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回 旭日照幽花 頓失陰霾登樂土 狂飆撼危壁 突飛寶刀斬妖狐

關燈
話說光陰易過,忽又春風。

    靈姑想起:“去年今日,自己正從綠耳崖遇救逃來,初拜仙師。

    不多幾天,仗着恩師屢傳心法,現時居然能夠禦氣飛行。

    這一年中,隻近日在庵前竹林上空試習飛行,以前除往江邊汲水,偶然閑眺,直未遠離庵門一次。

    由上月起,師父好似十分忙碌,時常離庵出遊,來去匆匆。

    衆師妹也奉派他出。

    師徒面上,時有喜容,看神氣好似忙着辦什麼得意之事。

    昨日飛空遙望過去,後山桃花盛開,自從來此,也未看過她兩人一次,不知彩蓉近來光景如何。

    ” 念頭一轉,猛又想起:“昨日就該送糧了,歐陽師姊上月送糧回來,曾說彩蓉随譚蕭姊姊練習自發龍女崔師伯所傳口訣修為,進境頗速,再有三月,便能辟谷。

    害她們的妖道,乃北邙山妖鬼冥聖徐完。

    當她二人從綠耳崖逃出沒有多時,便被妖鬼覺察,借着妖徒本命神燈餘焰,跟蹤趕到。

    二人因師父仙法妙用,早有安排,已将妖徒殘魂餘煙一齊禁制。

    不但沒有受害,反借所遺妖幡,将計就計,送向遠處,故布疑陣,誘得妖鬼趕去。

    妖鬼見妖幡被金霞裹住,冒失施展邪法,妄想奪回。

    不料中藏太乙神雷突然發動,将妖幡和殘魂餘煙一齊消滅。

    妖鬼幾受重創,仇恨愈深。

    苦尋二女多日,終于被他識破玄機,看出綠耳崖的破綻。

    妖鬼穿入地底,尋到譚蕭遺骨,回去用白骨追魂之法禁制多日。

    幸虧譚蕭姊姊得了崔師伯真傳,元神凝煉成形,靈性堅定,因此妖鬼枉費不少心力,并未将魂追去。

    不過還是有點心旌搖搖,似欲飛揚,強制了好些天才無事。

    氣得妖鬼隻把枯骨粉碎,略出怨氣,無計可施。

    加以正忙于和峨眉門下拼鬥,才暫息了報仇之想。

     二人為此越發膽寒,潛伏地底,從不外出。

    如今正該送糧日期,歐陽師姊适在五日前奉命他出,行時又忘了問她。

    自己受人之托,尚未忠人之事,這點送糧小事,若再知而不管,于心難安。

    ”意欲禀過師父再去。

    進内一看,颠仙恰在入定。

    又想:“師父每次入定神遊,往往三五日不等,最快也得半天。

    好在相隔甚近,連在那裡和二人相聚些時,回來也未必醒。

    師父近來口頭常對二女嘉許,送糧原出師命。

    師姊不在,自己才代往,與擅自私出外不同,料無見責之理。

    ” 靈姑越想越覺得不錯,惟恐彩蓉糧盡,無以為繼,匆匆祝求幾句,便即跑到後殿,仍照歐陽霜每次數量,用布袋将存糧食物各取了些。

    鹦鹉靈奴已被歐陽霜借了帶走,便獨自駕了遁光,往後山桃林飛去。

    隻見桃花開得異常繁茂,嫩白嬌紅,鮮豔已極;蜜蜂成陣,好鳥争鳴,點綴得春光十分燦爛。

    靈姑也無心賞玩。

    先疑地穴也有封鎖,還在發愁。

    及至趕到山腳下一看,依舊上窟陰濕,與前一樣,并無異狀。

    知道人口在内,自己雖不會行法升降,二女那樣神通,上面一喊定能聽見。

    随借刀光照路,彎腰走進。

    走到盡頭,低喚了幾聲,略等片時,不見動靜。

    細查地上,并無絲毫開裂之痕,如非以前來過,記準無差,幾疑不是原地。

    上下相去甚深,恐二女不能聽到,又高喊了幾聲,仍無動靜。

    忽然想起:“去年下來時,立身石土厚約十丈,離地底更深達百丈左右;況又經師父仙法封鎖,嚴絲合縫,上下完全隔斷。

    上面呼喊,怎聽得見?隻有用飛刀穿透地層而下,二女認得銀光,必知自己來此,放落相見。

    似這樣呼喚,喊破喉嚨,也無用處。

    ” 自覺有理。

    不料手指飛刀,往下一試,銀光到處,倏地發出一片金霞,将銀光擋住,休想刺入分毫。

