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皇遊江南傳 第四十五回 誼殿下還鄉省母 曹小姐入寺逢親
關燈
小
中
大
再說周元,自從那日領着二十名侍衛,威風凜凜,直望杭州而回;所過各處州縣,皆有官員迎接;鄉村市鎮,男女争來觀看,紛紛講論周元行孝,感動天心,使出野樵夫,有這個風雲際會。消息飛人杭州地面,喜得他母親與玉英小姐舅衿一班人等,不斷的望他急急到來。守候數日,周元果到杭州。
于是本土官員,皆出城外迎接。周元帶了随身侍衛,回到瑞超家中。母子相逢,舅甥會面,喜不勝言。周元看見一位二八佳人,立在母親身畔,好似曹小姐。心中狐疑,乃向母親問道:“此位女子是誰?”黃氏便将玉英投江之事,對周元說知,使他二人相見,周元不勝感激。于是住了幾天,周元欲與曹小姐回家,拜見嶽父嶽母,并尋着鄧士樣殺卻,以洩心中之恨。那時曹玉英小姐,還未知家中之事,隻得勉強聽從,随機應變,再作道理。周元到了次日,留贈白金千兩,酬謝母舅。瑞超見其有事,難以挽留,辦酒餞别。周元即使同着母親小姐,并二十名侍衛,就日起程,直朝家鄉而去。松江府城中,各文武官員出城迎接。慈雲庵内秋菊,亦已風聞其事,不勝歡喜,乃對林氏夫人報知。夫人道:“我等如此愁悶,人家有兒子錦衣還鄉,看他做甚麼?”秋菊忍耐不住,即将前日事情一一禀知。林氏聽罷,又驚又喜,連忙說道:“丫環你果真知蹤迹,方可講說,如若不然,白騙老身一場,亦是無益;既知小姐下落,何不對我說知,使我利刀割心,日夜以淚洗面。”秋菊道:“向來機會未逢,奴婢恐走漏風聲,緻生災禍,隻得暫從隐忍。”夫人道:“這也難怪于你。”于是主婢談了一會,不勝歡喜。不多時周元已到,該處大小文武官員,俱來問候聖安。周元請母親小姐入城。吩咐随從諸人,向曹府而來,衆官聞說,向前禀道:“曹家不幸遭遇丙丁,焚燒殆盡。”曹小姐一聞此言,吓得魂飛魄散,急卷起珠簾,問我家父母可平安否?諸官答道:“曹侍郎死在火中,隻剩得老夫人與一丫環,聞得住在慈雲庵中守孝。
小姐聽罷,就于轎中痛哭起來。黃氏夫人安慰一番,就叫周元同去。周元領命,來到庵中。早有秋菊同着女尼,出來迎接。三人步入禅堂,小姐一見母親,雙膝跪下,大哭起來。複向父親的靈座痛哭一番,黃氏與衆尼上前勸解。
周元上前向着林氏夫人參拜。林夫人使問女兒;安得與賢王相遇?玉英見問,又是苦訴一番。周元聞他提起鄧士祥三字,大怒起來,即命人前去捉拿。玉英此際見父親已死,母舅亦亡,說亦無妨。遂将秋菊設計之事,細說一番。
周元怒氣乃息,又見丈人已死,林坤亦亡,于是置而不究。玉英遂打齋度父,周元拜了祖宗山墳,帶母親同玉英嶽母諸人,回京複命,奏知父皇,請秋菊為妾。少主準奏,命工部建第,禦賜洞房花燭,封秋菊為英烈二品夫人,殆後各産麟兒,皆為國家梁棟,不必多雲。又柴魯兩家,前時得當今天子,與一品相國親臨其家,亦是大大的福分,所以後來兩家的子孫,多有奮迹。即就如魯宏超之婿林士華,亦是星宿降世,所以他的妻子,幸遇明皇搭救。于歸後,士華登榜,供職皇廷。惟是金奪鳌之妻王氏,一聞丈夫正法,自缢而死。周勇與何振邦,将其事奏聞少主,少主敕賜以夫人之禮殡葬,且又賞銀,起貞烈牌坊,留傳後世。可見正德初時,被劉瑾蒙蔽,遂至事事乖張,得梁儲一班忠良輔之以正,遂至上回天心,下慰民望。總之用賢則興,用奸則敗,理所當然,使後世之人,足為炳鑒。今編是書,非獨指有國者而言,即一家一人,付托失當。未有不敗者!餘見此書足堪警世,敷演成編,欲使後世之人,一作用人用心之戒,二作篝燈蕉雨,遺興之助耳!
