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受益 滿盈招損

關燈
欹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故君子甯居無不居有,甯處缺不處完。

    欹器:欹,不正的意思。欹器是古代用來汲水的陶罐,因提繩位于罐體中部,所以,一旦裝滿了水就會翻倒,當水滿一半時能端正直立,當水空時就傾斜,古代帝王把它放在座位左側,作為規勸警惕的器一具。據《荀子·宥坐》篇:孔子曰:“‘我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斜,中則正,滿則覆。’孔子故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把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

    虛而斜。孔子喟然歎曰:‘籲,惡有滿而不覆者哉!’”

    撲滿:用來存零錢用的陶罐,有入口無出口,滿則撲破取出。

    欹器因為裝滿了水才傾覆,撲滿由于腹中空無一物才得以保全。所以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甯願處于無争無為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争有奪的場所,日常生活甯可感到缺欠一些,也不要求過分完滿。

    酒足飯飽時,再美味的飯肴也引不起食欲;自滿之心,樸實的真理也難以打動。耶酥也說過:“心貧者有福。”有一位大學者到南隐禅師處問禅,從哲學、科學的角度對禅大力評點了一番。南隐一直默默地聽着,并給他上茶。眼看茶杯已滿了,可南隐還在向杯中倒水。學者說道:“老禅師,茶已溢出來了。”“是啊,你就像這隻杯子一樣。”南隐說,“你的頭腦中裝滿了那麼多哲學、科學,我就是跟你說禅,你也裝不進哪!”學者事後感歎道:“茶杯的價值,不在乎它的質地、外形,而在于它的裡面是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