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杜飛鵬,和岐山姬家的寡媳孟素蘭?
難道義父等四人之死,和這件懸案有關?
常慧顯然沒有聽出來,隻是偏着頭問道:“那株朱果,現在仍在終南派麼?”賀德生道:
“不錯。
” 常慧蛾眉低蹙,說道:“這就難了,為了一株朱果,引起這麼大的風波,終南派如何肯給我們呢?” 鬼醫公孫醜聳着肩道:“姑娘誤會了,救治姜大俠傷勢,隻需一片葉子就成了。
” 常慧奇道:“一片葉子,就能把大叔治好了?” 公孫醜道:“朱果要生長到五百年,才能結果,一棵朱果,比一支千年參王更為靈效,如果配制成藥,可以救一千個人,就是一片葉子,也足可起死回生,功效卓著。
” 賀德生籲了口氣,笑道:“原來隻要一片葉子,兄弟也當作要整株朱果入藥呢!一片葉子,那就容易了,終南派這場是非,是由少林知微大師,華山孫掌門人,和常大俠斡旋和解,始告無事,如今姜大俠和破山劍客負了傷,向他們乞取一片葉子,如果有丁老弟趕去,再由大師給太一道長寫上封信,定可取到了。
” 瘦金剛一手撥着念珠,點頭道;“老衲和太一道長原是素稔,事不宜遲,老衲這就作書去。
”說完,轉身往外行去。
常慧道:“大哥,你什麼時候動身呢?” 丁建中道:“此去終南,路程遙遠,大叔傷勢沉重,自然越快越好,老師傅寫好信,我就動身。
” 常慧關切的道:“你一晚沒睡,這時候坐息一回,等天亮了再走不好麼?”丁建中道;“不用了,我還不累。
” 賀德生道:“丁老弟,你初走江湖,老朽陪你去一趟終南如何?” 丁建中道:“賀老盛情,在下心領,賀老隻要把此去終南,如何走法見告就好。
” 賀德生道:“好吧,老弟一個人上路,也許腳程可以快些。
” 接着就把前往終南,應該經過那些城府,及到了終南山,如何前往紫柏山通天宮,詳細說了一遍。
丁建中一一點記在心。
不多一回,瘦金剛拿着一封信走入,交給丁建中,說道:“太一道長,年逾八旬,隻怕已經不問塵事,觀務可能由他兩個師弟靖一、守一執掌,老衲這封信是給太一道長的,裡面也提到了靖一和守一,小施主收好了。
” 丁建中收好書信,起身道:“在下告辭,大叔在此,那就請大師、公孫先生、賀老幾位,多費神了。
” 瘦金剛合十道:“小施主隻管放心,老衲本來要親自把孽徒了一押回少林寺去的,如今已命人趕赴少林,要寺裡來人把了一押解回去,老衲暫時仍然留在這裡,小施主自可放心了。
” 丁建中道:“多謝老師傅。
” 接着又叮囑了常慧幾句,才别過衆人,連夜上路。
終南,即中南,言居地洛陽之中,在雍都之南也。
終南山西起鳳隴,東抵商洛,長八百餘裡,為天下之大阻,終南派的通天宮,并不在終南山,而在終南偏西的紫柏山,乃是漢張良栖隐之地。
丁建中心急姜大叔安危,晝夜兼程,趕到長安,已經進入終南山區。
他在臨行之前,請教過神彈子賀德生,知道紫柏山還在留壩西北,因此到了長安之後,就舍了大道,改走小徑,依然一路西行。
這天傍晚時分,途經太白山下,四山陰雲密布,山風漸勁,看樣子好像就要下雨! 丁建中心中不覺大急,自己隻是為了貪趕路程,錯過宿頭,此處前不靠村,後不靠店,連一家獵戶人家都沒有,萬一下起雨來,該怎麼辦? 心念轉動,舉目四顧,隻覺前面不遠,山勢欲合,似是一道山谷,暗想:谷中也許有躲雨的地方。
當下立即灑開大步,循着一條曲折小徑,往前奔去。
不過一箭來路,果然兩座高山之間,形成一道狹谷,斜斜往裡延伸。
快到谷口,突然臉上一涼,幾滴雨珠,斜灑到臉上。
接着雷聲連閃,隻怕傾盆大雨,就要來臨! 山雨欲來風滿谷,樹枝樹葉,吹得呼呼作響! 丁建中身形突然加快,朝谷中奔入。
天空風飄雨灑,越來越緊,丁建中奔行的身法,也加速了。
轉眼之間,已經奔近谷底,此時天色本來還不該全黑,但因大雨欲來,四山瞑合,天色也提前暗下來了。
丁建中目光一瞥,就看到谷底山坡前,似有一座茅屋,心頭不覺大喜,急急奔了過去。
雨勢來得很急,他堪堪奔到檐下,狂風驟雨,已經像傾盆而下。
