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徐甯教使鈎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
關燈
小
中
大
投二龍山來。
行了兩日,早到山下,那裡小喽啰問了備細來情。
且說寶珠寺裡大殿上坐着三個頭領:為首是花和尚魯智深,第二是青面獸楊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
前面山門下坐着四個小頭領:一個是金眼彪施恩,原是孟州牢城施管營的兒子,為因武松殺了張都監一家人口,官司着落他家追捉兇身,以此連夜挈家逃走在江湖上;後來父母俱亡,打聽得武松在二龍山,連夜投奔入夥。
一個是操刀鬼曹正,原是同魯智深、楊志收奪寶珠寺,殺了鄧龍,後來入夥。
一個是菜園子張青,一個是母夜叉孫二娘,這是夫妻兩個,原是孟州道十字坡賣人肉饅頭的,亦來投奔入夥。
曹正聽得說桃花山有書,先來問了詳細,直去殿上禀複三個大頭領知道。
智深便道:“灑家當初離五台山時,到一個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鳥一頓。
李忠那厮卻來,認得灑家,卻請去上山吃了一日酒,結識灑家為兄,留俺做個寨主。
俺見這厮們悭吝,被俺卷了若幹金銀器撒開他。
如今來求救,且看他說甚麼。
放那小喽啰上關來。
”曹正去不多時,把那小喽啰引到殿下,唱了喏,說道:“青州慕容知府近日收得個征進梁山泊失利的雙鞭呼延灼,如今慕容知府先教掃蕩俺這裡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幾座山寨,卻借軍與他收捕梁山泊複仇。
俺的頭領今欲啟請大頭領将軍下山相救,明朝無事了時,情願來納進奉。
”楊志道:“俺們各守山寨,保護山頭,本不去救應的是。
灑家一者怕壞了江湖上豪傑,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灑家這裡。
可留下張青、孫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寨栅,俺三個親自走一遭。
”随即點起五百小喽啰,六十餘騎軍馬,各帶了衣甲軍器,下山徑往桃花山來。
卻說李忠知二龍山消息,自引了三百小喽啰下山策應。
呼延灼聞知,急引所部軍馬攔路列陣,舞鞭出馬,來與李忠相持。
怎見李忠模樣?有詩為證: 頭尖骨臉似蛇形,槍棒林中獨擅名。
打虎将軍心膽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原來李忠祖貫濠州定遠人氏,家中祖傳靠使槍棒為生,人見他身材壯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将。
當時下山來與呼延灼交戰。
李忠如何敵得呼延灼過,鬥了十合之上,見不是頭,撥開軍器便走。
呼延灼見他本事低微,縱馬趕上山來。
小霸王周通正在半山裡看見,便飛下鵝卵石來。
呼延灼慌忙回馬下山來。
隻見官軍疊頭呐喊。
呼延灼便問道:“為何呐喊?”後軍答道:“遠望見一彪軍馬飛奔而來。
”呼延灼聽了,便來後軍隊裡看時,見塵頭起處,當頭一個胖大和尚,騎一匹白馬。
那人是誰?正是: 自從落發鬧禅林,萬裡曾将壯士尋。
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
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魯智深在馬上大喝道:“那個是梁山泊殺敗的撮鳥,敢來俺這裡唬吓人?”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秃驢,豁我心中怒氣!”魯智深輪動鐵禅杖,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呐喊,鬥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呼延灼暗暗喝采道:“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
呼延灼少停,再縱馬出陣,大叫:“賊和尚,再出來!與你定個輸赢,見個勝敗!”魯智深卻待正要出馬,側首惱犯了這個英雄,叫道:“大哥少歇,看灑家去捉這厮。
”那人舞刀出馬。
來戰呼延灼的是誰?正是: 曾向京師為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
虹霓氣逼鬥牛寒。
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
虎體狼腰猿臂健,跨龍駒穩坐雕鞍。
英雄聲價滿梁山。
人稱青面獸,楊志是軍班。
當時楊志出馬來與呼延灼交鋒,兩個鬥到四十餘合,不分勝敗。
呼延灼見楊志手段高強,尋思道:“怎地那裡走出這兩個來?好生了得,不是綠林中手段。
”楊志也見呼延灼武藝高強,賣個破綻,撥回馬跑回本陣。
呼延灼也勒轉馬頭,不來追趕。
兩邊各自收軍。
魯智深便和楊志商議道:“俺們初到此處,不宜逼近下寨,且退二十裡,明時卻再來厮殺。
”帶領小喽啰,自過附近山崗下寨去了。
