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公曾集 全文
關燈
小
中
大
鄉公欲為變,時大將軍掾孫佑等守閶闔門,帝弟安陽侯幹聞難欲入。
佑謂幹日,未有入者,可從東掖門,及幹至,帝遲之。
幹以狀白帝,欲族誅佑,勗諫曰:「孫佑不納安陽,誠宜深責。
然事有逆順,用刑不可以喜怒為輕重。
今成倅刑止奇身。
佑乃族誅,恐義士私議。
」乃免佑為庶人,時官求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
勗言於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仗正義,以伐違貳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于四海,以德服遠也。
」帝稱善,及鐘會謀反,審問未至,而外人先告之。
帝待會素厚,未之信也。
勗曰:「會雖受恩,然其性未可許以見得思義。
不可不速為之備。
」帝即出鎮長安,主簿郭奕參軍王深以勗是會從甥,少長舅氏,勸帝斥出之。
帝不納,而使勗陪乘,待之如初。
先是勗起伐蜀,宜以衛瓘為監軍。
及蜀中亂,賴瓘以濟。
會平還洛,與裴秀羊祜共管機密。
時將發使聘吳,並遣當時文士作書與孫皓。
帝用勗所作,皓既報,命和親。
帝謂勗曰:「君前作書,使吳思順,勝十萬之眾也。
」帝即晉王位,以勗為侍中,封安陽子,邑千戶。
武帝受禪,改封濟北郡公。
勗以羊祜讓,乃固辭為侯,拜中書監,加侍中,領著作,與賈充共定律令。
充將鎮關右也。
勗謂馮 曰:「賈公遠放,吾等失勢。
太子婚尚未定,若使充女得妃,則不留而自停矣。
」勗與紞伺帝間,並稱充女才色絕世。
若納東宮,必能輔佐君子,有關雎後妃之德。
遂成婚。
當時甚為正直者所疾,而獲諂媚之譏焉。
久之,近位光祿大夫,記掌樂事,又修律呂,並行於世。
出序於路逢賈人牛鐸,識其聲,即掌樂,音韻未調,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
」遂下郡縣,悉送牛鐸,果得諧者。
又嘗在帝位進飯,謂在座人曰:「此是勞薪所炊,鹹未之信。
」帝遣問膳夫,乃雲實用故車腳。
舉世伏其明識,俄領秘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記籍。
又立書博士,至弟子教習,以鐘胡為法。
鹹寧初。
與石苞等並立為佐命功臣,列於銘饗。
及王濬表請伐吳,勗與賈充固諫帝不可,帝不從,而吳果滅。
以專典詔命,論功封一子為亭侯,邑一千戶,賜絹千匹,又封孫顯為 陽亭侯,乃得汲郡冢中古竹文書,詔勗撰次之。
以為中經,列在秘書。
時議遣王公之國,帝以問勗,勗對曰:「諸王公以為都督,而使之國,則廢方任,又分割郡縣。
人心戀本,必用嗷嗷。
國皆置軍,官兵當還給國,而闕邊守。
」帝重使勗思之,勗又陳。
帝以勗言為允,多從其意。
又議省州郡縣半吏,以赴農功。
勗議以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勗論議損益多此類。
太康中詔曰:「勗明哲聰答,經識天序,有佐命之功,兼博洽之才。
九典內任,著勳弘茂。
詢事考言,謀猶允誠,宜登大位,毗贊朝政。
」今以勗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開府辟照。
守中書監侍中侯如故。
時太尉賈充司徒李胤並薨,太子太傅又缺勗表陳。
三公保傅,宜得其人。
若使楊珧參輔東宮,必當仰稱聖意。
尚書令衛瓘,吏部尚書山濤,皆可為司徒。
如以瓘新為令未出者,濤即其人。
帝並從之。
明年秋,諸州郡大水,兗土尤甚。
勗陳宜立都水使者。
其後門下啟通事令史伊羨趙鹹為舍人,對掌文法。
詔以問勗,勗曰不可。
時帝素知太子闇弱,恐後亂國,遣勗及和嶠往觀之。
勗還盛稱太子之德,而嶠雲太子如初。
於是天下貴嶠而賤勗。
帝將廢賈妃,勗與馮紞等諫請,故得不廢。
時議以勗傾國害時,孫姿劉放之匹,然性慎密,每有詔令大事,雖己宣布,然終不言。
不欲使人知己豫聞也。
族弟良曾勸勗曰:「公大失物情,有所進益者,自可語之,則懷恩多矣。
」其婿武□亦說勗,宜有所營緻,令有所歸戴者,勗並默然不應。
而語諸子曰:「人臣不密則失身,樹私則背公,是大戒也。
汝等當宦達人間,宜識吾此意。
」久之,以勗守尚書令。
勗久在中書,專管機事。
及失之,甚惘惘悵悵。
或有賀之者,勗曰:「奪我鳳凰池,諸君賀我耶?」及在尚書,課試令史以下,覈其才能。
有闇於文法,不能決疑處事者,及時遣出。
帝嘗謂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進善,不進不止。
荀公達之退惡,不 不休。
二令君之美,亦望於君也。
」居職月餘,以母憂上還印綬,帝不許,遣常侍周恢喻旨,序乃奉詔視職。
勗久管機密,有才思。
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顏忤爭,故得始終全其寵祿。
太康十年卒,詔贈司待,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錢五十萬,布百疋,遣兼禦史護喪,諡曰成。
