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杜闵
關燈
小
中
大
學生覺得有待商榷,正要次日再問王爺呢。
那就這麼寫,成親王道,霍炎我是絕對不會殺的,要拔除皇帝的耳目,固然不錯,但是皇帝的耳目何其之多,除之不盡。
倘若東王心有顧忌,不敢西顧,那便請回。
我這裡雖京師一隅,卻自有逍遙自在的好處。
就算想成大事,也須和有魄力為之的英雄共襄共舉。
請東王來使自己看着辦吧。
就是如此。
趙師爺撫掌大笑,學生這就修書。
夜着實深了。
成親王透過紗櫥,望着朦胧的天色,明天吧。
因這一晚長談,成親王次日再沒有精神騎馬,命人備下輕車,睡了一路。
到了上江行宮,已精神抖擻,跪拜大禮行得潇灑漂亮。
太後指着他對洪司言笑道:看看,準是遇上高興事了。
雖然不是高興事,但也差不多。
成親王笑道,皇上大兵北進了。
兒臣聽着極是振奮。
你自然是振奮了。
想想你哥哥又在吃什麼苦。
太後嗔道,吉祥的折子帶過來了麼? 帶過來了。
成親王自懷中取出黃皮折子奉給太後。
太後看了一遍,歎道:樣樣都好,就是睡得晚。
京裡的折子節略加上軍報,總要批到深夜呢。
那是太辛苦了。
洪司言也歎了口氣,皇上眼前都是些什麼人哪?怎麼沒有人分憂? 成親王心中一動,道:皇上極依賴的不過就是一個辟邪,其他帶過去的人,隻得兩個中書舍人。
平時京裡辦差就忙不過來了,人手似乎是少了些。
那再多加兩個人。
太後把折子放在茶幾上,有誰是皇上用慣的,就遣過去。
雖說是文臣,這個時候卻都要效力,不拘是誰,都可以。
是。
成親王笑道,母後給個懿旨吧。
兒子調動人手到軍前,皇帝哥哥會說我擅做主張。
說的在理。
太後道,就說是我的口谕。
是。
成親王笑了。
太後看着他心滿意足地離去,扭頭問洪司言道:怎麼覺着上了他的當似的? 主子這麼說,奴婢看着有些象。
搞什麼花樣呢?太後低頭想了想,他這是看不慣京裡哪個人,忙不疊地要往北打發? 就是内閣裡辦差的中書舍人吧。
洪司言道,不過,聽說小親王和他們交情都不錯。
尤其是前一科的探花霍炎,和皇上、小親王兄弟都走得近,經常出入親王府邸呢。
和他倆都走得近,就不對了。
太後搖了搖頭,景儀對皇帝身邊的人,從來都是挺戒備的。
你瞧着吧,這回出去的人,少不了這個霍炎。
霍炎是皇帝設在小親王身邊的棋?這時候想把他搬走,難道是小親王想動作了? 太後的臉色極難看,冷着聲音道:叫京裡的人盯着景儀。
主子是怕小親王惹禍? 這有什麼可怕的?一個毛孩子還能翻出天去?太後冷笑,我隻是擔心,他的黃粱夢還沒醒,就不明不白死在他哥哥手裡了。
洪司言吃了一驚,道:奴婢這就交代人暗中守護小親王。
也别跟得太緊了。
太後停下羅扇,掩着半張面龐,連雙目也沉浸在幽深的黑暗裡,似乎盡力掩飾着自己的神色,不給他點教訓,他是不會本分的。
※※※ 六月十六日,内閣傳出太後的懿旨,霍炎與另一中書舍人奉調皇帝親征銮帳伺候節略筆墨。
因旨意上說即刻啟程,不可遲誤,所以領旨之後兩人都急着回家收拾行裝,卻在朱雀門外讓成親王攔住。
成親王等了有一會兒了,替他打傘遮陽的小厮象從水裡撈上來似,渾身都汗濕了。
成親王也熱得狠了,拿着扇子擋住地上白花花的反光,口中叫道:燎原! 是。
霍炎緊走幾步,在成親王腳下叩頭。
地上炮烙般燙手,霍炎懶洋洋抽回手來,笑道:王爺有什麼吩咐? 這就回去收拾了?成親王道,懿旨上雖催得緊,但凡事有我,準你們兩個一天假,後天啟程不遲。
王爺!另一個中書舍人郭亮抖抖索索搗蒜般叩首,哀求道,王爺,開恩向太後求個情,可否收回成命? 成親王怒道:胡說!你拿太後旨意當玩笑麼?他瞥了一眼霍炎,見他神色平靜,并無半點慌張惆怅,不由詫異。
燎原,你不會象他似的,臨陣退縮吧? 蝼蟻尚且偷生,何況我們都有家有室?但比起前方将士,我們不過是伺候筆墨,抛頭顱,灑熱血都輪不上我們,更無退縮之理。
好!大丈夫當如是。
成親王贊了一聲,不攔着你們和家人相聚。
