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踐約“退出”長沙

關燈
(1941年10月3日)

    “日軍主力約十萬餘,經華軍數日猛力攻擊,傷亡慘重,彈盡糧絕,全線動搖,于二日午前,分三路向北逃竄”。這是所謂“任務完成”的真相,總算實踐了他們“定于二日撤退”諾言。德軍在無法“按照預定程序”于三星期内攻入莫斯科後,即宣布“吾人作戰目的,不在攻占領土,而在殲滅敵軍主力”,現在這一套話頭也給日軍一字不漏地照抄過了。我們所擔心的,日軍對某一城市完成“空想的占領”,僅須一篇談話或一紙電訊,無須費什麼氣力,倒是在“任務完成”以後,如何沖破華軍的重圍而退還原陣地,卻是一個極大的難題。

    據東京日軍發言人馬淵大佐說:“将來如有必要,日軍不獨将再占長沙,且将沖至成都甚或重慶。”又說:“中日戰事惟有以武力進攻方可結束。”結束中日戰事是日本喊了多時的口号,日軍倘果有沖至重慶的能力,那麼乘現在“占領”長沙的機會,長驅直進,正可使戰事早日結束;何以既“占”之後,又要費一番手腳撤退,等将來再“占領”,難道他們還嫌四年多來的長期戰争,累得不夠,反過來效法中國“以空間換取時間”嗎?這真令人愈想愈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