    靈姑驟出不意,倒被吓了一跳。

    才知師父仙法妙用,休說敵人,連這樣靈異的神物都攻不下去。

    想了想,無計可施,把來時高興打消個幹淨。

    意欲暫且回庵,候師父入定醒轉,禀明之後,傳了開法再來。

    剛提着糧袋走出,猛瞥見洞口外有尺許長一條白影一閃而過。

    追出一看,乃是一隻白兔,通體純白,眼如朱砂,正由洞口繞着山腳走過,瞥見生人追來,奮力往前一竄,銀箭也似,直射出二十來丈遠近。

    兩竄之後,平地一縱,便到了左側離地數十丈的嶺壁腰上,接連三四縱,到了頂上。

    靈姑見那兔周身直泛銀光,又滑又亮,比莽蒼山雪中所得兩兔還要好看得多。

    又見縱躍神速,勝于猿鳥,不禁驚奇,想要看它到哪裡去,便忙縱劍光飛身上嶺,那兔本在嶺頭觀望,回顧人又追來,奮力一跳,淩空往嶺那邊直落下去,便無蹤影。

    靈姑慧眼,似覺那兔鑽人士内,越發稱奇,靈姑跟蹤降落一看,全山多土,惟獨嶺後是片石地。

    僅兔落處的石縫中生長兩株古松,東西相向,大均數抱以上,枝柯繁茂,盤屈虬結,勢甚飛舞。

    石地渾成光潔,更無窟穴和别的草木。

    回顧嶺壁,勢欲倒塌。

    壁間一洞甚大,深隻兩丈。

    洞内雜草怒生,成千累萬的大小蝙蝠倒懸飛鳴,勢若風雨。

    白兔也不見蹤影。

     靈姑隻得遁回庵中,重往後殿一看,師父已然不在。

    桌上放有手谕,大意說:适有要事出遊,半月後當與歐陽霜同歸。

    師徒協力,辦一要事。

    命靈姑照常用功。

    并未提及靈姑他出和給二女送糧之事。

    墨迹尚且未幹,估量離庵不久,如非往嶺後追趕白兔耽擱,回庵定能見到。

    歸期又在半月以後,彩蓉無人送糧,怎樣度日。

    靈姑心中懊悔,望着紙條呆了一會,做功課的時候又到。

    做完功課,天已夜間。

    庵中隻有自己一人,深夜不便離開;況且不得開洞之法,去也無用。

    盤算了一夜,也想不出法子,隻是幹着刍靈姑未亮前起身,做完早課,沉心靜氣細想:“這事奇怪。

    就說師父連日事忙,送糧小事,已曾交派專人,不在心上。

    那麼歐陽師姊為人何等聰明仔細,怎會不托自己給她代送?莫非彩蓉姊姊還有積存,歐陽師姊外出事忙,所以沒有留話?不過事情難定,為朋友的心總要盡到。

    ”決計由當日起,早晚往桃林土穴探望等候,彩蓉如有吃的,自己不過每日空跑兩次。

    真要絕糧,二女見糧久不濟,未奉師命,縱然不便直來庵中索讨,也必要上來探望,或在附近搜尋些山糧山果充饑,決無束手絕食之理。

     靈姑主意打定,立即飛往後山。

    到了桃林土洞,試喚了好幾次,又等候有個把時辰,終無應聲。

    庵中無人,雖然師父聲威甚大,庵中靈藥甚多,已被師父行法秘藏,餘者更無希罕之物,不怕異派妖邪前來盜取侵擾。

    但是師父朋友和各派後輩甚多,尤其近一二月來時有峨眉門下師兄弟姊妹前來參見,萬一遠客到此,空庵一座,無人接待,不但誤事,并且笑話。

    想趕回去,等做完午課,留下一個紙條,再來守候。

     靈姑才一出洞,又瞥見昨日所追白兔在洞側不遠草地上用腳扒土,動作甚是急遽。

     一見人來,依然連竄帶跳,忘命一般朝左側嶺上如飛逃去。

    靈姑昨日本已覺着那白兔有許多怪處,嗣見它落地無蹤,急于回庵見師,無心窮追。

    如今二次相遇,隔得較近,又看出那兔雖然通體如雪,銀光閃閃,并沒有毛,直似一隻活的玉兔。

    那跳躍神速,更是出奇,隻覺前面如飛星閃電,晃眼之間,便是老遠。

    自己那麼好的目力,竟沒有看出它的腳腿起落,越知有異。

    于是急催遁光,飛駛追去。

    因不知那兔藏身之處,又猜定是個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