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軍護送王子回國的聲勢,如此一來,東海誰還敢小瞧王子?林國舅兄妹更不敢算計于你。
”說着扭頭看向文易,沉下臉道:“文大人,請你回複東海王和林國舅,我家大王眼裡,隻認得一個無花王子,王子回去,好便好,若有丁點不好處,我将親率二十萬大軍到東海城下來給王子問安。
” 他這話重,可憐把一個老實人就吓得全身亂抖,連聲應道:“是,是,我必将大司馬大人原話帶回給大王。
”當下也不及休息,便又回馬奔去。
富安看他背影消失,微微搖了搖頭,對無花道:“文大人老成持國,他日王子即位,仍可借重。
” 無花眼中卻已有些濕潤,道:“我朝也就是多虧了他,否則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随即又謝富安和巫靈王,富安呵呵笑,道:“王子這話客氣了,這隻是小事一樁,相對于木兄弟的恩德,差得遠呢。
” 又行三日,到了江邊,果見大軍密布,聲勢驚人。
先與富安道别,雪槐随即轉頭看向碧青蓮,一時不知怎麼開口,碧青蓮卻搶先道:“槐哥,青蓮也在這裡和你分手,我要回青蓮觀去,就七殺教的事,當面請教師父。
” 雪槐其實知道她的本意,乃是怕跟着他讓他陷在感情的漩渦裡為難,所以主動提出離開,又是感動又是過意不去,勉力笑道:“如果能請得尊師出山收拾妖孽,那就最好了。
” “我師父不會出觀。
”碧青蓮卻搖了搖頭。
“為什麼?”雪槐不明白了,道:“七殺教剛剛興起,正是剪除他們的最好時候,如果尊師。
” 不等他說完,碧青蓮卻輕輕歎了口氣,道:“不是我師父不想出觀,是他出觀也沒有用,五百年前一戰,魔道固然煙消雲散,我佛道正教卻也同樣的元氣大傷,包括萬屠玄女娘娘在内,無數道基深厚的有道之士都折在那一役之中,我師父雖得保性命,但道基大損,已不能再和人動手了。
” “什麼?”雪槐大吃一驚,叫道:“照你這麼說,我佛道正教難道再無高人?”五百年前佛道聯手滅魔之事,他隻是聽說過,先前還以為是神話傳說呢,就中内情更完全不知。
碧青蓮見他情急,忙握了他手道:“槐哥,你别急,古話說邪不勝正,我佛道兩門雖是元氣大傷,但魔道受的打擊更大,現在那七殺教主召集的邪怪如天風道人等,不過隻是當年的漏網之魚,那些真正的大魔頭如血魔及地獄門的地獄王等,也都在那一役給打散邪靈,再無法做惡,那七殺教主估計也隻是個漏網的邪怪,沒什麼大不了的,另外我佛道中也不是再無高人,隻是有些神道不喜管閑事,有些又性子特别孤僻,隻要機緣巧合,自會有人伸手。
” 他這樣一說,雪槐心情略覺輕松,卻又覺奇怪,道:“當年的血魔真的那麼厲害?象萬屠玄女那麼厲害的神道也折在他手中?” “是。
”碧青蓮點頭,道:“我聽師父說,當年的血魔,魔功确是極為了得,尤其練成了血魔解,那是借自身的解體極大的提高魔功與對手同歸于盡的功法,當時血魔手下群魔死得差不多了,佛道高人将血魔圍在中間,血魔眼見不敵,竟就發動血魔解,将自己炸得不剩半絲青灰,而圍攻他的佛道高人也是十死九傷,萬屠玄女娘娘就是死在他的血魔解下,我師父當時因是在外圍,所以得保性命,但道基也是嚴重受損。
” 她說得輕松,雪槐卻是聽得怵然驚心,遙想當年道魔大戰,心中氣血翻湧,想:“義父根本不信這個,我當時也以為隻是神話傳說,原來都是真的,當年趕不上,現在我即學了萬屠玄功,必要仗天眼神劍屠盡群魔。
”一時間豪情萬丈。