等後天,我送你們。
是。
霍炎爽快一笑,拽着郭亮躬身退下。
霍炎文采精奇,風骨超然,年紀雖輕,卻已露一代風流人臣之相,成親王素來愛慕。
雖然他為皇帝指使,在自己身邊不住刺探,但一樣有不少笃笃相交的日子。
想到幾日後,這樣的俊傑人物就要抛下嬌妻美妾,身處險地,生死難蔔,成親王心下反倒生出些愧疚之意。
六月十八日一早,起了車,趕到霍炎家裡相送,前面走的伴當奔回來,車前禀道:王爺,霍府的大門關着,敲了也不開。
成親王奇道:說好了今天走的,這時候不見動靜,難道是臨陣脫逃?他敲了敲車窗,命車夫快行。
把住街口!成親王喝道,你們兩個上去打門,就說是坐纛的親王來了,要霍炎出來叩頭。
二十幾個伴當怦怦地敲門,不會兒門裡面有人慌慌張張地道:做什麼?青天白日的打架劫舍,沒了王法了? 再胡說撕了你的嘴!王府伴當又好氣,又好笑,道,成親王見你們老爺來了,叫你們家主出來磕頭。
這門才算開了,出來答話的是老家人霍瑞,本要腆着臉上來賠笑,卻見成親王放下了臉色,頓時吓得不敢吱聲。
霍炎呢?成親王厲色喝問。
霍瑞磕頭回話,主人奉太後的懿旨,軍前伺候筆墨,已走了一天了。
走了?成親王有點發蒙,不是說好今天才出發麼? 說實話!王府的伴當上前助威,大聲呵斥。
霍瑞哪裡見過這種場面,加之年老體弱,素有昏厥之症,頓時白眼一翻,昏倒在地。
霍府的家人大亂,有人向後報信,直喚道:瑞爺爺死了,瑞爺爺死了! 成親王看着手下人手忙腳亂地解救霍瑞,也是啼笑皆非。
内裡門一響,婆婆娑娑的是女子的腳步聲,兩個丫環陪着紫眸慌忙出來察看。
霍府的家人都口稱姨奶奶,躲在她身後。
就算是不拘小節,成親王卻還沒有準備纡尊降貴到和歌女打交道的地步,因而從前看見紫眸,不過遠遠的,隻是知道她的歌喉名冠京師,面目卻不怎麼記得;現在走近了細看,才知所謂紫眸二字,當真名副其實:奇異的紫焰,燃燒在瞳孔的深處,嵌在楚楚可憐的蒼白面龐上,令人更覺動人心弦的不安分。
果然是見過世面的女子,她盈盈地拜下去,口齒落落大方,王爺萬福。
起
那就這麼寫,成親王道,霍炎我是絕對不會殺的,要拔除皇帝的耳目,固然不錯,但是皇帝的耳目何其之多,除之不盡。
倘若東王心有顧忌,不敢西顧,那便請回。
我這裡雖京師一隅,卻自有逍遙自在的好處。
就算想成大事,也須和有魄力為之的英雄共襄共舉。
請東王來使自己看着辦吧。
就是如此。
趙師爺撫掌大笑,學生這就修書。
夜着實深了。
成親王透過紗櫥,望着朦胧的天色,明天吧。
因這一晚長談,成親王次日再沒有精神騎馬,命人備下輕車,睡了一路。
到了上江行宮,已精神抖擻,跪拜大禮行得潇灑漂亮。
太後指着他對洪司言笑道:看看,準是遇上高興事了。
雖然不是高興事,但也差不多。
成親王笑道,皇上大兵北進了。
兒臣聽着極是振奮。
你自然是振奮了。
想想你哥哥又在吃什麼苦。
太後嗔道,吉祥的折子帶過來了麼? 帶過來了。
成親王自懷中取出黃皮折子奉給太後。
太後看了一遍,歎道:樣樣都好,就是睡得晚。
京裡的折子節略加上軍報,總要批到深夜呢。
那是太辛苦了。
洪司言也歎了口氣,皇上眼前都是些什麼人哪?怎麼沒有人分憂? 成親王心中一動,道:皇上極依賴的不過就是一個辟邪,其他帶過去的人,隻得兩個中書舍人。
平時京裡辦差就忙不過來了,人手似乎是少了些。
那再多加兩個人。
太後把折子放在茶幾上,有誰是皇上用慣的,就遣過去。
雖說是文臣,這個時候卻都要效力,不拘是誰,都可以。
是。
成親王笑道,母後給個懿旨吧。
兒子調動人手到軍前,皇帝哥哥會說我擅做主張。
說的在理。
太後道,就說是我的口谕。
是。
成親王笑了。
太後看着他心滿意足地離去,扭頭問洪司言道:怎麼覺着上了他的當似的? 主子這麼說,奴婢看着有些象。
搞什麼花樣呢?太後低頭想了想,他這是看不慣京裡哪個人,忙不疊地要往北打發? 就是内閣裡辦差的中書舍人吧。
洪司言道,不過,聽說小親王和他們交情都不錯。
尤其是前一科的探花霍炎,和皇上、小親王兄弟都走得近,經常出入親王府邸呢。
