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宣傳的真價
關燈
小
中
大
(1941年10月11日)
昨天日文《上海每日新聞》在叙述華軍反攻宜昌時說:“我軍(指日軍)誘引敵軍深入……一舉加以殲滅。”可是事實卻是被“殲滅”的華軍“一舉”克複了宜昌,“誘敵深入”的日軍,隻剩下一個軍官一個士兵在南津關作最後的抵抗。這情形未免太凄慘了!然而由此可見“誘敵深入”雖是一種巧妙的戰術,顯然日軍還沒有達到能夠運用此種戰術的程度。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以為葡萄是酸的,日方如果僅僅諱言失敗,我們還能相當給以同情,可是一定要把失敗硬說成勝利,卻正如他們的華中軍司令部發言人所說,“此種宣傳适足證明其因此次戰敗所受影響如何嚴重”。他們所作的“豪語”,是“華軍倘已準備就緒,日軍将在長沙區域再度予以擊破”。我們相信他們倘果有餘勇可賈,随時準備好的華軍,當然很願意再得到一個打擊他們的機會。中國方因缺少适量飛機而未能迅速發動全面反攻,故若日軍願意調集“精銳”,自動送上門來受華軍的“消耗”,當然是再好沒有的事。
昨天日文《上海每日新聞》在叙述華軍反攻宜昌時說:“我軍(指日軍)誘引敵軍深入……一舉加以殲滅。”可是事實卻是被“殲滅”的華軍“一舉”克複了宜昌,“誘敵深入”的日軍,隻剩下一個軍官一個士兵在南津關作最後的抵抗。這情形未免太凄慘了!然而由此可見“誘敵深入”雖是一種巧妙的戰術,顯然日軍還沒有達到能夠運用此種戰術的程度。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以為葡萄是酸的,日方如果僅僅諱言失敗,我們還能相當給以同情,可是一定要把失敗硬說成勝利,卻正如他們的華中軍司令部發言人所說,“此種宣傳适足證明其因此次戰敗所受影響如何嚴重”。他們所作的“豪語”,是“華軍倘已準備就緒,日軍将在長沙區域再度予以擊破”。我們相信他們倘果有餘勇可賈,随時準備好的華軍,當然很願意再得到一個打擊他們的機會。中國方因缺少适量飛機而未能迅速發動全面反攻,故若日軍願意調集“精銳”,自動送上門來受華軍的“消耗”,當然是再好沒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