丁建中拍拍肩頭雨水,暗自慶幸,隻要再慢一步,就得淋成落湯雞不可。
到了茅檐底下,才發覺這座茅屋,獨居幽谷,四無鄰舍,顯得有些孤獨。
住在這樣荒僻無人的山谷之中的人.必是遁世逃名的隐逸之士無疑! 心中想着,朝木門叩了兩下,提高聲音問道:“裡面有人麼?” 屋外風雨交加,他怕裡面的人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故而說話時用了幾分内力,把話聲送入。
隻聽裡面響起了一個嬌脆的少女聲音問道:“外面是什麼人?” 丁建中忙道:“在下是過路的,遇到風雨,到谷中避雨,請賜假一角之地,暫避風雨,隻要風雨一停,立即上路。
” 過了一回,兩扇木門呀然開啟,一個頭梳雙辮,身穿青布衣褲的少女,當門而立,她打量着丁建中,冷冷說道:“你進來吧。
” 此時天色雖然晦暗,但室外總還有些天亮,丁建中隻覺這少女不過十六、七歲,對人神情極為冷淡,但自己不過是避雨來的,這家人家似乎沒有男子,能開門讓自己進來,已經是不錯了。
當下抱抱掌道:“多謝姑娘。
”舉步跨入茅屋。
青衣少女也沒說話,等他走入,就拴上了門,回頭道:“你随便坐。
”丁建中道:“姑娘不用招呼。
” 青衣少女沒有多說,轉身往裡面行去。
屋内,自然更黝黑了,但丁建中練的是玄門内功,目能夜視,早已看清楚這間茅屋,一共隻有兩間。
前面是小客堂,後面一間,用布簾隔成内外,自是母女兩人的卧室。
小客堂地方不大,隻擺了一張木桌,三把木椅,就别無他物。
這母女兩人,怎麼住到這樣一處人迹罕至的地方呢? 門外大雨如注,雷電交作。
這間茅屋,就像萬頃波濤中的一葉孤舟! 丁建中緩緩走近靠壁處一張木椅坐下。
但聽裡面響起一個尖沙的老婦人聲音說道:“小燕,你掌一盞燈去,别叫人家摸黑坐着。
” 接着果然聽到“擦”的一聲,亮起了一道火光,接着布簾掀處,青衣少女手裡擎着一盞油燈走了出來。
丁建中連忙起身道:“多謝姑娘,在下隻要雨歇了就走,沒有燈,也沒關系。
” 青衣少女依然一言不發,把油燈往桌上一放,轉身就走。
丁建中心中暗道:“這姑娘當真冷漠得很!
” 常慧蛾眉低蹙,說道:“這就難了,為了一株朱果,引起這麼大的風波,終南派如何肯給我們呢?” 鬼醫公孫醜聳着肩道:“姑娘誤會了,救治姜大俠傷勢,隻需一片葉子就成了。
” 常慧奇道:“一片葉子,就能把大叔治好了?” 公孫醜道:“朱果要生長到五百年,才能結果,一棵朱果,比一支千年參王更為靈效,如果配制成藥,可以救一千個人,就是一片葉子,也足可起死回生,功效卓著。
” 賀德生籲了口氣,笑道:“原來隻要一片葉子,兄弟也當作要整株朱果入藥呢!一片葉子,那就容易了,終南派這場是非,是由少林知微大師,華山孫掌門人,和常大俠斡旋和解,始告無事,如今姜大俠和破山劍客負了傷,向他們乞取一片葉子,如果有丁老弟趕去,再由大師給太一道長寫上封信,定可取到了。
” 瘦金剛一手撥着念珠,點頭道;“老衲和太一道長原是素稔,事不宜遲,老衲這就作書去。
”說完,轉身往外行去。
常慧道:“大哥,你什麼時候動身呢?” 丁建中道:“此去終南,路程遙遠,大叔傷勢沉重,自然越快越好,老師傅寫好信,我就動身。
” 常慧關切的道:“你一晚沒睡,這時候坐息一回,等天亮了再走不好麼?”丁建中道;“不用了,我還不累。
” 賀德生道:“丁老弟,你初走江湖,老朽陪你去一趟終南如何?” 丁建中道:“賀老盛情,在下心領,賀老隻要把此去終南,如何走法見告就好。
” 賀德生道:“好吧,老弟一個人上路,也許腳程可以快些。
” 接着就把前往終南,應該經過那些城府,及到了終南山,如何前往紫柏山通天宮,詳細說了一遍。
丁建中一一點記在心。
不多一回,瘦金剛拿着一封信走入,交給丁建中,說道:“太一道長,年逾八旬,隻怕已經不問塵事,觀務可能由他兩個師弟靖一、守一執掌,老衲這封信是給太一道長的,裡面也提到了靖一和守一,小施主收好了。
” 丁建中收好書信,起身道:“在下告辭,大叔在此,那就請大師、公孫先生、賀老幾位,多費神了。