勗有十子,其達者輯藩組,及嗣官至衛禦。
卒,諡曰簡。
子畯嗣,卒,諡曰烈,無適子,以弟息識為嗣。
輯子綽,綽字彥舒,博學有才能,撰晉後書十五篇,傳於世。
永嘉末為司空中郎,沒於石勒,為勒參軍。
佑謂幹日,未有入者,可從東掖門,及幹至,帝遲之。
幹以狀白帝,欲族誅佑,勗諫曰:「孫佑不納安陽,誠宜深責。
然事有逆順,用刑不可以喜怒為輕重。
今成倅刑止奇身。
佑乃族誅,恐義士私議。
」乃免佑為庶人,時官求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
勗言於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仗正義,以伐違貳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于四海,以德服遠也。
」帝稱善,及鐘會謀反,審問未至,而外人先告之。
帝待會素厚,未之信也。
勗曰:「會雖受恩,然其性未可許以見得思義。
不可不速為之備。
」帝即出鎮長安,主簿郭奕參軍王深以勗是會從甥,少長舅氏,勸帝斥出之。
帝不納,而使勗陪乘,待之如初。
先是勗起伐蜀,宜以衛瓘為監軍。
及蜀中亂,賴瓘以濟。
會平還洛,與裴秀羊祜共管機密。
時將發使聘吳,並遣當時文士作書與孫皓。
帝用勗所作,皓既報,命和親。
帝謂勗曰:「君前作書,使吳思順,勝十萬之眾也。
」帝即晉王位,以勗為侍中,封安陽子,邑千戶。
武帝受禪,改封濟北郡公。
勗以羊祜讓,乃固辭為侯,拜中書監,加侍中,領著作,與賈充共定律令。
充將鎮關右也。
勗謂馮 曰:「賈公遠放,吾等失勢。
太子婚尚未定,若使充女得妃,則不留而自停矣。
」勗與紞伺帝間,並稱充女才色絕世。
若納東宮,必能輔佐君子,有關雎後妃之德。
遂成婚。
當時甚為正直者所疾,而獲諂媚之譏焉。
久之,近位光祿大夫,記掌樂事,又修律呂,並行於世。
出序於路逢賈人牛鐸,識其聲,即掌樂,音韻未調,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
」遂下郡縣,悉送牛鐸,果得諧者。
又嘗在帝位進飯,謂在座人曰:「此是勞薪所炊,鹹未之信。
」帝遣問膳夫,乃雲實用故車腳。
舉世伏其明識,俄領秘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記籍。
又立書博士,至弟子教習,以鐘胡為法。
鹹寧初。
與石苞等並立為佐命功臣,列於銘饗。
及王濬表請伐吳,勗與賈充固諫帝不可,帝不從,而吳果滅。
以專典詔命,論功封一子為亭侯,邑一千戶,賜絹千匹,又封孫顯為 陽亭侯,乃得汲郡冢中古竹文書,詔勗撰次之。
以為中經,列在秘書。
時議遣王公之國,帝以問勗,勗對曰:「諸王公以為都督,而使之國,則廢方任,又分割郡縣。
人心戀本,必用嗷嗷。
國皆置軍,官兵當還給國,而闕邊守。
」帝重使勗思之,勗又陳。
帝以勗言為允,多從其意。
又議省州郡縣半吏,以赴農功。
勗議以為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勗論議損益多此類。
太康中詔曰:「勗明哲聰答,經識天序,有佐命之功,兼博洽之才。
九典內任,著勳弘茂。
詢事考言,謀猶允誠,宜登大位,毗贊朝政。
」今以勗為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開府辟照。
守中書監侍中侯如故。
時太尉賈充司徒李胤並薨,太子太傅又缺勗表陳。
三公保傅,宜得其人。
若使楊珧參輔東宮,必當仰稱聖意。
尚書令衛瓘,吏部尚書山濤,皆可為司徒。
如以瓘新為令未出者,濤即其人。
帝並從之。
明年秋,諸州郡大水,兗土尤甚。
勗陳宜立都水使者。
其後門下啟通事令史伊羨趙鹹為舍人,對掌文法。
詔以問勗,勗曰不可。
時帝素知太子闇弱,恐後亂國,遣勗及和嶠往觀之。
勗還盛稱太子之德,而嶠雲太子如初。
於是天下貴嶠而賤勗。
帝將廢賈妃,勗與馮紞等諫請,故得不廢。
時議以勗傾國害時,孫姿劉放之匹,然性慎密,每有詔令大事,雖己宣布,然終不言。
不欲使人知己豫聞也。
族弟良曾勸勗曰:「公大失物情,有所進益者,自可語之,則懷恩多矣。
」其婿武□亦說勗,宜有所營緻,令有所歸戴者,勗並默然不應。
而語諸子曰:「人臣不密則失身,樹私則背公,是大戒也。
汝等當宦達人間,宜識吾此意。
」久之,以勗守尚書令。
勗久在中書,專管機事。
及失之,甚惘惘悵悵。
或有賀之者,勗曰:「奪我鳳凰池,諸君賀我耶?」及在尚書,課試令史以下,覈其才能。
有闇於文法,不能決疑處事者,及時遣出。
帝嘗謂曰:「魏武帝言荀文若之進善,不進不止。
荀公達之退惡,不 不休。
二令君之美,亦望於君也。
」居職月餘,以母憂上還印綬,帝不許,遣常侍周恢喻旨,序乃奉詔視職。
勗久管機密,有才思。
探得人主微旨,不犯顏忤爭,故得始終全其寵祿。
太康十年卒,詔贈司待,賜東園秘器朝服一具,錢五十萬,布百疋,遣兼禦史護喪,諡曰成。
勗有十子,其達者輯藩組,及嗣官至衛禦。
卒,諡曰簡。
子畯嗣,卒,諡曰烈,無適子,以弟息識為嗣。
輯子綽,綽字彥舒,博學有才能,撰晉後書十五篇,傳於世。
永嘉末為司空中郎,沒於石勒,為勒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