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梅悴楊榮撒嬌絮閣 羅鉗吉網黨惡濫刑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高力士奉玄宗命,往召美人,這人為誰?乃是壽王瑁的妃子楊氏。
楊氏小字玉環,弘農華陰人,徙居蒲州永樂縣的獨頭村。
父名玄琰,曾為蜀州司戶。
玉環生自任所,幼即喪父,寄養叔父玄珪家,玄珪曾為河南府士曹。
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與壽王瑁為妃。
正名定分,系是玄宗子婦。
高力士到了壽邸,傳旨宣召楊妃入宮。
壽王瑁不知何因,隻因父命難違,沒奈何召出妻室,令随力士進谒。
楊妃也已瞧透三分,半憂半喜,憂的是慘别夫婿,喜的是得觐天顔,當下與壽王叙别,乘車至溫泉宮。
力士先驅導入,楊妃下車後随。
玄宗正待得心焦,适遇力士複旨,即傳楊妃進見。
楊妃輕移蓮步,趨至座前,款款深深的拜将下去,口稱臣妾楊氏見駕。
玄宗賜她平身,即令宮婢将妃攙起,此時已是黃昏,宮中燭影搖紅,階下月光映采,玄宗就在燈月下,定睛瞧着楊妃,但見肌态豐豔,骨肉停勻,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黑,頰不脂而紅,唇不塗而朱,果然傾國傾城,正是胡天胡帝。
當下設席接風,令她侍宴。
楊妃不敢違慢,謝過了恩,侍坐右側。
玄宗婉問楊妃技藝,妃答言粗曉音律,遂命高力士取過玉笛,命妃吹着。
清音曼豔,逸韻铿锵,似覺梅妃所吹,尚不及她純熟。
玄宗擊節稱賞,且手書霓裳羽衣曲,教她度入新聲。
這曲系玄宗登女兒山,遙望仙鄉,有感而作,本是按腔引譜,調宮葉商,經楊妃閱過此曲,立刻心領神會,依曲度腔,字字清楚,聲聲宛轉,喜得玄宗不可名狀,親斟美酒三杯,賜給楊妃。
楊妃逐杯接飲,連飲連幹,臉上越現出桃花,愈加媚豔。
玄宗又親授金钗钿合,作為定情賜物,楊妃含羞拜受。
宴畢,各乘酒興,攜手入内,續成一套魚水同歡的豔曲。
實是一出扒灰記。
玉肌相觸,柔若無骨,龍體原已酥麻,婦人家也存勢利,竟不管甚麼名分,居然翁媳聯床,同作好夢。
一宵歡會,遲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
楊妃對鏡理妝,由玄宗取出金步搖,系是鎮庫寶物,代為插鬓,曲予恩榮;一面囑楊妃自作表文,乞為女道士,賜号太真,随駕還入大内,令處南宮中,即稱南宮為太真宮。
名為修道,實是縱歡。
旋即另冊左衛郎将韋昭訓女,為壽王瑁妃。
壽王瑁亦無可奈何。
楊妃性情聰穎,善迎上意,玄宗遂加寵愛,待遇如惠妃例。
嘗語宮人道:“朕得楊妃,如得至寶,這是朕生平第一快意呢。
”遂特制新曲,名為得寶子。
梅妃見玄宗新得寵妃,未免介意,玄宗亦漸漸的疏淡梅妃。
看官試想!天下有兩美同居,能不争寵的道理麼?況且楊妃以媳侍翁,本來是希寵起見,連夫婿尚且不顧,怎肯容一梅妃?于是你嘲梅瘦,我诮環肥,起初還是姿色上的批評,後來竟互相讒謗,甚至避路而行,畢竟梅妃柔緩,楊妃狡黠,兩人互争勝負,結果是梅輸楊赢。
楊妃得冊為貴妃,梅妃竟被遷入上陽東宮。
玄宗初意,尚恐廷臣奏駁,嗣見宰相李林甫以下,統做了立仗馬,噤口無聲,乃竟加封楊妃為貴妃。
儀制與冊後相同。
冊妃這一日,追贈妃父玄琰為兵部尚書,母李氏為隴西郡夫人,叔父玄珪擢登光祿卿,從兄铦超拜殿中少監,從弟锜為驸馬都尉,尚帝女太華公主,公主為武惠妃所出,母素得寵,所以公主下嫁,奁資巨萬,賜第與宮禁相連。
尚有再從兄钊,本系張易之子,易之伏誅,妻即改适楊家,钊随母過去,遂為楊氏子,及年長,不學無術,為宗黨所輕視。
钊乃赴蜀從軍,得官新都尉,楊玄琰在蜀病故,钊就近往來,托名照顧,暗中竟與玄琰中女通奸。
玄琰有數女,長适崔氏,次适裴氏,又次适柳氏,玉環最幼,姊妹皆有姿色,惟中女已寡,所以與钊私通。
自玉環驟得寵幸,懷念三姊,因請命玄宗迎入京師,各賜居第。
惟钊與玉環,已是疏族,且兼钊産自張氏,本非楊家血統,因把他擱置不提。
钊已任滿,貧不能歸,賴劍南采訪支使鮮于仲通,常給用費,并向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處,章仇複姓,名為兼瓊。
替他吹噓。
兼瓊正慮林甫專國,難保祿位,意欲内結楊氏,作一奧援,可巧仲通将钊薦入,遂辟為推官,令獻春彩至京師,厚給蜀貨,作為赆儀。
钊大喜過望,晝夜兼行。
