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航海禁忌(上)

關燈
就是我收來的青頭,怎麼聽這話的意思,回北京就沒我什麼事了?陳教授可真沒跟我見外,直接沒收了,這倒也沒什麼,不過我學易理并非是什麼出于對國學的喜愛,說到動機更是不純,當初張赢川“利涉大川”那一卦神數,着實讓我心服口服,要是我也能明辨機數,日後不管是倒鬥還是做生意,豈不都是百戰百勝?另外最重要的是完善對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認知程度,不過當着陳教授的面可不能這麼說,聽他問起我對易理的心得,便随口跟陳教授說了說我最近學易的體會,當然其中大部分都是從張赢川處聽來的。

     以前我隻懂風水不曉陰陽,其實易字乃是風水之總訣,風水之道追求的天人合一,實際上是說陰陽既對立又統一,這就是易中所說的由推天道以明人事,天道與人道是一個整體,人生在世應當效法天,效法地。

     效法天,能夠剛健有為,充滿活力,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效法地,則會變得寬厚大度,包容仁愛,永遠的謙遜合順,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同陳教授聊了些易經中的理論,随後我們談得更加深入,以我們前一陣的經曆來看,在某種意義上,先天十六卦與精絕鬼洞、龍骨天書、鳳凰膽之間有着理不清的關系,既然這玉人很可能是恨天之國的古物,裡面的卦象有沒有可能會與海眼有關?恨天之國當年在海上的遺址會不會都被海眼卷走了?當然這些都是我主觀的猜測,如果不親眼看到,大概沒人能說得清楚。

     陳教授再次囑咐:“這次出海尋找秦王照骨鏡,找得到當然最好,找不到也不要涉險接近珊瑚螺旋中的海眼,古籍中記載着,海眼者,歸墟也,被吸進去就别想出來了,誰也不知道當年恨天人遇到了什麼毀滅性的災難,一旦你們有個三長兩短……” 我勸他道:“此事您盡管放心,我們這次隻是打撈任務,為的是在沉船裡找回國寶,另外順便采蛋發些外财,又不是走自我毀滅路線的敢死隊,太冒險的事情絕對不會做。

    ”一番長談,不知不覺天都快亮了,按照原定計劃,早上我們就要出海,于是我幹脆就不睡了,把胖子等人都招呼起來,整裝待發。

     這天正是出海的黃道吉日,早上先要祭過了海神,不僅是我們的三叉戟号,其餘的漁船也都放洋出海作業,衆人在反複的準備和等待中度過了多日,終于即将起航入海,個個抖擻精神,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

     經驗豐富的蛋民阮黑,在臨出海之前給我們提了許多入鄉随俗的要求,漁民和蛋民們的忌諱之多,一點都不比倒鬥的手藝人講究少,而且習俗極為獨特,最忌諱說翻、扣、倒一類的字眼,在海上誰敢提這些字,船老大就有權利把誰扔進海裡喂魚,如果駕駛的是帆船,“帆”就觸了“翻”的黴頭,所以漁民蛋民都管帆船叫蓬船,一向稱“帆”為“蓬”,“升帆”俗稱“撐蓬”或是“開蓬”。