和他倆都走得近,就不對了。
太後搖了搖頭,景儀對皇帝身邊的人,從來都是挺戒備的。
你瞧着吧,這回出去的人,少不了這個霍炎。
霍炎是皇帝設在小親王身邊的棋?這時候想把他搬走,難道是小親王想動作了? 太後的臉色極難看,冷着聲音道:叫京裡的人盯着景儀。
主子是怕小親王惹禍? 這有什麼可怕的?一個毛孩子還能翻出天去?太後冷笑,我隻是擔心,他的黃粱夢還沒醒,就不明不白死在他哥哥手裡了。
洪司言吃了一驚,道:奴婢這就交代人暗中守護小親王。
也别跟得太緊了。
太後停下羅扇,掩着半張面龐,連雙目也沉浸在幽深的黑暗裡,似乎盡力掩飾着自己的神色,不給他點教訓,他是不會本分的。
※※※ 六月十六日,内閣傳出太後的懿旨,霍炎與另一中書舍人奉調皇帝親征銮帳伺候節略筆墨。
因旨意上說即刻啟程,不可遲誤,所以領旨之後兩人都急着回家收拾行裝,卻在朱雀門外讓成親王攔住。
成親王等了有一會兒了,替他打傘遮陽的小厮象從水裡撈上來似,渾身都汗濕了。
成親王也熱得狠了,拿着扇子擋住地上白花花的反光,口中叫道:燎原! 是。
霍炎緊走幾步,在成親王腳下叩頭。
地上炮烙般燙手,霍炎懶洋洋抽回手來,笑道:王爺有什麼吩咐? 這就回去收拾了?成親王道,懿旨上雖催得緊,但凡事有我,準你們兩個一天假,後天啟程不遲。
王爺!另一個中書舍人郭亮抖抖索索搗蒜般叩首,哀求道,王爺,開恩向太後求個情,可否收回成命? 成親王怒道:胡說!你拿太後旨意當玩笑麼?他瞥了一眼霍炎,見他神色平靜,并無半點慌張惆怅,不由詫異。
燎原,你不會象他似的,臨陣退縮吧? 蝼蟻尚且偷生,何況我們都有家有室?但比起前方将士,我們不過是伺候筆墨,抛頭顱,灑熱血都輪不上我們,更無退縮之理。
好!大丈夫當如是。
成親王贊了一聲,不攔着你們和家人相聚。
等後天,我送你們。
是。
霍炎爽快一笑,拽着郭亮躬身退下。
霍炎文采精奇,風骨超然,年紀雖輕,卻已露一代風流人臣之相,成親王素來愛慕。
雖然他為皇帝指使,在自己身邊不住刺探,但一樣有不少笃笃相交的日子。
想到幾日後,這樣的俊傑人物就要抛下嬌妻美妾,身處險地,生死難蔔,成親王心下反倒生出些愧疚之意。
六月十八日一早,起了車,趕到霍炎家裡相送,前面走的伴當奔回來,車前禀道:王爺,霍府的大門關着,敲了也不開。
成親王奇道:說好了今天走的,這時候不見動靜,難道是臨陣脫逃?他敲了敲車窗,命車夫快行。
把住街口!成親王喝道,你們兩個上去打門,就說是坐纛的親王來了,要霍炎出來叩頭。
二十幾個伴當怦怦地敲門,不會兒門裡面有人慌慌張張地道:做什麼?青天白日的打架劫舍,沒了王法了? 再胡說撕了你的嘴!王府伴當又好氣,又好笑,道,成親王見你們老爺來了,叫你們家主出來磕頭。
這門才算開了,出來答話的是老家人霍瑞,本要腆着臉上來賠笑,卻見成親王放下了臉色,頓時吓得不敢吱聲。
霍炎呢?成親王厲色喝問。
霍瑞磕頭回話,主人奉太後的懿旨,軍前伺候筆墨,已走了一天了。
走了?成親王有點發蒙,不是說好今天才出發麼? 說實話!王府的伴當上前助威,大聲呵斥。
霍瑞哪裡見過這種場面,加之年老體弱,素有昏厥之症,頓時白眼一翻,昏倒在地。
霍府的家人大亂,有人向後報信,直喚道:瑞爺爺死了,瑞爺爺死了! 成親王看着手下人手忙腳亂地解救霍瑞,也是啼笑皆非。
内裡門一響,婆婆娑娑的是女子的腳步聲,兩個丫環陪着紫眸慌忙出來察看。
霍府的家人都口稱姨奶奶,躲在她身後。
就算是不拘小節,成親王卻還沒有準備纡尊降貴到和歌女打交道的地步,因而從前看見紫眸,不過遠遠的,隻是知道她的歌喉名冠京師,面目卻不怎麼記得;現在走近了細看,才知所謂紫眸二字,當真名副其實:奇異的紫焰,燃燒在瞳孔的深處,嵌在楚楚可憐的蒼白面龐上,令人更覺動人心弦的不安分。
果然是見過世面的女子,她盈盈地拜下去,口齒落落大方,王爺萬福。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