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回 洗祿兒中冓贻羞 寫幽怨長門拟賦
關燈
小
中
大
,各有所長,均堪節取。
到了林甫專國,尚刻尚詐,尚私尚威,養成天下大亂。
繼任又是楊國忠,才具不及林甫,驕橫與林甫相似,凡林甫所引用的人士,統行換去,且陰嗾安祿山,令阿布思部落降衆,詣阙誣告林甫,說是林甫生前,曾與阿布思串同謀反,經玄宗饬吏按問,林甫婿谏議大夫楊齊宣,懼為所累,證成是獄,乃削林甫官爵,剖棺出屍,抉含珠,褫金紫,改用小棺殓葬,如庶人禮。
子孫皆流嶺南黔中,親近及黨與坐戍,共五十餘人。
雖是國忠恣行報複,然奸狡如林甫,也應受此罰。
嗣是國忠威焰日盛,頤指氣使,公卿以下,莫不震懾。
又改稱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刑部為憲部,國忠以右相兼任文部尚書,選人無論賢不肖,各依資遞補,與自己親昵的人,必調任美缺,與自己疏遠的人,辄委置閑曹。
官吏趨附,門庭如市。
或勸陝郡進士張彖道:“君何不谒見楊右相,自取富貴?”彖喟然道:“君等倚楊右相如泰山,我看去實一冰山呢。
若皎日一出,冰山立倒,恐君等必将失恃了。
” 遂出都赴嵩山,隐居終身。
國忠調入鮮于仲通,令為京兆尹,仲通為國忠撰頌,镌立省門。
玄宗改定數字,仲通别用金填補,說得國忠功德巍巍,世莫與倫。
那時玄宗又以為得一賢相,仍不問朝政,專在宮中擁着貴妃姊妹,調笑度日,貴妃自祿山出鎮,用志不紛,一心一意的媚事玄宗,惹得玄宗愈加恩愛。
貴妃要什麼,玄宗便依她什麼,貴妃喜啖生荔枝,荔枝産出嶺南,去長安約數千裡,玄宗特命飛驿馳送,數日得達,色味不變。
惟梅妃自西閣一幸,好幾年不見玄宗,南宮獨處,郁郁不歡,忽聞嶺南馳到驿使,還疑是赍送梅花,旋經詢問宮人,是進生荔枝與楊妃,越覺心神懊怅,鎮日唏噓,默思宮中侍監,隻有高力士權勢最大,諸王公俱呼他為翁,驸馬等直稱他為爺,就是東宮儲君,亦與他兄弟相稱,此時已升任骠騎大将軍,很得玄宗親信,若欲再邀主寵,除非此人先容,不能得力,乃命宮人邀入高力士,仔細問道:“将軍嘗侍奉皇上,可知皇上意中,尚記得有江采蘋麼?”力士道:“皇上非不記念南宮,隻因礙着貴妃,不便宣召。
”梅妃道:“我記得漢武帝時,陳皇後被廢,曾出千金賂司馬相如,作《長門賦》上獻,今日豈無才人?還乞将軍代為囑托,替我拟《長門賦》一篇,入達主聰,或能挽回天意,亦未可知。
”力士恐得罪楊妃,不敢應承,隻推說無人解賦。
且答言娘娘大才,何妨自撰。
梅妃長歎數聲,乃援筆蘸墨,立寫數行,折成方勝,并從箧中湊集千金,贈與力士,托他進呈。
力士不便推卻,隻好持去,悄悄的呈與玄宗。
玄宗展開一看,題目乃是《樓東賦》。
賦雲: 玉檻塵生,鳳奁香殄。
懶蟬鬓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緣,苦寂寞于蕙宮,但凝思乎蘭殿。
信漂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
況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煖風習習,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鳳吹而回首,碧雲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
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遊;長門深閉,嗟青鸾之信修。
憶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宴,陪從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畫鹢之仙舟。
君情缱绻,深叙綢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
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胧。
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
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屬愁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鐘。
空長歎而掩袂,躊躇步于樓東。
玄宗瞧罷,想起舊情,也覺怃然,遂取出珍珠一斛,令力士密賜梅妃。
梅妃不受,又寫了七絕一首,托力士帶回,再呈玄宗。
玄宗又複展覽,但見上面寫着: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銷,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廖。
玄宗正在吟玩,忽有一人進來,見了詩句,竟從玄宗手中奪去,究竟何人有此大膽,且看下回便知。
安祿山一大腹胡耳,無潘安貌,乏陳思才,獨以大詐似愚之技倆,欺惑玄宗,玄宗耽情聲色,聰明已蔽,應為所迷,而楊貴妃亦從而愛幸之,何也?蓋妒婦必氵?,氵?婦必妒,以年垂耆老之玄宗,忽據一玉貌花容之子婦,即令愛寵逾恒,能保其能相安乎?饑則思攫,甯必擇人?洗兒賜錢,醜遺千載,而玄宗尚習不加察,日處宮中,為氵?樂事;外政盡決于李林甫,林甫死而楊國忠又入繼之。
一人亂天下不足,更加一人,李楊亂于外,梅楊讧于内,梅李去而楊氏盛,雖榮必落,楊氏楊氏,亦何必争寵耶?梅妃較貞,不脫争春習态,吾尚為之深惜雲。