當下分手告别,雪槐無花上船,雷電雙鴉便落在了船桅上,水手不識玄機,覺得晦氣,便拿長杆去趕,惹得雷電雙鴉大怒,鸹鸹叫,但那水手不懂,照捅不誤,一邊可就笑壞了一卦準。
雪槐心中本有些傷感,這時也覺好笑,心念一轉,對雷電雙鴉道:“你們現在不必跟着我,可先送青蓮小姐回青蓮觀,然後用心探查七殺教的異動,随後禀報于我。
”雷電雙鴉應了,飛去碧青蓮身後。
雪槐看向碧青蓮,碧青蓮也一直在看他,兩個眸子裡,是海一樣的深情,不過沒有傷感。
蓮心最潔亦最靈,碧青蓮蓮心中早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而她可以肯定,雪槐将直面風雨,迎風獨立,到時她一定會和他站在一起,現在的分手,隻是短暫的離别罷了,而且可以讓雪槐調整情緒,免得讓他為難,所以她這時展露給雪槐的,是一個最動人的笑。
她可以肯定,她這臨别一笑必将深印雪槐心底,她守在雪槐身邊,雪槐會矛盾掙紮,不在身邊,這一笑卻會在雪槐心底種下思念的種子,并且會不斷的生根發芽。
與先前的離開不同,這次無花回國,一上岸,便有官員迎接,執禮之恭敬,招待之降重,無花從所未見,東海王也派了五百兵來,說是王子護衛。
所有這一切,自然都是巫靈擺在騰龍江邊的二十萬大軍起的作用了,雪槐冷眼旁觀,隻是冷笑,心中卻在盤算,回到東海後,怎麼借着這股勢頭讓無花一步步掌握實權。
東海王不死,無花當然做不了東海王,但隻要無花握有實權說得上話,照樣可阻止東海王向巨犀借兵,巨犀大軍找不到借口來不了東海,與矮子盜的結盟便也隻有自動取消。
而先前無花斬馬二和縣令的事也早已傳開,這時一路上便有百姓攔路喊冤,雪槐立知這是一個更造聲勢的好機會,叫無花來者不拒,放開手幹,無論豪強官吏,隻要給告上了,那就絕對逃不掉。
那五百護衛說是東海王派來,其實是受林國舅所命,領兵的副将關佑本得林國舅囑咐,對無花,一是護衛,絕不能出事,萬一出了事,對岸巫靈二十萬大軍可不是吓唬人的,二也是監視,要看得無花死死的,不要讓他接觸百姓,更别說聽他的命令去為百姓伸冤,因此當無花下令關佑捉拿犯事的豪紳時,關佑張口就想拒絕,要找理由,他可以找很多出來,然後這時雪槐的眼光也正劍一般射過來,給雪槐的目光一射,關佑所有的理由突然就象狂風刮着的落葉,跑了個無影無蹤,老老實實受命,雪槐更以劍眼監視,關佑稍有半點受賄縱情處,他便知道,一一呵斥,三兩次下來,可就把關佑吓了個半死,先是為勢所逼,到後來則是死心塌地的信服,他把雪槐當神仙了呢。
有雪槐撐腰,無花辣手理事,不論什麼人,不論牽着什麼關系,隻要犯了律條,當場處置,絕不容情,所過之處,百姓齊呼青天,夾道相迎,一時間無花之名,響遍東海。
雪槐在一邊看着,暗暗高興,想:“現在還隻走了一半路程,已有這般聲勢,等走到東海城,民心還不盡歸無花?” 可惜他高興得早了點,當夜東海王突以六百裡加急下诏給無花,說宣州山賊作亂,已陷三城,命他為讨賊大将軍兼宣州安撫使,讨平反賊,奪回城池,以軍情緊急,命片刻不得延誤,限三日内必要到宣州城。
聽完诏令,岩刀第一個跳起來,怒叫道:“這是害人,去不得。
” 雪槐不明宣州情勢,無花卻是知道的,當下說給雪槐聽。
宣州為東海西南最偏遠的一個州,與夜白國為鄰,再過去便是南夷十三國,南夷十三國名雖為國,其實是一些不服王化的蠻夷部落,好勇鬥狠,常劫掠他國,與之緊鄰的夜白國固然深受其害,東海的宣州也同樣常受侵襲。
但宣州最讓所有東海官員頭痛的,不是蠻夷的侵擾,而是山賊。