于是本土官員,皆出城外迎接。周元帶了随身侍衛,回到瑞超家中。母子相逢,舅甥會面,喜不勝言。周元看見一位二八佳人,立在母親身畔,好似曹小姐。心中狐疑,乃向母親問道:“此位女子是誰?”黃氏便将玉英投江之事,對周元說知,使他二人相見,周元不勝感激。于是住了幾天,周元欲與曹小姐回家,拜見嶽父嶽母,并尋着鄧士樣殺卻,以洩心中之恨。那時曹玉英小姐,還未知家中之事,隻得勉強聽從,随機應變,再作道理。周元到了次日,留贈白金千兩,酬謝母舅。瑞超見其有事,難以挽留,辦酒餞别。周元即使同着母親小姐,并二十名侍衛,就日起程,直朝家鄉而去。松江府城中,各文武官員出城迎接。慈雲庵内秋菊,亦已風聞其事,不勝歡喜,乃對林氏夫人報知。夫人道:“我等如此愁悶,人家有兒子錦衣還鄉,看他做甚麼?”秋菊忍耐不住,即将前日事情一一禀知。林氏聽罷,又驚又喜,連忙說道:“丫環你果真知蹤迹,方可講說,如若不然,白騙老身一場,亦是無益;既知小姐下落,何不對我說知,使我利刀割心,日夜以淚洗面。”秋菊道:“向來機會未逢,奴婢恐走漏風聲,緻生災禍,隻得暫從隐忍。”夫人道:“這也難怪于你。”于是主婢談了一會,不勝歡喜。不多時周元已到,該處大小文武官員,俱來問候聖安。周元請母親小姐入城。吩咐随從諸人,向曹府而來,衆官聞說,向前禀道:“曹家不幸遭遇丙丁,焚燒殆盡。”曹小姐一聞此言,吓得魂飛魄散,急卷起珠簾,問我家父母可平安否?諸官答道:“曹侍郎死在火中,隻剩得老夫人與一丫環,聞得住在慈雲庵中守孝。
小姐聽罷,就于轎中痛哭起來。黃氏夫人安慰一番,就叫周元同去。周元領命,來到庵中。早有秋菊同着女尼,出來迎接。三人步入禅堂,小姐一見母親,雙膝跪下,大哭起來。複向父親的靈座痛哭一番,黃氏與衆尼上前勸解。
周元上前向着林氏夫人參拜。林夫人使問女兒;安得與賢王相遇?玉英見問,又是苦訴一番。周元聞他提起鄧士祥三字,大怒起來,即命人前去捉拿。玉英此際見父親已死,母舅亦亡,說亦無妨。遂将秋菊設計之事,細說一番。
周元怒氣乃息,又見丈人已死,林坤亦亡,于是置而不究。玉英遂打齋度父,周元拜了祖宗山墳,帶母親同玉英嶽母諸人,回京複命,奏知父皇,請秋菊為妾。少主準奏,命工部建第,禦賜洞房花燭,封秋菊為英烈二品夫人,殆後各産麟兒,皆為國家梁棟,不必多雲。又柴魯兩家,前時得當今天子,與一品相國親臨其家,亦是大大的福分,所以後來兩家的子孫,多有奮迹。即就如魯宏超之婿林士華,亦是星宿降世,所以他的妻子,幸遇明皇搭救。于歸後,士華登榜,供職皇廷。惟是金奪鳌之妻王氏,一聞丈夫正法,自缢而死。周勇與何振邦,将其事奏聞少主,少主敕賜以夫人之禮殡葬,且又賞銀,起貞烈牌坊,留傳後世。可見正德初時,被劉瑾蒙蔽,遂至事事乖張,得梁儲一班忠良輔之以正,遂至上回天心,下慰民望。總之用賢則興,用奸則敗,理所當然,使後世之人,足為炳鑒。今編是書,非獨指有國者而言,即一家一人,付托失當。未有不敗者!餘見此書足堪警世,敷演成編,欲使後世之人,一作用人用心之戒,二作篝燈蕉雨,遺興之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