星馳,一道白虹直朝法台上妖狐飛去。

    出時仿佛耳聽師父急喊: “雷兒不可魯莽!”因是去勢迅速,未及理會,劍光已經飛到台上。

     妖狐陣法運用,忽然不能如意施為,先頗疑心有人暗中破法,甚是焦躁。

    嗣見全陣無恙,又覺不似,以為自身功候尚欠,五行并用道力不濟,并無人在側暗算,漸放寬心。

     仇敵已現敗狀,隻不料在中央戊土之氣往下一壓,五行合壁,立可收功。

    不料偏被劍光阻住,不能下壓。

    正想設法将塗雷引開,一見塗雷飛來,大稱心意。

    知他得有玄門真傳,仙劍神妙無窮,急切間難以傷害;又怕清波上人厲害,恐結仇怨。

    忙即運用玄功變化,裝作抵禦,先噴出一口濃煙,護住法台,暗使幻形之法,留下一個假替身。

    本身卻從煙霧中隐遁,乘隙飛向虎王等上空,将内丹真元放出,化為一團彩霧,圍住那座黑山,往下壓去,塗雷所遺諸寶,不比仙劍有人運用來得神妙變化,抵禦之力本就稍差。

    這一來,戊土之氣益發加了幾倍力量,護身寶光抵抗不住,漸漸被它壓低下去。

    虎王等如何禁受得了,當時隻覺全身壓力重如萬斤,五面俱被迫緊,七孔堵得連氣都透不過來。

    白猿、黑虎俱有道行,還可勉強支持,二猱和虎王已是頭暈眼花,腦脹欲裂了。

     說時遲,那時快,這裡正在危急,塗雷已将法台上妖煙驅散,但不見妖狐蹤迹。

    方疑已被遁走,百忙中猛一回顧,見狀大吃一驚。

    知道上當,忙即飛回救護時,妖狐早料及此,手揚處,又是滾滾青林排山倒海而來。

    塗雷隻得迎敵,而身為乙木所阻,四外妖煙厚密,不得近前,隻見寶光緩緩低下,什麼也看不見。

    料已情勢奇險,急得怪叫連聲,直喊師父,隻不見答應。

    心想:“師父決不會如此漠視,必是存心磨練自己,暗中救護虎王,莫要上當。

    ”口裡仍在急喊,暗中卻在運用慧眼注定前面。

    果然待不一會,那幢寶光忽然全數斂去。

    他知這兒件法寶俱非尋常,妖狐更收它不去,妖煙雖然厲害,可是壓逼愈緊,光華低下得越慢,至多人受傷害,法寶決不會消滅。

    并聽師父說,白猿道行頗深,危急之時必将所煉内丹拼命救護虎王,哪有如此容易?方尋思間,猛覺圍身妖氣減退甚速。

    塗雷也真機警神速,這一來,料定師父暗地施為。

    算計妖陣已破,更不怠慢,恨極妖狐,惟恐漏網,念頭才轉,反正妖氣銳減,已阻不住自己,忙即運用玄功,徑往适才妖狐現身之處飛去。

     剛飛出不遠,忽然眼前光華大放,明如白晝,當頭又現出一圈光華,陣中各色妖煙似潮水一般直往圈中飛來。

    光華照處,正瞥見妖狐面容慘白,手中掐訣,業已離地飛起,倉皇欲遁,身後似還有一黑影相随。

    塗雷哪肯容她逃走,不問三七二十一,催動劍光,電馳般飛去,恰值妖狐剛巧遁起,妖陣已破,對面又有仙法禁制,異寶當頭,惟一活路,隻有妖人所傳邪法。

    她哪知另有妖鬼要收漁人之利,乘機奪她内丹,已然冒着奇險,飛臨身側。

    妖狐一見劍光耀眼,吓得亡魂皆冒,知不及逃遁,不顧本身,忙把内丹噴出時,劍光已繞身而過,腰斬兩截,落在地上。

     塗雷見妖狐頭前星光一亮,知是内丹。

    方要指揮劍光圍收,倏地震天價一個大霹靂打将下來,雷火飛射中,同時眼前一暗。

    一片黑影如烏雲流天,電逝而過。

    跟着一聲厲嘯,由近而遠,妖氛邪霧一時俱盡,再找那團星光,已無影無蹤。

    當頂光華已隐,師父不知去向,隻剩虎王委頓虎背,人、獸仍被自己劍光法術托住,相倚相伏,喘息不已,頗為狼狽。

    料知妖狐元神逃走,方欲飛起查看,金光閃處,清波上人自空下降,塗雷忙即拜倒。

    上人也不答理,滿面愠色,走至虎王身前。

    塗雷以為師父定怪他違命前來,那些法寶必已代己取去。

    好在除了斬妖,并未誤事,毫不害怕,仍照着往常淘氣神氣,笑嘻嘻趕過去,将劍光法術一收。

    虎王等緩緩落到地上,護身白氣依舊圍繞。

     上人始終不睬塗雷,隻對白猿道:“你多年聽經,本可身入佛門,因以前連犯貪嗔,幾乎誤了前途。

    适才緊急關頭,竟能舍身救主,既應大劫,又可挽蓋前愆。