既至長安,即将所攜蜀貨,分遺諸妹,說是章仇公所贈。
至玄琰的中女家,饋遺更厚,就便下榻,重叙舊歡。
諸楊乃共譽兼瓊,并上言钊善樗蒱,得蒙玄宗召見。
樗
楊氏小字玉環,弘農華陰人,徙居蒲州永樂縣的獨頭村。
父名玄琰,曾為蜀州司戶。
玉環生自任所,幼即喪父,寄養叔父玄珪家,玄珪曾為河南府士曹。
開元二十二年十一月,嫁與壽王瑁為妃。
正名定分,系是玄宗子婦。
高力士到了壽邸,傳旨宣召楊妃入宮。
壽王瑁不知何因,隻因父命難違,沒奈何召出妻室,令随力士進谒。
楊妃也已瞧透三分,半憂半喜,憂的是慘别夫婿,喜的是得觐天顔,當下與壽王叙别,乘車至溫泉宮。
力士先驅導入,楊妃下車後随。
玄宗正待得心焦,适遇力士複旨,即傳楊妃進見。
楊妃輕移蓮步,趨至座前,款款深深的拜将下去,口稱臣妾楊氏見駕。
玄宗賜她平身,即令宮婢将妃攙起,此時已是黃昏,宮中燭影搖紅,階下月光映采,玄宗就在燈月下,定睛瞧着楊妃,但見肌态豐豔,骨肉停勻,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黑,頰不脂而紅,唇不塗而朱,果然傾國傾城,正是胡天胡帝。
當下設席接風,令她侍宴。
楊妃不敢違慢,謝過了恩,侍坐右側。
玄宗婉問楊妃技藝,妃答言粗曉音律,遂命高力士取過玉笛,命妃吹着。
清音曼豔,逸韻铿锵,似覺梅妃所吹,尚不及她純熟。
玄宗擊節稱賞,且手書霓裳羽衣曲,教她度入新聲。
這曲系玄宗登女兒山,遙望仙鄉,有感而作,本是按腔引譜,調宮葉商,經楊妃閱過此曲,立刻心領神會,依曲度腔,字字清楚,聲聲宛轉,喜得玄宗不可名狀,親斟美酒三杯,賜給楊妃。
楊妃逐杯接飲,連飲連幹,臉上越現出桃花,愈加媚豔。
玄宗又親授金钗钿合,作為定情賜物,楊妃含羞拜受。
宴畢,各乘酒興,攜手入内,續成一套魚水同歡的豔曲。
實是一出扒灰記。
玉肌相觸,柔若無骨,龍體原已酥麻,婦人家也存勢利,竟不管甚麼名分,居然翁媳聯床,同作好夢。
一宵歡會,遲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
楊妃對鏡理妝,由玄宗取出金步搖,系是鎮庫寶物,代為插鬓,曲予恩榮;一面囑楊妃自作表文,乞為女道士,賜号太真,随駕還入大内,令處南宮中,即稱南宮為太真宮。
名為修道,實是縱歡。
旋即另冊左衛郎将韋昭訓女,為壽王瑁妃。
壽王瑁亦無可奈何。
楊妃性情聰穎,善迎上意,玄宗遂加寵愛,待遇如惠妃例。
嘗語宮人道:“朕得楊妃,如得至寶,這是朕生平第一快意呢。
”遂特制新曲,名為得寶子。
梅妃見玄宗新得寵妃,未免介意,玄宗亦漸漸的疏淡梅妃。
看官試想!天下有兩美同居,能不争寵的道理麼?況且楊妃以媳侍翁,本來是希寵起見,連夫婿尚且不顧,怎肯容一梅妃?于是你嘲梅瘦,我诮環肥,起初還是姿色上的批評,後來竟互相讒謗,甚至避路而行,畢竟梅妃柔緩,楊妃狡黠,兩人互争勝負,結果是梅輸楊赢。
楊妃得冊為貴妃,梅妃竟被遷入上陽東宮。
玄宗初意,尚恐廷臣奏駁,嗣見宰相李林甫以下,統做了立仗馬,噤口無聲,乃竟加封楊妃為貴妃。
儀制與冊後相同。
冊妃這一日,追贈妃父玄琰為兵部尚書,母李氏為隴西郡夫人,叔父玄珪擢登光祿卿,從兄铦超拜殿中少監,從弟锜為驸馬都尉,尚帝女太華公主,公主為武惠妃所出,母素得寵,所以公主下嫁,奁資巨萬,賜第與宮禁相連。
尚有再從兄钊,本系張易之子,易之伏誅,妻即改适楊家,钊随母過去,遂為楊氏子,及年長,不學無術,為宗黨所輕視。
钊乃赴蜀從軍,得官新都尉,楊玄琰在蜀病故,钊就近往來,托名照顧,暗中竟與玄琰中女通奸。
玄琰有數女,長适崔氏,次适裴氏,又次适柳氏,玉環最幼,姊妹皆有姿色,惟中女已寡,所以與钊私通。
自玉環驟得寵幸,懷念三姊,因請命玄宗迎入京師,各賜居第。
惟钊與玉環,已是疏族,且兼钊産自張氏,本非楊家血統,因把他擱置不提。
钊已任滿,貧不能歸,賴劍南采訪支使鮮于仲通,常給用費,并向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處,章仇複姓,名為兼瓊。
替他吹噓。
兼瓊正慮林甫專國,難保祿位,意欲内結楊氏,作一奧援,可巧仲通将钊薦入,遂辟為推官,令獻春彩至京師,厚給蜀貨,作為赆儀。
钊大喜過望,晝夜兼行。
既至長安,即将所攜蜀貨,分遺諸妹,說是章仇公所贈。
至玄琰的中女家,饋遺更厚,就便下榻,重叙舊歡。
諸楊乃共譽兼瓊,并上言钊善樗蒱,得蒙玄宗召見。
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