卻說呼延灼在帳中納悶,心内想道:“指望到此勢如劈竹,便拿了這夥草寇,怎知卻又逢着這般對手。
我直如此命薄!”正沒擺布處,隻見慕容知府使人來喚道:“叫将軍且領兵回來,保守城中。
今有白虎山強人孔明、孔亮,引人馬來青
行了兩日,早到山下,那裡小喽啰問了備細來情。
且說寶珠寺裡大殿上坐着三個頭領:為首是花和尚魯智深,第二是青面獸楊志,第三是行者二郎武松。
前面山門下坐着四個小頭領:一個是金眼彪施恩,原是孟州牢城施管營的兒子,為因武松殺了張都監一家人口,官司着落他家追捉兇身,以此連夜挈家逃走在江湖上;後來父母俱亡,打聽得武松在二龍山,連夜投奔入夥。
一個是操刀鬼曹正,原是同魯智深、楊志收奪寶珠寺,殺了鄧龍,後來入夥。
一個是菜園子張青,一個是母夜叉孫二娘,這是夫妻兩個,原是孟州道十字坡賣人肉饅頭的,亦來投奔入夥。
曹正聽得說桃花山有書,先來問了詳細,直去殿上禀複三個大頭領知道。
智深便道:“灑家當初離五台山時,到一個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鳥一頓。
李忠那厮卻來,認得灑家,卻請去上山吃了一日酒,結識灑家為兄,留俺做個寨主。
俺見這厮們悭吝,被俺卷了若幹金銀器撒開他。
如今來求救,且看他說甚麼。
放那小喽啰上關來。
”曹正去不多時,把那小喽啰引到殿下,唱了喏,說道:“青州慕容知府近日收得個征進梁山泊失利的雙鞭呼延灼,如今慕容知府先教掃蕩俺這裡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幾座山寨,卻借軍與他收捕梁山泊複仇。
俺的頭領今欲啟請大頭領将軍下山相救,明朝無事了時,情願來納進奉。
”楊志道:“俺們各守山寨,保護山頭,本不去救應的是。
灑家一者怕壞了江湖上豪傑,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灑家這裡。
可留下張青、孫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寨栅,俺三個親自走一遭。
”随即點起五百小喽啰,六十餘騎軍馬,各帶了衣甲軍器,下山徑往桃花山來。
卻說李忠知二龍山消息,自引了三百小喽啰下山策應。
呼延灼聞知,急引所部軍馬攔路列陣,舞鞭出馬,來與李忠相持。
怎見李忠模樣?有詩為證: 頭尖骨臉似蛇形,槍棒林中獨擅名。
打虎将軍心膽大,李忠祖是霸陵生。
原來李忠祖貫濠州定遠人氏,家中祖傳靠使槍棒為生,人見他身材壯健,因此呼他做打虎将。
當時下山來與呼延灼交戰。
李忠如何敵得呼延灼過,鬥了十合之上,見不是頭,撥開軍器便走。
呼延灼見他本事低微,縱馬趕上山來。
小霸王周通正在半山裡看見,便飛下鵝卵石來。
呼延灼慌忙回馬下山來。
隻見官軍疊頭呐喊。
呼延灼便問道:“為何呐喊?”後軍答道:“遠望見一彪軍馬飛奔而來。
”呼延灼聽了,便來後軍隊裡看時,見塵頭起處,當頭一個胖大和尚,騎一匹白馬。
那人是誰?正是: 自從落發鬧禅林,萬裡曾将壯士尋。
臂負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殺人心。
欺佛祖,喝觀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看經卷花和尚,酒肉沙門魯智深。
魯智深在馬上大喝道:“那個是梁山泊殺敗的撮鳥,敢來俺這裡唬吓人?”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秃驢,豁我心中怒氣!”魯智深輪動鐵禅杖,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呐喊,鬥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呼延灼暗暗喝采道:“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
呼延灼少停,再縱馬出陣,大叫:“賊和尚,再出來!與你定個輸赢,見個勝敗!”魯智深卻待正要出馬,側首惱犯了這個英雄,叫道:“大哥少歇,看灑家去捉這厮。
”那人舞刀出馬。
來戰呼延灼的是誰?正是: 曾向京師為制使,花石綱累受艱難。
虹霓氣逼鬥牛寒。
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塵寰。
虎體狼腰猿臂健,跨龍駒穩坐雕鞍。
英雄聲價滿梁山。
人稱青面獸,楊志是軍班。
當時楊志出馬來與呼延灼交鋒,兩個鬥到四十餘合,不分勝敗。
呼延灼見楊志手段高強,尋思道:“怎地那裡走出這兩個來?好生了得,不是綠林中手段。
”楊志也見呼延灼武藝高強,賣個破綻,撥回馬跑回本陣。
呼延灼也勒轉馬頭,不來追趕。
兩邊各自收軍。
魯智深便和楊志商議道:“俺們初到此處,不宜逼近下寨,且退二十裡,明時卻再來厮殺。
”帶領小喽啰,自過附近山崗下寨去了。
卻說呼延灼在帳中納悶,心内想道:“指望到此勢如劈竹,便拿了這夥草寇,怎知卻又逢着這般對手。
我直如此命薄!”正沒擺布處,隻見慕容知府使人來喚道:“叫将軍且領兵回來,保守城中。
今有白虎山強人孔明、孔亮,引人馬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