宣州是東海最大的一個州,有六城之地,縱橫數百裡,卻是山林密布,大山一座接着一座,受了蠻夷的影響,民風強悍,大山又提供了嘯聚之地,于是千年以來,匪患不斷,宣州名義上是受東海統治,其實就是山賊的天下,尤其近數十年來,随着東海國力越弱,鬧得越大,動不動就是聚衆十數萬,殺官作反,攻城掠地,在東海官場,都把去宣州做官視作最大的苦差,但凡聽說要到宣州上任,不是托人情另謀職位,就是裝病賴着不上任,甚至棄官而逃的都有。
無花大緻說了情況,苦了臉道:“其他的我也不怕,隻是山賊勢大而朝庭兵弱,隻怕我讨不了賊,反倒要叫賊讨了去了。
” “這明擺着是害你。
”一卦準在一邊點頭:“朝庭兵弱不說,最要命的,隻怕是弱兵都不會派給你,光宣州城那幾個人,不夠山賊塞牙逢的。
” 他這麼一說,無花越發的愁眉苦臉,岩刀隻在一邊叫:“不去,我家王子又不是武将,憑什麼要他去打山賊?” “不去怎麼行,這不是公然違旨嗎?”無花苦着臉叫,轉眼看向雪槐,雪槐卻猛一揮手,叫道:“去,這是王子真正揚名東海的好機會,為什麼不去?” 他神采飛揚,無花岩刀可就有些發愣,一卦準則是在一邊冷笑:“揚名東海,哈哈,兩手空空拿什麼揚,我隻怕到頭來是魂歸東海吧。
” 那傳旨官催着動身,無花一則沒辦法,二則對雪槐實有點盲目信任,當即上馬,趕赴宣州。
三天急趕,到了宣州。
宣州城不算小,設有知府衙門和指揮使衙門,編制有五千守軍,有居民十餘萬,這時加上大量湧來的難民,城内城外,到處是人。
聞得讨賊大将軍到,知府白芒和指揮使孟奇一齊出城來接,一見是無花,卻是兩個人都愣了,白芒叫道:“王子,怎麼會是你?”孟奇則探頭向無花來路張望,叫道:“你的兵呢?不會就這幾百人吧?” 對無花在朝中的情形,白芒兩個自然是清楚的,這時危急之中,望眼欲穿,盼來的卻是這麼一個無足輕重的人,而且隻帶了區區五百人來,輕視失望甚至是憤怒便明顯的寫在了兩個人臉上。
如果是無花自己來,他無法處理眼前這種場面,但還有雪槐,這三天中,雪槐一直
”說着扭頭看向文易,沉下臉道:“文大人,請你回複東海王和林國舅,我家大王眼裡,隻認得一個無花王子,王子回去,好便好,若有丁點不好處,我将親率二十萬大軍到東海城下來給王子問安。
” 他這話重,可憐把一個老實人就吓得全身亂抖,連聲應道:“是,是,我必将大司馬大人原話帶回給大王。
”當下也不及休息,便又回馬奔去。
富安看他背影消失,微微搖了搖頭,對無花道:“文大人老成持國,他日王子即位,仍可借重。
” 無花眼中卻已有些濕潤,道:“我朝也就是多虧了他,否則還不知道會怎麼樣呢。
”随即又謝富安和巫靈王,富安呵呵笑,道:“王子這話客氣了,這隻是小事一樁,相對于木兄弟的恩德,差得遠呢。
” 又行三日,到了江邊,果見大軍密布,聲勢驚人。
先與富安道别,雪槐随即轉頭看向碧青蓮,一時不知怎麼開口,碧青蓮卻搶先道:“槐哥,青蓮也在這裡和你分手,我要回青蓮觀去,就七殺教的事,當面請教師父。
” 雪槐其實知道她的本意,乃是怕跟着他讓他陷在感情的漩渦裡為難,所以主動提出離開,又是感動又是過意不去,勉力笑道:“如果能請得尊師出山收拾妖孽,那就最好了。
” “我師父不會出觀。
”碧青蓮卻搖了搖頭。
“為什麼?”雪槐不明白了,道:“七殺教剛剛興起,正是剪除他們的最好時候,如果尊師。
” 不等他說完,碧青蓮卻輕輕歎了口氣,道:“不是我師父不想出觀,是他出觀也沒有用,五百年前一戰,魔道固然煙消雲散,我佛道正教卻也同樣的元氣大傷,包括萬屠玄女娘娘在内,無數道基深厚的有道之士都折在那一役之中,我師父雖得保性命,但道基大損,已不能再和人動手了。