” 瘦金剛合十道:“小施主隻管放心,老衲本來要親自把孽徒了一押回少林寺去的,如今已命人趕赴少林,要寺裡來人把了一押解回去,老衲暫時仍然留在這裡,小施主自可放心了。
” 丁建中道:“多謝老師傅。
” 接着又叮囑了常慧幾句,才别過衆人,連夜上路。
終南,即中南,言居地洛陽之中,在雍都之南也。
終南山西起鳳隴,東抵商洛,長八百餘裡,為天下之大阻,終南派的通天宮,并不在終南山,而在終南偏西的紫柏山,乃是漢張良栖隐之地。
丁建中心急姜大叔安危,晝夜兼程,趕到長安,已經進入終南山區。
他在臨行之前,請教過神彈子賀德生,知道紫柏山還在留壩西北,因此到了長安之後,就舍了大道,改走小徑,依然一路西行。
這天傍晚時分,途經太白山下,四山陰雲密布,山風漸勁,看樣子好像就要下雨! 丁建中心中不覺大急,自己隻是為了貪趕路程,錯過宿頭,此處前不靠村,後不靠店,連一家獵戶人家都沒有,萬一下起雨來,該怎麼辦? 心念轉動,舉目四顧,隻覺前面不遠,山勢欲合,似是一道山谷,暗想:谷中也許有躲雨的地方。
當下立即灑開大步,循着一條曲折小徑,往前奔去。
不過一箭來路,果然兩座高山之間,形成一道狹谷,斜斜往裡延伸。
快到谷口,突然臉上一涼,幾滴雨珠,斜灑到臉上。
接着雷聲連閃,隻怕傾盆大雨,就要來臨! 山雨欲來風滿谷,樹枝樹葉,吹得呼呼作響! 丁建中身形突然加快,朝谷中奔入。
天空風飄雨灑,越來越緊,丁建中奔行的身法,也加速了。
轉眼之間,已經奔近谷底,此時天色本來還不該全黑,但因大雨欲來,四山瞑合,天色也提前暗下來了。
丁建中目光一瞥,就看到谷底山坡前,似有一座茅屋,心頭不覺大喜,急急奔了過去。
雨勢來得很急,他堪堪奔到檐下,狂風驟雨,已經像傾盆而下。
丁建中拍拍肩頭雨水,暗自慶幸,隻要再慢一步,就得淋成落湯雞不可。
到了茅檐底下,才發覺這座茅屋,獨居幽谷,四無鄰舍,顯得有些孤獨。
住在這樣荒僻無人的山谷之中的人.必是遁世逃名的隐逸之士無疑! 心中想着,朝木門叩了兩下,提高聲音問道:“裡面有人麼?” 屋外風雨交加,他怕裡面的人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故而說話時用了幾分内力,把話聲送入。
隻聽裡面響起了一個嬌脆的少女聲音問道:“外面是什麼人?” 丁建中忙道:“在下是過路的,遇到風雨,到谷中避雨,請賜假一角之地,暫避風雨,隻要風雨一停,立即上路。
” 過了一回,兩扇木門呀然開啟,一個頭梳雙辮,身穿青布衣褲的少女,當門而立,她打量着丁建中,冷冷說道:“你進來吧。
” 此時天色雖然晦暗,但室外總還有些天亮,丁建中隻覺這少女不過十六、七歲,對人神情極為冷淡,但自己不過是避雨來的,這家人家似乎沒有男子,能開門讓自己進來,已經是不錯了。
當下抱抱掌道:“多謝姑娘。
”舉步跨入茅屋。
青衣少女也沒說話,等他走入,就拴上了門,回頭道:“你随便坐。
”丁建中道:“姑娘不用招呼。
” 青衣少女沒有多說,轉身往裡面行去。
屋内,自然更黝黑了,但丁建中練的是玄門内功,目能夜視,早已看清楚這間茅屋,一共隻有兩間。
前面是小客堂,後面一間,用布簾隔成内外,自是母女兩人的卧室。
小客堂地方不大,隻擺了一張木桌,三把木椅,就别無他物。
這母女兩人,怎麼住到這樣一處人迹罕至的地方呢? 門外大雨如注,雷電交作。
這間茅屋,就像萬頃波濤中的一葉孤舟! 丁建中緩緩走近靠壁處一張木椅坐下。
但聽裡面響起一個尖沙的老婦人聲音說道:“小燕,你掌一盞燈去,别叫人家摸黑坐着。
” 接着果然聽到“擦”的一聲,亮起了一道火光,接着布簾掀處,青衣少女手裡擎着一盞油燈走了出來。
丁建中連忙起身道:“多謝姑娘,在下隻要雨歇了就走,沒有燈,也沒關系。
” 青衣少女依然一言不發,把油燈往桌上一放,轉身就走。
丁建中心中暗道:“這姑娘當真冷漠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