    雖難重列禅師門下,從此勉力虔修,總可于玄門中尋求正果。

    隻你今日真元受傷大甚,不能還原。

     幸是胸有成竹,一心盼我救助,不曾逞強自收;适才又仗我神雷迅速,妖鬼不敢多起貪心,才得保全,未被攝去,尚是便宜。

    現在先代你将真元凝聚,另賜仙丹一粒,回去再靜坐修煉數十日,便可複原了。

    ”白猿含淚拜倒。

    上人忙将它止住,吩咐盤膝閉目,甯神端坐,不可着相。

    上人張口一吸,白氣便有一頭緩緩飛人口裡,漸漸吸盡,也閉目端坐,默運玄功。

    過有片刻才起身,伸手朝白猿頭頂一指,命門忽然裂一小縫。

    口張處吐出酒杯大小的一團晶光,載沉載浮,螢螢流動,似要往上升去。

    上人戟指大喝道:“大膽嬰兒,妄離母體,還不歸竅麼?”随說手一揚,風雷之聲隆隆大作,晶光被迫緩緩往白猿頭上飛落。

    上人将手一合,頭便回了原狀。

    白猿立時精神如故,二次拜倒在地。

    上人救罷白猿,又去撫治黑虎。

     塗雷見虎王伏身虎背,隻是喘息,目光雖現堅強之狀,神情卻是疲殆已極,料他身上定和散了一般痛苦。

    見上人先給猿、虎施治,大是不平,忍不住請道:“他受傷很重,這些靈獸多能支持,還是先救他吧。

    ”上人喝道:“無知業障!你隻知倔強任性,适才已然誤事,給你自身日後添了許多麻煩,尚不自悟,又來妄自請求。

    顔虎不将命定災劫受完,莫非還要他再多一劫麼?”塗雷見師父今日似乎真怒,不敢再說,肅然侍立在側。

     上人把黑虎、二猱一一救複了原,方給虎王施治。

    又給了一粒丹藥,命他回山靜養,每日打坐,候到明年春天,前往蜀中一行,自有仙緣遇合。

     虎王等拜謝之後,上人對塗雷道:“顔虎災劫,終于轉禍為福,時至自了。

    你非不知我早在此防護。

    剛人陣時,妖人史漁命門下妖魂來此埋伏陣法外,本意妖狐如勝,便出相助,敗便将她内丹攝去,坐收漁人之利。

    他看出顔虎和虎、猿、二猱俱有根器,元神堅固,意欲乘隙下手。

    值我趕來将他誅戮,禍根已除,原可無礙。

    不料靈姑昨晚殺了陳惠所差妖鬼,未将餘氣驅散,被它凝聚成形,逃到路上,遇見史漁所差另一妖魂為靈姑所斬,急忙逃回。

    妖狐信香被我行法暗中破去,史漁久候無信,正要親來窺探,又遇見兩妖鬼報信,到時恰在破陣那一會,你如不離開原地,挨到這時,由你保護他們,我全力對付妖狐,必可将她除去;或你不違命行事,我無庸防你樹下強敵大怨,也不緻被她遁走。

    你偏不聽教訓,使我心分兩地。

    當妖狐用内丹舍命來攻之際,勢甚危急,我一面要解救顔虎,一面要防乙木之氣将你隔斷,隻好暗中行法破陣,收了諸寶,不使你見,以免胡來誤事。

    滿拟再緩片刻,妖狐必将行法遁走,而且她軀殼修煉頗非容易,又恃學會妖遁,必不舍棄之而去。

    等她一逃,我再出其不意,發動禁法,将她形神一齊擒住誅戮,永無後患。

    無奈被你看破,又鬧鬼聰明,見妖陣已破,疑心我會放走妖狐,不去掃蕩妖陣餘氛,驟然飛來。

    更不料史漁那般大膽,恰在此時冒險飛落,搶了妖狐内丹、元神,立即遁走。

    我連顧三面,下手略緩,妖狐逃又稍遲,緻有此誤。

    史漁為人無仇不報,适才雖然得手,卻也身受雷火之傷。

    他無奈我何,早晚遇你必不甘休。

    這類事不是不可避免,偏要自尋苦惱。

    你這業障真是可恨,如非念你忠義,為友熱腸,似此屢逆師命,豈能寬恕? “适間豹聲悲嘯,定是你出門慌張,忘了封鎖門戶,紅蟒追逐替身。

    到了洞前,被四豹發覺,救主情切,中了邪毒,在彼掙命。

    我因四豹雖為惡畜,居然頗有靈性,甘受我的誡傷,不妄殺生,年來已漸素食,推愛屋烏,意欲使它們遇機受一次災難,為之略換胎骨,此舉原與有益。

    但你從小修道,氣質如此浮妄,不加責罰,焉能俊改?靈姑等此時必在林内,你拿我靈丹,速去救了四豹,去往洞中洗滌,再行回洞受罰,順便命靈姑父女往洞中相見。

    ”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