” “什麼?”雪槐大吃一驚,叫道:“照你這麼說,我佛道正教難道再無高人?”五百年前佛道聯手滅魔之事,他隻是聽說過,先前還以為是神話傳說呢,就中内情更完全不知。
碧青蓮見他情急,忙握了他手道:“槐哥,你别急,古話說邪不勝正,我佛道兩門雖是元氣大傷,但魔道受的打擊更大,現在那七殺教主召集的邪怪如天風道人等,不過隻是當年的漏網之魚,那些真正的大魔頭如血魔及地獄門的地獄王等,也都在那一役給打散邪靈,再無法做惡,那七殺教主估計也隻是個漏網的邪怪,沒什麼大不了的,另外我佛道中也不是再無高人,隻是有些神道不喜管閑事,有些又性子特别孤僻,隻要機緣巧合,自會有人伸手。
” 他這樣一說,雪槐心情略覺輕松,卻又覺奇怪,道:“當年的血魔真的那麼厲害?象萬屠玄女那麼厲害的神道也折在他手中?” “是。
”碧青蓮點頭,道:“我聽師父說,當年的血魔,魔功确是極為了得,尤其練成了血魔解,那是借自身的解體極大的提高魔功與對手同歸于盡的功法,當時血魔手下群魔死得差不多了,佛道高人将血魔圍在中間,血魔眼見不敵,竟就發動血魔解,将自己炸得不剩半絲青灰,而圍攻他的佛道高人也是十死九傷,萬屠玄女娘娘就是死在他的血魔解下,我師父當時因是在外圍,所以得保性命,但道基也是嚴重受損。
” 她說得輕松,雪槐卻是聽得怵然驚心,遙想當年道魔大戰,心中氣血翻湧,想:“義父根本不信這個,我當時也以為隻是神話傳說,原來都是真的,當年趕不上,現在我即學了萬屠玄功,必要仗天眼神劍屠盡群魔。
”一時間豪情萬丈。
當下分手告别,雪槐無花上船,雷電雙鴉便落在了船桅上,水手不識玄機,覺得晦氣,便拿長杆去趕,惹得雷電雙鴉大怒,鸹鸹叫,但那水手不懂,照捅不誤,一邊可就笑壞了一卦準。
雪槐心中本有些傷感,這時也覺好笑,心念一轉,對雷電雙鴉道:“你們現在不必跟着我,可先送青蓮小姐回青蓮觀,然後用心探查七殺教的異動,随後禀報于我。
”雷電雙鴉應了,飛去碧青蓮身後。
雪槐看向碧青蓮,碧青蓮也一直在看他,兩個眸子裡,是海一樣的深情,不過沒有傷感。
蓮心最潔亦最靈,碧青蓮蓮心中早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而她可以肯定,雪槐将直面風雨,迎風獨立,到時她一定會和他站在一起,現在的分手,隻是短暫的離别罷了,而且可以讓雪槐調整情緒,免得讓他為難,所以她這時展露給雪槐的,是一個最動人的笑。
她可以肯定,她這臨别一笑必将深印雪槐心底,她守在雪槐身邊,雪槐會矛盾掙紮,不在身邊,這一笑卻會在雪槐心底種下思念的種子,并且會不斷的生根發芽。
與先前的離開不同,這次無花回國,一上岸,便有官員迎接,執禮之恭敬,招待之降重,無花從所未見,東海王也派了五百兵來,說是王子護衛。
所有這一切,自然都是巫靈擺在騰龍江邊的二十萬大軍起的作用了,雪槐冷眼旁觀,隻是冷笑,心中卻在盤算,回到東海後,怎麼借着這股勢頭讓無花一步步掌握實權。
東海王不死,無花當然做不了東海王,但隻要無花握有實權說得上話,照樣可阻止東海王向巨犀借兵,巨犀大軍找不到借口來不了東海,與矮子盜的結盟便也隻有自動取消。
而先前無花斬馬二和縣令的事也早已傳開,這時一路上便有百姓攔路喊冤,雪槐立知這是一個更造聲勢的好機會,叫無花來者不拒,放開手幹,無論豪強官吏,隻要給告上了,那就絕對逃不掉。