到了林甫專國,尚刻尚詐,尚私尚威,養成天下大亂。
繼任又是楊國忠,才具不及林甫,驕橫與林甫相似,凡林甫所引用的人士,統行換去,且陰嗾安祿山,令阿布思部落降衆,詣阙誣告林甫,說是林甫生前,曾與阿布思串同謀反,經玄宗饬吏按問,林甫婿谏議大夫楊齊宣,懼為所累,證成是獄,乃削林甫官爵,剖棺出屍,抉含珠,褫金紫,改用小棺殓葬,如庶人禮。
子孫皆流嶺南黔中,親近及黨與坐戍,共五十餘人。
雖是國忠恣行報複,然奸狡如林甫,也應受此罰。
嗣是國忠威焰日盛,頤指氣使,公卿以下,莫不震懾。
又改稱吏部為文部,兵部為武部,刑部為憲部,國忠以右相兼任文部尚書,選人無論賢不肖,各依資遞補,與自己親昵的人,必調任美缺,與自己疏遠的人,辄委置閑曹。
官吏趨附,門庭如市。
或勸陝郡進士張彖道:“君何不谒見楊右相,自取富貴?”彖喟然道:“君等倚楊右相如泰山,我看去實一冰山呢。
若皎日一出,冰山立倒,恐君等必将失恃了。
” 遂出都赴嵩山,隐居終身。
國忠調入鮮于仲通,令為京兆尹,仲通為國忠撰頌,镌立省門。
玄宗改定數字,仲通别用金填補,說得國忠功德巍巍,世莫與倫。
那時玄宗又以為得一賢相,仍不問朝政,專在宮中擁着貴妃姊妹,調笑度日,貴妃自祿山出鎮,用志不紛,一心一意的媚事玄宗,惹得玄宗愈加恩愛。
貴妃要什麼,玄宗便依她什麼,貴妃喜啖生荔枝,荔枝産出嶺南,去長安約數千裡,玄宗特命飛驿馳送,數日得達,色味不變。
惟梅妃自西閣一幸,好幾年不見玄宗,南宮獨處,郁郁不歡,忽聞嶺南馳到驿使,還疑是赍送梅花,旋經詢問宮人,是進生荔枝與楊妃,越覺心神懊怅,鎮日唏噓,默思宮中侍監,隻有高力士權勢最大,諸王公俱呼他為翁,驸馬等直稱他為爺,就是東宮儲君,亦與他兄弟相稱,此時已升任骠騎大将軍,很得玄宗親信,若欲再邀主寵,除非此人先容,不能得力,乃命宮人邀入高力士,仔細問道:“将軍嘗侍奉皇上,可知皇上意中,尚記得有江采蘋麼?”力士道:“皇上非不記念南宮,隻因礙着貴妃,不便宣召。
”梅妃道:“我記得漢武帝時,陳皇後被廢,曾出千金賂司馬相如,作《長門賦》上獻,今日豈無才人?還乞将軍代為囑托,替我拟《長門賦》一篇,入達主聰,或能挽回天意,亦未可知。
”力士恐得罪楊妃,不敢應承,隻推說無人解賦。
且答言娘娘大才,何妨自撰。
梅妃長歎數聲,乃援筆蘸墨,立寫數行,折成方勝,并從箧中湊集千金,贈與力士,托他進呈。
力士不便推卻,隻好持去,悄悄的呈與玄宗。
玄宗展開一看,題目乃是《樓東賦》。
賦雲: 玉檻塵生,鳳奁香殄。
懶蟬鬓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緣,苦寂寞于蕙宮,但凝思乎蘭殿。
信漂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
況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煖風習習,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鳳吹而回首,碧雲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
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遊;長門深閉,嗟青鸾之信修。
憶太液清波,水光蕩浮,笙歌賞宴,陪從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畫鹢之仙舟。
君情缱绻,深叙綢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氣沖沖,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
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胧。
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
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屬愁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鐘。
空長歎而掩袂,躊躇步于樓東。
玄宗瞧罷,想起舊情,也覺怃然,遂取出珍珠一斛,令力士密賜梅妃。
梅妃不受,又寫了七絕一首,托力士帶回,再呈玄宗。
玄宗又複展覽,但見上面寫着: 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銷, 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廖。
玄宗正在吟玩,忽有一人進來,見了詩句,竟從玄宗手中奪去,究竟何人有此大膽,且看下回便知。
安祿山一大腹胡耳,無潘安貌,乏陳思才,獨以大詐似愚之技倆,欺惑玄宗,玄宗耽情聲色,聰明已蔽,應為所迷,而楊貴妃亦從而愛幸之,何也?蓋妒婦必氵?,氵?婦必妒,以年垂耆老之玄宗,忽據一玉貌花容之子婦,即令愛寵逾恒,能保其能相安乎?饑則思攫,甯必擇人?洗兒賜錢,醜遺千載,而玄宗尚習不加察,日處宮中,為氵?樂事;外政盡決于李林甫,林甫死而楊國忠又入繼之。
一人亂天下不足,更加一人,李楊亂于外,梅楊讧于内,梅李去而楊氏盛,雖榮必落,楊氏楊氏,亦何必争寵耶?梅妃較貞,不脫争春習态,吾尚為之深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