那五百護衛說是東海王派來,其實是受林國舅所命,領兵的副将關佑本得林國舅囑咐,對無花,一是護衛,絕不能出事,萬一出了事,對岸巫靈二十萬大軍可不是吓唬人的,二也是監視,要看得無花死死的,不要讓他接觸百姓,更别說聽他的命令去為百姓伸冤,因此當無花下令關佑捉拿犯事的豪紳時,關佑張口就想拒絕,要找理由,他可以找很多出來,然後這時雪槐的眼光也正劍一般射過來,給雪槐的目光一射,關佑所有的理由突然就象狂風刮着的落葉,跑了個無影無蹤,老老實實受命,雪槐更以劍眼監視,關佑稍有半點受賄縱情處,他便知道,一一呵斥,三兩次下來,可就把關佑吓了個半死,先是為勢所逼,到後來則是死心塌地的信服,他把雪槐當神仙了呢。
有雪槐撐腰,無花辣手理事,不論什麼人,不論牽着什麼關系,隻要犯了律條,當場處置,絕不容情,所過之處,百姓齊呼青天,夾道相迎,一時間無花之名,響遍東海。
雪槐在一邊看着,暗暗高興,想:“現在還隻走了一半路程,已有這般聲勢,等走到東海城,民心還不盡歸無花?” 可惜他高興得早了點,當夜東海王突以六百裡加急下诏給無花,說宣州山賊作亂,已陷三城,命他為讨賊大将軍兼宣州安撫使,讨平反賊,奪回城池,以軍情緊急,命片刻不得延誤,限三日内必要到宣州城。
聽完诏令,岩刀第一個跳起來,怒叫道:“這是害人,去不得。
” 雪槐不明宣州情勢,無花卻是知道的,當下說給雪槐聽。
宣州為東海西南最偏遠的一個州,與夜白國為鄰,再過去便是南夷十三國,南夷十三國名雖為國,其實是一些不服王化的蠻夷部落,好勇鬥狠,常劫掠他國,與之緊鄰的夜白國固然深受其害,東海的宣州也同樣常受侵襲。
但宣州最讓所有東海官員頭痛的,不是蠻夷的侵擾,而是山賊。
宣州是東海最大的一個州,有六城之地,縱橫數百裡,卻是山林密布,大山一座接着一座,受了蠻夷的影響,民風強悍,大山又提供了嘯聚之地,于是千年以來,匪患不斷,宣州名義上是受東海統治,其實就是山賊的天下,尤其近數十年來,随着東海國力越弱,鬧得越大,動不動就是聚衆十數萬,殺官作反,攻城掠地,在東海官場,都把去宣州做官視作最大的苦差,但凡聽說要到宣州上任,不是托人情另謀職位,就是裝病賴着不上任,甚至棄官而逃的都有。
無花大緻說了情況,苦了臉道:“其他的我也不怕,隻是山賊勢大而朝庭兵弱,隻怕我讨不了賊,反倒要叫賊讨了去了。
” “這明擺着是害你。
”一卦準在一邊點頭:“朝庭兵弱不說,最要命的,隻怕是弱兵都不會派給你,光宣州城那幾個人,不夠山賊塞牙逢的。
” 他這麼一說,無花越發的愁眉苦臉,岩刀隻在一邊叫:“不去,我家王子又不是武将,憑什麼要他去打山賊?” “不去怎麼行,這不是公然違旨嗎?”無花苦着臉叫,轉眼看向雪槐,雪槐卻猛一揮手,叫道:“去,這是王子真正揚名東海的好機會,為什麼不去?” 他神采飛揚,無花岩刀可就有些發愣,一卦準則是在一邊冷笑:“揚名東海,哈哈,兩手空空拿什麼揚,我隻怕到頭來是魂歸東海吧。
” 那傳旨官催着動身,無花一則沒辦法,二則對雪槐實有點盲目信任,當即上馬,趕赴宣州。
三天急趕,到了宣州。
宣州城不算小,設有知府衙門和指揮使衙門,編制有五千守軍,有居民十餘萬,這時加上大量湧來的難民,城内城外,到處是人。
聞得讨賊大将軍到,知府白芒和指揮使孟奇一齊出城來接,一見是無花,卻是兩個人都愣了,白芒叫道:“王子,怎麼會是你?”孟奇則探頭向無花來路張望,叫道:“你的兵呢?不會就這幾百人吧?” 對無花在朝中的情形,白芒兩個自然是清楚的,這時危急之中,望眼欲穿,盼來的卻是這麼一個無足輕重的人,而且隻帶了區區五百人來,輕視失望甚至是憤怒便明顯的寫在了兩個人臉上。
如果是無花自己來,他無法處理眼前這種場面,但還有雪槐,這三天中,雪槐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